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6042U - 充气接头 - Google Patents

充气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6042U
CN210266042U CN201920872767.1U CN201920872767U CN210266042U CN 210266042 U CN210266042 U CN 210266042U CN 201920872767 U CN201920872767 U CN 201920872767U CN 210266042 U CN210266042 U CN 210266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lation
thimble
hole
connector
inn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27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xiang Zhuoc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xiang Zhuoc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xiang Zhuoc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xiang Zhuoch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27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6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6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6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充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气接头。其包括外壳、顶针、弹性装置、压紧部和胶套;外壳内设置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压紧孔、充气孔和排气孔;顶针滑动设置在容置空间内;弹性装置与顶针连接,用于给顶针滑向排气孔的力;压紧部转动设置在外壳上,通过压紧孔与顶针连接;胶套设置在排气孔上;胶套上设置有沉头通孔;顶针的一端能够在沉头通孔内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接头,通过顶针和胶套的配合,使得美式充气嘴和法式充气嘴均能够与充气接头连接,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使得胶套和顶针能够自动适应美法气嘴及同规格锁紧构件,从而达到省时便捷的目的。

Description

充气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充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气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日常接触的轮胎充气嘴的种类有美式、法式等不同的规格。通常的充气接头会做成双出气孔或者双接头(老式带铁夹子的充气接头),充气时根据不同气嘴来选择出气孔或者充气接头。而多数人不清楚气嘴的种类,经常产生误操作,进而充气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充气时,需要先对充气接头进行选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接头,包括外壳、顶针、弹性装置、压紧部和胶套;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压紧孔、充气孔和排气孔;
所述顶针滑动设置在容置空间内;
所述弹性装置与所述顶针连接,用于给所述顶针滑向所述排气孔的力;
所述压紧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通过所述压紧孔与所述顶针连接;
所述胶套设置在所述排气孔上;
所述胶套上设置有沉头通孔;
所述顶针的一端能够在所述沉头通孔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空间内滑动设置有内芯;
所述内芯的一端与所述压紧部相抵;
所述顶针滑动设置在所述内芯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上设置有卡扣;
所述顶针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内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
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装置为压簧;
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内芯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顶针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气嘴帽;
所述气嘴帽设置在所述排气孔处,用于将所述胶套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连接头;
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充气孔内,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气管连接部;
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连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部为压把;
所述压把通过转动销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接头,通过顶针和胶套的配合,使得美式充气嘴和法式充气嘴均能够与充气接头连接,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使得胶套和顶针能够自动适应美法气嘴及同规格锁紧构件,从而达到省时便捷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接头未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接头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接头的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接头的顶针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接头的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接头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接头与美式嘴配合时的充气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接头与法式嘴配合时的充气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1-1:压紧孔;1-2:销孔;1-3:容置空间;1-4:排气孔;1-5:充气孔;
