CN210307585U - 拆卸工具 - Google Patents

拆卸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7585U
CN210307585U CN201920905415.1U CN201920905415U CN210307585U CN 210307585 U CN210307585 U CN 210307585U CN 201920905415 U CN201920905415 U CN 201920905415U CN 210307585 U CN210307585 U CN 210307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handle
disassembling
connecting rod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54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珍
杨晓奇
李久生
栗岩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19209054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7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7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7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拆卸工具,属于滴灌设备领域。工具包括:第一拆卸柄、第二拆卸柄、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一弹性部件;第一拆卸柄的一端与第二拆卸柄的一端连接,第一拆卸柄的另一端与第二拆卸柄的另一端用于用户手持;第一弹性部件一端与第一拆卸柄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拆卸柄连接;第一限位部与第一拆卸柄连接,第二限位部与第二拆卸柄连接,且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第一弹性部件位于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一拆卸柄、第二拆卸柄的连接端之间;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用于夹持待拆卸工具。本实用新型为连接在滴灌带上的待拆卸工具在拆卸时提供了着力点,方便了待拆卸工具的拆卸,进一步避免了待拆卸工具的损坏。

Description

拆卸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滴灌系统使用时,需要将滴灌带通过旁通与灌溉支路连接,并在滴灌带末端安装堵头以截断水流,同时,通过在滴灌系统中的多个位置安装滴灌带接头连接滴灌带,以达到延长滴灌带、解决滴灌带使用中因滴灌带破损导致的漏水问题。滴灌带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滴灌带拆卸进行更换或回收,而滴灌带的使用年限较短,旁通、接头或堵头的使用年限较长,当滴灌带需要替换或回收时,旁通、接头或堵头的使用年限还未到。因此,需要将旁通、接头或堵头进行拆卸,以备后续滴灌系统使用。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拆卸工具将连接在灌溉带上的旁通、接头或堵头拆卸下来。
相关技术中采用扳钳拆卸连接在滴灌带上的旁通、接头或堵头。拆卸时通过扳钳沿滴灌带向内侧用力,将旁通、接头或堵头拆卸。
设计人发现,相关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滴灌带与旁通、接头或堵头之间采用拉环式连接,即旁通、接头或堵头在滴灌带上相对设置,由于扳钳在向内侧用力时无法找到可以支撑扳钳嘴的着力点,导致拆卸困难,且在拆卸过程中,容易造成旁通、接头或堵头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拆卸工具,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拆卸工具,所述工具包括:第一拆卸柄、第二拆卸柄、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一弹性部件;
所述第一拆卸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拆卸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拆卸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拆卸柄的另一端用于用户手持;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拆卸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拆卸柄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拆卸柄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拆卸柄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拆卸柄、所述第二拆卸柄的连接端之间;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夹持待拆卸工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拆卸柄包括:顺次连接的连接轴、限位面、第一弯曲段与第一连接段;
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拆卸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用于所述用户手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拆卸柄包括:顺次连接的水平段、第二弯曲段与第二连接段:
所述水平段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用于所述用户手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平段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具有滑槽,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弯曲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具还包括:固定件;
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上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轴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件通过任意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一连接杆、第二弹性部件与第一限位筒;
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筒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筒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拆卸柄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二夹持部、第二连接杆、第三弹性部件与第二限位筒;
