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6717U - 自煮加热碗 - Google Patents
自煮加热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76717U CN210276717U CN201920278709.6U CN201920278709U CN210276717U CN 210276717 U CN210276717 U CN 210276717U CN 201920278709 U CN201920278709 U CN 201920278709U CN 210276717 U CN210276717 U CN 2102767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lf
- heating
- container
- heating container
- food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煮加热碗,自加热容器靠近上部边缘的侧壁上形成一向外突出的注水口,自加热容器内设置有一食品容器,食品容器的外壁及底部与自加热容器内部及底部之间均形成间隙,自加热容器内设置有石灰包,食品容器上部的开口处覆有真空密封盖,食品容器的上部罩设有一外盖,自加热容器和食品容器均近似呈碗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外部注水使石灰包反应发热,第一次加热温度到达50‑55度左右,升温时间约为7分钟左右,如果第一次加热温度达不到理想要求,可以选择再次注水加热,第二次加热的中心温度可以达65‑70度,升温时间约为3分钟左右,两次注水的水量为均为30ml,加热效果佳。注水式设计有效避免了内置水袋破损导致产品加热功能失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容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自煮加热功能的食品容器,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比文件,专利申请号;201721637066.7,申请日:2017.11.30,专利权人:李朝辉,本案公开了一种防烫型中空自热餐盒,由盒盖、外盒、内胆和内盒构成,盒盖、外盒、内胆和内盒是方形结构,外盒、内胆及内盒的上部四周各有向外沿伸的梯状受力支撑面,内胆上部四周梯状受力支撑面的最外侧前后左右宽度比外盒上部四周梯状受力支撑面的下端前后左右宽度宽,内盒上部四周梯状受力支撑面的最外侧前后左右宽度比内胆上部四周梯状受力支撑面的下端前后左右宽度宽,内胆放在外盒内部上,内盒放在内胆上,自加热包和水放在内胆内,需加热食品放在内盒内,盒盖盖在外盒的上端。
从上述现有技术中可以看出,现有的自发热食品容器是利用内置水袋和生石灰的接触反应来实现加热,但是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时,内置水袋会结冰,造成无法使用,另外,物流过程中,内置水袋会有一定的比例破损,造成运输危险因素和顾客投诉不能加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煮加热碗,加热容器和食品容器呈一体结构,采用外部注水加热,确保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还能实现二次加热。产品整体外形呈盖碗状,线条流畅,视觉效果佳,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自煮加热碗,所述自加热容器,该自加热容器的上部呈开口状,自加热容器靠近上部边缘的侧壁上形成一向外突出的注水口,该注水口与自加热容器呈一体结构,自加热容器内设置有一食品容器,食品容器的外壁及底部与自加热容器内部及底部之间均形成间隙,食品容器的下边缘与自加热容器的上缘之间通过固定环固定,固定环固定在食品容器的上边缘与自加热容器的上缘的外部,自加热容器内设置有石灰包,食品容器上部的开口处覆有真空密封盖,食品容器的上部罩设有一外盖,自加热容器和食品容器均近似呈碗状结构,注水口与上述间隙连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煮加热碗,其内置用于遇水反应自发热石灰包,容器外壁上形成与内腔连通的注水口,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外部注水使石灰包反应发热,第一次加热温度到达50-55度左右,升温时间约为7分钟左右,如果第一次加热温度达不到理想要求,可以选择再次注水加热,第二次加热的中心温度可以达65-70度,升温时间约为3分钟左右,两次注水的水量为均为30ml,加热效果佳,。注水式设计有效避免了内置水袋破损导致产品加热功能失效。产品为一体化的包装设计,把调羹和量杯一起设计在产品包装结构内,使用非常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产品整体外形呈盖碗状,线条柔美,视觉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环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环第一实施例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环第二实施例仰视图。
图6为自煮加热碗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煮加热碗,如图1中所示,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自加热容器1,该自加热容器1的上部呈开口状,自加热容器1靠近上部边缘的侧壁上形成一向外突出的注水口2,该注水口2与自加热容器1呈一体结构,自加热容器1内设置有一食品容器3,食品容器3的外壁及底部与自加热容器1内部及底部之间均形成间隙,食品容器3的下边缘与自加热容器1的上缘之间通过固定环4固定,固定环4固定在食品容器3的上边缘与自加热容器1的上缘的外部,自加热容器1内设置有石灰包,食品容器3上部的开口处覆有真空密封盖5,食品容器3的上部罩设有一外盖6,自加热容器1和食品容器3均近似呈碗状结构,注水口2与上述间隙连通,水可以直接从注水口注入自加热容器1内,并与石灰包发生反应,反应产生的热量用于对食品容器3进行加热。
在具体实施时,固定环4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4的上部沿着上缘分布有一压盖圈7,压盖圈7的内缘处向下形成一圈凸缘8,盖凸缘用于向下压紧真空密封盖5,固定环4的下缘向内侧分布有一卡扣环9,卡扣环9用于向内扣紧自加热容器1的开口边缘,压盖圈7的下部设有两片对称分布的卡板10,两片卡板10夹紧注水口2的两侧,用于固定环4与自加热容器1之间的相互固定。
