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86177U - 一种铝箔翻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箔翻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86177U
CN210286177U CN201921049297.5U CN201921049297U CN210286177U CN 210286177 U CN210286177 U CN 210286177U CN 201921049297 U CN201921049297 U CN 201921049297U CN 210286177 U CN210286177 U CN 210286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steering
base plate
shaft
aluminum f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492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中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Lian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Lian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Lian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Lian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492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86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86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86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By Chem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箔翻面装置,基板、第一转向轴组件、转向支撑轴组件和第二转向轴组件;第一转向轴组件固定在基板上,第一转向轴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轴向与基板的长度方向所在的面呈45°倾角设置;转向支撑轴组件与基板连接,转向支撑轴组件包括转向支撑轴,转向支撑轴与基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第二转向轴组件固定在基板上,第二转向轴组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轴向与第一转轴的轴向在空间上垂直;铝箔包绕过第一转轴后,继续包绕支撑轴,然后包绕第二转轴,以实现翻面功能,从而使得在金属层的清洗时,铝箔的两个面均可以被利用到,从而提高了铝箔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铝箔翻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箔翻面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化薄膜电容是以有机塑料薄膜做介质,以金属化薄膜做电极,通过卷绕方式制成制成的电容,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所使用的薄膜有聚乙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薄膜电容器的生产工艺包括:卷绕、定型、喷金、焊接和包封的流程,在卷绕过程中,由于部分薄膜电容器的金属层需要部分中断,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两条通电的铝箔对金属层进行清洗,而清洗时由于通电的铝箔仅有一面与金属层接触,而另一面没有使用就作为废料处理掉,造成了产品的浪费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铝箔翻面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箔翻面装置,实现铝箔的翻面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箔翻面装置,包括:基板、第一转向轴组件、转向支撑轴组件和第二转向轴组件;
所述第一转向轴组件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转向轴组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与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所在的面呈45°倾角设置;
所述转向支撑轴组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转向支撑轴组件包括转向支撑轴,所述转向支撑轴与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转向轴组件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转向轴组件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在空间上垂直;
铝箔包绕过所述第一转轴后,继续包绕所述支撑轴,然后包绕所述第二转轴,以实现翻面功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向轴组件还包括:转轴固定基座和转向轴套,所述转轴固定基座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转轴固定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转轴的孔位,所述转向轴套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以减小铝箔包饶经过时的阻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所述转轴固定基座的一端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第一转轴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通气孔内侧连通的通气槽,所述通气孔的外侧连接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与外部气源连接,以往所述通气孔内通气,所述转向轴套上与所述通气槽相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沿所述通气槽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组件 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且两所述支撑轴的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内侧设置有共同的相切面。