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筒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三弹性部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筒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拆卸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拆卸柄上具有第一弓形凸起,所述第一弓形凸起上具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拆卸柄连接;
所述第二拆卸柄上具有第二弓形凸起,所述第二弓形凸起上具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拆卸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还包括:第一限位杆;
所述第一限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拆卸柄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部还包括:第二限位杆;
所述第二限位杆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上,所述第三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拆卸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还包括:第一限位管,所述第一限位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筒的内径,所述第一限位管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筒相抵;
所述第二限位部还包括:第二限位管,所述第二限位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限位筒的内径,所述第二限位管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且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筒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弹性部件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拆卸柄与所述第二拆卸柄上均具有凸起,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套设在所述凸起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通过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夹持待拆卸工具,通过手动捏动第一拆卸柄与第二拆卸柄,在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第一拆卸柄与第二拆卸柄相向运动,进而带动待拆卸工具相向运动,待拆卸工具在滴灌带上产生松动,进而被拆卸下来。待拆卸工具被拆卸下来后,第一拆卸柄与第二拆卸柄在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返回原位。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为连接在滴灌带上的待拆卸工具在拆卸时提供了着力点,方便了待拆卸工具的拆卸,进一步避免了待拆卸工具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拆卸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拆卸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拆卸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拆卸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拆卸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第一拆卸柄,11-连接轴,12-限位面,13-第一弯曲段,14-第一连接段, 15-第一弓形凸起,2-第二拆卸柄,21-水平段,211-第一夹板,212-第二夹板, 22-第二弯曲段,23-第二连接段,24-第二弓形凸起,3-第一限位部,31-第一夹持部,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弹性部件,34-第一限位筒,35-第一限位杆,36- 第一限位管,4-第二限位部,41-第二夹持部,42-第二连接杆,43-第三弹性部件, 44-第二限位筒,45-第二限位杆,46-第二限位管,5-第一弹性部件,6-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随着滴灌技术的发展,我国滴灌使用面积呈快速增大趋势。滴灌系统安装时,需要将滴灌带通过旁通与灌溉支管连接,并在滴灌带末端安装堵头以截断水流;同时,滴灌带使用过程中,在系统中很多位置需要通过安装滴灌带接头连接滴灌带,以达到延长滴灌带、解决滴灌带使用中因破损导致的漏水问题。因此,滴灌带旁通、堵头及接头在滴灌系统中大量存在。滴灌系统使用一年后,通过对滴灌带回收,进而利用回收的滴灌带材料进行再生产,可以明显降低滴灌系统成本。但是,与支管相连的旁通及滴灌带中的接头和堵头由于一般由硬质塑料构成,使用寿命通常可达五年以上,需要在滴灌带回收时进行拆卸以备来年继续使用,进一步降低滴灌系统的成本。
拉环式连接是现阶段滴灌系统中滴灌带与旁通、接头及堵头的主要连接方式,即旁通、接头或堵头在连接时相对设置,切旁通、接头及堵头为锥形,通过锥形旁通、接头或堵头使得滴灌带在拉伸时连接牢固不易脱落。但是,由于使用过程中土壤颗粒极易侵入锥形旁通、接头或堵头与滴灌带之间的缝隙,造成旁通、接头及堵头回收拆卸时极难通过手工拆掉。且由于拉环是呈锥形设计的圆环,拆卸时需要沿滴灌带向内侧用力,而使用常规的扳钳无法找到可以支撑扳钳嘴的着力点,极易造成旁通、接头和堵头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拆卸工具,可以安全、快捷的拆卸滴灌带旁通、接头及堵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拆卸工具,如图1所示,该工具包括:第一拆卸柄1、第二拆卸柄2、第一限位部3、第二限位部4与第一弹性部件5;
第一拆卸柄1的一端与第二拆卸柄2的一端连接,第一拆卸柄1的另一端与第二拆卸柄2的另一端用于用户手持;
第一弹性部件5一端与第一拆卸柄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拆卸柄2连接;
第一限位部3与第一拆卸柄1连接,第二限位部4与第二拆卸柄2连接,且第一限位部3与第二限位部4相对设置;
第一弹性部件5位于第一限位部3、第二限位部4与第一拆卸柄1、第二拆卸柄2的连接端之间;
第一限位部3与第二限位部4用于夹持待拆卸工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通过第一限位部3与第二限位部4夹持待拆卸工具,通过手动捏动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在第一弹性部件5的作用下,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相向运动,进而带动待拆卸工具相向运动,待拆卸工具在滴灌带上产生松动,进而被拆卸下来。待拆卸工具被拆卸下来后,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在第一弹性部件5的作用下返回原位,为下一次工作做好准备。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为连接在滴灌带上的待拆卸工具在拆卸时提供了着力点,方便了待拆卸工具的拆卸,进一步避免了待拆卸工具的损坏。
以下将通过可选地实施例进一步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
