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8700U -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8700U
CN210278700U CN201921037651.2U CN201921037651U CN210278700U CN 210278700 U CN210278700 U CN 210278700U CN 201921037651 U CN201921037651 U CN 201921037651U CN 210278700 U CN210278700 U CN 210278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sieve
assembly
air
purification
vo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76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飞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engy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eng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engy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eng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376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8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8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8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进风组件、除尘组件、分子筛净化组件、分子筛循环组件,第一导向组件将废气导向除尘组件,第二导向组件将废气导向分子筛净化组件处理净化输出净化空气用以循环利用;分子筛循环组件包括输送组件、加热组件及冷凝组件,吸附有VOC的分子筛由输入端落入输送组件上、经加热组件加热脱附及冷凝组件冷凝后由输出端回落至分子筛净化组件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去除废气中颗粒物、VOC达到废气净化的效果,净化空气用以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的效果,且余热空气中的热量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具有较好的节能型和环保性。

Description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治理呼声的日益高涨及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检查,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的工作车间以及在被污染的工作车间工作的员工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废气处理装置也逐渐引用到企业车间中,尤其是喷漆房中。物件在喷漆时,一般会在喷漆房内进行,在喷涂过程中,由于水性涂料或油性涂料中有机溶剂的挥发性,这些化合物内附带一些有害分子,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周围的工作人员会造成身体的危害。
目前,VOC废气处理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冷凝回收、吸附浓缩+氧化燃烧(蓄热燃烧RTO、热回收式热力焚烧TNV或蓄热式催化RCO)、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和生物法等,其中吸附浓缩+氧化燃烧是处理大风量、低浓度VOC的常用技术。喷漆废气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风量和低浓度VOC。而常用技术存在如下缺陷:吸附浓缩+氧化燃烧法处理喷漆废气存在的问题是对操作和维护的要求较高,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高;蓄热燃烧RTO和热回收式热力焚烧TNV法一般需要用到燃气,对燃烧控制要求高,还会产生二次污染;蓄热式催化RCO法需要使用价格昂贵且易失活的催化剂,最后还要无害化处理失活的催化剂,避免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有效地处理废气,净化空气再次循环使用,无须向外部排放气体,实现零排放,解决了喷涂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且充分回收余热,达到节能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进风组件、除尘组件、分子筛净化组件、分子筛循环组件,所述进风组件与除尘组件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组件且第一导向组件将废气由进风组件导向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与分子筛净化组件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组件且第二导向组件将废气由除尘组件导向分子筛净化组件处理净化输出净化空气用以循环利用,分子筛净化组件内盛有分子筛;所述分子筛循环组件包括输送组件、用于分子筛加热脱附的加热组件及用于分子筛冷凝的冷凝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及冷凝组件均设于输送组件上方,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于分子筛净化组件下方的输入端及设于分子筛净化组件上方的输出端,吸附有VOC的分子筛由输入端落入输送组件上、经加热组件加热脱附及冷凝组件冷凝后由输出端回落至分子筛净化组件中。
