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0446U - 一种背光结构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结构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0446U
CN210270446U CN201920942768.9U CN201920942768U CN210270446U CN 210270446 U CN210270446 U CN 210270446U CN 201920942768 U CN201920942768 U CN 201920942768U CN 210270446 U CN210270446 U CN 210270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light
adjacent
termin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27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27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0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0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0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结构及终端,涉及终端零部件技术领域。该背光结构,应用于终端,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背光层;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通过透光胶贴合。上述方案,通过在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设置透光胶,保证背光层之间能够紧密的贴合,保证背光层贴合的平整度,能够保证指纹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结构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结构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屏下光学指纹成为指纹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屏下光学指纹技术日渐成熟,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屏下指纹方案成为各大终端、指纹模组厂家、LCD屏厂以及膜材厂家研究的新方向;
当前LCD屏下光学方案,主要原理是采用红外光(通常940nm频段的LED)对手指进行补光,红外补光灯位于LCD屏下,在指纹模组附近(可放置在指纹模组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上,也可以单独放置),红外光通过LCD底部进行补光,利用指纹波峰和波谷对红外光反射强度的差异来形成不同灰阶的指纹纹理图像。
当前背光层的层叠设计中,不同背光层之间通过压合贴在一起的,中间会有间隙,贴合不平整、不够紧密,背光层的层叠间隙一致性不好,影响指纹补光的光路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光电指纹成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结构及终端,以解决因背光结构的各个背光层之间贴合不平整、不够紧密,影响光电指纹成像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结构,应用于终端,所述背光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背光层;
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通过透光胶贴合。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包括第一背光层和与所述第一背光层相邻的第二背光层,所述第一背光层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二背光层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面积相等,所述透光胶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且所述透光胶的分布面积与所述第一面的面积相等。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包括第一背光层和与所述第一背光层相邻的第二背光层,所述第一背光层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二背光层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面积相等,所述透光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四周边缘区域,粘合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四周边缘。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包括第一背光层和与所述第一背光层相邻的第二背光层,所述第一背光层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二背光层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面积相等,所述透光胶分布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面的面积,且所述预设区域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面的四周边缘不重合。
具体地,所述预设区域为指纹模组在背光层上的投影区域。
具体地,所述至少两个背光层包括由由上到下堆叠排列的增亮膜、扩散膜、导光板和反射膜,所述增亮膜、所述扩散膜、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反射膜中的至少二者之间通过所述透光胶贴合。
可选地,设置在不同背光层之间的透光胶的厚度相等。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的背光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指纹模组;
所述指纹模组设置于所述背光结构远离终端盖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下偏振片;
所述下偏振片设置在所述背光结构远离指纹模组的一侧,所述下偏振片与所述背光结构通过透光胶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在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设置透光胶,保证背光层之间能够紧密的贴合,保证背光层贴合的平整度,能够保证指纹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结构与下偏振片的设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光胶的设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结构与下偏振片的设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光胶的设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结构与下偏振片的设置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光胶的设置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背光结构的各个背光层之间贴合不平整、不够紧密,影响光电指纹成像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背光结构及终端。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结构,应用于终端,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背光层;
