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9943U - 干发器 - Google Patents

干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9943U
CN210299943U CN201920528044.XU CN201920528044U CN210299943U CN 210299943 U CN210299943 U CN 210299943U CN 201920528044 U CN201920528044 U CN 201920528044U CN 210299943 U CN210299943 U CN 210299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ake
air
curved
hair dryer
electric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80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书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il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2804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9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9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9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发器,包括体部、与所述体部连接的手柄、安装在所述体部内的风机,所述体部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包括位于所述体部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一进风口以及位于所述体部长度方向另一端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干发器还包括曲面电热片,所述体部内设置有曲面电热风道,所述曲面电热风道内安装有曲面电热片,所述曲面电热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能够将外界流体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送入所述曲面电热风道内。可以增大干发器的进风量,提升干发效率,并且,所设置的曲面电热片可以延长位于曲面电热风道内的加热路径,提高干发效率。

Description

干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发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进风功能的干发器。
背景技术
吹风机,且特别是热吹风机被使用于各种各样的用途,比如干燥物质(比如油漆和毛发),和清洁或剥离表面表层。
通常地,电机和风扇被提供,其将空气抽入干发器内;该空气可在从干发器离开之前被加热。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干发器其进风口仅有一个,并且,空气再进入到干发器内时,有效加热路径较短,往往导致出风温度达不到所需的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干发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发器,包括体部、与所述体部连接的手柄、安装在所述体部内的风机,所述体部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包括位于所述体部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一进风口以及位于所述体部长度方向另一端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干发器还包括曲面电热片,所述体部内设置有曲面电热风道,所述曲面电热风道内安装有所述曲面电热片,所述曲面电热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能够将外界流体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送入所述曲面电热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曲面电热片包括电热片基板以及至少一个加热件,所述电热片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其中,
各所述加热件自所述第一弧形面向所述第二弧形面来回绕设形成。
可选地,所述干发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隔板和至少一个第二隔板,各所述第一隔板均分别与所述电热片基板的第一弧形面以及所述曲面电热风道的顶壁连接,各所述第二隔板均分别与所述电热片基板的第二弧形面以及所述曲面电热风道的底壁连接;并且,
每个所述第一隔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每个所述第二隔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槽;
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均用于固定所述加热件。
可选地,所述加热件采用立体螺旋电热丝。
可选地,所述干发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电热片基板的第一弧形面和所述曲面电热风道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曲面隔热层;和/或,
所述干发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电热片基板的第二弧形面和所述曲面电热风道的底壁之间的第二曲面隔热层。
可选地,所述干发器还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体部沿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或位于所述体部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旋转轴分别与所述手柄和所述体部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干发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体部内的减震腔,所述减震腔靠近所述出风口处,并且,所述减震腔内设置有自其底壁向其顶壁凸出的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减震块。
可选地,所述减震块的数量范围为9个~13个;和/或,
所述减震块的高度范围为0.5mm~2.5mm,所述减震块的宽度范围为1mm~3mm。
可选地,所述体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进风罩和第二进风罩,所述第一进风罩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罩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曲面电热片横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罩和所述第二进风罩中。
可选地,所述干发器还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一进风罩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应,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第二进风罩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干发器,包括体部、与所述体部连接的手柄、安装在所述体部内的风机,所述体部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包括位于所述体部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一进风口以及位于所述体部长度方向另一端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干发器还包括曲面电热片,所述体部内设置有曲面电热风道,所述曲面电热风道内安装有曲面电热片,所述曲面电热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能够将外界流体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送入所述曲面电热风道内。其体部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这样,可以增大该干发器的进风量,从而可以提升干发效率,并且,在体部内还设置有曲面电热风道以及曲面电热片,所设置的曲面电热风道可以延长空气在该腔内的停留时间,并且所设置的曲面电热片可以延长位于曲面电热风道内的加热路径,从而可以使得进入到曲面电热风道内的空气可以快速被加热到目标温度,提高干发效率,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干发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干发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干发器内曲面电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干发器内减震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发器100,该干发器100包括体部110、与所述体部110连接的手柄120、安装在所述体部110内的风机130,所述体部1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其中,所述进风口111包括位于所述体部110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一进风口111a以及位于所述体部110长度方向另一端的第二进风口111b。