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85133U - 容器底托 - Google Patents

容器底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85133U
CN210285133U CN201920749117.8U CN201920749117U CN210285133U CN 210285133 U CN210285133 U CN 210285133U CN 201920749117 U CN201920749117 U CN 201920749117U CN 210285133 U CN210285133 U CN 210285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ontainer
screw
main base
centr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91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九祯
邓善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7491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85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85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851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底托,至少包括基座和至少一个夹紧箍,基座至少包含主基座以及按照其底面积与主基座的底面积相同的方式固接在主基座的底面上的防滑垫,夹紧箍包括至少一个挡片以及固接在主基座的一端面的边缘上的至少一个固定物,挡片与固定物之间通过弹性装置或螺杆彼此活动连接,至少一个挡片能够按照各自端部上设置的扭转弹簧与弹性装置或螺杆活动连接的方式与主基座之间共同构成用于稳定容器的容纳空间,并使得挡片能够按照其压缩扭转弹簧的方式相对主基座转动且增大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简单方式固定位于平台上的容器,并且结构简单,不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容器底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支撑方案,尤其涉及容器底托。
背景技术
生活中,放置在台面上的容器被意外碰倒之事时有发生,容器内装的液体被倒出后,可能会导致放置在容器周围的各种文件或电子设备被水浸湿造成负面后果。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119894U)公开了一种杯托,包括:底盘和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底盘的底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筒体的底部的面积,所述筒体内设有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能够横向推抵被容纳在所述筒体内的水杯。
由于在实际使用中,该专利中设置的筒体的高度将对可容置的容器的高度产生限制,比如高度小于或等于筒体高度的容器无法顺利放入和取出;由于所述筒体的空间限制,放入和取出容器时,所放置的容器的外壁的形状要尽可能的垂直于底盘,否则在容器的外壁的形状倾斜于底盘时,会让容器与所述筒体摩擦和碰撞造成使用不便;同时该专利中设置的弹性件与所放置的容器的外壁接触面积小,可能会造成所述弹性件在所放置的容器的外壁上滑动,造成某一侧或多侧失去所述弹性件的支撑;此专利虽然通过设置底盘来增大与桌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但是在较为光滑的平台上,意外事故可能会导致此容置有水杯的杯托在平台上滑动甚至跌落下办公桌;此专利也不能向使用者反馈所放置的容器的外壁的温度。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容器底托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满足更多的生活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容器底托,至少包括基座和至少一个夹紧箍,所述基座至少包含主基座以及按照其底面积与所述主基座的底面积相同的方式固接在所述主基座的底面上的防滑垫,所述夹紧箍包括至少一个挡片以及固接在所述主基座的一端面的边缘上的至少一个固定物,所述挡片与所述固定物之间通过弹性装置或螺杆彼此活动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挡片能够按照各自端部上设置的扭转弹簧与所述弹性装置或所述螺杆活动连接的方式与所述主基座之间共同构成用于稳定容器的容纳空间,并使得所述挡片能够按照其压缩所述扭转弹簧的方式相对所述主基座转动且增大所述容纳空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物上面向所述基座的中轴线的一侧固接有所述弹性装置,所述基座的中轴线为经过所述主基座的底面的中心且垂直于所述主基座的底面的直线。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片的形状由曲面所限定,所述挡片上具有两个弧形边,两个所述弧形边各自所在的端部分别为所述挡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为所述挡片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所述挡片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基座的中轴线所在的且由下往上的方向,在所述挡片与所述容器的外壁接触的情况下,所述挡片能够按照其发生形变的方式增大所述挡片与容器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片的表面覆盖有可逆示温材料。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为所述弹性装置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第三端为所述弹性装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远离所述基座的中轴线的一端,第四端为所述弹性装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三端靠近所述基座的中轴线的一端,所述挡片上具有凸面,所述凸面与所述弹性装置的第四端相铰接,并使得所述挡片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主基座转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装置与所述挡片的连接处与第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装置与固定物的连接处与主基座的距离。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在所述挡片与所述第四端上,在所述容器底托未被使用的情况下,所述挡片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呈倾斜状态,其中,挡片的第一端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于挡片的第二端更靠近所述基座的中轴线。