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通过透光胶20贴合。
因透光胶20具有粘合特性,且透光胶具有高透光的特性,其设置在背光层之间对光线传输的影响极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能保证指纹的成像效果不受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背光结构主要包括由上到下堆叠排列的增亮膜12、扩散膜13、导光板14和反射膜15四个背光层,所述增亮膜12、所述扩散膜13、所述导光板14和所述反射膜15中的至少二者之间通过所述透光胶20贴合,在进行透光胶20设置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背光结构中进行透光胶20的设置:
方式一、只在一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设置透光胶20;
例如,只在增亮膜12和扩散膜13之间设置透光胶20;或者,只在扩散膜13和导光板14之间设置透光胶20;或者,只在导光板14和反射膜15之间设置透光胶20。
方式二、在两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设置透光胶20;
例如,在增亮膜12和扩散膜13之间设置透光胶20,同时在扩散膜13和导光板14之间设置透光胶20;或者,在增亮膜12和扩散膜13之间设置透光胶20,同时在导光板14和反射膜15之间设置透光胶20;或者,在扩散膜13和导光板14之间设置透光胶20,同时在导光板14和反射膜15之间设置透光胶20。
方式三、在三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设置透光胶20;
也就是说,在增亮膜12和扩散膜13之间设置透光胶20、在扩散膜13和导光板14之间设置透光胶20以及在导光板14和反射膜15之间均设置透光胶20,此种情况下指的是,在背光结构的每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均设置透光胶20,以此可以保证各个背光层之间贴合的平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透光胶的设置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设置相邻两个背光层之间的透光胶20。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包括第一背光层和与所述第一背光层相邻的第二背光层,所述第一背光层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二背光层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面积相等。
方式一、所述透光胶20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且所述透光胶20的分布面积与所述第一面的面积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方式指的是在两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设置与背光层的面积相等的透光胶,即相邻的两个背光层之间通过透光胶进行无缝贴合,例如,当在导光板14和反射膜15之间设置透光胶20时,如图2所示,透光胶20覆盖在反射膜15与导光板14正对的一整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方式使得背光层贴合更紧密,背光层的间隙均匀的填充透光胶,也能保证间隙的一致性和背光层贴合的平整度,保证指纹补光光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由于透光胶具有高透光性,因此也不会对正常LCD显示造成影响。
方式二、所述透光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四周边缘区域,粘合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四周边缘;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方式指的是在两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的四周边缘区域设置透光胶,即相邻的两个背光层之间仅通过四周边缘区域的透光胶进行贴合,位于相邻的两个背光层的中心区域是没有透光胶的,例如,当在导光板14和反射膜15之间设置透光胶20时,如图4所示,透光胶20覆盖在反射膜15与导光板14正对的一面的四周边缘区域上。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方式使得背光层贴合更紧密,保证指纹补光光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由于透光胶具有高透光性,因此也不会对正常LCD显示造成影响,同时,此种方式可以减少透光胶的用量,能够降低背光结构的生产成本。
方式三、所述透光胶分布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面的面积,且所述预设区域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面的四周边缘不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区域为指纹模组在模组件上的投影区域(即指纹成像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方式指的是在两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的指纹成像区域设置透光胶,即相邻的两个背光层之间仅通过指纹成像区域的透光胶进行贴合,位于相邻的两个背光层的四周边缘区域是没有透光胶的,例如,当在导光板14和反射膜15之间设置透光胶20时,如图6所示,透光胶20覆盖在反射膜15与导光板14正对的一面的指纹成像区域上。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方式使得背光层贴合更紧密,背光层之间对应指纹成像区域的间隙均匀的填充透光胶,也能保证指纹成像区域间隙的一致性和背光层贴合的平整度,保证指纹补光光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由于透光胶具有高透光性,因此也不会对正常LCD显示造成影响,同时,此种方式可以减少透光胶的用量,能够降低背光结构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背光结构中透光胶20的设置方式以及相邻两个背光层之间的透光胶20的设置方式可以随意组合搭配,例如,背光结构中透光胶20的设置方式采用方式一,相邻两个背光层之间的透光胶20的设置方式采用方式一、方式二和方式三中的一种;例如,背光结构中透光胶20的设置方式采用方式二,相邻两个背光层之间的透光胶20的设置方式采用方式一、方式二和方式三中的至少一种;例如,背光结构中透光胶20的设置方式采用方式三,相邻两个背光层之间的透光胶20的设置方式采用方式一、方式二和方式三中的至少一种。
还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设置在不同背光层之间的透光胶的厚度相等,以此可以较好的保证指纹补光的光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透光胶的厚度不做限制,按照行业通用厚度且满足制程工艺即可,例如,透光胶的厚度可以为5um、10um、20um等。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的背光结构。
具体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指纹模组;
所述指纹模组设置于所述背光结构远离终端盖板的一侧。
还需要说明的是,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终端还包括:下偏振片11;
