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83922U - 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83922U CN210283922U CN201921382395.0U CN201921382395U CN210283922U CN 210283922 U CN210283922 U CN 210283922U CN 201921382395 U CN201921382395 U CN 201921382395U CN 210283922 U CN210283922 U CN 2102839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gear
- motor
- planet
- out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包括差速器以及与差速器第一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与差速器的第二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差速器的输出端设有A端输出轴,所述A端输出轴端部设有输出传动组件,所述输出传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A端输出轴另一端设置的A端驱动齿轮,A端驱动齿轮与设置在A端从动齿轮输出轴上的A端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进行改进,通过传动部件实现两个动力源同时驱动,双电机驱动,两个电机可以功率,可以高扭矩大功率启动,正常运转之后低扭矩小功率启用,实现节能,通过A和B双制动带与制动鼓的配合,实现双电机平滑介入,无迟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是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现有的车载电机只有一个输入端,这样电机不仅需要负责在市区的低转速工作,还要兼顾在高速道路上完成高负荷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一般电机是无法满足的,而设计两个电机,一个负责低转速工作一个负责高转速工作,但是现有传动装置在切换电机输出时不方便把控转速,使得切换时部件之间的磨损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再结合差速器的优点,现在提供一种便于动力切换的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包括差速器以及与差速器第一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与差速器的第二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差速器的输出端设有A端输出轴,所述A端输出轴端部设有输出传动组件,所述输出传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A端输出轴另一端设置的A端驱动齿轮,A端驱动齿轮与设置在A端从动齿轮输出轴上的A端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A端空心轴电机,所述A端空心轴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与A端输出轴同轴线设置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端部连接A端太阳轮的圆心位置,所述A端太阳轮外侧啮合有至少三个A端行星小齿轮,每个A端行星小齿轮都与设置在A端太阳轮外侧的A端行星轮齿圈相啮合,所述A端行星轮齿圈上设有与差速器输入端连接的A端连接部;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A端行星轮齿圈转动的第一制动部件,所述第一制动部件包括与A端行星轮齿圈同轴设置的A端制动鼓,所述A端制动鼓通过A端行星齿轮架与A端行星小齿轮连接固定,所述A端制动鼓外侧还环绕有A端制动带,所述A端制动带的两个端口处设有用于调节A端制动带收紧程度的收紧机构,收紧机构与A端制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B端空心轴电机,所述B端空心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B端太阳轮,所述B端太阳轮外侧啮合有至少三个B端行星小齿轮,三个所述B端行星小齿轮与设置在B端太阳轮外侧的B端行星轮齿圈相互啮合,所述B端行星轮齿圈设有与差速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的B端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B端行星轮齿圈转动的第二制动部件,所述第二制动部件包括与B端行星轮齿圈同轴设置的B端制动鼓,所述B端制动鼓通过B端行星齿轮架与B端行星小齿轮圆心位置连接固定,所述B端制动鼓外侧设有B端制动带,B端制动带的两个端口处设有用于调节B端制动带收紧程度的收紧机构,该收紧机构与B端制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紧机构包括分别设有制动带固定端和制动带移动端,所述制动带移动端的螺孔中配合设有制动轴,所述制动轴端部通过固定环与制动带固定端转动连接,所述制动轴的输入端设有用于连接制动电机的制动联轴器,在制动时,通过制动电机带动制动轴与制动带移动端相对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A端制动带的两个端口会收紧,从而使得A端制动鼓抱紧A端行星轮齿圈,从而完成对第一驱动组件的制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轴上设有便于A端输出轴贯穿的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B端制动电机和A端制动电机都为伺服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差速器的第二输出端设有贯穿B端空心轴电机驱动轴的B端输出轴,所述B端输出轴外端设有B端驱动齿轮,B端驱动齿轮与设置在B端从动齿轮输出轴上的B端从动齿轮相互啮合,这样就提供了第二个动力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进行改进,通过传动部件实现两个动力源同时驱动,双电机驱动,两个电机可以功率不同扭矩不同,可以高扭矩大功率启动,正常运转之后低扭矩小功率启用,实现节能,通过A和B双制动带与制动鼓的配合,实现双电机平滑介入,无迟滞。
