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6691U - 一种魔方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魔方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96691U CN210296691U CN201921441002.9U CN201921441002U CN210296691U CN 210296691 U CN210296691 U CN 210296691U CN 201921441002 U CN201921441002 U CN 201921441002U CN 210296691 U CN210296691 U CN 2102966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e
- copper bar
- utmost point
- trunk
- pole cop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插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魔方插座,包括底壳及设于底壳内的插座主体,底壳至少一表面设有插孔,插座主体包括底座、L极铜条、N极铜条及地极铜条;地极铜条包括地极铜条主干及地极插套;L极铜条包括L极铜条主干、与L极铜条主干连接并向地极铜条主干方向延伸的第一弯折部、及由第一弯折部延伸形成的L极插套;N极铜条包括N极铜条主干、与N极铜条主干连接并向地极铜条主干方向延伸的第二弯折部、及由第二弯折部延伸形成的N极插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魔方插座无需在L极铜条和地极铜条之间及N极铜条和地极铜条之间设置绝缘隔板,省去了绝缘隔板的组装工序,使得魔方插座组装工艺简单,且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魔方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为用电设备提供电源接口的电气设备,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魔方插座作为插座的一种,由于其体积小巧,方便携带,且可以同时插多个插头也不会产生干涉,因此其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
现有技术中,魔方插座内部的L极铜条、N极铜条与地极铜条通常采用分层布置的方式,L极铜条的L极插套直接由L极铜条主干分布方向延伸形成,N极铜条的N极插套直接由N极铜条主干的分布方向延伸形成。由于魔方插座的体积较小,L极铜条主干与地极铜条之间以及N极铜条主干与地极铜条之间的间距较小,需要在L极铜条与地极铜条之间以及N极铜条与地极铜条之间设置绝缘隔板隔离以确保安全的电气间隙,因此,魔方插座在装配L极铜条、N极铜条与地极铜条时,需要组装绝缘隔板,使得魔方插座组装工艺复杂,且导致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魔方插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魔方插座需要在L极铜条与地极铜条之间以及N极铜条与地极铜条之间设置绝缘隔板,使得魔方插座组装工艺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魔方插座,包括底壳及设于所述底壳内的插座主体,所述底壳至少一表面设有插孔,所述插座主体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插孔对应设置的L极铜条、N极铜条及地极铜条;
所述地极铜条包括地极铜条主干及与所述地极铜条主干一体成型的地极插套;所述L极铜条包括L极铜条主干、与所述L极铜条主干连接并向所述地极铜条主干方向延伸的第一弯折部、及由所述第一弯折部延伸形成的L极插套,所述L极铜条主干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远离所述地极铜条主干的一侧;所述N极铜条包括设于所述地极铜条主干一侧的N极铜条主干、与所述N极铜条主干连接并向所述地极铜条主干方向延伸的第二弯折部、及由所述第二弯折部延伸形成的N极插套,所述N极铜条主干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远离所述地极铜条主干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N极铜条主干设置在所述地极铜条主干和所述L极铜条主干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L极铜条主干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N极铜条主干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L极铜条主干铆接或焊接,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N极铜条主干铆接或焊接。
优选的,所述插孔为五插插孔,所述第一弯折部延伸形成两个所述L极插套,所述第二弯折部延伸形成两个所述N极插套,所述L极插套、所述N极插套及所述地极插套依次与所述五插插孔的L极插孔、N极插孔及地极插孔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分别设有五插插孔,所述L极铜条包括一个所述L极铜条主干及三个所述第一弯折部,至少一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L极铜条主干铆接或焊接;所述N极铜条包括一个N极铜条主干及三个第二弯折部,至少一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N极铜条主干铆接或焊接;所述地极铜条设有分别与三个所述五插插孔的地极插孔对应的三个地极插套。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分别设有五插插孔,所述L极铜条包括相互铆接或焊接的两个所述L极铜条主干,每个所述L极铜条主干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一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延伸形成分别与一所述五插插孔的三极插孔及两极插孔的L极插孔对应的两个L极插套;