作为一种示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待拆卸工具可以是连接在滴灌带上的旁通、接头或堵头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或图3所示,第一拆卸柄1包括:顺次连接的连接轴11、限位面12、第一弯曲段13与第一连接段14;
连接轴11与第二拆卸柄2连接,第一连接段14用于用户手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拆卸柄1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连接轴11与第二拆卸柄2连接,通过设置限位面12使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的张开程度受到限制,在工具不工作时,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之间具有一定开度,即保持一定工作区域,方便作业时很快与待拆卸工具进行接触。
作为一种示例,限位面12可以是梯形面,梯形的一个边与第一弯曲段13 连接,另一个边与第二拆卸柄2连接。梯形面与第一弯曲段13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工具需要开合的角度大小进行确定。作为一种示例,当待拆卸工具长度较长时,此时,需要工具具有较大的开度,梯形面与第一弯曲段13之间的角度可以较小。
作为一种示例,也可以通过设置梯形上底边与下底边的长度调整工具的开合程度。示例的,当需要工具的开合程度较大时,梯形面的上底边的长度可以相对较短,下底边的长度可以相对较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轴11、限位面12、第一弯曲段13与第一连接段14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冲压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焊接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面12的宽度与第一弯曲段13的宽度相适配,以保证第一拆卸柄1具有较好的强度。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弯曲段13的弯曲角度可以为160°、170°或175°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连接段14可以是圆柱形的连接段,也可以是矩形的连接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或图5所示,第二拆卸柄2包括:顺次连接的水平段21、第二弯曲段22与第二连接段23:
水平段21与连接轴11连接,第二连接段23用于用户手持。
通过设置水平段21与连接轴11连接,增大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 之间的开合距离。水平段21的长度可以根据作业时待拆卸工具的情况进行确定,作为一种示例,当待拆卸工具长度较长时,水平段21的长度可以较长,当相对设置的待拆卸工具长短较短时,水平段21的长度可以较短。
水平段21与第二弯曲段22、第二连接段23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可以是冲压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焊接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相对设置,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的长度相一致,提高拆卸的效率,降低工具的制作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水平段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211与第二夹板212,第一夹板211与第二夹板212之间具有滑槽,连接轴11 位于滑槽内;第一夹板211与第二夹板212的一端均与第二弯曲段22连接。
作为一种示例,通过设置滑槽,可以根据作业时滴灌系统所用旁通、接头及堵头的长度规格对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之间开合度进行调节。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夹板211、第二夹板212与第二弯曲段22可以使一体连接,例如冲压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焊接连接。第二弯曲段22的弯曲角度可以与第一弯曲段13的弯曲角度相适配,以使工具在作业时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可以协同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滑槽的高度与连接轴11的高度相适配,以保证连接轴11 可以在滑槽内调整位置,进而调整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的开合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工具还包括:固定件6;
第一夹板211与第二夹板212上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连接轴11上具有与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固定件6通过任意一个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连接连接轴11与第一夹板211、第二夹板2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可以根据作业时滴灌系统所用旁通、接头及堵头的长度规格调整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连接孔可以是螺栓孔,固定件6可以是螺栓。示例的,第一夹板211与第二夹板212上的第一连接孔的数量可以根据作业的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当需要调整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之间的开合度的精度较大时,多个第一连接孔之间的间隔可以设置较小,当需要调整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之间的开合度的精度较小时,多个第一连接孔之间的间隔可以设置较大。第一连接孔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的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之间的开合度进行确定,也可以根据第一夹板211与第二夹板212的长度进行确定。示例的,第一连接孔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4个、 5个、6个、7个或8个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不做限定。
当需要调整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之间的开合度时,去掉固定件6,将连接轴11沿着滑槽面向第二拆卸柄2的方向或者背向第二拆卸柄2的方向进行移动,当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通过固定件6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相对的第二连接孔,实现第一拆卸柄1的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第一限位部3包括:第一夹持部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弹性部件33与第一限位筒34;