本实用新型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通过进风组件抽排进风,将废气抽排进入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废气在第一导向组件的作用下导向至除尘组件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随后废气在的第二导向组件的作用下导向至分子筛净化组件进行净化处理输出净化空气,净化空气回流重复利用;吸附有VOC的分子筛经加热脱附、冷凝处理后由输送组件回送至分子筛循环组件中复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VOC达到废气净化的效果,且吸附有VOC的分子筛能够经加热和冷凝后得到重复利用,实现节能和减排的效果;且经过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得到的净化用以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组件包括排风口及排风风机,所述排风口设于壳体的底部,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排风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设于排风风机的上方。烤漆房等设备中常采用顶部进风、地台抽排出风的方式,废气在排风风机的作用下由排气口进入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中,在第一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下流向除尘组件进行除尘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组件包括泡沫剂储存器、增压泵、泡沫发生器以及网状泡沫夹板,所述增压泵设有与泡沫剂储存器连通的进水管及与泡沫发生器连通的出水管,所述泡沫发生器与网状泡沫夹板间通过泡沫导管连通;所述网状泡沫夹板的上方设有用于滤去水雾的过滤水板,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设于过滤水板的上方。增压泵抽取泡沫剂储存器中的泡沫剂,经过泡沫发生器产生泡沫,泡沫经泡沫导管流进网状泡沫夹板,废气气流通过泡沫的除尘作用除去粉尘,气流通过过滤水板滤去水雾,滤去水雾后的气流在第二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下流向分子筛净化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包括多层网状板,相邻的网状板之间形成有夹缝结构,分子筛盛装于夹缝结构中。气流流经分子筛净化组件,分子筛吸附气流中VOC、水分等物质,实现废气的净化。
进一步地,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一侧设有风循环组件,所述风循环组件包括净化风通道、进风风机及导风管道,所述净化风通道连接于网状板和进风风机之间,所述导风管道连接于进风风机的出风口。分子筛净化组件产生的净化空气在进风风机的作用下由净化风通道流向导风管道,导风管道可将净化空气循环至烤漆房等设备中重复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的下方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夹缝结构连通且第一导轨靠近输入端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的上方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夹缝结构连通且靠近夹缝结构的一端向下倾斜。吸附有VOC的分子筛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并沿着第一导轨输送至输入端,并由输送组件输送至分子筛净化组件的上方,分子筛由输出端下落至第二导轨,并沿着第二导轨滑向分子筛净化组件中,从而实现分子筛的自动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和输送带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及第四输送带表面均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挡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于第一导轨末端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另一端设于第二输送带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设于第三输送带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三输送带另一端设于第四输送带一端的上方,所述第四输送带的另一端设于第二导轨始端的上方。在输送带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下落至输送组件输入端的分子筛顺次由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及第四输送带回送至分子筛净化组件中,多组输送带组成输送组件,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布置输送组件节约占用体积;输送带上设置的挡板防止分子筛在重力作用下下滑,保证有效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于第二输送带上方的加热器及设于加热器上方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输送带设于第一热风柜内,所述第二输送带及加热组件设于第二热风柜内;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器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于冷凝器上方,所述冷凝器设于第四输送带上方,所述第四输送带部分、冷凝组件设于第二冷风柜内,所述第三输送带设于第一冷风柜内,所述第一冷风柜、第二冷风柜之间连通有冷风通道。在第二热风柜内,加热器产生的高温空气在第一风机的吹送作用下对第二输送带上的分子筛进行高温吹扫,分子筛吸附、浓缩的VOC在高温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分子筛吸附的水也在高温下脱附、汽化;脱附后的分子筛在第二输送带的作用下输送至第一冷风柜,通过冷风通道从第二冷风柜中吹送过来的冷气在第一冷风柜内进行热交换达到初步冷却的作用,初步冷却的分子筛在第三输送带的作用下进入第二冷风柜,冷凝器产生的冷却空气在第二风机的吹送作用下进入第二冷风柜对进入第二冷风柜的分子筛进行强制冷却,脱附后的分子筛可以再次发挥吸附、浓缩的作用,如此循环往复。