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两导向辊,两所述导向辊的轴向与所述基板垂直设置,两所述导向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侧,且两所述导向辊的内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侧处在共同的相切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转向轴组件和第二转向轴组件的设置,使得铝箔经过两次直角翻转后在同一方向上实现了正反面的互换,从而使得在金属层的清洗时,铝箔的两个面均可以被利用到,从而提高了铝箔的利用率,相应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铝箔翻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转轴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铝箔翻面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铝箔翻面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01-铝箔、5-导向辊、10-基板、20-第一转向轴组件、21-气管接头、30-支撑轴组件、40-第二转向轴组件、201-第一转轴、202-转轴固定基座、203-转向轴套、301-支撑轴、302-固定板、401-第二转轴、2011-通气孔、2012-通气槽、2031-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铝箔翻面装置,包括:基板10、第一转向轴组件20、转向支撑轴组件30和第二转向轴组件40;基板10用于固定其他各组件。
第一转向轴组件20固定在基板10上,第一转向轴组件20包括第一转轴201,第一转轴201的轴向与基板10的长度方向所在的面呈45°倾角设置;这里所说的呈45°是指第一转轴201在基板10上的投影与第一转轴201的轴向夹角为45°。
转向支撑轴组件30与基板10连接,转向支撑轴组件30包括转向支撑轴301,转向支撑轴301与基板1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图中01为铝箔,铝箔01经过45°设置的第一转轴201后,铝箔01的行进方向会发生90°的转向,转向支撑轴301的作用在于支撑转向后的铝箔01,并将铝箔01过渡到第二转轴401处。
第二转向轴组件40固定在基板10上,第二转向轴组件40包括第二转轴401,第二转轴401的轴向与第一转轴201的轴向在空间上垂直;
铝箔包绕过第一转轴201后,继续包绕支撑轴301,然后包绕第二转轴401,以实现翻面功能。经历过两次转向后,铝箔01的正反两个面产生互换,从而使得铝箔的一个面清洗完成后,另一个面可以继续用于清洗,大大提高了铝箔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请参照图2,为了减少铝箔01经过各转向轴时的阻力,这里以第一转向轴组件20为例,第一转向轴组件20还包括:转轴固定基座202和转向轴套203,转轴固定基座202固定在基板10上,转轴固定基座20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转轴201的孔位,转向轴套203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201上,以减小铝箔包饶经过时的阻力。由于转向轴套203可以在第一转轴201上转动,因此铝箔01从转向轴套203上绕过时,转向轴套203转动,而不与转向转轴203的表面发生滑动摩擦,保护了铝箔表面的同时也减少了铝箔运动所需克服的摩擦力。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仅以第一转向轴组件20为例对其详细结构进行了描述,第二转向轴组件40的详细结构与第一转向轴组件20相同,为了节省篇幅,这里仅以第一转向转组件20为例进行描述,而对第二转向轴组件40的详细特征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减少铝箔01与第一转轴201之间的静摩擦力,如图3所示,第一转轴201远离转轴固定基座202的一端设置有通气孔2011,第一转轴201的侧面设置有与通气孔2011内侧连通的通气槽2012,通气孔2011的外侧连接有气管接头21,气管接头21与外部气源连接,以往通气孔2011内通气,转向轴套203上与通气槽2012相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气孔2031,出气孔2031沿通气槽2012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通气孔201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气管接头21的螺纹孔,螺纹孔与气管接头21的外螺纹相匹配,从而将气管接头21固定。通过气管接头21送入的气体依次经通气孔2011、通气槽2012和出气孔2031传送至转向轴套203与铝箔01之间,通过气体对铝箔01的反作用,减小了铝箔01对转向轴套203的压力,从而减少了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力。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请参照图4,支撑轴组件30 还包括:固定板302,固定板302垂直固定在基板10上,支撑轴301与固定板302垂直设置。固定板302在宽度方向上设置在第一转向轴组件20和第二转向轴组件40中间。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支撑轴301在固定板302上设置有两个,且两支撑轴301的外侧分别与第一转轴201和第二转轴401的内侧设置有共同的相切面。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共同的相切面是指与基板10垂直且与第一转轴201相切的面也与靠近第一转轴201侧的支撑轴301的转轴面相切,第二转轴401页同理,设置处于共同的相切面的目的在于,使铝箔01在传输过程中铝箔01内表面上的每一个点均与第一转轴201、支撑轴301以及第二转轴401的表面接触,使得铝箔01均匀受力,从而使张力均匀,不容易在转轴上产生偏移。
此外,请参照图4和图5,基板10上还设置有两导向辊5,两导向辊5的轴向与基板10垂直设置,两导向辊5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轴201和第二转轴401的外侧,且两导向辊5的内侧分别与第一转轴201和第二转轴401的外侧处在共同的相切面上。这里的共同相切面也是只与基板10垂直的相切面,其作用与上述相切面作用相同,不再赘述,而导向辊5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轴201或第二转轴401的外侧,支撑轴301均设置在第一转轴201或第二转轴401的内侧,这种设置使得铝箔01始终夹持在两个转轴的之间,受力均匀,铝箔传输效果好,不会产生褶皱和偏移。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铝箔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第一转向轴组件(20)、转向支撑轴组件(30)和第二转向轴组件(40);
所述第一转向轴组件(20)固定在所述基板(10)上,所述第一转向轴组件(20)包括第一转轴(201),所述第一转轴(201)的轴向与所述基板(10)的长度方向所在的面呈45°倾角设置;