所述N极铜条包括相互铆接或焊接的两个所述N极铜条主干,每个所述N极铜条主干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一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延伸形成分别与一所述五插插孔的三极插孔及两极插孔的N极插孔对应的两个N极插套;所述地极铜条设有分别与四个所述五插插孔的地极插孔对应的四个地极插套。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第五表面设有五插插孔,所述插座主体还包括与所述L极铜条铆接或焊接的两个L极导电插套、与所述N极铜条铆接或焊接的两个N极导电插套、以及与所述地极铜条铆接或焊接的一个地极导电插套,两所述L极导电插套、两所述N极导电插套及一所述地极导电插套依次与所述第五表面的五插插孔的L极插孔、N极插孔及地极插孔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插座主体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盖合并形成若干个相互间隔的限位槽,所述L极插套、所述N极插套及所述地极插套分别设置于一所述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L极铜条设有与所述L极插套电连接的第一焊脚、所述N极铜条设有与所述N极插套电连接的第二焊脚、所述地极铜条设有与所述地极插套电连接的第三焊脚,所述第一焊脚、所述第二焊脚及所述第三焊脚同时穿过所述底座并相对所述底座外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魔方插座通过在L极铜条的L极铜条主干上设置向地极铜条主干方向延伸的第一弯折部,L极铜条主干位于第一弯折部的远离地极铜条主干的一侧,并将L极插套由第一弯折部延伸形成,使得在不增大插座整体体积的前提下,可增大L极铜条主干和地极铜条主干的设置间距,使L极铜条主干和地极铜条主干的间距符合安全电气间隙;通过在N极铜条的N极铜条主干上设置向地极铜条主干方向延伸的第二弯折部,N极铜条主干位于第二弯折部的远离地极铜条主干的一侧,将N极插套由第二弯折部延伸形成,使得在不增大插座整体体积的前提下,可增大N极铜条主干和地极铜条主干的设置间距,使N极铜条主干和地极铜条主干的间距符合安全电气间隙,从而无需在L极铜条和地极铜条之间及N极铜条和地极铜条之间设置绝缘隔板,减少了魔方插座的零件数量,省去了绝缘隔板的组装工序,使得魔方插座组装工艺简单,且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魔方插座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魔方插座的插座主体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魔方插座的插座主体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魔方插座的L极铜条、N极铜条及地极铜条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魔方插座的地极铜条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魔方插座的L极铜条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魔方插座的N极铜条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魔方插座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魔方插座的插座主体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魔方插座的L极铜条、N极铜条及地极铜条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魔方插座的L极铜条的立体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魔方插座的N极铜条的立体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魔方插座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魔方插座的插座主体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魔方插座的插座主体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魔方插座的L极铜条、N极铜条及地极铜条的立体结构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魔方插座的地极铜条的立体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魔方插座的L极铜条的立体结构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魔方插座的N极铜条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魔方插座,包括底壳1及设于底壳1内的插座主体2,底壳1至少一表面设有插孔10,插座主体2包括底座21、安装于底座21并与插孔10对应设置的L极铜条22、N极铜条23及地极铜条24。
结合参照图5-图7,地极铜条24包括地极铜条主干241及与地极铜条主干241一体成型的地极插套242;L极铜条22包括L极铜条主干221、与L极铜条主干221连接并向地极铜条主干241方向延伸的第一弯折部222、及由第一弯折部222延伸形成的L极插套223,L极铜条主干221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22的远离地极铜条主干241的一侧;N极铜条23包括N极铜条主干231、与N极铜条主干231连接并向地极铜条主干241方向延伸的第二弯折部232、及由第二弯折部232延伸形成的N极插套233,N极铜条主干231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232的远离所述地极铜条主干241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弯折部222与L极铜条主干221垂直设置,第二弯折部232与N极铜条主干231垂直设置,使得L极铜条主干221与地极铜条主干241之间的间距及所述N极铜条主干231与地极铜条主干241之间的间距尽可能大,安全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L极铜条22上设置向地极铜条主干241方向延伸的第一弯折部222,并将L极插套223由第一弯折部222延伸形成,使L极插套223与插孔10的L极插孔位置对应,不影响L极插套223的布置。