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7157U - 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7157U
CN210297157U CN201921290476.8U CN201921290476U CN210297157U CN 210297157 U CN210297157 U CN 210297157U CN 201921290476 U CN201921290476 U CN 201921290476U CN 210297157 U CN210297157 U CN 210297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cable
wall
box
wir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04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ei Jing Zhi 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ei Jing Zhi 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ei Jing Zhi 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ei Jing Zhi 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904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7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7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7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壁的正面设置有三个缠绕杆,所述缠绕杆的外表面缠绕有线缆,所述线缆位于两个通孔内,且两个通孔分别开设在盒体内壁的下表面和内壁的上表面。该新型电力布线盒,通过设置盒体、通孔、线缆、压板、把手、第二弹簧、防滑垫和滑块,使得两个第二弹簧的弹力分别挤压两个滑块,使得两个滑块分别带动两个压板相向移动,使得两个压板分别带动两个防滑垫与线缆紧密接触,有效的对线缆进行固定,即可有效的进行布线,使得多个线缆不易缠绕在一起,方便对单根线缆所连接的接头进行寻找,方便工作人员及使用者对电路中线缆进行检测与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电线电缆通常可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以及输送电力等,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所使用的家用电器也在不断的增多,这使得人们分布的电线也越来越繁杂,使得各个电线容易缠绕在一起,不方便对单根电线所连接的接头进行寻找,增加了工作人员及使用者对电路中电线检测与维修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解决了人们所使用的家用电器也在不断的增多,这使得人们分布的电线也越来越繁杂,使得各个电线容易缠绕在一起,不方便对单根电线所连接的接头进行寻找,增加了工作人员及使用者对电路中电线检测与维修的困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壁的正面设置有三个缠绕杆,所述缠绕杆的外表面缠绕有线缆,所述线缆位于两个通孔内,且两个通孔分别开设在盒体内壁的下表面和内壁的上表面,所述线缆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夹持装置。
所述夹持装置的左端与压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压板的相对面搭接,所述压板的左侧面与把手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伸缩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盒体的上表面。
所述伸缩装置的左端与滑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防护装置,且两个防护装置的相对面搭接,所述防护装置的背面与盒体的正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内表面与线缆的外表面搭接,所述防滑垫的左侧面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簧与压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与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块的左侧面通过第二弹簧与滑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盖板,且两个盖板的相对面搭接,所述盖板的背面与盒体的正面搭接,所述盖板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合页与盒体的左侧面铰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形状设置为半圆形,所述盖板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滑块和滑槽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所述盒体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新型电力布线盒,通过设置盒体、通孔、线缆、压板、把手、第二弹簧、防滑垫和滑块,当需要进行布线时,工作人员将线缆穿过下方通孔内,并且将线缆缠绕在缠绕杆上,工作人员撑开两个把手,使得两个把手分别带动两个压板左右移动,两个压板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后,工作人员将线缆的顶端插入上方通孔内,其次缓缓松开两个把手,使得两个第二弹簧的弹力分别挤压两个滑块,使得两个滑块分别带动两个压板相向移动,使得两个压板分别带动两个防滑垫与线缆紧密接触,有效的对线缆进行固定,即可有效的进行布线,使得多个线缆不易缠绕在一起,方便对单根线缆所连接的接头进行寻找,方便工作人员及使用者对电路中线缆进行检测与维修。
2、该新型电力布线盒,通过设置压板、第一弹簧、第一弹簧、防滑垫、缠绕杆和盒体,当两个压板相向移动时,使得两个防滑垫有效的与线缆接触,且多个第一弹簧的弹力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在不对线缆造成夹损的前提下有效的对线缆进行固定,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因设置有缠绕杆,线缆缠绕在缠绕杆上,使线缆不会与盒体内其他线缆进行缠绕。
3、该新型电力布线盒,通过设置滑块、滑槽、合页、盖板、观察窗和盒体,当布线完成后,工作人员转动两个盖板,使得两个盖板有效的封住盒体,对线缆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因设置有观察窗,方便人们在不打开盖板的前提下观察盒体内布线的情况,因滑块和滑槽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使得压板左右移动时更加稳定,且滑块不会脱离滑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缠绕杆、3线缆、4通孔、5夹持装置、51第一弹簧、52防滑垫、6压板、7把手、8伸缩装置、81滑块、82第二弹簧、9滑槽、10安装座、11防护装置、111盖板、112合页、12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包括盒体1,盒体1内壁的正面设置有三个缠绕杆2,因设置有缠绕杆2,线缆3缠绕在缠绕杆2上,使线缆3不会与盒体1内其他线缆3进行缠绕,缠绕杆2的外表面缠绕有线缆3,线缆3位于两个通孔4内,且两个通孔4分别开设在盒体1内壁的下表面和内壁的上表面,线缆3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夹持装置5。
夹持装置5的左端与压板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夹持装置5包括防滑垫52,防滑垫52的内表面与线缆3的外表面搭接,防滑垫52的左侧面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簧51与压板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滑垫52和第一弹簧51,使得两个防滑垫52有效的与线缆3接触,且多个第一弹簧51的弹力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在不对线缆3造成夹损的前提下有效的对线缆3进行固定,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两个压板6的相对面搭接,压板6的左侧面与把手7的右端固定连接,把手7的形状设置为半圆形,盖板111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2,因设置有观察窗12,方便人们在不打开盖板111的前提下观察盒体1内布线的情况,压板6的下表面与伸缩装置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装置8滑动连接在滑槽9内,伸缩装置8包括滑块81,滑块81的上表面与压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滑块81滑动连接在滑槽9内,滑块81的左侧面通过第二弹簧82与滑槽9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因滑块81和滑槽9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使得压板6左右移动时更加稳定,且滑块81不会脱离滑槽9,滑块81和滑槽9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盒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座10,通过设置第二弹簧82,使得两个第二弹簧82的弹力分别挤压两个滑块81,使得两个滑块81分别带动两个压板6相向移动,使得两个压板6分别带动两个防滑垫52与线缆3紧密接触,有效的对线缆3进行固定,滑槽9开设在盒体1的上表面。