第一夹持部31与第一连接杆32的一端连接,第一限位筒34套设在第一连接杆32上,第二弹性部件33套设在第一连接杆32上,且位于第一限位筒34 与第一夹持部31之间,第一连接杆32的另一端与第一拆卸柄1连接;
第二限位部4包括:第二夹持部41、第二连接杆42、第三弹性部件43与第二限位筒44;
第二夹持部41与第二连接杆42的一端连接,第二限位筒44套设在第二连接杆42上,第三弹性部件43套设在第二连接杆42上,且位于第二限位筒44 与第二夹持部41之间,第二连接杆42的另一端与第二拆卸柄2连接。
上述提及,拆卸旁通、接头或堵头时,由于需要将旁通、接头或堵头向相向运动进行拉拽,以使锥形的旁通、接头或堵头脱离滴灌带,但将旁通、接头或堵头向相向方向拉拽时需要提供一个着力点,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限位部3与第二限位部4,通过第一限位部3、第二限位部4与旁通、接头或堵头的两端夹持,通过手动对第一拆卸柄1和第二拆卸柄2施加压力,进而带动第一限位部3与第二限位部4卡住旁通、接头或堵头,对旁通、接头或堵头实现拉拽,使旁通、接头或堵头脱离滴灌带。相比相关技术提高了拆卸的效率,也避免了损坏旁通、接头或堵头,降低了滴灌系统的成本。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41均可以为具有弧形缺口的长方体,通过弧形缺口与旁通、接头或堵头相抵,实现对旁通、接头或堵头的挤压。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41的的长度可以选择10毫米,单位:mm、12mm、14mm或16mm等。当拆卸不同尺寸的旁通、接头或堵头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
由于在对旁通、接头或堵头施加压力时,需要保证旁通、接头或堵头不发生翻转或移动,第一限位部3与第二限位部4要基本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因此,通过设置第二弹性部件33套设在第一连接杆32上,通过设置第三弹性部件43 套设在第二连接杆42上,保证在施加作用力时,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 在同一平面内。
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筒34与第一连接杆32连接,可以使第一夹持部31与第一拆卸柄1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第一夹持部31保证在与第一拆卸柄1连接,且能够相对转动,并且第一限位筒34与第一拆卸柄1的内壁相切,在工作时可以将第一夹持部31受到的力均匀的传递至第一拆卸柄1上,以及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筒44与第二连接杆42连接,使第二夹持部41保证在与第二拆卸柄2连接,且能够相对转动,以达到调整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41保持平行的目的,并且第二限位筒44与第二拆卸柄2的内壁相切,在工作时可以将第二夹持部41 受到的力均匀的传递至第二拆卸柄2上。通过上述设置,保证在对第一拆卸柄1 与第二拆卸柄2施加的作用力与旁通、接头或堵头方向保持垂直。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限位筒34与第一连接杆32之间可以为螺纹连接,第二限位筒44与第二连接杆42之间可以为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0所示,第一拆卸柄1上具有第一弓形凸起15,第一弓形凸起15上具有第三连接孔,第一连接杆3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孔与第一拆卸柄1连接;
第二拆卸柄2上具有第二弓形凸起24,第二弓形凸起24上具有第四连接孔,第二连接杆42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孔与第二拆卸柄2连接。
上述提及,需要第一拆卸柄1与第一拆卸部之间一方面保持连接,另一方面还可以发生相对的转动,因此,通过在第一拆卸柄1上设置第一弓形凸起15,第一连接杆32与第一弓形凸起15连接,可以使第一夹持部31与第一拆卸柄1 之间具有参考距离,可以保证第一夹持部31相对的转动。通过在第二拆卸柄2 上设置第二弓形凸起24,第二连接杆42与第二弓形凸起24连接,可以使第二夹持部41与第二拆卸柄2之间具有参考距离,可以保证第二夹持部41相对的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弓形凸起15上的第三连接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杆32 的直径的,但不能过大,第三连接孔的直径过大,会导致第一连接杆32与第二拆卸柄2之间连接不稳定,第三连接孔也不能过小,过小会导致与第一连接杆 32连接的第一夹持部31不能发生相对转动。示例的,第二弓形凸起24上的第四连接孔的直径大小设置与第三连接孔的直径大小设置相同,本实施例不再逐一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弓形凸起15可以位于第一弯曲段13的任一处,第一弓形凸起15的位置不能距离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的连接端太近,太远会导致拆卸时力矩太小,不能将滴灌带上的旁通、接头或堵头拆卸。第一弓形凸起15的位置也不能距离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的连接端太远。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弓形凸起15位于第一弯曲段13的中间部位即可。基于相同的原理,第二弓形凸起24的位置也不能距离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 2的连接端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第二弓形凸起24位于第二弯曲段22的中间部位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工具还包括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第一连接杆32穿过第三连接孔后第一紧固件套接在第一连接杆32的另一端,对第一连接杆32与第一弓形凸起15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紧固件与第一弓形凸起15之间的贴合不能太紧,太紧会导致与第一连接杆32连接的第一夹持部31不能发生相对转动。第二连接杆42穿过第四连接孔后第二紧固件套接在第二连接杆42的另一端,对第二连接杆42与第二弓形凸起24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相同的原理,第二紧固件与第二弓形凸起24之间不能贴合太紧,以使与第二连接杆42连接的第二夹持部41可以发生相对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第一限位部3还包括:第一限位杆35;
第一限位杆35位于第一夹持部31上,第二弹性部件33一端与第一限位杆 35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拆卸柄1连接;
第二限位部4还包括:第二限位杆45;
第二限位杆45位于第二夹持部41上,第三弹性部件43一端与第二限位杆 45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拆卸柄2连接。