由于第一弯折部222的存在,充分利用魔方插座的内部空间,将L极铜条主干221设置在第一弯折部222的远离地极铜条主干241的一侧,在不增大魔方插座整体体积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第一弯折部222的长度,以增大L极铜条主干221和地极铜条主干241的设置间距,使L极铜条主干222和地极铜条主干241的间距符合安全电气间隙,从而无需在L极铜条22和地极铜条24设置绝缘隔板,且无需增大魔方插座整体体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N极铜条23上设置向地极铜条主干241方向延伸的第二弯折部232,N极插套233通过第二弯折部232延伸形成,使N极插套233与插孔10的N极插孔位置对应,不影响N极插套233的布置。由于第二弯折部232的存在,充分利用魔方插座的内部空间,将N极铜条主干231设置在第二弯折部232的远离地极铜条主干241的一侧,在不增大魔方插座整体体积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第二弯折部232的长度,以增大N极铜条主干231和地极铜条主干241的设置间距,使N极铜条主干231和地极铜条主干241的间距符合安全电气间隙,从而无需在N极铜条23和地极铜条24设置绝缘隔板,因此减少了魔方插座的零件数量,省去了绝缘隔板的组装工序,使得魔方插座组装工艺简单,且生产成本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魔方插座还包括与底壳1相盖合的上盖3,底壳1具有收容空间并收容插座主体2,上盖3与底壳1相盖合并盖设插座主体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极铜条主干221可以设置在地极铜条主干241和N极铜条主干231之间,可以是N极铜条主干231设置在地极铜条主干241和L极铜条主干221之间,也可以是地极铜条主干241设置在L极铜条主干221和N极铜条主干231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N极铜条主干231设置在地极铜条主干241和L极铜条主干221之间。本实施例中,L极铜条主干221和N极铜条主干231设于地极铜条主干241的同一侧,且N极铜条主干231设置在地极铜条主干241和L极铜条主干221之间,使得L极铜条主干221与地极铜条主干241间距较大,安全性能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弯折部222与L极铜条主干221一体成型,第二弯折部232与N极铜条主干231一体成型,即第一弯折部222直接由L极铜条主干221弯折成型,第二弯折部232直接由N极铜条主干231弯折成型,从而无需铆接或焊接,使L极铜条22和N极铜条23导电稳定性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第一弯折部222与L极铜条主干221铆接或焊接,第二弯折部232与N极铜条主干231铆接或焊接。L极铜条主干221和第一弯折部222铆接或焊接,可减小L极铜条22加工所需铜条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且便于L极铜条22的加工。同样,第二弯折部232与N极铜条主干231铆接或焊接,可减小N极铜条23加工所需铜条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且便于N极铜条23的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插孔10为五插插孔,第一弯折部222延伸形成两个L极插套223,第二弯折部232延伸形成两个N极插套233,L极插套223、N极插套233及地极插套242依次与五插插孔的L极插孔、N极插孔及地极插孔对应设置。
其中,一L极插套223与五插插孔的三极插孔的L极插孔对应设置,另一L极插套223与五插插孔的两极插孔的L极插孔对应设置;一N极插套233与五插插孔的三极插孔的N极插孔对应设置,另一N极插套233与五插插孔的两极插孔的N极插孔对应设置;地极插套242与五插插孔的三极插孔的地极插孔对应设置。除此之外,插孔10为也可以为三插插孔或多个插孔,L极插套223、N极插套233及地极插套242依次分别与三插插孔或多个插孔的L极插孔、N极插孔及地极插孔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壳1为六面体结构,底壳1的1~5个表面设置有五插插孔。L极插套223、N极插套233及地极插套242的数量及位置与五插插孔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底壳1的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及第三表面113分别设有五插插孔,即底壳1的三个表面设置有五插插孔。L极铜条22包括一个L极铜条主干221及三个第一弯折部222,至少一第一弯折部222与L极铜条主干221铆接或焊接;N极铜条23包括一个N极铜条主干231及三个第二弯折部232,至少一第二弯折部232与N极铜条主干231铆接或焊接;地极铜条24设有分别与三个五插插孔的地极插孔对应的三个地极插套242。其中,每个第一弯折部222延伸形成分别与一五插插孔的三极插孔及两极插孔的L极插孔对应的两个L极插套223,每个第二弯折部232延伸形成分别与一五插插孔的三极插孔及两极插孔的N极插孔对应的两个N极插套233。