所述干发器100还包括曲面电热片140,所述体部110内设置有曲面电热风道113,所述曲面电热风道113内安装有所述曲面电热片140,所述曲面电热风道113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11a、所述第二进风口111b和所述出风口112连通,所述风机130能够将外界流体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111a、所述第二进风口111b送入所述曲面电热风道113内。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在用户使用上述结构的干发器100时,首先开启干发器100,风机130将外界的流体(如空气)经由第一进风口111a和第二进风口111b进入到体部110内,并继续将进入体部110内的空气送入曲面电热风道113内,位于曲面电热风道113内的曲面电热片140可以对进入到曲面电热风道113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之后,加热后的空气可以经由出风口112排出,从而可以利用加热后的空气对用户的头发等进行干发操作。
本实施例结构的干发器100,其体部110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1a和第二进风口111b,这样,可以增大该干发器100的进风量,从而可以提升干发效率,并且,在体部110内还设置有曲面电热风道113以及曲面电热片140,所设置的曲面电热风道113可以延长空气在该腔内的停留时间,并且所设置的曲面电热片140可以延长位于曲面电热风道113内的加热路径,从而可以使得进入到曲面电热风道113内的空气可以快速被加热到目标温度,提高干发效率,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曲面电热片140包括电热片基板141以及至少一个加热件142。所述电热片基板1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面141a和第二弧形面141b。其中,各所述加热件142自所述第一弧形面141a向所述第二弧形面141b来回绕设形成。
具体地,如图5所示,曲面电热片140可以包括一个所述加热件142,该一个加热件可以采用立体螺旋电热丝,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电热丝沿着第一弧形面141a的左端绕设至右端,之后绕设至第二弧形面141b,再由第二弧形面141b的右端绕设至其左端,以此类推。
当然,除此以外,曲面电热片140还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加热件142,例如,可以包括两个所述加热件142,该两个所述加热件142可以并行在第一弧形面141a和第二弧形面141b上来回绕设形成,这样,可以对该两个加热件142分别进行控制,可以单独或同时对两个加热件142进行开关、调节功率等操作,以便于调节温度,两个加热件142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规格,以便于更好的用于调节出风温度。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干发器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隔板151和至少一个第二隔板152,第一隔板151和第二隔板152可以采用绝缘材料制作形成,例如云母片等绝缘材料。每个所述第一隔板151均分别与所述电热片基板141的第一弧形面141a以及所述曲面电热风道113的顶壁连接。每个所述第二隔板152均分别与所述电热片基板141的第二弧形面141b以及所述曲面电热风道113的底壁连接。每个第一隔板151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图中并未示出),每个第二隔板151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图中并未示出)。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均用于固定所述加热件142,以避免在绕设加热件时避免碰丝现象发生,可以使得气流均匀的通过整个加热区域。并且,借助所设置的第一隔板151和第二隔板152,还能够有效固定电热片基板141防止其移动。
如图4所示,为了隔热以提高干发器100的安全性能,所述干发器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电热片基板141的第一弧形面141a和所述曲面电热风道113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曲面隔热层161。
如图4所示,为了隔热以提高风机130的使用寿命,所述曲面电热片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电热片基板141的第二弧形面141b和所述曲面电热风道113的底壁之间的第二曲面隔热层162。
如图1所示,所述干发器100还包括旋转轴170,所述旋转轴170分别与所述手柄120和所述体部110可转动连接。这样,手柄120和体部110之间可以实现任意角度旋转,满足用户不同角度干发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旋转轴170的位置并没有作出限定,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旋转轴170可以位于体部110沿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处,当然,除此以外,旋转轴170也可以位于体部11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或者其余位置处均可。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手柄120的具体形状并没有作出具体限定,例如,该手柄120可以呈柱状结构,或者,该手柄120也可以呈方形结构等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干发器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体部110内的减震腔180,所述减震腔180靠近所述出风口112处,所述减震腔180内设置有自其底壁向其顶壁凸出的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减震块181。
本实施例结构的干发器100,风机130的高速旋转,产生震动噪音,以及气流高速流动产生的风噪,都会作用到减震腔180的顶壁和底壁上,借助所设置的减震块181,可以产生反向共振声波,以抵消部分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减震块181的数量并没有作出具体限定,例如,该减震块181的数量可以为9个~13个,优选地为11个。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选取其他数量的减震块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减震块181的尺寸并没有作出具体限定,例如,所述减震块181的高度范围可以为0.5mm~2.5mm,优选地为1.5mm。所述减震块181的宽度范围可以为1mm~3mm,优选地可以为2mm。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体部11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进风罩114和第二进风罩115,所述第一进风罩114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进风口111a,所述第二进风罩115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进风口111b。所述曲面电热片140横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罩114和所述第二进风罩115中。
为了过滤外界流体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到干发器100内部,影响干发器100的使用寿命,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干发器100还包括第一过滤网191和第二过滤网192,所述第一过滤网191与所述第一进风罩114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11a相对应,所述第二过滤网192与所述第二进风罩115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11b相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干发器,包括体部、与所述体部连接的手柄、安装在所述体部内的风机,所述体部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位于所述体部长度方向一端的第一进风口以及位于所述体部长度方向另一端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干发器还包括曲面电热片,所述体部内设置有曲面电热风道,所述曲面电热风道内安装有所述曲面电热片,所述曲面电热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能够将外界流体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送入所述曲面电热风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电热片包括电热片基板以及至少一个加热件,所述电热片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其中,
