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1950U - 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1950U
CN210291950U CN201920748101.5U CN201920748101U CN210291950U CN 210291950 U CN210291950 U CN 210291950U CN 201920748101 U CN201920748101 U CN 201920748101U CN 210291950 U CN210291950 U CN 210291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reducing
reducing section
straight tube
de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81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占导
蒋忠生
郭海龙
贾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sheng Paper Industry Lo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sheng Paper Industry Lo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sheng Paper Industry Lo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sheng Paper Industry Lo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481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1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1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1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所述二次风管包括直管段、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所述直管段的一端口为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为圆形,圆形进风口用于连通炉膛密相区,所述第一变径段连接直管段和第二变径段,所述第二变径段的一端口为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椭圆形,且直管段、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管径依次减小。在本方案中气体流经二次风管时,依次经过二次管径变小的变径运动,气体在运动过程中气压升高,流速更快,并且经由椭圆形的出风口喷射而出,气体喷出后呈扇形分布,气体分布均匀且范围大,能够提高气体对炉膛密相区的风扰动,使得燃料的燃烧更加的充分。

Description

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
背景技术
二次风是通过燃烧器的单独通道送入炉膛的热空气,进入炉膛后才逐渐和一次风相混合。二次风为碳的燃烧提供氧气,并能加强气流的扰动,促进高温烟气的回流,促进可燃物与氧气的混合,为完全燃烧提供条件。二次风管则用于向炉膛内输送二次风。
现有的二次风管为直管,直管的进风口与炉膛密相区连通,出口则采用四方口,那么现有的二次风管气流由圆形进风口向四方形出风口运动过程中阻力较大,容易影响气体流速,并且气体在管道内流动后沿直线型方向喷射,扩散角度小,风扰动较小,不利于燃料充分燃烧。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来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次风管气体运动阻力大,容易影响气体流速,并且气体由四方口喷出,扩散角度小,风扰动较小,不利于燃料充分燃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所述二次风管包括直管段、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所述直管段的一端口为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为圆形,圆形进风口用于连通炉膛密相区,所述第一变径段连接直管段和第二变径段,所述第二变径段的一端口为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椭圆形,且直管段、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管径依次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所述直管段和第一变径段、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所述直管段、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所述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的变径角度均为5°。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气体首先由圆形进风口进入到二次风管的直管段中,然后依次经过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经由椭圆形的出风口喷射而出,且直管段、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管径依次减小。在本方案中气体流经二次风管时,依次经过二次管径变小的变径运动,气体在运动过程中气压升高,流速更快,并且经由椭圆形的出风口喷射而出,气体喷出后呈扇形分布,气体分布均匀且范围大,能够提高气体对炉膛密相区的风扰动,使得燃料的燃烧更加的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直管段;110、进风口;
200、第一变径段;
300、第二变径段;310、出风口;
400、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所述二次风管包括直管段100、第一变径段200和第二变径段300,所述直管段100的一端口为进风口110,所述进风口110为圆形,圆形进风口110用于连通炉膛密相区,所述第一变径段200连接直管段100和第二变径段,所述第二变径段300的一端口为出风口310,所述出风口310为椭圆形,且直管段100、第一变径段200和第二变径段300管径依次减小。