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其中一个第一弯折部222与L极铜条主干221铆接或焊接,也可以是其中两个第一弯折部222与L极铜条主干221铆接或焊接,还可以是三个第一弯折部222与L极铜条主干221铆接或焊接。同样的,可以是其中一个第二弯折部232与N极铜条主干231铆接或焊接,也可以是其中两个第二弯折部232与N极铜条主干231铆接或焊接,还可以是三个第二弯折部232与N极铜条主干231铆接或焊接。通过将至少一第二弯折部232与N极铜条主干231铆接或焊接,并将至少一第二弯折部232与N极铜条主干231铆接或焊接,可减小生产L极铜条22和N极铜条23所需铜条材料,且便于L极铜条22和N极铜条23的加工;而且,相比一体成型加工方式,有利于减小L极铜条22和N极铜条23的整体尺寸,使魔方插座的体积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第一弯折部222与L极铜条主干221铆接或焊接,另两个第一弯折部222与L极铜条主干221一体成型;一第二弯折部232与N极铜条主干231铆接或焊接,另两个第二弯折部232与N极铜条主干231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插座主体2还包括盖板25,盖板25与底座21盖合并形成若干个相互间隔的限位槽26,L极插套223、N极插套233及地极插套242分别设置于一限位槽26内。
本实施例中,当L极铜条22、N极铜条23及地极铜条24安装到底座21上时,L极插套223、N极插套233及地极插套242分别安装在对应的限位槽26内,限位槽26对L极插套223、N极插套233及地极插套242进行限位,防止L极插套223、N极插套233及地极插套242松动;同时,限位槽26对L极插套223、N极插套233及地极插套242起到隔离作用,使L极插套223、N极插套233及地极插套242相互隔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L极铜条22设有与L极插套223电连接的第一焊脚224、N极铜条23设有与N极插套233电连接的第二焊脚234、地极铜条24设有与地极插套242电连接的第三焊脚243,第一焊脚224、第二焊脚234及第三焊脚243同时穿过底座21并相对底座21外露。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焊脚224、第二焊脚234及第三焊脚243同时穿过底座21并相对底座21外露,无需设置L极铜条22、N极铜条23及地极铜条24与外界电源线连接的跳线,导电稳定性好,且节省了跳线焊接的工序。在组装该魔方插座时,可以先将L极铜条22、N极铜条23及地极铜条24安装到底座21上,再将盖板25与底座21盖合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将第一焊脚224、第二焊脚234及第三焊脚243连接电源线,大大方便了L极铜条22、N极铜条23及地极铜条24的接线,且盖板25、底座21、L极铜条22、N极铜条23及地极铜条24可先组成一个整体,便于运输和组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焊脚224可以由一L极插套223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或者由L极铜条主干221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也可以由一第一弯折部222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第二焊脚234可以由一N极插套233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或者由N极铜条主干231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也可以由一第二弯折部232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第三焊脚243可以由地极铜条主干241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也可以由一地极插套242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焊脚224由一第一弯折部222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第二焊脚234由一第二弯折部232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第三焊脚243由地极铜条主干241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插座主体2还包括设于底壳1内并与插孔10对应设置的保护门组件27,保护门组件27在插孔10未插入插头时对插孔10进行保护,从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实施例二
请结合参照图8-图12,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壳1的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第三表面13及第四表面14分别设有五插插孔,即底壳1的四个表面分别设有五插插孔。L极铜条22包括相互铆接或焊接的两个L极铜条主干221,每个L极铜条主干221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一第一弯折部222,第一弯折部222延伸形成分别与一五插插孔的三极插孔及两极插孔的L极插孔对应的两个L极插套223;N极铜条23包括相互铆接或焊接的两个N极铜条主干231,每个N极铜条主干231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一第二弯折部232,第二弯折部232延伸形成分别与一五插插孔的三极插孔及两极插孔的N极插孔对应的两个N极插套233;地极铜条24设有分别与四个五插插孔的地极插孔对应的四个地极插套242。
本实施例中,两个L极铜条主干221呈十字形交叉设置并相互铆接,从而便于L极铜条22的加工,且减小了生产L极铜条所需铜条材料;两个N极铜条主干231呈十字形交叉设置并相互铆接,从而便于N极铜条23的加工,且减小了生产N极铜条所需铜条材料,使生产成本低;而且,L极铜条22和N极铜条23均只有一个铆接处,使L极铜条22和N极铜条23导电稳定性能好。
本实施例中,第一焊脚224由一L极插套223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第二焊脚234由一N极插套233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第三焊脚243由一地极插套242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与实施例一相同,第一焊脚224、第二焊脚234及第三焊脚243同时穿过底座21并相对底座21外露。
实施例三