进一步地,还包括余热回收系统,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蓄热水箱以及设于蓄热水箱内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热风柜的底部、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热风柜的顶部,所述第一热风柜的顶部还与第一冷风柜连通,所述第二热风柜设有连通第二热风柜顶部和第二热风柜底部的热回流通道。在第一冷风柜中,与分子筛热交换的余热空气流向第一热风柜对第一热风柜内分子筛进行预热;第一热风柜中的余热空气通过冷却管导入至蓄热水箱中,将多余热量储存在蓄热水箱中;在第二热风柜中,在第一风机的吹送作用下,高温空气对第二输送带上的分子筛进行高温吹扫,热空气由热回流通道再次进入第二热风柜中,如此反复循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烤漆房,具有如上所述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烤漆房,喷涂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经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净化,净化空气可回流至烤漆房内循环使用,达到废气净化的目的,且能够实现零排放的效果;同时,在对分子筛脱附处理产生的热量可回收储存,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从而实现节能和减排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去除废气中颗粒物、VOC达到废气净化的目的,且净化空气用以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吸附有VOC的分子筛能够经加热和冷凝后得到重复利用,实现节能和减排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分子筛加热脱附、冷却处理过程产生的余热空气中的热量可回收循环使用,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具有较好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附图说明
图1为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进风组件及除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分子筛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分子筛循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烤漆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进风组件;101-排风口;102-排风风机;200-除尘组件;201-泡沫剂储存器;202-增压泵;203-泡沫发生器;204-网状泡沫夹板;205-泡沫导管;206-过滤水板;300-分子筛净化组件;301-分子筛;302-网状板;303-夹缝结构;304-净化风通道;305-进风风机;306-导风管道;307-第一导轨;308-第二导轨;400-第一导向组件;500-第二导向组件;600-输送组件;601-第一输送带;602-第二输送带;603-第三输送带;604-第四输送带;605-挡板;606-第三导轨;607-第四导轨;608-第一热风柜;609-第三风机;610-第二热风柜;611-第一冷风柜;612-第二冷风柜;613-冷风通道;614-进风口;700-加热组件;701-加热器;702-第一风机;800-冷凝组件;801-冷凝器;802-第二风机;900-余热回收系统;901-蓄热水箱;902-冷却管;903-热回流通道;904-第一导管;905-第二导管;906-第三导管;907-三通阀;908-第四风机;909-热风风道;110-地台;120-主体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进风组件100、除尘组件200、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分子筛循环组件,进风组件100与除尘组件200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组件400且第一导向组件400将废气由进风组件100导向除尘组件200,除尘组件200与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组件500且第二导向组件500将废气由除尘组件200导向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处理净化输出净化空气用以循环利用,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内盛有分子筛301;分子筛循环组件包括输送组件600、用于分子筛301加热脱附的加热组件700及用于分子筛301冷凝的冷凝组件800,加热组件700及冷凝组件800均设于输送组件600上方,输送组件600包括设于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下方的输入端及设于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上方的输出端,吸附有VOC的分子筛301由输入端落入输送组件600上、经加热组件700加热脱附及冷凝组件800冷凝后由输出端回落至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中。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通过进风组件100抽排进风,将废气抽排进入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废气在第一导向组件400的作用下导向至除尘组件200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随后废气在的第二导向组件500的作用下导向至分子筛净化组件300进行净化处理输出净化空气;吸附有VOC的分子筛301经加热脱附、冷凝处理后由输送组件600回送至分子筛循环组件中复用。需要说明的是,除分子筛301适用于本发明外,具有吸附性能且能够通过加热脱附的活性炭等颗粒物也适用于本发明。
如图1所示,进风组件100包括排风口101及排风风机102,排风口101设于壳体的底部,排风风机102设于排风口101的上方,第一导向组件400设于排风风机102的上方。烤漆房等设备中常采用顶部进风、地台110抽排出风的方式,废气在排风风机102的作用下由排气口进入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中,在第一导向组件400的导向作用下流向除尘组件200进行除尘处理。