2:压把;
3:转动销;
4:内芯;4-1:第一密封槽;4-2:弹性杆;4-3:卡扣;4-4:定位柱;
5:密封环;
6:压簧;
7:顶针;7-1:卡接部;7-2:卡槽;7-3:针头;7-4:侧气孔;
8:胶套;8-1:沉头通孔;8-2:第一定位部;8-3:沉头槽;
9:气嘴帽;
10:密封圈;
11:连接头;11-1:密封凸起;11-2:第二定位部;11-3:连接通孔;11-4:第二密封槽;
12:螺帽;
13:美式嘴;
14:法式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接头,包括外壳1、顶针7、弹性装置、压紧部和胶套8;外壳1内设置有容置空间1-3,容置空间1-3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压紧孔1-1、充气孔1-5和排气孔1-4;顶针7滑动设置在容置空间1-3内;弹性装置与顶针7连接,用于给顶针7滑向排气孔1-4的力;压紧部转动设置在外壳1上,通过压紧孔1-1与顶针7连接;胶套8设置在排气孔1-4上;胶套8上设置有沉头通孔8-1;顶针7的一端能够在沉头通孔8-1内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接头在使用时,手扶外壳1,将充气接头的胶套8与充气嘴配合后,通过弹性装置自动调节顶针7和胶套8的相对位置,使得胶套8和顶针7能够与不同的充气嘴的配合,启动压紧部,实现自适应充气的功能。
在使用时,气体从充气孔1-5进入到容置空间1-3后,进入内芯4内部,并从顶针7的侧气孔7-4上输出,经过胶套8的沉头通孔8-1后,进入充气嘴内,实现对轮胎充气的目的。
具体的,当使用美式嘴13时,由于气嘴直径较大,不能进入到沉头通孔8-1内,只能使气嘴与胶套8上的沉头槽8-3相抵,实现美式嘴13与胶套8的连通,此时,气体的流向为从顶针7进入胶套8,再进入美式嘴13,实现充气功能。
当使用法式嘴14时,气嘴的直径较小,其插入到沉头通孔8-1内,将顶针7顶开,使得气体能够直接从容置空间1-3进入到法式嘴14内,实现充气功能。
进一步的,在容置空间1-3内滑动设置有内芯4;内芯4的一端与压紧部相抵;顶针7滑动设置在内芯4内。
通过内芯4的设置,使得压紧部不会直接与顶针7相抵,而是先与压紧部抵接后,通过内芯4带动顶针7进行滑动,且将弹性装置设置在内芯4内,既保证了顶针7的移动性,又保证了顶针7的弹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内芯4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使得从充气孔1-5进入到容置空间1-3内的气体,能够通过通气孔进入到内芯4内部,进而进入到顶针7中,通过顶针7和胶套8后,输入到充气嘴,实现充气功能。
为了使顶针7不会在内芯4内滑出,本实施例中,在通气孔上设置有卡扣4-3,卡扣4-3通过弹性杆4-2与通气孔的侧壁连接,同时,在顶针7的上端设置了卡接部7-1,使得将顶针7压入到内芯4的内部时,卡接部7-1能够与卡扣4-3相抵,通过卡扣4-3实现对卡接部7-1的阻挡,进而实现将顶针7限制在内芯4内。
具体的,卡扣4-3的下端或卡接部7-1的上端具有斜面,通过对顶针7向上施加推力,由于卡扣4-3通过弹性杆4-2与内芯4连接,在顶针7通过推力挤压时,弹性杆4-2发生形变,使得顶针7能够推动卡扣4-3张开,顶针7能够较为容易的插入到内芯4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4-3在内芯4上对称设置,使得其与顶针7的连接较为稳定,受力较为均衡。
当使用美式嘴13时,弹性装置的作用下,顶针7的针头7-3插入在胶套8内;当使用法式嘴14时,弹性装置被压缩或拉伸,顶针7的针头7-3收回到内芯4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进入容置空间1-3内的气体从压紧孔1-1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在内芯4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密封槽4-1;并在第一密封槽4-1内设置有密封环5,使得密封环5的外圈与外壳1的内壁相抵,实现对容置空间1-3的压紧孔1-1的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为压簧6;压簧6的一端与内芯4相抵,另一端与顶针7相抵。
具体的,在内芯4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柱4-4,压簧6的一端套设在定位柱4-4上,且与内芯4的上端内部相抵,压簧6的另一端与顶针7的上端相抵,实现对顶针7施加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胶套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定位部8-2,其能够与外壳1的端部相抵,实现对胶套8的定位,胶套8的外壁与排气孔1-4的内壁相抵接,通过过盈配合将胶套8固定在排气孔1-4内,由于胶套8的材质较软,其在受压产生形变时,容易与外壳1脱离。
为避免胶套8的脱离,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上设置了气嘴帽9;气嘴帽9设置在排气孔1-4处,用于将胶套8固定在外壳1上。
具体的,外壳1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在气嘴帽9上设置内螺纹,将气嘴帽9与外壳1进行螺纹连接,实现气嘴帽9的固定,进而将胶套8固定在排气孔1-4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外壳1上连接设置有连接头11;连接头11的一端设置在充气孔1-5内,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气管连接部;连接头11上设置有连通孔。
通过连接头11的设置,使得充气软管能够较为方便的与外壳1进行连接,进而实现对充气孔1-5充气,最终实现对充气嘴充气的目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头1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11-2,通过第二定位部11-2与外壳1的端部相抵,实现对连接头11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定位。
连接头11以第二定位部11-2为分界,一端插入到充气孔1-5内,另一端在外伸出,且在外伸出的一端上设置有密封凸起11-1,充气软管套在连接头11上时,且通过密封凸起11-1进行张紧,使得充气软管固定在连接头11上,能够通过连接头11上的连接通孔11-3给容置空间1-3内充气,再通过排气孔1-4将气体送入到充气嘴内,实现对轮胎的充气。
为保证连接头11与外壳1之间的密封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头11插入到充气孔1-5内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槽11-4,在第二密封槽11-4内设置有密封圈10,通过密封圈10实现连接头11与外壳1之间的密封。
需要指出的是,连接头11与外壳1之间的密封可以是通过密封圈10实现的,但其不仅仅局限于密封圈10密封这一种方式,其还可以是其他的密封方式,如还可以是迷宫密封、油封等,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实现对连接头11与外壳1之间的密封即可。
为了使得连接头11在外壳1上的连接较为稳定,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头11的外侧设置了螺帽12,螺帽12与外壳1螺纹连接,将连接头11固定在外壳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压紧部为压把2;压把2通过转动销3与外壳1转动连接。
