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8334U - 换热器及其换热管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及其换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8334U
CN210268334U CN201920989439.XU CN201920989439U CN210268334U CN 210268334 U CN210268334 U CN 210268334U CN 201920989439 U CN201920989439 U CN 201920989439U CN 210268334 U CN210268334 U CN 210268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heat exchange
section
inner ribs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94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瑞雪
高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894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8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8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8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其换热管,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管的包括多个通道,相邻所述通道通过内筋间隔开,多个所述通道沿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二管段连接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所述第一管段中的通道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管段中的通道数量。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应用到换热器中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换热器及其换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其换热管。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折弯换热器包括集流管、扁管和翅片,扁管与集流管连接,扁管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连接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折弯段,翅片设在相邻第一段之间和相邻第二段之间,而折弯段无翅片排布。由于翅片在换热器中能够增大换热器的换热表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由此翅片的布置对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相关技术中,折弯段的高度相对较大,即无翅片区域相对较大,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换热管,将该换热管应用到换热器中,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换热管包括多个通道,相邻所述通道通过内筋间隔开,多个所述通道沿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二管段沿所述长度方向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管段相连,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所述第一管段中的通道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管段中的通道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管,通过将换热管设置成宽度不同,且换热管中第一管段中的通道数量与第三管段中的通道数量不同,能够在将该换热管应用到换热器中时,在换热管的宽度较窄处折弯,以减小折弯区域宽度,增大有翅片的主换热区域,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段的宽度沿从所述第一管段朝向所述第三管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通道包括多个第一通道和多个第二通道,所述内筋包括第一内筋和第二内筋,相邻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内筋间隔,相邻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内筋间隔,所述第二内筋位于所述第一内筋外侧,所述第一内筋贯穿所述换热管,所述第二内筋贯穿所述第一管段,且所述第二内筋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管段中,所述第二内筋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距,以将所述第二通道与多个所述第一通道中的最外侧通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通道包括多个第三通道和多个第四通道,所述内筋包括多个第三内筋和一个或多个第四内筋,所述第三内筋设在所述第一管段或设在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多个所述第三内筋沿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相邻所述第三通道通过所述第三内筋间隔开,所述第四内筋在所述第三管段或设在所述第三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多个所述第四内筋沿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相邻所述第四通道通过所述第四内筋间隔开,所述第四内筋与所述第三内筋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具有间距,以将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在所述长度方向上间隔开,且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内筋的个数多于所述第四内筋的个数,多个所述第三内筋中的一部分与多个所述第四内筋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分别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段包括第一端和主体部,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一端的外周面相连,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一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管段的主体部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均为一个,且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沿所述长度方向顺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均为两个,所述第三管段为一个,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管段,所述一个第二管段连接一个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二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管段,所述另一个第二管段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管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平行设置;和多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插入第一集流管中与第一集流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插入第二集流管中与第二集流管连接,以连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三管段处折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