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0577U - 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0577U
CN210290577U CN201921060240.5U CN201921060240U CN210290577U CN 210290577 U CN210290577 U CN 210290577U CN 201921060240 U CN201921060240 U CN 201921060240U CN 210290577 U CN210290577 U CN 210290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valve plate
sleeve
piston
impac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02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仁辉
姜利
陈川
杜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aw and Tokico Shock Absor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aw and Tokico Shock Absor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aw and Tokico Shock Absor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602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0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0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0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套管;冲击套管侧壁上具有流通孔与流通槽;冲击套管与工作缸过盈配合,支撑座一端装入补偿阀片,另一端装入压缩阀片用轴钉铆接定位;活塞杆端杆上安装卡簧以及定位套、轴套,铜制活塞环在轴套外侧,用卡簧定位端杆另一端;支撑座与工作缸过盈配合形成工作缸总成;活塞杆与油封、导向座滑动配合,活塞与工作缸滑动配合,铜制活塞环与活塞一同在工作缸内往复运动;铜制活塞环的外径小于活塞外径;当铜制活塞环在压缩行程运行至冲击套管内部时,冲击套管内壁与铜制活塞环滑动配合,渐次封闭冲击套管侧壁流通孔。解决固定阻尼减震器细微颠簸路面上驾乘感受不舒服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与车辆悬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减振器随着车轮上下振动,当车轮向上时,减振器处于压缩行程,当车轮向下时,减振器处于复原行程。
安装固定阻尼的减震器,当车辆通过颠簸路面,驾乘舒适度差。主动悬架系统造价高;无法应用在成本较低的车型上;如何减震器变阻尼,让初始阻尼值设计得更小,使车辆行驶在拥有细微颠簸的路面上能够给人更舒服的驾乘感受;大颠簸路面,产生大的阻尼,消减车辆颠簸;是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探讨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以解决现有固定阻尼减震器技术中细微颠簸的路面上驾乘感受不舒服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塞杆总成、工作缸、贮油缸、冲击套管、补偿阀片、支撑座、压缩阀片、轴钉;冲击套管侧壁上具有流通孔与流通槽;冲击套管与工作缸过盈配合,支撑座一端装入补偿阀片,另一端装入压缩阀片用轴钉铆接定位;活塞杆总成包括活塞杆、油封、导向座、流通压缩阀片、活塞、复原阀片、端杆、卡簧、定位套、铜制活塞环、轴套;活塞杆一端装入流通压缩阀片、活塞、复原阀片,通过端杆上的螺纹拧紧;端杆上安装卡簧以及定位套、轴套,铜制活塞环在轴套外侧,用卡簧定位端杆另一端;活塞杆另一端套入导向座与油封;支撑座与工作缸过盈配合形成工作缸总成;活塞杆总成与工作缸总成一同密封在贮油缸内;活塞杆与油封、导向座滑动配合,活塞与工作缸滑动配合,铜制活塞环与活塞一同在工作缸内往复运动;铜制活塞环的外径小于活塞外径,因此减振器油液流经活塞时,不受铜制活塞环的阻碍;当铜制活塞环在压缩行程运行至冲击套管内部时,冲击套管内壁与铜制活塞环滑动配合,渐次封闭冲击套管侧壁流通孔。
一个优化方案是:冲击套管有环形沟槽,与环形沟槽垂直的竖状沟槽上排列流通孔;冲击套管侧壁上的流通孔按照自上而下从大到小变化;铜制活塞环可以在冲击套管内壁往复滑动,但是油液无法从铜制活塞环和冲击套管内壁的缝隙流通。
由于端杆和冲击套管长度控制,运动过程中,活塞不与冲击套管接触。
压缩阀片的刚度远大于流通压缩阀片,当减振器在压缩行程时,减振器油液先打开流通压缩阀片进入到A1腔,当腔体A1压强等于腔体A2后,油液打开压缩阀片进入腔体A4。
在压缩行程过程中,当铜制活塞环没有进入冲击套管前,腔体A2与腔体A3连通,压强相等,或认为腔体A3没有形成;此时腔体A2压强大于腔体A1和腔体A4,而压缩阀片的刚度远大于流通压缩阀片,因此流通压缩阀片先打开,腔体油液进入腔体A1;当腔体A1的压强等于腔体A2时,油液会打开压缩阀片,使油液由腔体A2进入腔体A4,完成压缩行程的油液流动;当铜制活塞环进入冲击套管时,形成腔体A3,此时腔体A3的压强大于腔体A2和腔体A4,冲击套管内壁与铜制活塞环滑动配合,渐次封闭冲击套管侧壁流通孔,阻尼逐渐增大;腔体A3的压强足够大时,会优先打开压缩阀片,产生一个较大的压缩阻尼力,使油液进入腔体A4;通过冲击套管侧壁的流通孔,腔体A3少量油液能够进入到腔体A2,腔体A2压强大于腔体A1,流通压缩阀片随后打开使腔体A2油液进入腔体A1。