请结合参照图13-图19,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底壳1的第五表面15设有五插插孔,即底壳1的五个表面分别设有五插插孔。
插座主体2还包括与L极铜条22铆接或焊接的两个L极导电插套28、与N极铜条23铆接或焊接的两个N极导电插套29以及与地极铜条24铆接或焊接的一个地极导电插套20,两L极导电插套28、两N极导电插套29及一地极导电插套29依次与第五表面15的五插插孔的L极插孔、N极插孔及地极插孔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一L极插套223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L极焊脚225,一N极插套233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N极焊脚235,一地极插套242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地极焊脚245,两个L极导电插套28与L极焊脚225铆接,两个N极导电插套29与N极焊脚235铆接,地极导电插套20与地极焊脚245铆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壳1的第五表面15设置五插插孔,方便用户使用。两个L极导电插套28一体成型设置,且两个L极导电插套28与一L极插套223铆接。两个N极导电插套29一体成型设置,且两个N极导电插套29与一N极插套233铆接,地极导电插套20与地极插套242铆接,便于两L极导电插套28、两N极导电插套29及一地极导电插套20的组装;而且,由于两L极导电插套28、两N极导电插套29及一地极导电插套20依次对应与L极铜条22、N极铜条23、地极铜条24铆接,即两L极导电插套28、两N极导电插套29及一地极导电插套20分别与L极铜条22、N极铜条23、地极铜条24分体设置再铆接,便于L极铜条22、N极铜条23及地极铜条24的加工。
本实施例中,底座21设有一安装座211,安装座211上设有与L极导电插套28、N极导电插套29及地极导电插套20相对应的安装槽212,每个L极导电插套28、每个N极导电插套29及地极导电插套20分别安装在一个安装槽212内,使L极导电插套28、N极导电插套29及地极导电插套20固定在安装座21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焊脚224由L极铜条主干221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第二焊脚234由N极铜条主干231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第三焊脚243由一地极插套242向底座21外侧延伸形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魔方插座通过在L极铜条的L极铜条主干上设置向地极铜条主干方向延伸的第一弯折部,L极铜条主干位于第一弯折部的远离地极铜条主干的一侧,并将L极插套由第一弯折部延伸形成,使得在不增大插座整体体积的前提下,可增大L极铜条主干和地极铜条主干的设置间距,使L极铜条主干和地极铜条主干的间距符合安全电气间隙;通过在N极铜条的N极铜条主干上设置向地极铜条主干方向延伸的第二弯折部,N极铜条主干位于第二弯折部的远离地极铜条主干的一侧,将N极插套由第二弯折部延伸形成,使得在不增大插座整体体积的前提下,可增大N极铜条主干和地极铜条主干的设置间距,使N极铜条主干和地极铜条主干的间距符合安全电气间隙,从而无需在L极铜条和地极铜条之间及N极铜条和地极铜条之间设置绝缘隔板,减少了魔方插座的零件数量,省去了绝缘隔板的组装工序,使得魔方插座组装工艺简单,且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及设于所述底壳内的插座主体,所述底壳至少一表面设有插孔,所述插座主体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插孔对应设置的L极铜条、N极铜条及地极铜条;
所述地极铜条包括地极铜条主干及与所述地极铜条主干一体成型的地极插套;所述L极铜条包括L极铜条主干、与所述L极铜条主干连接并向所述地极铜条主干方向延伸的第一弯折部、及由所述第一弯折部延伸形成的L极插套,所述L极铜条主干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远离所述地极铜条主干的一侧;所述N极铜条包括N极铜条主干、与所述N极铜条主干连接并向所述地极铜条主干方向延伸的第二弯折部、及由所述第二弯折部延伸形成的N极插套,所述N极铜条主干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远离所述地极铜条主干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铜条主干设置在所述地极铜条主干和所述L极铜条主干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L极铜条主干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N极铜条主干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L极铜条主干铆接或焊接,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N极铜条主干铆接或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为五插插孔,所述第一弯折部延伸形成两个所述L极插套,所述第二弯折部延伸形成两个所述N极插套,所述L极插套、所述N极插套及所述地极插套依次与所述五插插孔的L极插孔、N极插孔及地极插孔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分别设有五插插孔,所述L极铜条包括一个所述L极铜条主干及三个所述第一弯折部,至少一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L极铜条主干铆接或焊接;所述N极铜条包括一个N极铜条主干及三个第二弯折部,至少一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N极铜条主干铆接或焊接;所述地极铜条设有分别与三个所述五插插孔的地极插孔对应的三个地极插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分别设有五插插孔,所述L极铜条包括相互铆接或焊接的两个所述L极铜条主干,每个所述L极铜条主干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一所述第一弯折部;