如图1所示,除尘组件200包括泡沫剂储存器201、增压泵202、泡沫发生器203以及网状泡沫夹板204,增压泵202设有与泡沫剂储存器201连通的进水管及与泡沫发生器203连通的出水管,泡沫发生器203与网状泡沫夹板204间通过泡沫导管205连通;网状泡沫夹板204的上方设有用于滤去水雾的过滤水板206,第二导向组件500设于过滤水板206的上方。在实施时,增压泵202抽取泡沫剂储存器201中的泡沫剂,经过泡沫发生器203产生泡沫,泡沫经泡沫导管205流进网状泡沫夹板204,废气气流通过泡沫的除尘作用除去粉尘,气流通过过滤水板206滤去水雾,滤去水雾后的气流在第二导向组件500的导向作用下流向分子筛净化组件300。
如图2、图3所示,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包括多层网状板302,相邻的网状板302之间形成有夹缝结构303,分子筛301盛装于夹缝结构303中;气流流经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分子筛301吸附气流中VOC、水分等物质,实现废气的净化。其中,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一侧设有风循环组件,风循环组件包括净化风通道304、进风风机305及导风管道306,净化风通道304连接于网状板302和进风风机305之间,导风管道306连接于进风风机305的出风口。分子筛净化组件300的出风在进风风机305的作用下,由净化风通道304流入导风管道306,本实施例可通过设置导风管道306的位置和构造将净化空气循环至烤漆房等设备中重复使用进入再循环,而不将净化空气通过排风口排出,实现零排放的效果。
如图2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向,排风口101、排风风机102、第一导向组件400、第二导向组件500、净化风通道304、进风风机305及导风管道306形成本实施例的主要风循环系统,且废气在主要风循环系统的作用下流经除尘、除水雾及去除VOC实现空气净化,且净化空气导入设备中作为循环风使用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循环往复,能够实现零排放。
分子筛301吸附水分、VOC后需经加热脱附处理才能够重复利用,本实施例将吸附有VOC的分子筛301经加热脱附、冷凝后输送至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中,实现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中分子筛301的动态更换,保证分子筛301的净化效果。分子筛循环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3所示,分子筛净化组件300的下方设有第一导轨307,第一导轨307与夹缝结构303连通且第一导轨307靠近输入端的一端向下倾斜;分子筛净化组件300的上方设有第二导轨308,第二导轨308与夹缝结构303连通且靠近夹缝结构303的一端向下倾斜。吸附有VOC的分子筛301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并沿着第一导轨307输送至输入端,并由输送组件600输送至分子筛净化组件300的上方,分子筛301由输出端下落至第二导轨308,并沿着第二导轨308滑向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中,从而实现分子筛301的自动循环利用。
其中,输送组件600包括第一输送带601、第二输送带602、第三输送带603、第四输送带604和输送带驱动装置,第一输送带601的一端设于第一导轨307末端的下方,第一输送带601的另一端设于第二输送带602一端的上方,第二输送带602的另一端设于第三输送带603一端的上方,第三输送带603另一端设于第四输送带604一端的上方,第四输送带604的另一端设于第二导轨308始端的上方;输送带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用于驱动四条输送带的转动,但并不局限于电机;多组输送带和输送带驱动装置组成输送组件600,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布置输送组件600节约占用体积;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601、第二输送带602、第三输送带603及第四输送带604表面均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挡板605,防止分子筛301在重力作用下下滑,保证有效输送。为了便于分子筛301的输送,本实施例第一导轨307的末端设置有尺寸收窄的第一出口,第一输送带601和第二输送带602之间设置有出口收窄的第三导轨606,第三输送带603和第四输送带604之间设置有出口收窄的第四导轨607,分子筛301通过第三导轨606由第一输送带601下落至第二输送带602上,分子筛301通过第四导轨607由第二输送输送至第三输送带603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导轨606和第四导轨607的设置不仅利于分子筛301的输送,还能起到隔热阻风的作用。
加热组件700包括设于第二输送带602上方的加热器701及设于加热器701上方的第一风机702,第一输送带601设于第一热风柜608内且第一输送带601的上方设有第三风机609,第二输送带602及加热组件700设于第二热风柜610内;冷凝组件800包括冷凝器801及第二风机802,第二风机802设于冷凝器801上方,冷凝器801设于第四输送带604上方,第四输送带604部分、冷凝组件800设于第二冷风柜612内,第三输送带603设于第一冷风柜611内,第一冷风柜611、第二冷风柜612之间连通有冷风通道613,第二冷风柜612侧壁设有进风口614。
在第二热风柜610内,加热器701产生的高温空气在第一风机702的吹送作用下对第二输送带602上的分子筛301进行高温吹扫,分子筛301吸附、浓缩的VOC在高温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分子筛301吸附的水也在高温下脱附、汽化;为实现较好的脱附效果,本实施例的高温空气的温度范围控制在300℃~350℃,脱附后的分子筛301在第二输送带602的作用下输送至第一冷风柜611,通过冷风通道613从第二冷风柜612中吹送过来的冷气在第一冷风柜611内进行热交换达到初步冷却的作用,初步冷却的分子筛301在第三输送带603的作用下进入第二冷风柜612,冷凝器801产生的冷却空气在第二风机802的吹送作用下进入第二冷风柜612对进入第二冷风柜612的分子筛301进行强制冷却至60℃以下,脱附后的分子筛301可以再次发挥吸附、浓缩的作用,如此循环往复。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余热回收系统900,用以回收分子筛301脱附过程产生的热量,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有更好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如图4所示,余热回收系统900包括蓄热水箱901以及设于蓄热水箱901内的冷却管902,冷却管90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热风柜608的底部、冷却管90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热风柜608的顶部,第一热风柜608的顶部还与第一冷风柜611连通,第二热风柜610设有连通第二热风柜610顶部和第二热风柜610底部的热回流通道903。