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2239U -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 Google Patents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2239U
CN210292239U CN201920597846.6U CN201920597846U CN210292239U CN 210292239 U CN210292239 U CN 210292239U CN 201920597846 U CN201920597846 U CN 201920597846U CN 210292239 U CN210292239 U CN 210292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eflector
deflector body
telescopic arm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978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绪超
唐培坚
宋凤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978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2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2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2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其中,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和至少一个伸缩臂,每个伸缩臂的一端连接于导风板本体,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空调的壳体,以由伸缩臂带动导风板本体转动,从而引导空调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方向;且每个伸缩臂的两端间距可调,以使导风板本体距其转动轴线的间距可调。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结构新颖,利于空调扩展送风模式。

Description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的导风板直接影响空调出风口的风向、风量、风速等参数,在空调送风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空调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针对导风板的创新改进并不多见。目前无论高端空调还是中低端空调,所采用的导风板依旧是可绕一轴线转动地安装于壳体的长条状弧形板。导风板结构和功能的单一也直接制约空调送风性能的改进和送风模式的扩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利于空调扩展送风模式的导风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扩大导风板的导风范围,使空调能兼顾出风角度和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导风板的空调。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板,其包括:
导风板本体;和
至少一个伸缩臂,每个伸缩臂的一端连接于导风板本体,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空调的壳体,以由伸缩臂带动导风板本体转动,从而引导空调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方向;且
每个伸缩臂的两端间距可调,以使导风板本体距其转动轴线的间距可调。
可选地,每个伸缩臂包括:固定部,第一端固定于导风板本体,第二端远离导风板本体且端面向内开设有插孔;和连接部,第一端用于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二端可伸缩地插入插孔,以使连接部的第一端与固定部的第一端的间距可调。
可选地,至少一个伸缩臂的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和受其驱动的齿轮,连接部上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以由第一电机通过齿轮和齿条驱动连接部相对固定部伸缩。
可选地,第一电机和齿轮安装于插孔外侧;齿条与连接部之间通过一中间板连接;且插孔侧壁开设有让位口,以在连接部插入插孔时,允许中间板插入让位口,以使齿条显露在插孔外侧。
可选地,插孔和连接部均为厚度方向平行于导风板本体转动轴线方向的扁平状结构。
可选地,导风板还包括:分支板,从导风板本体的内侧表面起始、沿气流流动方向并逐渐远离导风板本体地延伸出,以与导风板本体共同引导出风口处的气流吹出方向。
可选地,导风板本体在导风时朝向出风口内侧的一端为迎风端,朝向出风口外侧的一端为出风端;分支板布置在远离导风板本体的迎风端区域。
可选地,分支板起始端与末端间距小于分支板起始端与导风板本体出风端的间距。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
壳体,其限定有一出风口;和
导风板,导风板为以上任一项的导风板,其中至少一个伸缩臂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以由伸缩臂带动导风板本体转动,从而引导空调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方向。
可选地,空调还包括第二电机,用于驱动一个伸缩臂转动;人感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进入室内预设区域;和控制器,配置成在有人体进入室内预设区域时,控制第二电机运行,使导风板本体转动至使风避开人体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通过伸缩臂可转动地安装于空调壳体,且伸缩臂的两端间距可调,从而使导风板本体距其转动轴线的间距可调。空调采用此导风板后,可扩展多种送风模式。例如,在导风板本体关闭出风口时,使伸缩臂伸长以使导风板本体平动地远离出风口,以使出风口边缘与导风板本体边缘之间形成方环状出风区域。或者,在导风板本体进行导风时,使伸缩臂伸长以使导风板更加远离出风口,以便增大送风距离,将风导向更远区域。