具体地,所述下偏振片11设置在所述背光结构远离指纹模组的一侧,所述下偏振片与所述背光结构通过透光胶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该下偏振片11为LCD模组(即LCM)的组成部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终端由上到下的组成结构依次为:终端盖板、位于终端盖板下方的LCD模组、设置于LCD模组下方的背光结构、设置在背光结构下方的指纹模组(该指纹模组主要包括指纹模组镜头、可见光滤波片和指纹传感器);具体地,LCD模组中的下偏振片11与背光结构中的增亮膜12贴合设置;为了进一步保证指纹补光的光路在背光结构和LCD模组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下偏振片11和增亮膜12之间也通过透光胶进行贴合,且二者之间的透光胶20的设置可以采用上述在相邻两个背光层之间进行透光胶20设置的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下偏振片11和增亮膜12之间的透光胶的设置厚度与背光结构中背光层之间设置的透光胶的厚度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该背光结构的终端,能够保证指纹补光的光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该终端具有良好的指纹成像效果,保证了终端指纹识别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提到的透光胶可以为常用的光学胶(OCA)、硅胶、亚克力胶、丙烯酸树脂、不饱和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也可以是上述材质改进或合成的具有光学高透特性的透光胶。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背光结构,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背光层;
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之间通过透光胶贴合;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背光层包括由上到下堆叠排列的增亮膜、扩散膜、导光板和反射膜,所述增亮膜、所述扩散膜、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反射膜中的至少二者之间通过所述透光胶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包括第一背光层和与所述第一背光层相邻的第二背光层,所述第一背光层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二背光层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面积相等,所述透光胶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且所述透光胶的分布面积与所述第一面的面积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包括第一背光层和与所述第一背光层相邻的第二背光层,所述第一背光层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二背光层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面积相等,所述透光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四周边缘区域,粘合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四周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背光层包括第一背光层和与所述第一背光层相邻的第二背光层,所述第一背光层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二背光层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面积相等,所述透光胶分布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面的面积,且所述预设区域的边缘与所述第一面的四周边缘不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区域为指纹模组在背光层上的投影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不同背光层之间的透光胶的厚度相等。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纹模组;
所述指纹模组设置于所述背光结构远离终端盖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偏振片;
所述下偏振片设置在所述背光结构远离指纹模组的一侧,所述下偏振片与所述背光结构通过所述透光胶贴合。
CN201920942768.9U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背光结构及终端 Active CN210270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2768.9U CN210270446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背光结构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2768.9U CN210270446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背光结构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0446U true CN210270446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4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2768.9U Active CN210270446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背光结构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0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662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588547B (zh) 偏光片、顯示模組、觸控式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8230914B (zh) 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CN210005817U (zh) 显示装置
CN114824141A (zh) 显示装置
TW202305565A (zh) 觸控板模組
KR101378344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TWI785392B (zh) 顯示裝置
JP3159253U (ja) 照明光源付きタッチパネルモジュール
US1186040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reflective display
JP2017157467A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0270446U (zh) 一种背光结构及终端
TWI395015B (zh) 顯示裝置
EP4040275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9765713B (zh) 一种加固显控终端的制作方法
CN219202099U (zh) 改进的电子纸显示器照明结构
CN219285563U (zh) 改进的电子纸显示器照明结构
US11846862B1 (en) Front light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US11567541B1 (en) Self-illuminating touch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device
JP3241183U (ja) 改良された電子ペーパーディスプレイ照明構造
CN212379694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4422923U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738605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4670559U (zh) 一种高透光率的抗冲击型电阻触摸屏
CN217443707U (zh) 自照明的触控式电子纸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