在具体实施时,固定环4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4的上部沿着上缘分布有一压盖圈7,压盖圈7的内缘处向下形成一圈凸缘8,盖凸缘用于向下压紧真空密封盖5,固定环4的下缘向内侧分布有一卡扣环9,卡扣环9用于向内扣紧自加热容器1的开口边缘。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外盖6呈隆起状,外盖6隆起的内腔设置有调羹和量杯,量杯用于注水时使用。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食品容器3为金属材质或陶瓷材质。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自加热容器1为陶瓷材质或塑料材质。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自加热容器1的内腔壁上均匀分布有支撑片11,若干支撑片11在自加热容器1的内腔壁上呈环状分布,若干支撑片11构成一个支撑平面,用于支撑和托住食品容器3。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自煮加热碗,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加热容器(1),该自加热容器(1)的上部呈开口状,自加热容器(1)靠近上部边缘的侧壁上形成一向外突出的注水口(2),该注水口(2)与自加热容器(1)呈一体结构,自加热容器(1)内设置有一食品容器(3),食品容器(3)的外壁及底部与自加热容器(1)内部及底部之间均形成间隙,食品容器(3)的下边缘与自加热容器(1)的上缘之间通过固定环(4)固定,固定环(4)固定在食品容器(3)的上边缘与自加热容器(1)的上缘的外部,自加热容器(1)内设置有石灰包,食品容器(3)上部的开口处覆有真空密封盖(5),食品容器(3)的上部罩设有一外盖(6),自加热容器(1)和食品容器(3)均近似呈碗状结构,注水口(2)与上述间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煮加热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的上部沿着上缘分布有一压盖圈(7),压盖圈(7)的内缘处向下形成一圈凸缘(8),盖凸缘用于向下压紧真空密封盖(5),固定环(4)的下缘向内侧分布有一卡扣环(9),卡扣环(9)用于向内扣紧自加热容器(1)的开口边缘,压盖圈(7)的下部设有两片对称分布的卡板(10),两片卡板(10)夹紧注水口(2)的两侧,用于固定环(4)与自加热容器(1)之间的相互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煮加热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6)呈隆起状,外盖(6)隆起的内腔设置有调羹和量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煮加热碗,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容器(3)为金属材质或陶瓷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煮加热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加热容器(1)为陶瓷材质或塑料材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280570 | 2019-01-08 | ||
CN201920028057 | 2019-01-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76717U true CN210276717U (zh) | 2020-04-10 |
Family
ID=70059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78709.6U Active CN210276717U (zh) | 2019-01-08 | 2019-03-06 | 自煮加热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76717U (zh) |
-
2019
- 2019-03-06 CN CN201920278709.6U patent/CN2102767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13265B2 (ja) | 中皿付き容器 | |
KR101117219B1 (ko) | 조리용기용 뚜껑 | |
US8387821B2 (en) | Food container | |
CN110719878B (zh) | 具有蒸汽排出部的烹饪容器 | |
RU148678U1 (ru) | Емкость, содержащая сосуд и крышку | |
KR200473480Y1 (ko) | 도시락 용기 | |
CN210276717U (zh) | 自煮加热碗 | |
CN210162547U (zh) | 一种带有自煮加热碗的食品包装结构 | |
CN106473600B (zh) | 一种电热全真空保温水壶 | |
CN202481497U (zh) | 一种奶粉罐 | |
CN203094707U (zh) | 一种自扣合容器盖 | |
CN205169251U (zh) | 一种一次性密封包装盒 | |
CN204970814U (zh) | 一种炊具 | |
CN211269915U (zh) | 一种自煮加热碗 | |
CN212788170U (zh) | 一种全不锈钢茶仓茶水分离器 | |
CN210556798U (zh) | 一种防漏自加热型打包盒 | |
CN207370565U (zh) | 电热壶 | |
CN218432639U (zh) | 容器罐 | |
KR200458533Y1 (ko) | 압력조리기구의 패킹재 | |
CN105167563A (zh) | 一种炊具 | |
CN210330206U (zh) | 一种可更换内胆的陶瓷内胆保温杯 | |
CN104555142A (zh) | 一种多功能泡面盒 | |
CN215777280U (zh) | 烹饪器具 | |
KR20080004792U (ko) | 조리용기용 뚜껑의 패킹구조 | |
CN210354191U (zh) | 一种可更换内胆的陶瓷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