具体地,冷却管902的一端与第一热风柜608的底部通过第一导管904连通,冷却管902的另一端与第一热风柜608的顶部通过第二导管905连通,第一冷风柜611与第一热风柜608顶部通过第三导管906连通。其中,第二导管905上连接有三通阀907,三通阀907的其中两个接口分别与第二导管905连接,三通阀907的另一接口处设有第四风机908,在第四风机908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热风风道909。本实施例中,冷却管902为蛇形热交换管,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换热效率作出的优选,而并不作为限制性的规定。
第一热风柜608中,在第三风机609的吹送作用下,通过第一输送带601上分子筛301后的余热空气经第一导管904导入蓄热水箱901,余热空气通过冷却管902与蓄热水箱901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将多余热量储存在蓄热水箱901中,此为第一路余热回收。
第二热风柜610中,在第一风机702的吹送作用下,高温空气对第二输送带602上的分子筛301进行高温吹扫,热空气由热回流通道903再次进入第二热风柜610中,如此反复循环,此为第二路余热回收。
第二冷风柜612中,冷凝器801产生的冷却空气在第二风机802的吹送作用下冷却第四输送带604上的分子筛301,再通过冷风通道613进入第一冷风柜611,余热空气通过第三导管906进入第一热风柜608中,此为第三路余热回收;
在第三风机609的吹送作用下,余热空气导入蓄热水箱901,通过冷却管902,调节电动球阀,经过第二导管905的余热空气再次进入第一热风柜608中,如此循环往复,此为第四路余热回收;
当需要进行升温作业时,余热空气导入蓄热水箱901,通过冷却管902,调节电动球阀,使得第二导管905内余热空气由电动球阀排出,在第四风机908的作用下,余热空气由热风风道909排出,此为第五路余热回收;回收的余热可作为升温干燥作业提供热源。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具有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烤漆房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烤漆房包括地台110及主体框架120,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整体设置在主体框架120的外部,在设置时,进风组件100与地台110连通,经过地台110抽排出风;导风管道306和热风风道909设置在主体框架120的上方,且导风管道306、热风管道与主体框架120内部连通,以向喷漆房内部输送净化空气或加热空气,净化空气得以循环利用,而非排出至大气中,可达到零排放的效果,具有很好的环保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进风组件(100)、除尘组件(200)、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分子筛循环组件,所述进风组件(100)与除尘组件(200)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组件(400)且第一导向组件(400)将废气由进风组件(100)导向除尘组件(200),所述除尘组件(200)与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组件(500)且第二导向组件(500)将废气由除尘组件(200)导向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处理净化输出净化空气用以循环利用,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内盛装有若干起吸附作用的分子筛(301);所述分子筛循环组件包括输送组件(600)、用于分子筛加热脱附的加热组件(700)及用于分子筛冷凝的冷凝组件(800),所述加热组件(700)及冷凝组件(800)均设于输送组件(600)上方,所述输送组件(600)包括设于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下方的输入端及设于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上方的输出端,吸附有VOC的分子筛由输入端落入输送组件(600)上、经加热组件(700)加热脱附及冷凝组件(800)冷凝后由输出端回落至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100)包括排风口(101)及排风风机(102),所述排风口(101)设于壳体的底部,所述排风风机(102)设于排风口(101)的上方,所述第一导向组件(400)设于排风风机(10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200)包括泡沫剂储存器(201)、增压泵(202)、泡沫发生器(203)以及网状泡沫夹板(204),所述增压泵(202)设有与泡沫剂储存器(201)连通的进水管及与泡沫发生器(203)连通的出水管,所述泡沫发生器(203)与网状泡沫夹板(204)间通过泡沫导管(205)连通;所述网状泡沫夹板(204)的上方设有用于滤去水雾的过滤水板(206),所述第二导向组件(500)设于过滤水板(206)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包括多层网状板(302),相邻的网状板(302)之间形成有夹缝结构(303),分子筛盛装于夹缝结构(303)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一侧设有风循环组件,所述风循环组件包括净化风通道(304)、进风风机(305)及导风管道(306),所述净化风通道(304)连接于网状板(302)和进风风机(305)之间,所述导风管道(306)连接于进风风机(305)的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300)的下方设有第一导轨(307),所述第一导轨(307)与夹缝结构(303)连通且第一导轨(307)靠近输入端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300)的上方设有第二导轨(308),所述第二导轨(308)与夹缝结构(303)连通且靠近夹缝结构(303)的一端向下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