进一步地,由于导风板的自身重力和气流压力全部施加于伸缩臂的固定部,再通过固定部施加于连接部。为使固定部与连接部的连接更加稳定、相对滑动更加顺畅,避免两者接触面受力不均引发形变而加大摩擦和噪声,本实用新型特别使固定部插孔和连接部均为厚度方向平行于导风板本体转动轴线方向的扁平状结构,这将使固定部插孔和连接部的接触面积更大,当导风板本体受力不均产生扭转趋势时,更大的接触面积(即更大的受力面积)能承担更大的压力,以抵御导风板本体的扭转趋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中,导风板本体的表面延伸出分支板,分支板改变了导风板本体原有的导风方向,扩大了导风板的导风角度范围。在导风板处于相同开度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风量基本相同但导风角度却更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中,使分支板起始端与末端间距小于分支板起始端与导风板本体出风端的间距,也就限制了分支板从导风板本体延伸出的尺寸,使其不超过导风板本体的出风端,避免过大的分支板影响出风口的出风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通过设置人感传感器实现防直吹功能。当有人体进入室内预设区域时,控制导风板转动以避免风直吹人体,达到防直吹的效果,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体验。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导风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导风板的端部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空调在导风板的伸缩臂伸长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导风板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导风板的端部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50一般性地可包括导风板本体51以及至少一个伸缩臂55。导风板本体51整体为凸面朝向出风口12外侧的弧形板状,也可为其他形式的板状结构,以用于引导空调出风口12的气流方向。导风板本体51通过伸缩臂55连接于空调的壳体10。具体为,伸缩臂55的一端连接于导风板本体51,可为一体成型地连接,也可为可分离地固定安装。伸缩臂55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转动轴线在图中以x轴表示。伸缩臂55在被驱动转动时,能够带动导风板本体51转动。可使伸缩臂55上设置轴551,轴551插入壳体安装臂70上的开孔内,以实现转动连接。每个伸缩臂55的两端间距可调,以使导风板本体51距其转动轴线的间距(图2将该距离标示为s)可调。
空调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板50后,可扩展出多种送风模式。例如,在导风板本体51关闭出风口时,使伸缩臂55伸长以使导风板本体51平动地远离出风口12,以使出风口12边缘与导风板本体51边缘之间形成方环形出风区域。或者,在导风板本体51进行导风时,使伸缩臂55伸长以使导风板本体51更加远离出风口12,以便增大送风距离,将风导向更远区域。例如,相比于图4,图5中的伸缩臂55两端间距被调大,送风距离更大。在导风板本体51的导风角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导风板本体51距其转动轴线的间距s,还可改变出风口12的出风面积。当该距离被调大时,导风板本体51更加远离出风口12,将使出风口12的出风面积更大,从而使风量更大。
下面参照图1至图3介绍伸缩臂55的一种可选结构。每个伸缩臂55包括固定部554和连接部552。固定部554的第一端固定于导风板本体51,第二端远离导风板本体51且端面向内(向内指的是朝向导风板本体51的方向)开设有插孔5541。连接部552的第一端用于与壳体10转动连接,第二端可伸缩地插入插孔5541,使连接部552可在插孔5541中滑动平移(沿平行于y轴的方向滑动平移)。以便通过连接部552的移动来调节连接部552的第一端与固定部554的第一端的间距(相当于前文描述的伸缩臂55的两端间距)。
由于导风板50的自身重力和气流压力全部施加于伸缩臂55的固定部554,再通过固定部554施加于连接部552。为使两者连接更加稳定、相对滑动更加顺畅,避免两者接触面受力不均引发形变而加大摩擦和噪声,本实用新型特别使固定部554的插孔5541和连接部552均为厚度方向平行于导风板本体51转动轴线方向(x轴)的扁平状结构(参见图1),以使固定部554和连接部552的接触面积更大,当导风板本体51受力不均产生扭转趋势时,更大的接触面积(即更大的受力面积)能承担更大的压力,以抵御导风板本体51的扭转趋势。
前述伸缩臂55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优选设置为多个,以使导风板50的受力散至多个伸缩臂55处,以使导风板50更加稳定。例如图1所示,设置4个伸缩臂55,使4个伸缩臂55沿平行于导风板本体51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均布,以使每个伸缩臂55的受力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至少一个伸缩臂55的固定部554上设置有第一电机557和受其驱动的齿轮555,连接部552上设置有与齿轮555啮合的齿条553,以构成齿轮齿条驱动机构,以由第一电机557通过齿轮555和齿条553驱动连接部552相对固定部554伸缩。当设置有一个伸缩臂55时,该伸缩臂55上设置有前述的齿轮齿条驱动机构。当设置有多个伸缩臂55时,可仅使一个伸缩臂55、或者多个伸缩臂55上设置前述的齿轮齿条驱动机构。优选使位于导风板本体51两端的两个伸缩臂55上设置齿轮齿条驱动机构。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齿轮555安装于插孔5541外侧。齿条553与连接部552之间通过一中间板556连接(三者可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件)。插孔5541的侧壁开设有让位口5542。在连接部552插入插孔5541时,使中间板556插入让位口5542,以使齿条553显露在插孔5541外侧。
当然,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还可手动操作连接部552伸缩运动,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导风板50还可包括分支板52。分支板52从导风板本体51的表面起始,沿着出风口12的气流流动方向并逐渐远离导风板本体51地延伸出。导风板本体51处于打开出风口12状态(也就是处于导风状态)时,气流从出风口12内侧向室内吹出。因此,分支板52从起始端(C端)开始朝向室内方向延伸,且延伸过程中逐渐远离导风板本体51,直至末端(D端)。还可以这样理解,导风板本体51处于导风状态时,分支板52从导风板本体51表面延伸出且与导风板本体51表面夹持预设锐角,且倾斜方向朝向出风口12外侧。导风板本体51与分支板52共同引导出风口12处的气流吹出方向。
为了提升送风舒适性,在空调制冷时,希望导风板引导冷风尽量竖直向上地吹出;空调制热时,希望导风板引导热风尽量竖直向下地吹出。但是,在导风板接近上下两个极限的导风角度时,导风板与出风口所在平面的夹角太小,即开度很小(导风板的开度指的是其打开出风口的程度,导风板完全关闭出风口时,开度为零。导风板表面接近垂直于出风口所在表面时,开度为100%,出风最为顺畅),导风板将严重遮挡出风口,风量变得很小。这就限制了导风板的导风角度范围。特别是在竖向导风时,难以兼顾导风角度和风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支板52改变了导风板本体51原有的导风方向。例如将本实施例导风板50应用在图4所示的空调时,其导风板50的导风角度(导风板上侧的气流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假设将分支板52去掉后,其成为现有技术的导风板,出风角度显然将小于a。而若现有技术导风板的导风角度想要达到a,则需继续向上转动一定角度。但这样会使其开度变小,使出风口12的出风受阻。可见,在处于同样开度时,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50的导风角度要大于现有技术的导风板。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通过增设分支板52扩大了导风角度范围。