附图说明
图1为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实施例1传动简图
图2为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A端制动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A端从动齿轮;2、A端从动齿轮输出轴;3、A端驱动齿轮;4、A端输出轴;5、A端空心轴电机;6、A端行星齿轮架;7、A端制动鼓;8、A端制动带;81、制动带固定端;82、固定环;83、制动轴;84、制动带移动端;85、制动联轴器;9、A端行星轮齿圈;10、A端行星小齿轮;11、A端连接部;12、A端太阳轮;13、差速器;14、B端连接部;15、B端制动带;16、B端制动鼓;17、B端行星轮齿圈;18、B端行星小齿轮;19、B端行星齿轮架;20、B端空心轴电机;21、B端驱动齿轮;22、B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3、B端从动齿轮;24、B端制动电机;25、A端制动电机;26、B端输出轴;27、B端太阳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包括差速器13以及与差速器13第一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与差速器13的第二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差速器13的第一输出端设有A端输出轴4,所述A端输出轴4另一端设有A端驱动齿轮3,A端驱动齿轮3与设置在A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上的A端从动齿轮1相互啮合;
通过两个驱动组件作为动力源为差速器的转动提供动力。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A端空心轴电机5,所述A端空心轴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与A端输出轴4同轴线设置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端部连接A端太阳轮12的圆心位置,所述A端太阳轮12外侧啮合有至少三个A端行星小齿轮10,每个A端行星小齿轮10都与设置在A端太阳轮12外侧的A端行星轮齿圈9相啮合,所述A端行星轮齿圈9上设有与差速器13输入端连接的A端连接部11;
所述驱动轴上设有便于A端输出轴4贯穿的穿孔。
第一驱动组件工作时,在空心轴电机5的驱动下,A端太阳轮12带动A端行星小齿轮10转动,A端行星小齿轮10带动A端行星轮齿圈9转动,A端行星轮齿圈9通过A端连接部11带动差速器13转动,从而完成动力的输入,差速器13工作时会带动A端输出轴4转动,A端输出轴4带动A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和A端驱动齿轮3转动,从而完成动力的输出;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A端行星轮齿圈9转动的第一制动部件,所述第一制动部件包括与A端行星轮齿圈9同轴设置的A端制动鼓7,所述A端制动鼓7通过A端行星齿轮架6与A端行星小齿轮10连接固定,所述A端制动鼓7外侧还环绕有A端制动带8,所述A端制动带8的两个端口处设有用于调节A端制动带8收紧程度的收紧机构,收紧机构与A端制动电机25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收紧机构包括分别设有制动带固定端81和制动带移动端84,所述制动带移动端84的螺孔中配合设有制动轴83,所述制动轴83端部通过固定环82与制动带固定端81转动连接,所述制动轴83的输入端设有用于连接制动电机的制动联轴器85,在制动时,通过制动电机带动制动轴83与制动带移动端84相对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A端制动带8的两个端口会收紧,从而使得A端制动鼓7抱紧A端行星轮齿圈9,从而完成对第一驱动组件的制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B端空心轴电机20,所述B端空心轴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B端太阳轮27,所述B端太阳轮27外侧啮合有至少三个B端行星小齿轮18,三个所述B端行星小齿轮18与设置在B端太阳轮27外侧的B端行星轮齿圈17相互啮合,所述B端行星轮齿圈17设有与差速器1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的B端连接部14;
在输入动力时,通过B端空心轴电机20带动B端太阳轮27转动,B端太阳轮27通过B端行星小齿轮18带动B端行星轮齿圈17转动,B端行星轮齿圈17通过B端连接部14带动差速器13工作,差速器13工作时会带动A端输出轴4转动,A端输出轴4带动A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和A端驱动齿轮3转动,从而完成动力的输出;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B端行星轮齿圈17转动的第二制动部件,所述第二制动部件包括与B端行星轮齿圈17同轴设置的B端制动鼓16,所述B端制动鼓16通过B端行星齿轮架19与B端行星小齿轮18圆心位置连接固定,所述B端制动鼓16外侧设有B端制动带15,B端制动带15的两个端口处设有用于调节B端制动带15收紧程度的收紧机构,该收紧机构与B端制动电机24的输出端连接,通过B端制动电机24驱动收紧机构工作,从而缩紧B端制动带15,使得其与B端行B端制动鼓16紧压接触,从而实现制动。
实施例2
图3所示,所述差速器13的第二输出端设有贯穿B端空心轴电机20驱动轴的B端输出轴26,所述B端输出轴26外端设有B端驱动齿轮21,B端驱动齿轮21与设置在B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2上的B端从动齿轮23相互啮合,这样就提供了第二个动力输出端。
工作过程:
A端制动轴通过制动联轴器85与A端制动电机25连接,A端制动电机25转动带动A端制动轴83转动,由于A端制动带移动端84与A端制动轴83螺纹连接且A端制动轴83在A端制动带固定端81通过固定环82轴向固定,因此A端制动电机25正转时,A端制动带移动端84与A端制动带固定端81轴向距离减小至设定距离,A端制动带8内径减小,此时,A端制动鼓7在A端制动带8的摩擦力作用下保持与A端制动带8的相对静止,即为固定状态。当A端制动鼓7在A端制动带8的作用下固定时,由于A端行星小齿轮10通过A端行星齿轮架6与A端制动鼓7固定连接,此时A端行星齿轮架6固定,此时A端行星小齿轮10在外力作用下绕其轴自转。另外A端太阳轮12与A端行星小齿轮10啮合,A端行星小齿轮10与A端行星轮齿圈9啮合,当A端太阳轮12在A端空心轴电机5的驱动作用下绕其轴转动时,A端行星轮齿圈9转动,由于A端行星轮齿圈9与差速器13通过A端连接部11固定连接,因此差速器13转动,与差速器13通过齿轮连接的A端驱动齿轮3在A端输出轴4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A端从动齿轮上的A端从动齿轮输出轴转动。同理,B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2也通过B端输出轴26、B端驱动齿轮21以及B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2的啮合作用下转动。
与此同时,由于B端行星轮齿圈17通过B端连接部14与差速器13固定连接,B端行星轮齿圈17在差速器13的带动下转动。由于B端太阳轮27与B端空心轴电机20相连,外加B端制动带15处于松弛状态,B端行星小齿轮18绕B端太阳轮公转。
同理,当A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和B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2转动到一定速度,A端制动电机25反转的同时B端制动电机24正转将A端制动带松弛,B端制动带15张紧,并将B端空心轴电机20开启,A端空心轴电机5关闭,B端制动带15与B端制动鼓16依靠摩擦力作用保持相对静止,即固定状态,进而由于B端制动鼓16通过B端行星齿轮架19与B端行星小齿轮18连接,B端行星齿轮架19保持固定,此时B端行星小齿轮18绕其轴自转,通过B端空心轴电机20的带动下,外加B端太阳轮27与B端行星小齿轮18啮合,B端行星小齿轮18与B端行星轮齿圈17啮合,因此B端行星轮齿圈17绕中心转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差速器13转动,进而带动A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与B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2转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13)以及与差速器(13)第一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与差速器(13)的第二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差速器(13)的输出端设有A端输出轴(4),所述A端输出轴(4)端部设有输出传动组件;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A端空心轴电机(5),所述A端空心轴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与A端输出轴(4)同轴线设置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端部连接A端太阳轮(12)的圆心位置,所述A端太阳轮(12)外侧啮合有至少三个A端行星小齿轮(10),每个A端行星小齿轮(10)都与设置在A端太阳轮(12)外侧的A端行星轮齿圈(9)相啮合,所述A端行星轮齿圈(9)上设有与差速器(13)输入端连接的A端连接部(11);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B端空心轴电机(20),所述B端空心轴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B端太阳轮(27),所述B端太阳轮(27)外侧啮合有至少三个B端行星小齿轮(18),三个所述B端行星小齿轮(18)与设置在B端太阳轮(27)外侧的B端行星轮齿圈(17)相互啮合,所述B端行星轮齿圈(17)设有与差速器(1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的B端连接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传动组件包括所述A端输出轴(4)另一端设有A端驱动齿轮(3),A端驱动齿轮(3)与设置在A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上的A端从动齿轮(1)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A端行星轮齿圈(9)转动的第一制动部件,所述第一制动部件包括与A端行星轮齿圈(9)同轴设置的A端制动鼓(7),所述A端制动鼓(7)通过A端行星齿轮架(6)与A端行星小齿轮(10)连接固定,所述A端制动鼓(7)外侧还环绕有A端制动带(8),所述A端制动带(8)的两个端口处设有用于调节A端制动带(8)收紧程度的收紧机构,收紧机构与A端制动电机(25)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限制B端行星轮齿圈(17)转动的第二制动部件,所述第二制动部件包括与B端行星轮齿圈(17)同轴设置的B端制动鼓(16),所述B端制动鼓(16)通过B端行星齿轮架(19)与B端行星小齿轮(18)圆心位置连接固定,所述B端制动鼓(16)外侧设有B端制动带(15),B端制动带(15)的两个端口处设有用于调节B端制动带(15)收紧程度的收紧机构,该收紧机构与B端制动电机(24)的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机构包括分别设有制动带固定端(81)和制动带移动端(84),所述制动带移动端(84)的螺孔中配合设有制动轴(83),所述制动轴(83)端部通过固定环(82)与制动带固定端(81)转动连接,所述制动轴(83)的输入端设有用于连接制动电机的制动联轴器(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上设有便于A端输出轴(4)贯穿的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端制动电机(24)和A端制动电机(25)都为伺服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13)的第二输出端设有贯穿B端空心轴电机(20)驱动轴的B端输出轴(26),所述B端输出轴(26)外端设有B端驱动齿轮(21),B端驱动齿轮(21)与设置在B端从动齿轮输出轴(22)上的B端从动齿轮(23)相互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82395.0U