所述N极铜条包括相互铆接或焊接的两个所述N极铜条主干,每个所述N极铜条主干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一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延伸形成分别与一所述五插插孔的三极插孔及两极插孔的N极插孔对应的两个N极插套;所述地极铜条设有分别与四个所述五插插孔的地极插孔对应的四个地极插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第五表面设有五插插孔,所述插座主体还包括与所述L极铜条铆接或焊接的两个L极导电插套、与所述N极铜条铆接或焊接的两个N极导电插套、以及与所述地极铜条铆接或焊接的一个地极导电插套,两所述L极导电插套、两所述N极导电插套及一所述地极导电插套依次与所述第五表面的五插插孔的L极插孔、N极插孔及地极插孔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主体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盖合并形成若干个相互间隔的限位槽,所述L极插套、所述N极插套及所述地极插套分别设置于一所述限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L极铜条设有与所述L极插套电连接的第一焊脚、所述N极铜条设有与所述N极插套电连接的第二焊脚、所述地极铜条设有与所述地极插套电连接的第三焊脚,所述第一焊脚、所述第二焊脚及所述第三焊脚同时穿过所述底座并相对所述底座外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41002.9U CN210296691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一种魔方插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41002.9U CN210296691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一种魔方插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96691U true CN210296691U (zh) | 2020-04-10 |
Family
ID=70064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41002.9U Active CN210296691U (zh) | 2019-08-30 | 2019-08-30 | 一种魔方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9669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44844A (zh) * | 2019-08-30 | 2019-12-06 |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魔方插座 |
-
2019
- 2019-08-30 CN CN201921441002.9U patent/CN21029669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44844A (zh) * | 2019-08-30 | 2019-12-06 |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魔方插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05944B2 (en)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137848B1 (en) | Modular connector family for board mounting and cable applications | |
US9490594B2 (en)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9484681B2 (en)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7565241A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296691U (zh) | 一种魔方插座 | |
US1029795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ing shell with laterally extending spring tangs | |
CN110544844A (zh) | 一种魔方插座 | |
CN20651682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9844143U (zh) | 一种墙壁插座 | |
CN104733930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3219599A (zh) | 外壳贯穿连接器 | |
CN216055281U (zh) | 一种一体式铜件及具有该铜件的魔方插座 | |
JPH02192680A (ja) | 小型多極プラグの中継用のアダプターソケット | |
CN218123812U (zh) | 用于插座的支架 | |
CN215732530U (zh) | 一种魔方插座 | |
CN212062758U (zh) | 一种插座 | |
CN217740846U (zh) | 插排的插座模块和插排 | |
CN210668809U (zh) | 多面体插座 | |
CN219959605U (zh) | 一种新型电动车弯型插座 | |
CN210182640U (zh) | 一种魔方插座 | |
CN213484023U (zh) | 一种两极充电插座 | |
CN217934335U (zh) | 一种具有模块化内芯的插座 | |
CN211859099U (zh) | 一种插座 | |
CN218160909U (zh) | 一种插接件以及安装有该插接件的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