由于冲击套管侧壁的流通孔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因此铜制活塞环进入冲击套管初期,腔体A3进入腔体A2油液较多,随着铜制活塞环的深入,流通孔尺寸和数量逐渐变小,此时油液能够进入腔体A2的油量变少,此种设计使在不同行程运动的液压缓冲机构的缓冲效果更为柔和,而不是突兀的冲击给人造成更大的不舒适感。
根据不同的压力平衡要求,冲击套管侧壁的流通孔按照1-12个变化,孔径从上至下由大到小在3mm至1 mm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解决现有固定阻尼减震器技术中细微颠簸的路面上驾乘感受不舒服等问题;而其更明显的效果是在高速冲击时,能够迅速产生一个较大的缓冲力,而这个缓冲力是根据行程变化逐渐增加的,尤其是极限行程下,消减忽悠的不稳定感;因此给人更加好的驾乘舒适性。且可避免快速的极限冲击压缩缓冲块冲击损坏失效,提高缓冲块寿命及耐久性。液压缓冲机构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冲击套管示意图;
图3为液压缓冲减振器铜制活塞环没有进入冲击套管前工作示意图;
图4为液压缓冲减振器铜制活塞环没有进入冲击套管后工作示意图;
图5为减振器示功图;
图中:1活塞杆、2油封、3导向座、4工作缸、5贮油缸、6流通压缩阀片、7活塞 、8复原阀片、9端杆、10卡簧、11定位套、12铜制活塞环、13轴套、14冲击套管、14a横向沟槽、14b竖向沟槽、14c流通孔、15补偿阀片、16支撑座、17压缩阀片、18轴钉、A1腔体、A2腔体、A3腔体、A4腔体、F复原行程油液流向、Y压缩行程油液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包括活塞杆总成、工作缸4、贮油缸5、冲击套管14、补偿阀片15、支撑座16、压缩阀片17、轴钉18;活塞杆总成包括活塞杆1、油封2、导向座3、流通压缩阀片6、活塞7、复原阀片8、端杆9、卡簧10、定位套11、铜制活塞环12、轴套13;活塞杆1一端装入流通压缩阀片6、活塞7、复原阀片8,通过端杆9上的螺纹拧紧;端杆9上安装卡簧10以及定位套11、轴套13,铜制活塞环12在轴套外侧13,用卡簧10定位端杆9另一端;活塞杆1另一端套入导向座3与油封2;支撑座16与工作缸4过盈配合形成工作缸总成;活塞杆总成与工作缸总成一同密封在贮油缸内;冲击套管14与工作缸4过盈配合,支撑座16一端装入补偿阀片15,另一端装入压缩阀片17用轴钉18铆接定位。
如图2所示,冲击套管14侧壁上具有流通孔14c与流通槽;冲击套管14侧壁的流通孔14c按照自上而下从大到小变化。
复原行程油液流向F、压缩行程油液流向Y。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活塞杆1与油封2、导向座3滑动配合,活塞7与工作缸4滑动配合,铜制活塞环12与活塞7一同在工作缸4内往复运动;铜制活塞环12的外径小于活塞7外径,因此减振器油液流经活塞7时,不受铜制活塞环12的阻碍;当铜制活塞环12在压缩行程运行至冲击套管14内部时,冲击套管14内壁与铜制活塞环12滑动配合,渐次封闭冲击套管侧壁流通孔14c。
运动过程中,活塞7不与冲击套管14接触。
压缩阀片17的刚度远大于流通压缩阀片6,当减振器在压缩行程时,减振器油液沿压缩行程油液流向Y先打开流通压缩阀片6进入到A1腔,当腔体A1压强等于腔体A2后,油液打开压缩阀片17进入腔体A4。冲击套管14有环形沟槽14a,便于与工作缸4压装,与环形沟槽14a垂直的竖状沟槽14b,竖状沟槽14b上按照大小依次排列流通孔14c。铜制活塞环12可以在冲击套管14内壁往复滑动,但是油液无法从铜制活塞环12和冲击套管内壁的缝隙14流通。
如图4所示:在压缩行程过程中,当铜制活塞环12没有进入冲击套管14前,腔体A2与腔体A3连通,压强相等,或认为腔体A3没有形成。此时腔体A2压强大于腔体A1和腔体A4,而压缩阀片17的刚度远大于流通压缩阀片6,因此流通压缩阀片6先打开,腔体A2油液沿压缩行程油液流向Y进入腔体A1,当腔体A1的压强等于腔体A2时,油液会打开压缩阀片17,使油液由腔体A2进入腔体A4。完成压缩行程的油液流动,当铜制活塞环12进入冲击套管14时,形成腔体A3。此时腔体A3的压强大于腔体A2和腔体A4,冲击套管内壁与铜制活塞环滑动配合,渐次封闭冲击套管侧壁流通孔,阻尼逐渐增大。腔体A3的压强足够大时,会优先打开压缩阀片17,产生一个较大的压缩阻尼力,使油液进入腔体A4。通过冲击套管侧壁14的流通孔14c,腔体A3少量油液能够进入到腔体A2,腔体A2压强大于腔体A1,流通压缩阀片6随后打开使腔体A2油液进入腔体A1。由于冲击套管侧壁14的流通孔14c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因此铜制活塞环12进入冲击套管初期14,腔体A3进入腔体A2油液较多,随着铜制活塞环12的深入,流通孔14c尺寸和数量逐渐变小,此时油液能够进入腔体A2的油量变少,此种设计使在不同行程运动的液压缓冲机构的缓冲效果更为柔和,而不是突兀的冲击给人造成更大的不舒适感,
如图5示功图所示,压缩行程产生一个较为柔和的增大过程,保证缓冲冲击的效果同时尽量降低冲击突兀感。
根据不同的压力平衡要求,冲击套管14侧壁的流通孔14c数量12个,孔径自上而下从大到小由3mm向1mm变化。

Claims (5)