CN210283922U (zh) | 2019-08-24 | 2019-08-24 | 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82395.0U CN210283922U (zh) | 2019-08-24 | 2019-08-24 | 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83922U true CN210283922U (zh) | 2020-04-10 |
Family
ID=7006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82395.0U Active CN210283922U (zh) | 2019-08-24 | 2019-08-24 | 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8392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06387A (zh) * | 2021-06-11 | 2021-08-27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一种电流双流传动机构 |
WO2022192881A1 (en) * | 2021-03-10 | 2022-09-15 | Omni Powertrain Technologies, Llc | Electric drivetrain |
-
2019
- 2019-08-24 CN CN201921382395.0U patent/CN21028392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92881A1 (en) * | 2021-03-10 | 2022-09-15 | Omni Powertrain Technologies, Llc | Electric drivetrain |
CN113306387A (zh) * | 2021-06-11 | 2021-08-27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一种电流双流传动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42951B2 (en) | Multi-mode torque vectoring electric drive axle with single actuator | |
US5620387A (en) | Drive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 |
US11752862B2 (en) | Dual-mode electric drive axle with torque parallel coupling and torque vectoring | |
US5575730A (en) | Multiple-input infinite-speed integral motor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 |
CN210283922U (zh) | 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 | |
CN114013263B (zh) | 一种四模式双电机耦合电动驱动桥 | |
CN113696676B (zh) | 使用行星排加双联齿轮的转矩定向分配电动驱动桥 | |
CN104875608A (zh) | 一种中置电动机一体式两挡电动桥 | |
CN207809039U (zh) |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 |
CN114312144B (zh) | 双转子电机耦合圆柱差速器左右半轴的多模式电动驱动桥 | |
US11181177B2 (en) | Torque vectoring device | |
CN111717024A (zh) | 一种带断开机构的同轴式电动驱动桥动力总成 | |
WO2018228272A1 (zh) | 一种单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 | |
JP2001105918A (ja) | センタ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 | |
CN109109566A (zh) | 一种宽调速范围输出转速转矩可独立控制的电驱动桥 | |
CN214743073U (zh) | 一种前轮双驱叉车用轮边减速机构 | |
WO2021057295A1 (zh) |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多个驱动装置耦合结构 | |
CN110654231B (zh) | 轮边驱动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2895880A (zh) | 双电机后驱车辆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 |
CN112728022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用双速变速器 | |
CN110422055A (zh) | 一种同轴双电机传动装置 | |
GB2585082A (en) | Drive unit for electric vehicle | |
CN221090491U (zh) | 一种电驱总成及车辆 | |
CN102900823A (zh) | 机动车及其差速器 | |
CN116480739A (zh) | 一种动力不中断的电动汽车双电机传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