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杆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贯穿所述固定物,所述螺杆的纵向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螺杆的第五端上安装有与之配套的螺母,所述第五端为所述螺杆上远离所述基座的中轴线的一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杆能够按照所述螺母相对所述螺杆沿所述螺杆的周向方向转动的方式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容器的方向移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杆的第六端与所述挡片相铰接,所述第六端为所述螺杆上靠近所述基座的中轴线的一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至所述挡片和所述第六端上。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容器底托,其夹紧箍可以带有特殊造型或装饰性图案,造型或装饰元件可拆装和替换以满足美学需求。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容器底托,可以被生产为不同尺寸,以固定不同体积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底托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底托通过设置可转动的且具有弹性的挡片与固定物之间的连接结构,不仅在容器大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挡片与容器外壁之间的充分接触,并且对于高度不同的容器均能顺利取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筒体限制了容器高度的问题。
(2)同时,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底托放置容器的过程中,无论容器的外壁相对基座为竖直面还是斜面,均能通过可转动的挡片实现稳定夹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筒体限制了容器外壁形状的问题。
(3)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底托通过利用弹性装置或螺杆的支撑力,增强了本容器底托对容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底托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底托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紧箍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紧箍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紧箍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挡片未夹持容器时的简化正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挡片夹持容器时的简化正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底托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正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底托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紧箍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侧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紧箍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紧箍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挡片未夹持容器时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俯视示意图;和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挡片夹持容器时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基座 1a:主基座 1b:防滑垫
2:夹紧箍 2a:固定物 2b:弹性装置
2c:挡片 2d:扭转弹簧 2e:转轴
2f:固定片 2g:第一铰接孔 2h:第二铰接孔
3a:螺杆 3b:螺母 4:容器
5:第一端 6:第二端 7:第三端
8:第四端 9:第五端 10:第六端
11:容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容器底托至少包括基座1和至少一个夹紧箍2。在此优选实施方式中,此基座1呈圆柱,基座1安装了三个夹紧箍2。基座1的整体密度大于1000Kg/m3,该体积密度下较重的基座可有效防止此容器底托被打翻,基座1有两个组件,分别是主基座1a和置于主基座1a下层的防滑垫1b。此实用新型的容器底托,可以被生产为不同尺寸,以固定不同体积的容器。
主基座1a由铁磁性材料制成,适用于可被加热的容器,在此容器底托可被电磁炉加热的情况下,被加热的容器本身不再要求采用铁磁性材料。
防滑垫1b的底面积与主基座1a的底面积相同,防滑垫1b的功能是使此装置在多种台面上都具有稳定性,不易随着台面的倾斜或其他外力而进行位移。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底托通过防滑垫即实现了在较为光滑的平台上也能放置的目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增大底盘而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
夹紧箍2通过固定物2a固接在主基座1a的一端面的边缘处。例如,固定物2a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或圆柱体。固定物2a的设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筒体对所放置的容器4的形状的限制。夹紧箍2的功能是稳定放置在装置中的容器4,夹紧箍2可以带有特殊造型或装饰性图案,造型或装饰元件可拆装和替换以满足美学需求。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弹性装置2b的第三端 7按照弹性装置2b的伸缩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式固接于固定物2a 上,弹性装置2b的第三端7为弹性装置2b远离基座1的中垂线的一端,基座1中垂线为基座1底面中心所在的且垂直于该底面的直线。为了使弹性装置2b的弹力足以克服弹性装置2b自身的重力和挡片2c的重力的影响而保持弹性装置2b垂直于第一方向,弹性装置2b的弹性系数大于5N/cm。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固接可以为焊接、粘接或通过销钉、铆钉、键等相对固定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连接可以为转动连接、螺纹连接、卡合连接、转轴连接等能够相对活动的连接方式。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固定片2f上面向基座1中垂线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铰接孔2g,弹性装置2b的第四端 8与固定片2f上背向基座1中垂线的一面相固接,弹性装置2b的第四端8 为弹性装置2b远离基座1中垂线的一端。