所述转向支撑轴组件(30)与所述基板(10)连接,所述转向支撑轴组件(30)包括转向支撑轴(301),所述转向支撑轴(301)与所述基板(1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转向轴组件(40)固定在所述基板(10)上,所述第二转向轴组件(40)包括第二转轴(401),所述第二转轴(401)的轴向与所述第一转轴(201)的轴向在空间上垂直;
铝箔包绕过所述第一转轴(201)后,继续包绕所述支撑轴(301),然后包绕所述第二转轴(401),以实现翻面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轴组件(20)还包括:转轴固定基座(202)和转向轴套(203),所述转轴固定基座(202)固定在所述基板(10)上,所述转轴固定基座(20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转轴(201)的孔位,所述转向轴套(203)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201)上,以减小铝箔包饶经过时的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箔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01)远离所述转轴固定基座(202)的一端设置有通气孔(2011),所述第一转轴(201)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通气孔(2011)内侧连通的通气槽(2012),所述通气孔(2011)的外侧连接有气管接头(21),所述气管接头(21)与外部气源连接,以往所述通气孔(2011)内通气,所述转向轴套(203)上与所述通气槽(2012)相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气孔(2031),所述出气孔(2031)沿所述通气槽(2012)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组件(30) 还包括:固定板(302),所述固定板(302)垂直固定在所述基板(10)上,所述支撑轴(301)与所述固定板(302)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箔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301)在所述固定板(302)上设置有两个,且两所述支撑轴(301)的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201)和所述第二转轴(401)的内侧设置有共同的相切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上还设置有两导向辊(5),两所述导向辊(5)的轴向与所述基板(10)垂直设置,两所述导向辊(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201)和第二转轴(401)的外侧,且两所述导向辊(5)的内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201)和第二转轴(401)的外侧处在共同的相切面上。
CN201921049297.5U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铝箔翻面装置 Active CN210286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9297.5U CN210286177U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铝箔翻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9297.5U CN210286177U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铝箔翻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86177U true CN210286177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0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49297.5U Active CN210286177U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铝箔翻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861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5704A (zh) * 2021-06-02 2021-09-07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沉积铜箔后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5704A (zh) * 2021-06-02 2021-09-07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沉积铜箔后处理装置
CN113355704B (zh) * 2021-06-02 2022-03-25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沉积铜箔后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8090B2 (ja) 両面塗工装置
CN210286177U (zh) 一种铝箔翻面装置
JP2005507150A5 (zh)
CN104071620B (zh) 功能性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料片输送装置
KR20160001121A (ko) 대기중에 사용되는 텐션조절롤
US20210197526A1 (en) Air-floating thin film bonding apparatus and its air-supplying roller
CN210180418U (zh) 一种便携式eps减速机构间隙检测装置
JP5644737B2 (ja) 塗工装置及び電極製造方法
CN219232952U (zh) 一种固定式吸附辊
CN109183517A (zh) 一种分段覆膜涂胶制作定位转移纸的装置
CN208814347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圆弧形胶辊
CN211393225U (zh) 一种用于覆膜机的卷膜安装结构
CN206446006U (zh) 一种生料带机的加热装置
JP2014107108A (ja) 電極塗工装置
CN110625953B (zh) 一种双面干式覆膜联合机
CN206705315U (zh) 一种涂布机用放卷装置
CN208980019U (zh) 一种电池部件包装用的保护胶带
CN207594181U (zh) 一种连续薄膜涂布机
CN204372084U (zh) 一种旋转式波发生器及一种谐波减速齿轮组
CN216613606U (zh) 一种用于回气管加工的包覆装置
CN216519167U (zh) 一种可拼接式工业胶辊
CN220864776U (zh) 一种压纹膜的压纹装置
CN214163145U (zh) 一种硅胶加工用炼胶机的切刀结构
JP2015112533A (ja) 塗工装置
CN215848304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安装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