上述提及第一夹持部31与第一拆卸柄1之间既要保证连接,还要保证可以相对转动,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杆35,第一限位杆35位于第一夹持部31上,第二弹性部件33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杆35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拆卸柄1连接,使第一夹持部31在发生转动后,通过第二弹性部件33的弹力将第一夹持部31拉回原位。基于相同的原理,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杆45,当第二夹持部41发生偏转时,通过第三弹性部件43的弹力将第二夹持部41拉回原位,以保证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41在对滴灌带上的旁通、接头或堵头施加的作用力可以与旁通、接头或堵头方向相垂直。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限位杆35与第二限位杆45的长度不能太长,太长会影响到第一夹持部31与第二夹持部41的工作,示例的,第一限位杆35与第二限位杆45的长度可以为2-3厘米。第一限位杆35与第一夹持部31之间、第二限位杆45与第二夹持部41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或冲压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9所示,第一限位部3还包括:第一限位管36,第一限位管36的外径大于第一限位筒34的内径,第一限位管36与第一连接杆32连接,且一端与第二弹性部件33相抵,另一端与第一限位筒34相抵;
第二限位部4还包括:第二限位管46,第二限位管46的外径大于第二限位筒44的内径,第二限位管46与第二连接杆42连接,且一端与第二限位筒44 相抵,另一端与第三弹性部件43相抵。
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管36,第一限位管36与第一连接杆32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或冲压一体成型,由于第一限位筒34套接在第一连接杆32上,因此,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管36的外径大于第一限位筒34的内径,可以避免第一限位筒 34在第一连接杆32上移动,实现对第一限位筒34的固定。
基于相同的原理,设置了第二限位管46,且第二限位管46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杆42的内径,以达到对第二限位筒44的固定。
作为一种示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弹性部件33与第三弹性部件 43的可以是弹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上均具有凸起,第一弹性部件5套设在凸起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弹性部件5可以为弹簧或压簧。作为一种示例,可以在凸起设置通孔,弹簧或压簧的一端与通孔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工具还包括用于用户手持的滑套,滑套套设在第一拆卸柄1与第二拆卸柄2的另一端。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包括:第一拆卸柄(1)、第二拆卸柄(2)、第一限位部(3)、第二限位部(4)与第一弹性部件(5);
所述第一拆卸柄(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拆卸柄(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拆卸柄(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拆卸柄(2)的另一端用于用户手持;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5)一端与所述第一拆卸柄(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拆卸柄(2)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部(3)与所述第一拆卸柄(1)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4)与所述第二拆卸柄(2)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部(3)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5)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所述第二限位部(4)与所述第一拆卸柄(1)、所述第二拆卸柄(2)的连接端之间;
所述第一限位部(3)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用于夹持待拆卸工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拆卸柄(1)包括:顺次连接的连接轴(11)、限位面(12)、第一弯曲段(13)与第一连接段(14);
所述连接轴(11)与所述第二拆卸柄(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14)用于所述用户手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拆卸柄(2)包括:顺次连接的水平段(21)、第二弯曲段(22)与第二连接段(23):
所述水平段(21)与所述连接轴(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23)用于所述用户手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211)与第二夹板(212),所述第一夹板(211)与所述第二夹板(212)之间具有滑槽,所述连接轴(11)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夹板(211)与所述第二夹板(21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弯曲段(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还包括:固定件(6);
所述第一夹板(211)与所述第二夹板(212)上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轴(1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件(6)通过任意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连接轴(11)与所述第一夹板(211)、所述第二夹板(2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包括:第一夹持部(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弹性部件(33)与第一限位筒(34);
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筒(34)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32)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33)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32)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筒(34)与所述第一夹持部(31)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拆卸柄(1)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部(4)包括:第二夹持部(41)、第二连接杆(42)、第三弹性部件(43)与第二限位筒(44);