具体的,在外壳1上设置有销孔1-2,转动销3插入到销孔1-2内,且压把2转动设置在转动销3上,进而实现压把2在外壳1上的转动连接。
由上述可知,在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接头的具体结构如下:
在外壳1的前端设有上下通透的容置空间1-3,在容置空间1-3内置入阀体。在阀体的结构中,包括一个上端封闭且为桶型的内芯4,并在内芯4外壁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环5,在内芯4的内部装入压簧6,顶针7压住压簧6,推入适当位置,当卡扣4-3陷入顶针7的卡槽7-2中时,顶针7会被锁住,不会脱出,实现上下弹性滑动。容置空间1-3的下部置入环形的胶套8,再由气嘴帽9旋紧固定。
外壳1上端设有压紧孔1-1,与压把2通过转动销3衔接,实现上下扳动的效果。
外壳1的后部中空,设置有充气孔1-5,置入套有密封圈10的连接头11,可与充气软管连接,尾端外侧设有外螺纹,与螺帽12螺纹连接。
使用时,用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孔1-4套住充气嘴,然后向上抬起压把2,压迫内芯4向下运动一段距离,迫使胶套8变形收缩,起到锁紧充气嘴及防止漏气的目的,使得充气过程中充气嘴不会有松脱或者移动的情况发生。
如图9所示,当充气嘴为美式气嘴时,阀体中的顶针7向下顶开充气嘴的阀门,此时气体可由打气筒通过进气道灌冲进入美式气嘴,达到灌冲美式气嘴的目的。
如图10所示,当充气嘴为法式时,顶针7会被法式气嘴向上顶开,此时气体可由打气筒通过进气道灌冲进入法式嘴14,达到灌冲法式气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接头,通过顶针7和胶套8的配合,使得美式充气嘴和法式充气嘴均能够与充气接头连接,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使得胶套8和顶针7能够自动适应美法气嘴及同规格锁紧构件,从而达到省时便捷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顶针、弹性装置、压紧部和胶套;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压紧孔、充气孔和排气孔;
所述顶针滑动设置在容置空间内;
所述弹性装置与所述顶针连接,用于给所述顶针滑向所述排气孔的力;
所述压紧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通过所述压紧孔与所述顶针连接;
所述胶套设置在所述排气孔上;
所述胶套上设置有沉头通孔;
所述顶针的一端能够在所述沉头通孔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滑动设置有内芯;
所述内芯的一端与所述压紧部相抵;
所述顶针滑动设置在所述内芯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上设置有卡扣;
所述顶针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内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
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压簧;
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内芯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顶针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气嘴帽;
所述气嘴帽设置在所述排气孔处,用于将所述胶套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连接头;
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充气孔内,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气管连接部;
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连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为压把;
所述压把通过转动销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CN201920872767.1U 2019-06-11 2019-06-11 充气接头 Active CN210266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2767.1U CN210266042U (zh) 2019-06-11 2019-06-11 充气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2767.1U CN210266042U (zh) 2019-06-11 2019-06-11 充气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6042U true CN210266042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1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2767.1U Active CN210266042U (zh) 2019-06-11 2019-06-11 充气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6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0871B (zh) 車載用空氣壓縮機之串接軟管的止逆接頭結構
US9206916B1 (en) Dual-purpose tire inlet valve connector
US6953326B2 (en) Air pump having air cylinder/manual dual charging mode
EP3202601A1 (en) Pneumatic valve adaptor
CN204300589U (zh) 直迫式充气接头
CN210266042U (zh) 充气接头
CN208593296U (zh) 一种开关方便的油箱盖
CN109555927B (zh) 充气接头
CN210484725U (zh) 一种充放两用气阀
EP2857682B1 (en) Single-mouth nozzle head
CN205995282U (zh) 正压过膜器
CN212898826U (zh) 可内藏补胎工具的便携式打气装置
CN107477291B (zh) 旋转夹爪式气嘴
CN111734608A (zh) 一种充气泵的气嘴结构
TWM527509U (zh) 短頭型美法氣嘴通用接頭
CN216077469U (zh) 可快速装配的便携打气筒
CN220815922U (zh) 一种新型打气筒
CN205859442U (zh) 旋转夹爪式气嘴
CN219318214U (zh) 按压出气装置
TWI593903B (zh) Short head American gas nozzle common connector
CN215445207U (zh) 一种按压式快速充气装置
CN211448972U (zh) 转动型美法通用气嘴
CN103291981A (zh) 轮胎充气嘴
CN212679232U (zh) 注气阀及使用其的穿刺器
CN211078423U (zh) 一种开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