设置沿长度方向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换热管,且换热管的第一管段中的通道数量与第三管段中的通道数量不同,并在换热管的宽度较窄处折弯,能够减小折弯区域宽度,增大有翅片的主换热区域,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另一个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所述第三管段绕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相对于两个第二管段分别扭转预定扭转角度,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三管段处折弯以便所述一个第一管段和所述另一个第一管段之间成预定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一端绕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的其余部分分别扭转预定扭转角度,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一端处折弯以便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的其余部分之间成预定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直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换热管在第一管段处的横截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换热管在第三管段处的横截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换热管在第二管段处的横截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11是现有换热器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换热器1,
换热管11,第一管段111,第二管段112,第二管段的第一端1121,第二管段的第二端1122,第二管段的第二端的端面11221,第三管段113,
通道12,第一通道121,第二通道122,第三通道123,第四通道124,
内筋13,第一内筋131,第二内筋132,第三内筋133,第四内筋134,
第一集流管14,
第二集流管15,
翅片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夹具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管11,换热管11的厚度沿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相同。换言之,沿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换热管11的厚度保持不变。
换热管11包括多个通道12,相邻通道12通过内筋13间隔开,内筋13沿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通道12沿换热管11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换言之,换热管11中设有多个沿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内筋,相邻内筋之间、最外侧内筋与换热管11的管壁之间形成通道12。
换热管11包括第一管段111、第二管段112和第三管段113,第二管段112沿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管段112的第一端与第一管段111相连,第二管段112的第二端与第三管段113相连。换言之,第二管段112连接在第一管段111和第三管段113之间。如图1、5-6所示,第二管段112的左端与第一管段111的右端相连,第二管段112的右端与第三管段113的左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第一管段111的宽度沿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相同。换言之,沿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第一管段111的宽度保持不变。
第三管段113的宽度沿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相同。换言之,沿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第三管段113的宽度保持不变。
且第一管段111的宽度与第三管段113的宽度不同。换言之,第一管段111的宽度与第三管段113的宽度不同。
第二管段112的宽度沿从第一管段111朝向第三管段113的方向(图1、5-6所示的从左向右的方向)变化。换言之,第一管段111的宽度小于第三管段113的宽度时,第二管段112的宽度沿从第一管段111朝向第三管段113的方向增大;第一管段111的宽度大于第三管段113的宽度时,第二管段112的宽度沿从第一管段111朝向第三管段113的方向减小。
第一管段111中的通道12的数量与第三管段113中的通道12的数量不同。换言之,第一管段111的宽度小于第三管段113的宽度时,第一管段111中的通道12的数量小于第三管段113中的通道12的数量;第一管段111的宽度大于第三管段113的宽度时,第一管段111中的通道12的数量大于第三管段113中的通道12的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管,通过将换热管11设置成沿长度方向厚度相同、宽度不同,且换热管中第一管段111中的通道12的数量与第三管段113中的通道12的数量不同,能够在将该换热管11应用到换热器中时,在换热管11的宽度较窄处折弯,以减小折弯区域宽度,增大有翅片的主换热区域,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第一管段111的宽度大于第三管段113的宽度,第二管段112的宽度沿从第一管段111朝向第三管段113的方向逐渐减小。
换言之,如图1、5-6所示,第二管段112的宽度从左向右逐渐减小。如图7所示,左侧第二管段112的宽度从左向右逐渐减小,右侧第二管段112的宽度从右向左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多个通道12包括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内筋13包括第一内筋131和第二内筋132,相邻第一通道121通过第一内筋131间隔开,相邻第二通道122通过第二内筋132间隔。
第二内筋132位于第一内筋131外侧,第一内筋131贯穿换热管11,第二内筋132贯穿第一管段111,且第二内筋132的一端伸入第二管段112中,第二内筋132的上述一端,即第二内筋132伸入第二管段112的一端,与第二管段112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距,以将第二通道122与多个第一通道121中的最外侧通道连通。
换言之,如图1和图7所示,换热管11中设有多个第一通道121和多个第二通道122,其中多个第一通道121从左向右依次贯穿换热管11。第二通道122位于多个第一通道121外侧,且第二通道122从第一管段111的外端向内延伸且延伸至第二管段112内,第一通道121的内端与第二管段112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多个通道12包括多个第三通道123和多个第四通道124,内筋13包括多个第三内筋133和多个第四内筋134,第三内筋133设在第一管段111内或者设在第一管段111和第二管段112内,多个第三内筋133沿第一管段111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相邻第三通道123通过第三内筋133间隔开。
第四内筋134在第三管段113内或设在第三管段113和第二管段112内,多个第四内筋134沿第三管段113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相邻第四通道124通过第四内筋134间隔开,第四内筋134与第三内筋133在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上具有间距,以将第三通道123和第四通道124在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且第三通道123与第四通道124连通。
第三内筋133的个数多于第四内筋134的个数,多个第三内筋133中的一部分与多个第四内筋134在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上分别位于同一直线上。换言之,多个第三通道123中的一部分与多个第四通道124在长度方向上分别对齐。