空调运行冷风避人模式时,控制导风板本体51转动到图4所示的上吹角度,“向上翘起”的分支板52引导冷风以更加接近竖直向上的方向吹出。而且,也不需要将导风板本体51转动地过于靠上以使开度过小,以确保出风口12的风量不受过多影响。可见,本实施例的导风板50能够兼顾导风角度和风量。
在平行于导风板本体51的转动轴线方向,优选使分支板52的两端与导风板本体51的两端平齐,以使其跨度更大,提升导风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导风板50导风时,空调内部气流先经过导风板本体51朝向出风口12内侧的一端(B端),经导风板本体51引导后,经朝向出风口12外侧的一端(A端)吹向室内。由此,定义B端为迎风端,A端为出风端。部分气流从导风板本体51的迎风端经导风板本体51内表面经分支板52的起始端(C端)沿分支板52表面至分支板52末端(D端)向外吹出。
可将分支板52布置在远离导风板本体51迎风端的位置,以使分支板52末端与导风板本体51迎风端的距离(BD间距)更长,对气流的导向作用更强。
可使从导风板本体51迎风端至分支板52末端之间形成的表面为平滑表面,以减小气流流动损失。还可进一步使其为平滑的内凹面,以更利于向上导风。
如图1和图2所示,可使分支板52起始端与末端间距小于分支板52起始端与导风板本体51出风端的间距,使分支板52的末端不超过导风板本体51的出风端,可避免过大的分支板52影响出风口12的风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可为壁挂机、柜机或者中央空调的各种末端机型。下面以壁挂机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4所示,空调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1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导风板50。壳体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出风口12。导风板50的至少一个伸缩臂55可转动地安装在出风口12处的壳体10上,以由伸缩臂55带动导风板本体51转动,从而引导空调的出风口12处的气流方向。并具备上述实施例所介绍的各种功能和效果。例如,壳体10上设置有与伸缩臂55数量相同的安装臂70,每个伸缩臂55安装在一个安装臂70上。
如图4所示,空调还包括蒸发器20、风机30、风道40、摆叶60。蒸发器20用于与从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热交换风(具体地,制冷时为冷风,制热时为热风)。风道40的进口面向蒸发器20,出口连通出风口12。风机30可为贯流风机,其设置在风道40的进口处,以促使空气从蒸发器20处流至出风口12处。摆叶60用于进行左右摆风。
如图4所示,可使出风口12位于壳体10前侧下部,并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条矩形。使导风板本体51为与出风口12匹配的长条矩形状。且导风板本体51的转动轴线(x轴)平行于导风板本体51的长度方向。
如图4所示,可使壳体10的临近出风口12顶边的部分向内凹进形成让位凹进部13。导风板本体51处于关闭出风口12的位置时,其端部处于让位凹进部13内,可使导风板50的外表面与壳体10的外侧表面(非让位凹进部的部分)平齐相接。
现有技术的导风板关闭出风口时,其顶端与出风口顶边基本对齐,以“恰好”封闭出风口的顶边。这种设计实际上限制了导风板的尺寸设计,无法将导风板设计地更宽。而本实施例加宽了导风板本体51,在其关闭出风口12时,加宽的部分处于壳体10的让位凹进部13内,可避免加宽导风板本体51直接搭在壳体10表面外侧导致空调外观不美观。
更重要的是,导风板本体51的加宽设计延长了其导风行程,利于将气流引导至预设的方向。而且,导风板本体51在让位凹进部13内,也使其与壳体10的接触面积更大,提升了密封性能,避免了因为冷风在此泄漏使得室内空气中水蒸气在此遇冷凝结产生凝露,甚至在凝露多大时向下滴水。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性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空调可包括第二电机53、人感传感器80以及控制器90。
第二电机53用于直接驱动一个伸缩臂55转动,以带动导风板本体51转动。人感传感器80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进入室内预设区域。该区域可为人体能够进入的室内部分区域,如床及其附近,也可为室内全部区域。人感传感器80可为红外传感器。人感传感器80检测到有人进入该预设区域后,形成人体感应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控制器90。
用户可选择空调是否进入防直吹模式。当空调处于防直吹模式时,控制器90接收到人感传感器80传递的人体感应信号后,控制第二电机53运行,使导风板本体51转动至使风避开人体的位置(例如上吹位置或下吹位置)。还可使控制器90控制摆叶60的运动以及第一电机557,以使风避开人体。这样能够达到防直吹的效果,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体验。
当空调并不处于防直吹模式时,控制器90根据用户通过遥控器或其他通信终端发来的其他控制信号,或者根据空调的预设运行模式,控制导风板本体51和摆叶60的转动。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风板本体;和
至少一个伸缩臂,每个所述伸缩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风板本体,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空调的壳体,以由所述伸缩臂带动所述导风板本体转动,从而引导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方向;且
每个所述伸缩臂的两端间距可调,以使所述导风板本体距其转动轴线的间距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伸缩臂包括:
固定部,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第二端远离所述导风板本体且端面向内开设有插孔;和
连接部,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第二端可伸缩地插入所述插孔,以使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的间距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伸缩臂的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电机和受其驱动的齿轮,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
以由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驱动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固定部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插孔外侧;
所述齿条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一中间板连接;且