伸缩装置8的左端与滑槽9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盒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防护装置11,防护装置11包括盖板111,且两个盖板111的相对面搭接,盖板111的背面与盒体1的正面搭接,盖板111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合页112与盒体1的左侧面铰接,通过设置盖板111,当布线完成后,工作人员转动两个盖板111,使得两个盖板111有效的封住盒体1,对线缆3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两个防护装置11的相对面搭接,防护装置11的背面与盒体1的正面搭接。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当需要进行布线时,工作人员将线缆3穿过下方通孔4内,并且将线缆3缠绕在缠绕杆2上;
S2、工作人员撑开两个把手7,使得两个把手7分别带动两个压板6左右移动,两个压板6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后,工作人员将线缆3的顶端插入上方通孔4内,其次缓缓松开两个把手7,使得两个第二弹簧82的弹力分别挤压两个滑块81,使得两个滑块81分别带动两个压板6相向移动,使得两个压板6分别带动两个防滑垫52与线缆3紧密接触;
S3、当两个压板6相向移动时,使得两个防滑垫52有效的与线缆3接触,且多个第一弹簧51的弹力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在不对线缆3造成夹损的前提下有效的对线缆3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壁的正面设置有三个缠绕杆(2),所述缠绕杆(2)的外表面缠绕有线缆(3),所述线缆(3)位于两个通孔(4)内,且两个通孔(4)分别开设在盒体(1)内壁的下表面和内壁的上表面,所述线缆(3)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夹持装置(5);
所述夹持装置(5)的左端与压板(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压板(6)的相对面搭接,所述压板(6)的左侧面与把手(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6)的下表面与伸缩装置(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8)滑动连接在滑槽(9)内,所述滑槽(9)开设在盒体(1)的上表面;
所述伸缩装置(8)的左端与滑槽(9)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防护装置(11),且两个防护装置(11)的相对面搭接,所述防护装置(11)的背面与盒体(1)的正面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5)包括防滑垫(52),所述防滑垫(52)的内表面与线缆(3)的外表面搭接,所述防滑垫(52)的左侧面通过若干个第一弹簧(51)与压板(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8)包括滑块(81),所述滑块(81)的上表面与压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81)滑动连接在滑槽(9)内,所述滑块(81)的左侧面通过第二弹簧(82)与滑槽(9)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11)包括盖板(111),且两个盖板(111)的相对面搭接,所述盖板(111)的背面与盒体(1)的正面搭接,所述盖板(111)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合页(112)与盒体(1)的左侧面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7)的形状设置为半圆形,所述盖板(111)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81)和滑槽(9)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所述盒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座(10)。
CN201921290476.8U 2019-08-10 2019-08-10 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 Active CN210297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0476.8U CN210297157U (zh) 2019-08-10 2019-08-10 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0476.8U CN210297157U (zh) 2019-08-10 2019-08-10 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7157U true CN210297157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2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0476.8U Active CN210297157U (zh) 2019-08-10 2019-08-10 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71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9389A (zh) * 2020-10-15 2021-03-16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 一种线缆收纳单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9389A (zh) * 2020-10-15 2021-03-16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 一种线缆收纳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19508U (zh) 一种按压拔取的电缆连接器用电性检测装置
CN211538688U (zh) 一种具有除尘和除冰功能的输电线路检测装置
CN210297157U (zh) 一种新型电力布线盒
CN212255042U (zh) 一种用于水力发电项目的网路用电缆外表面检测装置
CN211183189U (zh) 一种多功能高空接线钳
CN206806736U (zh) 一种配电进线柜
CN214255667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
CN212255318U (zh) 一种便携式重金属污染检测装置
CN211017910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交流低压配电柜
CN212649016U (zh) 一种机房集中布线装置
CN211046272U (zh) 一种用于安防监控系统的接线装置
CN212442467U (zh) 一种自动清洗烘干装置
CN210640495U (zh) 一种电力配网自动化管理装置
CN215300798U (zh) 一种网络视频系统图像质量在线检测和诊断装置
CN217768924U (zh) 一种电缆线防脱落装置
CN217720712U (zh) 一种基于5g的可漏电保护的移动储能装置
CN209853397U (zh) 一种魔术贴切割机用魔术贴放卷装置
CN215185816U (zh) 电缆接头保护套
CN111313183A (zh) 一种氮氧传感器控制器通讯协议采集器
CN211932818U (zh) 一种便携式通讯设备固定结构
CN218732810U (zh) 一种弱电铺设施工用辅助布线装置
CN216085562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
CN213878481U (zh) 一种新型异型并沟线夹
CN213083907U (zh) 一种无尘拖链保护装置
CN213636879U (zh) 一种电力工程中安全作业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