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4975U - 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4975U
CN210264975U CN201921287003.2U CN201921287003U CN210264975U CN 210264975 U CN210264975 U CN 210264975U CN 201921287003 U CN201921287003 U CN 201921287003U CN 210264975 U CN210264975 U CN 210264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gr
air inlet
intake manifold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70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华锋
丁文敏
安娜
黄贤龙
危亮
廖善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870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4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4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49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包括空气进气口、用于与进气总管连接的法兰盘以及稳压腔进口,所述法兰盘的后侧设有第一EGR进气口、第二EGR进气口,所述第一EGR进气口与第二EGR进气口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一、第二EGR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EGR进气管连通,另一端通过进气总管通道与空气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EGR气体经由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第一、第二、第三EGR进气口进入进气歧管与新鲜空气进行混合,增加了EGR气体的进气截面,同时减少气流流体阻力,混合更为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据国家环保法规,轻型国五柴油机排放相比于国四,主要排放物限值变化为NOx限值由0.39g/km降至0.28g/km,颗粒由0.06g/km降至0.045g/km。NOx排放的大幅度降低,迫切需要优化现有发动机的相关配置,以适应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
NOx的生成主要在于缸内高温和富氧环境,EGR技术可以把一部分废气通过进气歧管重新引入气缸,由于大量惰性气体阻碍了燃烧的快速进行以及混合气的比热容增大使得缸内燃烧温度降低,燃烧速度放慢,同时EGR对进气加热和稀释造成实际进入气缸的实际过量空气系数下降,使得NOx排放明显降低。
进气歧管作为进气系统的重要部件,直接决定进入各气缸的EGR气体流量和进气均匀性,从而影响原机的性能和排放。在实际EGR运行工况内,由于进气歧管中EGR废气进入通道流通面积较小,影响实际进入气缸的混合气均匀性,因此需要对进气歧管进行优化,更好的实现EGR气体的均匀分配,从而更好的降低NOx的排放,以满足排放法规要求。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增加了EGR气体的进气截面,同时减少气流流体阻力,与新鲜空气混合更为均匀。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包括空气进气口、用于与进气总管连接的法兰盘以及稳压腔进口,所述法兰盘的后侧设有第一EGR进气口、第二EGR进气口,所述第一EGR进气口与第二EGR进气口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一、第二EGR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EGR进气管连通,另一端通过进气总管通道与空气进气口连通。
所述稳压腔进口处设有第三EGR进气口,所述第三EGR进气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EGR进气口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一、第二、第三EGR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EGR进气管连通,另一端通过进气总管通道与空气进气口连通。
所述第三EGR进气口与所述第二EGR进气口同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EGR气体经由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第一、第二、第三EGR进气口进入进气歧管与新鲜空气进行混合,增加了EGR气体的进气截面,同时减少气流流体阻力,混合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中,1空气进气口,2法兰盘,3第一EGR进气口,4第二EGR进气口,5EGR进气管,6稳压腔进口,7第三EGR进气口,8进气总管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包括空气进气口1、用于与进气总管连接的法兰盘2以及稳压腔进口6,所述法兰盘2的后侧设有第一EGR进气口3、第二EGR进气口4,所述第一EGR进气口3与第二EGR进气口4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一、第二EGR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EGR进气管5连通,另一端通过进气总管通道8与空气进气口1连通,本案通过EGR气体经由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第一、第二EGR进气口进入进气歧管与新鲜空气进行混合,增加了EGR气体的进气截面,同时减少气流流体阻力,混合更为均匀。
所述稳压腔进口6处设有第三EGR进气口7,所述第三EGR进气口7的轴线与所述第一EGR进气口3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一、第二、第三EGR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EGR进气管5连通,另一端通过进气总管通道8与空气进气口1连通,所述第三EGR进气口7与所述第二EGR进气口4同轴;本案通过EGR气体经由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第一、第二、第三EGR进气口进入进气歧管与新鲜空气进行混合,进一步增加了EGR气体的进气截面,同时减少气流流体阻力,混合更为均匀,模拟计算证实,四缸的各缸EGR率均匀,可达34%-36%,EGR偏差率为0.5%-1.4%,各缸EGR率的均匀分布,有利于降低NOx排放,通过整车NEDC循环排放结果证实,HC排放满足轻型国五法规,CO、NOx、Soot排放分别低于国五排放法规规定12.5%,、38.9%、53.5%;本实用新型进气歧管对排放物NOx有降低效果的同时控制了颗粒的排放,能够更好的满足轻型国五排放要求。
工作原理:新鲜空气由与进气歧管连接的进气管道经由空气进气口1进入进气总管通道8;同时EGR气体由EGR进气管5经由第一、第二、第三EGR进气口不同方向的进入进气总管通道8与新鲜空气进行混合后进入各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进气口(1)、用于与进气总管连接的法兰盘(2)以及稳压腔进口(6),所述法兰盘(2)的后侧设有第一EGR进气口(3)、第二EGR进气口(4),所述第一EGR进气口(3)与第二EGR进气口(4)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一、第二EGR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EGR进气管(5)连通,另一端通过进气总管通道(8)与空气进气口(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腔进口(6)处设有第三EGR进气口(7),所述第三EGR进气口(7)的轴线与所述第一EGR进气口(3)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一、第二、第三EGR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EGR进气管(5)连通,另一端通过进气总管通道(8)与空气进气口(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EGR进气口(7)与所述第二EGR进气口(4)同轴。
CN201921287003.2U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64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7003.2U CN210264975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7003.2U CN210264975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4975U true CN210264975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6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700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64975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4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2110B2 (en) Mixer for dedicated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s
CN103306858B (zh) Egr空气混合装置及带egr系统的燃油发动机
CN108150315B (zh) Egr排气处理装置及汽车
CN104937254A (zh) 用于专用排放气体再循环和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EP1053396B1 (en) Combustion engine arrangement
CN110778428B (zh) 一种高效egr引入混合系统
CN210152810U (zh)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CN203476553U (zh) 一种进气歧管结构
CN205172763U (zh) 一种egr系统
CN202273776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结构
CN210264975U (zh) 一种满足轻型国五排放的柴油机进气歧管
CN106677932B (zh) 一种塑料进气歧管egr混合分配管
CN203335281U (zh) Egr空气混合装置及带egr系统的燃油发动机
JPH08319900A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ガス再循環装置
CN203717168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废气再循环系统、排气歧管
CN111075613A (zh) 废气再循环混合器和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13205863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
CN211116337U (zh) 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11174394U (zh) 一种egr混合腔
CN205383011U (zh) 废气再循环导气管及发动机
CN210637158U (zh) 一种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
CN218844455U (zh) 一种集成egr通道的进气歧管
CN208169019U (zh) Egr混合装置
CN203532106U (zh) 一种纯氧发动机
CN108317023B (zh) Egr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