挡片2c上也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铰接孔2h,第一铰接孔2g的孔径可以与第二铰接孔2h的孔径相同。
如图4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一铰接孔2g之间的距离可容下两个第二铰接孔2h,两个第二铰接孔2h之间的距离可容下扭转弹簧2d的钢圈部分,扭转弹簧2d的钢圈部分的内径与第二铰接孔2h的内径以及第一铰接孔2g 的内径相同。固定片2f的第一铰接孔2g、挡片2c的第二铰接孔2h和扭转弹簧2d的钢圈部分通过转轴2e连接起来后,挡片2c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主基座转动,以适应不同的容器外壁的倾斜度。
挡片2c的形状由曲面所限定,挡片2c上具有两个弧形边,两个弧形边各自所在的端部分别为所述挡片2c的第一端5和第二端6,其中,第一端5 为所述挡片2c在第一方向上靠近基座1的一端,第二端6为所述挡片2c 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端5远离所述基座1的一端,第一方向为所述基座1的中轴线所在的且由下往上的方向;在挡片2c与容器4的外壁接触的情况下,挡片2c能够按照其发生形变的方式增大挡片2c与容器4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
扭转弹簧2d两端分别固接在固定片2f和挡片2c上。优选地,扭转弹簧的钢圈部分延伸出的两端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该夹角可以为15°~45°。由于扭转弹簧的作用,挡片2c相对于基座1的中轴线保持倾斜状态。其中,挡片2c的第一端5相对于第二端6在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更靠近基座1中轴线,挡片2c形成的斜面更容易让容器放入。弹性装置与挡片的连接处与第一端的距离小于弹性装置与固定物的连接处与主基座的距离,因此挡片2c在活动的过程中,第一端5不会触碰主基座1。
如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容器4在放置过程中,容器4底部会接触到倾斜的挡片2c的凹面。由于挡片2c的斜面的存在,弹性装置2b会被压缩,从而缩短长度。由于挡片2c与弹性装置2b之间铰接,挡片2c与基座1中轴线的夹角大小将逐渐变成容器4外壁与基座1中轴线的夹角大小,从而贴合容器4外壁。
挡片2c由具有弹性材料制成,如硅胶、TPU和TPV等。优选地,挡片 2c发生形变的方式可以为在与容器4接触过程中,挡片2c的弯曲幅度将变成与容器4接触处的弧度,以贴合容器4外壁,增大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挡片2c与容器4之间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片通过增大挡片与所放置的容器的外壁的接触面积增加挡片与容器外壁的摩擦力,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弹性件与容器外壁接触面积小而造成弹性件在容器外壁滑动的情况。被压缩的弹性装置2b能通过挡片2c给容器4提供支撑力而使容器4保持稳定。
挡片2c表面覆盖可逆示温材料。公开号为CN10810358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温可逆热致变色晶体材料,其具有可逆热致变色特性,变色快,温度低,响应时间短,高度可循环等特点。本实用新型中的可逆示温材料可以为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材料,此类材料能够指示与挡片2c接触的容器外壁的温度给使用者参考。
如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夹紧箍2的结构设置与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夹紧箍2的结构设置不同,但两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他结构设置和功能均相同,以下不再对其他结构重复赘述。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此装置安装了三个夹紧箍2,基座1呈圆柱形。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一个夹紧箍2有固定物2a、螺杆3a和与之配套的螺母3b。螺杆3a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贯穿所述固定物2a,螺母3b放置在螺杆3a的第五端9,螺杆3a的第五端9为螺杆3a远离基座1中垂线的一端,通过旋转螺母3b而调节螺杆3a的相对位置,螺母3b与固定物2a可活动地相连,旋转螺母3b时其与固定物2a保持连接。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旋转螺母3b,能够使螺杆3a朝向远离基座1中垂线的方向平移,挡片 2c之间的容纳空间11增大,足够容纳下容器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旋转螺母3b,能够使螺杆3a朝向靠近容器 4的方向移动,使挡片3c贴在容器4外壁上,容器4就被多个挡片3c固定住。
如图11、12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固定片2f上靠近基座1中垂线的端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铰接孔2g,螺杆3a的第六端10与固定片2f的外壁相固接,螺杆3a的第六端10为螺杆3a上靠近基座 1中垂线的一端。扭转弹簧2d的作用是让此容器底托在未使用状态下,挡片2c保持倾斜于主基座1a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底托的工作原理为:使用者将想要放置的容器直接从容纳空间11的上方往下放入容器底托中,弹性装置2b因受到压力而被压缩,增大了该容纳空间11以能够让所放置的容器顺利放入,弹性装置 2b通过挡片2c支撑容器起到固定作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容器底托的工作原理为:使用者只需调整螺杆3a的位置使挡片2c之间形成足够的空间能放入容器4,再将容器4放入容器底托上,再调整螺杆的位置固定容器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容器底托,至少包括基座(1)和至少一个夹紧箍(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至少包含主基座(1a)以及按照其底面积与所述主基座(1a)的底面积相同的方式固接在所述主基座(1a)的底面上的防滑垫(1b),所述夹紧箍(2)包括至少一个挡片(2c)以及固接在所述主基座(1a)的一端面的边缘上的至少一个固定物(2a),所述挡片(2c)与所述固定物(2a)之间通过弹性装置(2b)或螺杆(3a)彼此活动连接,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挡片(2c)能够按照各自端部上设置的扭转弹簧(2d)与所述弹性装置(2b)或所述螺杆(3a)活动连接的方式与所述主基座(1a)之间共同构成用于稳定容器(4)的容纳空间(11),并使得所述挡片(2c)能够按照其压缩所述扭转弹簧(2d)的方式相对所述主基座(1a)转动且增大所述容纳空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物(2a)上面向所述基座(1)的中轴线的一侧固接有所述弹性装置(2b),所述基座(1)的中轴线为经过所述主基座(1a)的底面的中心且垂直于所述主基座(1a)的底面的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2c)的形状由曲面所限定,所述挡片(2c)上具有两个弧形边,两个所述弧形边各自所在的端部分别为所述挡片(2c)的第一端(5)和第二端(6),其中,