1.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包括活塞杆总成、工作缸、贮油缸、补偿阀片、支撑座、压缩阀片、轴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击套管;冲击套管侧壁上具有流通孔与流通槽;冲击套管与工作缸过盈配合,支撑座一端装入补偿阀片,另一端装入压缩阀片用轴钉铆接定位;活塞杆总成包括活塞杆、油封、导向座、流通压缩阀片、活塞、复原阀片、端杆、卡簧、定位套、铜制活塞环、轴套;活塞杆一端装入流通压缩阀片、活塞、复原阀片,通过端杆上的螺纹拧紧;端杆上安装卡簧以及定位套、轴套,铜制活塞环在轴套外侧,用卡簧定位端杆另一端;活塞杆另一端套入导向座与油封;支撑座与工作缸过盈配合形成工作缸总成;活塞杆总成与工作缸总成一同密封在贮油缸内;活塞杆与油封、导向座滑动配合,活塞与工作缸滑动配合,铜制活塞环与活塞一同在工作缸内往复运动;铜制活塞环的外径小于活塞外径;当铜制活塞环在压缩行程运行至冲击套管内部时,冲击套管内壁与铜制活塞环滑动配合,渐次封闭冲击套管侧壁流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冲击套管有环形沟槽,与环形沟槽垂直的竖状沟槽上排列流通孔;冲击套管侧壁上的流通孔按照自上而下从大到小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端杆和冲击套管长度控制,运动过程中,活塞不与冲击套管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压缩阀片的刚度远大于流通压缩阀片;当减振器在压缩行程时,减振器油液先打开流通压缩阀片进入到A1腔,当腔体A1压强等于腔体A2后,油液打开压缩阀片进入腔体A4;在压缩行程过程中,当铜制活塞环没有进入冲击套管前,腔体A2与腔体A3连通,压强相等,此时腔体A2压强大于腔体A1和腔体A4,而压缩阀片的刚度远大于流通压缩阀片,流通压缩阀片先打开,腔体油液进入腔体A1;当腔体A1的压强等于腔体A2时,油液会打开压缩阀片,使油液由腔体A2进入腔体A4;当铜制活塞环进入冲击套管时,形成腔体A3;此时腔体A3的压强大于腔体A2和腔体A4;冲击套管内壁与铜制活塞环滑动配合,渐次封闭冲击套管侧壁流通孔,阻尼逐渐增大;腔体A3的压强足够大时,优先打开压缩阀片,产生一个较大的压缩阻尼力,使油液进入腔体A4;通过冲击套管侧壁的流通孔,腔体A3少量油液能够进入到腔体A2,腔体A2压强大于腔体A1,流通压缩阀片随后打开使腔体A2油液进入腔体A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冲击套管侧壁的流通孔按照1-12个变化,孔径从上至下由大到小在3mm至1 mm变化。
CN201921060240.5U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 Active CN210290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0240.5U CN210290577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0240.5U CN210290577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0577U true CN210290577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1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0240.5U Active CN210290577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0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8845B2 (en) Frequency/pressure sensitive shock absorber
CN104373497B (zh) 一种并联式液电馈能悬架系统
CN102889330A (zh) 减震器的阀结构
CN204284289U (zh) 一种振幅选择减振器
JP4969848B2 (ja) 車両用油圧緩衝器
CN106015433A (zh) 一种高精度内置油压减振器用无级可调阻尼阀
CN210290577U (zh) 一种液压缓冲减振器
CN204403250U (zh) 一种感测变频减振器
CN210087888U (zh) 频率敏感型减振器
CN211737851U (zh) 一种电控减振器
CN111365402B (zh) 一种磁流变液双向阻尼调节阀
CN108916290B (zh) 减振器的液压缓冲结构
CN203906637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上的液压减震器
CN107642575B (zh) 一种汽车双筒式减振器
CN216447359U (zh) 减振器液压缓冲组件及渐变式行程调节减振器
CN108488297A (zh) 一种油气弹簧
CN101603575A (zh) 减振器
CN212839114U (zh) 一种外置式单阀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CN210889882U (zh) 一种具有选频作用的fcd减振器
CN201401474Y (zh) 改进结构的减振器
CN209800603U (zh) 一种用于高速动车双循环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活塞组件
CN207093647U (zh) 一种具有大阻尼双斜孔活塞阀系的减震器
CN207554680U (zh)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机构
CN216478638U (zh) 一种减震器复原缓冲机构及减振器
CN104847827A (zh) 半主动车辆悬架智能摩擦缸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