所述第二夹持部(4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筒(44)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42)上,所述第三弹性部件(43)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4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筒(44)与所述第二夹持部(4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拆卸柄(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拆卸柄(1)上具有第一弓形凸起(15),所述第一弓形凸起(15)上具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一拆卸柄(1)连接;
所述第二拆卸柄(2)上具有第二弓形凸起(24),所述第二弓形凸起(24)上具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拆卸柄(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还包括:第一限位杆(35);
所述第一限位杆(35)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31)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33)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杆(3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拆卸柄(1)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部(4)还包括:第二限位杆(45);
所述第二限位杆(45)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41)上,所述第三弹性部件(43)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杆(4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拆卸柄(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还包括:第一限位管(36),所述第一限位管(36)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筒(34)的内径,所述第一限位管(3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2)连接,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33)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筒(34)相抵;
所述第二限位部(4)还包括:第二限位管(46),所述第二限位管(46)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限位筒(44)的内径,所述第二限位管(46)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2)连接,且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筒(44)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弹性部件(43)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拆卸柄(1)与所述第二拆卸柄(2)上均具有凸起,所述第一弹性部件(5)套设在所述凸起上。
CN201920905415.1U 2019-06-14 2019-06-14 拆卸工具 Active CN210307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5415.1U CN210307585U (zh) 2019-06-14 2019-06-14 拆卸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5415.1U CN210307585U (zh) 2019-06-14 2019-06-14 拆卸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7585U true CN210307585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44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5415.1U Active CN210307585U (zh) 2019-06-14 2019-06-14 拆卸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75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0958A (zh) * 2019-06-14 2019-08-2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拆卸工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0958A (zh) * 2019-06-14 2019-08-2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拆卸工具
CN110170958B (zh) * 2019-06-14 2024-03-2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拆卸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4506B2 (en) Quick connector assembly
CN210307585U (zh) 拆卸工具
JPH03634Y2 (zh)
CN207989911U (zh) 一种组装式管道
CN213361459U (zh) 一种连接管件的快速接头
CN110170958B (zh) 拆卸工具
KR102033511B1 (ko) 배관용 조인트
CN213313747U (zh) 一种数字印刷机用油墨清洗装置的过滤机构
CN210800356U (zh) 一种快速接头
CN216743350U (zh) 防错装的油管用大四通管接头结构
CN114321534A (zh) 一种消防用管道连接消防接口
CN213018210U (zh) 一种经连接装置连接的污水管道
CN107630407B (zh) 一种用于桥梁预应力的孔道压浆的连接设备
CN209385152U (zh) 一种顶管和洞口之间的止水装置
CN220037792U (zh) 一种油田用油管路节流转换接头
CN217163451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过滤器
CN220958917U (zh) 电热水器进水管用接头
CN217382093U (zh) 双肩自定位式卡箍柔性管接头
CN217272591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及连接管道
CN219975720U (zh) 一种快拆锁紧件
CN220714934U (zh) 一种水体整治活水装置
CN213065115U (zh) 一种风电液压软管总成
CN217301698U (zh) 一种管道控制阀
CN218118983U (zh) 一种污水管道接头
CN214839137U (zh) 快速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