各所述加热件自所述第一弧形面向所述第二弧形面来回绕设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发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隔板和至少一个第二隔板,各所述第一隔板均分别与所述电热片基板的第一弧形面以及所述曲面电热风道的顶壁连接,各所述第二隔板均分别与所述电热片基板的第二弧形面以及所述曲面电热风道的底壁连接;并且,
每个所述第一隔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每个所述第二隔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槽;
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均用于固定所述加热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采用立体螺旋电热丝。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发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电热片基板的第一弧形面和所述曲面电热风道的顶壁之间的第一曲面隔热层;和/或,
所述干发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电热片基板的第二弧形面和所述曲面电热风道的底壁之间的第二曲面隔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发器还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体部沿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或位于所述体部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旋转轴分别与所述手柄和所述体部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发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体部内的减震腔,所述减震腔靠近所述出风口处,并且,所述减震腔内设置有自其底壁向其顶壁凸出的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减震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块的数量范围为9个~13个;和/或,
所述减震块的高度范围为0.5mm~2.5mm,所述减震块的宽度范围为1mm~3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进风罩和第二进风罩,所述第一进风罩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罩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曲面电热片横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罩和所述第二进风罩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发器还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一进风罩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应,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第二进风罩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应。
CN201920528044.XU 2019-04-18 2019-04-18 干发器 Active CN210299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8044.XU CN210299943U (zh) 2019-04-18 2019-04-18 干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8044.XU CN210299943U (zh) 2019-04-18 2019-04-18 干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9943U true CN210299943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6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8044.XU Active CN210299943U (zh) 2019-04-18 2019-04-18 干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99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4447A (zh) * 2019-04-18 2019-07-09 北京零微科技有限公司 干发器
WO2022199391A1 (zh) * 2021-03-24 2022-09-29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干手器、加热装置、干手器调风装置、吹风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4447A (zh) * 2019-04-18 2019-07-09 北京零微科技有限公司 干发器
WO2022199391A1 (zh) * 2021-03-24 2022-09-29 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干手器、加热装置、干手器调风装置、吹风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99943U (zh) 干发器
US7050707B1 (en) Heater device for desiccant rotor dehumidifier
TWI439648B (zh) Bathroom dryer
WO1990008924A1 (en) Enhanced air-flow convection oven
CN107157421B (zh) 加热器、热风装置和洗碗机
WO2021052320A1 (zh) 电吹风
JP201316046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2091470B1 (ko) 세라믹 히터 유닛을 구비한 헤어 드라이어
JP5538622B2 (ja) 浴室乾燥機
US1429130A (en) Heating device
CN113598507A (zh) 吹风机
JP5683138B2 (ja) 除湿乾燥機
CN114209141B (zh) 一种低损耗飓风筒
CN109984447A (zh) 干发器
KR101037652B1 (ko) 히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히팅 장치
CN111811141A (zh) 暖风机
JP6311114B2 (ja) 除湿装置
CN217460013U (zh) 用于干衣机的加热器件和干衣机
CN217695522U (zh) 电吹风
CN216628408U (zh) 洗地机底座及洗地机
CN220124625U (zh) 基站和扫地机设备
CN215837547U (zh) 吹风机
JP2005095807A (ja) 除湿機
CN220417609U (zh) 出风装置
CN216644464U (zh) 出风结构及新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0

Address after: 101303 North Cultural Ying Village, Gaoliyi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No. 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nctional Zone, Linkong Second Roa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i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3 North Cultural Ying Village, Gaoliyi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No. 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nctional Zone, Linkong Second Roa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INGWE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