如图5和图6所在实施例中,第三内筋133设在第一管段111内,第四内筋134设在第三管段113中。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第三内筋133的右端可伸入第二管段112中,第四内筋134的左端可伸入第二管段112中,只要保证第三内筋133的右端与第四内筋134的左端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管段113包括第一端(图5所示的第三管段113的左端)和主体部(除第一端以外的部分),第二管段112的第二端1122的端面11221与第三管段113的第一端的外周面相连,第三管段113的第一端的厚度小于第三管段113的主体部的厚度。
如图5所示,第二管段112的左端与第一管段111的右端相连,第二管段112的右端面与第三管段113的外周面相连,且第三管段113的左端的厚度小于第三管段113其余部分的厚度,即第三管段113的左端具有缩口,以使第三管段113左端的外周面与第二管段112的右端面相连后保证换热管11的厚度沿长度方向不变。
进一步地,第二管段112与第一管段111一体形成,第二管段112与第三管段113焊接在一起。
在另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一管段111、第二管段112和第三管段113一体形成。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如图1、5-6所示,第一管段111、第二管段112和第三管段113均为一个,且第一管段111、第二管段112和第三管段113沿长度方向顺次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管段111和第二管段112均为两个,第三管段113为一个,该第三管段113的第一端连接一个第二管段112,该一个第二管段112连接一个第一管段111,该第三管段113的第二端连接另一个第二管段112,该另一个第二管段112连接另一个第一管段111。换言之,第三管段113的左端和右端均通过一个第二管段112与一个第一管段111相连。
下面参考附图8-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
如图8-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1包括第一集流管14、第二集流管15和多个换热管。第二集流管15与第一集流管14平行设置。
换热管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换热管11的第一端插入第一集流管14中与第一集流管14连接,换热管11的第二端插入第二集流管15中与第二集流管15连接,以连通第一集流管14和第二集流管15。换言之,换热管11连接在第一集流管14和第二集流管15之间以连通第一集流管14和第二集流管15。
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沿第一集流管14和第二集流管15的径向设置。换言之,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集流管14和第二集流管15的径向相同。
每个换热管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管11,其中换热管11的第三管段113的宽度小于第一管段111的宽度,换热管11在第三管段113处折弯,以使该换热器1为折弯式换热器。
相邻换热管11之间设有翅片16,翅片16的设置可以提高相邻的两个换热管11的换热面积,提高了每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设置沿长度方向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换热管11,且换热管11的第一管段111中的通道12数量与第三管段113中的通道12数量不同,并在换热管11的宽度较窄处折弯,能够减小折弯区域宽度,增大有翅片的主换热区域,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对比图9和图11可知,图9中折弯段的宽度为W2,折弯区域的宽度为δ1,图11中折弯段的宽度为W1,折弯区域的宽度为δ2,其中W2<W1,则δ2<δ1,即折弯段的宽度W越宽,则折弯区域的宽度δ越大;折弯段的宽度W越小,则折弯区域的宽度δ越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换热管11的一个第一管段111与第一集流管14相连,换热管11的另一个第一管段111与第二集流管15相连,换热管11的第三管段113的宽度小于第一管段111的宽度。第三管段113绕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两个第二管段112分别扭转预定扭转角度,换热管11在第三管段113处折弯以便一个第一管段111和另一个第一管段111之间成预定夹角。换言之,该实施例中换热器1采用图7所示的换热管11,并在第三管段113处折弯。
如图9所示,第一管段111的宽度为W1,第三管段113的宽度为W2,且W2<W1。在宽度较窄的第三管段113处折弯,则折弯区域的宽度相对较小,即无翅片的折弯区域相对较小,从而相对增大了有翅片的主换热区域,由此,有效换热面积增大,提高了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0所示,换热管11的第一管段111与第一集流管14相连,换热管11的第三管段113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流管15相连,第三管段113的宽度W2小于第一管段111的宽度W1,第三管段113的第一端绕换热管1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二管段112和第三管段113的其余部分分别扭转预定扭转角度,换热管11在第三管段113的第一端处折弯以便第一管段111和第三管段113的其余部分之间成预定角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管段113的其余部分是第三管段113中排除第三管段113的第一端之外的部分。换言之,第三管段113的其余部分和第三管段113的第一端构成了第三管段113。
换言之,该实施例中换热器1采用图1-6所示的换热管11,并在第三管段113的第一端处折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集流管14和第二集流管15对应的管段的宽度不同,从而适应不同的换热性能需求,且能够节省空间。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二集流管15的直径小于第一集流管14的直径。由于第一管段111的宽度比第三管段113的宽度大,且第一管段111的第一端插入第一集流管14中,第三管段113的第二端插入第二集流管15中,故第二集流管15的直径可以比第一集流管14的直径小。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集流管15的直径减小,可减小第二集流管15的内容积,从而减少系统的制冷剂充注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通道,相邻所述通道通过内筋间隔开,多个所述通道沿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二管段沿其长度方向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管段相连,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所述第一管段中的通道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管段中的通道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宽度沿从所述第一管段朝向所述第三管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道包括多个第一通道和多个第二通道,所述内筋包括第一内筋和第二内筋,相邻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内筋间隔,相邻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内筋间隔,所述第二内筋位于所述第一内筋外侧,所述第一内筋贯穿所述换热管,所述第二内筋贯穿所述第一管段,且所述第二内筋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管段中,所述第二内筋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距,以将所述第二通道与多个所述第一通道中的最外侧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道包括多个第三通道和多个第四通道,所述内筋包括多个第三内筋和一个或多个第四内筋,所述第三内筋设在所述第一管段或设在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多个所述第三内筋沿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相邻所述第三通道通过所述第三内筋间隔开,