所述二次风管与炉膛的密相区相互连通,用于将二次风输送到炉膛内部,以增强气流的扰动,促进高温烟气的回流,促进可燃物与氧气的混合,为完全燃烧提供条件。具体的,所述二次风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直管段100、第一变径段200和第二变径段300,并且直管段100、第一变径段200和第二变径段300管径依次减小,那么在气体进入到管道中,随着气体的行进,气体通道也就是管径依次减小,通过二级变径之后,气体在二次风管内的气压增大,进而使得气体的流速加快,有利于气体的流动,从而提高炉膛内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位于二级风管两端处为直管段100和第二变径段300,直管段100的一端口为圆形进风口110,第二变径段300的一端口为椭圆形出风口310,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二级风管由圆形进风口110进入管道内,并且由椭圆形出风口310流出,其替代了原有的二次风管出风口310为四方口的结构,上述结构能够起到减少管道流通阻力作用,使得气体流动的更加顺畅,气流400由椭圆形出风口310呈扇形分布喷入炉膛中,大大提高了炉膛内的风扰动,使得燃料燃烧的更加充分。此外,目前二次风管都是采用注料浇筑而成,根据圆的原理四周受力均匀,将四方形出风口310改变成椭圆形出风口310,使得二次风管在制造过程中,出风口310不易出现变形,保证二次风管的加工精度与加工品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气体首先由圆形进风口110进入到二次风管的直管段100中,然后依次经过第一变径段200和第二变径段300经由椭圆形的出风口310喷射而出,且直管段100、第一变径段200和第二变径段300管径依次减小。在本方案中气体流经二次风管时,依次经过二次管径变小的变径运动,气体在运动过程中气压升高,流速更快,并且经由椭圆形的出风口310喷射而出,气流400喷出后呈扇形分布,气体分布均匀且范围大,能够提高气体对炉膛密相区的风扰动,使得燃料的燃烧更加的充分。
如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直管段100和第一变径段200、第一变径段200和第二变径段300的连接处圆滑过渡。直管段100和第一变径段200、第一变径段200和第二变径段300的连接处圆滑过渡使得二次风管整体结构更加顺畅、规则,外形美观度较高,同时圆滑过渡可以防止在二级风管安装毛边割伤安装工人。优选的,所述直管段100、第一变径段200和第二变径段300一体成型,所形成的二级风管结构强度更好不易发生损坏。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径段200和第二变径段300的变径角度均为5°。具体是指第一变径段200相对于直管段100管径向内收缩的角度为5°,此变径角度为直管段100侧壁与其连接处的第一变径段200侧壁直角形成的收缩角度;以及第二变径段300相对于第一变径段200向内收缩的角度为5°,此变径角度为第一变径段200侧壁与其连接处的第二变径段300侧壁直角形成的收缩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管包括直管段、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所述直管段的一端口为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为圆形,圆形进风口用于连通炉膛密相区,所述第一变径段连接直管段和第二变径段,所述第二变径段的一端口为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椭圆形,且直管段、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管径依次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和第一变径段、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的变径角度均为5°。
CN201920748101.5U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 Active CN210291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8101.5U CN210291950U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8101.5U CN210291950U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1950U true CN210291950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70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8101.5U Active CN210291950U (zh) 2019-05-23 2019-05-23 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1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53340A (zh) 天然气发动机用文丘里式集成混合器
CN203517805U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防回火型喷嘴连接段组件
CN208310917U (zh) 一种解决s弯喷管与涡扇发动机匹配问题的转接段结构
CN205323557U (zh) 新型文丘里混合器
CN210291950U (zh) 一种连通炉膛密相区的二次风管
CN203731484U (zh) 一种低旋流燃烧室喷嘴
CN103822230B (zh) 一种低旋流燃烧室喷嘴
CN111287863B (zh) 一种气缸盖与一种燃气发动机
CN106918049A (zh) 燃气锅炉分级送风装置
CN204756916U (zh) 一种带有防焦风的褐煤旋流燃烧器
CN209926348U (zh) 一种烟气双路循环以及燃烧区分割的低氮燃烧器系统
CN209445363U (zh) 一种低氮及超低氮燃烧器混合旋流稳焰盘
CN203837024U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低旋流喷嘴
CN203571728U (zh) 煤粉燃烧器以及锅炉
CN203240578U (zh) 一种新型燃气燃烧器
CN203549837U (zh) 一种射吸式防回火抗爆割炬
CN110056864A (zh) 一种气体燃料低氮燃烧器
CN113757646B (zh) 一种利用文丘里管引射天然气与氧气的烟气循环利用燃烧系统
CN109631020A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煤粉锅炉的全负荷炉内联合脱硝装置
CN108590899B (zh) 一种分流导向式柴油机进气道
CN202485026U (zh) 一种氧气注入器
CN203478233U (zh) 一种双调风低NOx旋流燃烧器
CN206786758U (zh) 燃气锅炉分级送风装置
CN203571727U (zh) 煤粉燃烧器以及锅炉
CN206929447U (zh) 一种流场优化的烟风煤粉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