所述第一端(5)为所述挡片(2c)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基座(1)的一端,所述第二端(6)为所述挡片(2c)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端(5)远离所述基座(1)的一端,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基座(1)的中轴线所在的且由下往上的方向,
在所述挡片(2c)与所述容器(4)的外壁接触的情况下,所述挡片(2c)能够按照其发生形变的方式增大所述挡片(2c)与所述容器(4)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2b)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7)和第四端(8),其中,
所述第三端(7)为所述弹性装置(2b)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远离所述基座(1)的中轴线的一端,所述第四端(8)为所述弹性装置(2b)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三端(7)靠近所述基座(1)的中轴线的一端,
所述挡片(2c)上具有凸面,所述凸面与所述第四端(8)相铰接,并使得所述挡片(2c)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主基座(1a)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2b)与所述挡片(2c)的连接处与第一端(5)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装置(2b)与固定物(2a)的连接处与主基座(1a)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弹簧(2d)的两端分别固接在所述挡片(2c)与所述第四端(8)上,在所述容器底托未被使用的情况下,所述挡片(2c)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呈倾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端(5)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端(6)更靠近所述基座(1)的中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a)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贯穿所述固定物(2a),所述螺杆(3a)的纵向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螺杆(3a)的第五端(9)上安装有与之配套的螺母(3b),所述第五端(9)为所述螺杆(3a)上远离所述基座(1)的中轴线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a)能够按照所述螺母(3b)相对所述螺杆(3a)沿所述螺杆(3a)的周向方向转动的方式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容器(4)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a)的第六端(10)与所述挡片(2c)相铰接,所述第六端(10)为所述螺杆(3a)上靠近所述基座(1)的中轴线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弹簧(2d)的两端分别固接至所述挡片(2c)和所述第六端(10)上。
CN201920749117.8U 2019-05-23 2019-05-23 容器底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85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9117.8U CN210285133U (zh) 2019-05-23 2019-05-23 容器底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9117.8U CN210285133U (zh) 2019-05-23 2019-05-23 容器底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85133U true CN210285133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70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911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85133U (zh) 2019-05-23 2019-05-23 容器底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851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4998A (zh) * 2021-02-04 2021-06-01 陈元友 一种精密仪器仪表贮存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4998A (zh) * 2021-02-04 2021-06-01 陈元友 一种精密仪器仪表贮存箱
CN112874998B (zh) * 2021-02-04 2023-01-13 浙江浙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仪器仪表贮存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85133U (zh) 容器底托
CN110051128A (zh) 一种室内设计用图纸制作与展示一体化工作台
CN201243891Y (zh) 器皿放置架
CN105747418B (zh) 可使伞竖放的伞尖结构
CN212124677U (zh) 多功能语文教学装置
CN214065020U (zh) 一种防滑锅锅架及灶具
CN201368299Y (zh) 荧屏兼键盘安装架
CN207270216U (zh) 一种可旋转杯托
CN209627456U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定位支架
CN218484006U (zh) 一种带灯阅读架
CN207990108U (zh) 一种便携式笔记本支架
CN216628254U (zh) 一种户外运动用炊具
CN207644647U (zh) 一种用于飞机座椅的折叠板桌
KR102443147B1 (ko) 책 페이지 누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독서대
CN220713234U (zh) 一种阅读支架
CN219177323U (zh) 一种可伸缩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08605884U (zh) 一种便于调节固定的计算机支撑结构
CN215452530U (zh) 充电器手机托架
CN210297800U (zh) 一种带折叠镜面的手机支架
CN211673626U (zh) 一种新型茶杯放置支架
CN208442540U (zh) 便携式双折叠桌面支架
CN218127448U (zh) 一种水杯可安全存放的办公桌
CN213541852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08273047U (zh) 多功能手机架
CN216165961U (zh) 一种可调节式多功能智慧看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