所述第四内筋在所述第三管段或设在所述第三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多个所述第四内筋沿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相邻所述第四通道通过所述第四内筋间隔开,所述第四内筋与所述第三内筋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具有间距,以将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在所述长度方向上间隔开,且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
所述第三内筋的个数多于所述第四内筋的个数,多个所述第三内筋中的一部分与多个所述第四内筋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分别位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段包括第一端和主体部,所述第二管段的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一端的外周面相连,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一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管段的主体部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均为一个,且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沿所述长度方向顺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均为两个,所述第三管段为一个,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管段,所述一个第二管段连接一个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二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管段,所述另一个第二管段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管段。
8.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集流管;
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平行设置;和
多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插入第一集流管中与第一集流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插入第二集流管中与第二集流管连接,以连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换热管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三管段处折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换热管为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管,一个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另一个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所述第三管段绕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相对于两个第二管段分别扭转预定扭转角度,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三管段处折弯以便所述一个第一管段和所述另一个第一管段之间成预定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换热管为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管,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所述第三管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宽度,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一端绕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的其余部分分别扭转预定扭转角度,所述换热管在所述第三管段的第一端处折弯以便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的其余部分之间成预定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直径。
CN201920989439.XU 2019-06-27 2019-06-27 换热器及其换热管 Active CN210268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9439.XU CN210268334U (zh) 2019-06-27 2019-06-27 换热器及其换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9439.XU CN210268334U (zh) 2019-06-27 2019-06-27 换热器及其换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8334U true CN210268334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5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9439.XU Active CN210268334U (zh) 2019-06-27 2019-06-27 换热器及其换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83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0432A (zh) * 2021-02-02 2021-06-01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换热管组件、微通道换热器、空调系统及换热器设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0432A (zh) * 2021-02-02 2021-06-01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换热管组件、微通道换热器、空调系统及换热器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3006B2 (en) Header plate for use in a heat exchanger
CN101846465B (zh) 换热器
US7921558B2 (en) Non-cylindrical refrigerant condui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EP3040667B1 (en) Heat exchanger
US11085701B2 (en) Double-row bent heat exchanger
EP3511664B1 (en) Un-finned heat exchanger
WO2008007694A1 (fr) Échangeur de chaleur de type à ailettes et tubes, et son tube de retour coudé
JP2009063228A (ja) 扁平状伝熱管
JP2008170041A (ja) 熱交換器
US20210285733A1 (en) Heat exchanger
JP2020094791A5 (zh)
CN210321335U (zh) 换热器
WO2015158176A1 (zh) 翅片和具有该翅片的折弯式换热器
CN210268334U (zh) 换热器及其换热管
CN217383880U (zh) 微通道换热器
US20230332844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CN209910481U (zh) 扁管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WO2014146505A1 (zh) 折弯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KR20150030201A (ko) 핀·앤드·튜브형 열 교환기용 전열관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핀·앤드·튜브형 열 교환기
WO2022143393A1 (zh) 换热器
CN218002296U (zh) 转接管及其微通道换热器
CN109595951B (zh) 一种换热装置
CN210486167U (zh) 换热器和具有它的热泵热水器系统
CN218097305U (zh) 换热器
US20210278148A1 (en) Heat excha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