所述插孔侧壁开设有让位口,以在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插孔时,允许所述中间板插入所述让位口,以使所述齿条显露在所述插孔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插孔和所述连接部均为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导风板本体转动轴线方向的扁平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支板,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内侧表面起始、沿气流流动方向并逐渐远离所述导风板本体地延伸出,以与所述导风板本体共同引导所述出风口处的气流吹出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本体在导风时朝向所述出风口内侧的一端为迎风端,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的一端为出风端;且
所述分支板布置在远离所述导风板本体的迎风端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板起始端与末端间距小于所述分支板起始端与所述导风板本体出风端的间距。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限定有一出风口;和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为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伸缩臂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以由所述伸缩臂带动所述导风板本体转动,从而引导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机,用于驱动一个所述伸缩臂转动;
人感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进入室内预设区域;和
控制器,配置成在有人体进入所述室内预设区域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运行,使所述导风板本体转动至使风避开人体的位置。
CN201920597846.6U 2019-04-28 2019-04-28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Active CN210292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7846.6U CN210292239U (zh) 2019-04-28 2019-04-28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7846.6U CN210292239U (zh) 2019-04-28 2019-04-28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2239U true CN210292239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6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97846.6U Active CN210292239U (zh) 2019-04-28 2019-04-28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22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4042A (zh) * 2019-04-28 2019-07-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4042A (zh) * 2019-04-28 2019-07-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0044042B (zh) * 2019-04-28 2023-05-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4042B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0044043B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EP2206975B1 (en) Indoor unit of an air conditioner with position detection of indoor person
US20120171948A1 (en) Air flow direction changing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5383628B2 (ja) 空気調和機
EP3604935B1 (en) Indoor air-conditioning unit
CN210292240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0292239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1177354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0292241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JP677653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CN210320546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JP2017116146A5 (zh)
CN210320551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0121621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10320550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0320547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0320751U (zh) 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及空调器
WO2022151803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JP575036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1177348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JP623339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CN210399435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JP6964144B2 (ja) 壁掛け型の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壁掛け型の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
CN112197342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