600)包括第一输送带(601)、第二输送带(602)、第三输送带(603)、第四输送带(604)及输送带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输送带(601)、第二输送带(602)、第三输送带(603)及第四输送带(604)表面均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挡板(605);所述第一输送带(601)的一端设于第一导轨(307)末端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带(601)的另一端设于第二输送带(602)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602)的另一端设于第三输送带(603)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三输送带(603)另一端设于第四输送带(604)一端的上方,所述第四输送带(604)的另一端设于第二导轨(308)始端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700)包括设于第二输送带(602)上方的加热器(701)及设于加热器(701)上方的第一风机(702),所述第一输送带(601)设于第一热风柜(608)内,所述第二输送带(602)及加热组件(700)设于第二热风柜(610)内;所述冷凝组件(800)包括冷凝器(801)及第二风机(802),所述第二风机(802)设于冷凝器(801)上方,所述冷凝器(801)设于第四输送带(604)上方,所述第四输送带(604)部分、冷凝组件(800)设于第二冷风柜(612)内,所述第三输送带(603)设于第一冷风柜(611)内,所述第一冷风柜(611)、第二冷风柜(612)之间连通有冷风通道(6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回收系统(900),所述余热回收系统(900)包括蓄热水箱(901)以及设于蓄热水箱(901)内的冷却管(902),所述冷却管(90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热风柜(608)的底部、冷却管(90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热风柜(608)的顶部,所述第一热风柜(608)的顶部还与第一冷风柜(611)连通,所述第二热风柜(610)设有连通第二热风柜(610)顶部和第二热风柜(610)底部的热回流通道(903)。
10.一种烤漆房,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
CN201921037651.2U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Active CN210278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7651.2U CN210278700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7651.2U CN210278700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8700U true CN210278700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0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7651.2U Active CN210278700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87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0621A1 (zh) * 2019-07-04 2021-01-07 广东澄宇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0621A1 (zh) * 2019-07-04 2021-01-07 广东澄宇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9857B (zh)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CN104083988B (zh) 一种VOCs废气处理方法
CN102580451B (zh) 一种喷漆废气的治理方法
CN102553286B (zh) 一种涂布生产线烘干车间的溶剂回收与焚烧处理及能量综合利用方法与装置
CN205760438U (zh) 一种用于处理VOCs的活性炭吸附浓缩及蓄热式热氧化器的集成装置
CN204952595U (zh) 湿式涂布排气回用处理系统
CN214914699U (zh) 一种应用于喷漆领域的沸石固定床催化燃烧净化系统
CN208526198U (zh) 一种汽车4s店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CN210278700U (zh)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CN210303027U (zh) 一种关于催化燃烧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110180324B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CN210631891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12933837A (zh) 一种喷漆房废气处理方法
CN104436979A (zh) 一种VOCs废气处理装置
CN107606672A (zh) 一种静电耦合内循环燃烧法净化厨房油烟系统设备
CN115382344B (zh) 一种橡胶烟气处理系统
CN203664098U (zh) 一种带有尾气综合处理的烤漆房
CN206045781U (zh) 新型有机废气净化塔
KR101912595B1 (ko) 전기집진 및 촉매오존산화를 이용한 고점성 악취물질 처리공정 및 촉매제조방법
CN210584379U (zh) 一种VOCs处理装置
CN203695293U (zh) 一种带有尾气臭氧处理的烤漆房
CN111790244A (zh) 一种有机气体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3599025U (zh) 一种带有尾气紫外处理的烤漆房
CN205216476U (zh)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CN211963551U (zh) 一种湿烟气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