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3904U - 爬模施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爬模施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3904U
CN210263904U CN201920908259.4U CN201920908259U CN210263904U CN 210263904 U CN210263904 U CN 210263904U CN 201920908259 U CN201920908259 U CN 201920908259U CN 210263904 U CN210263904 U CN 210263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structure
template
frame
climbing
climb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82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锡鹏
刘利军
唐世强
唐建民
李鸿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Thir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Thir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Thir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Thir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82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3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3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3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模施工装置,包括:爬升机构,其包括爬架、用与驱动所述爬架沿混凝土结构爬升的驱动组件,所述爬架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支撑架,其包括两个分别固设于所述爬架顶部两相对边上的支撑杆;模板,其设于所述支撑架与混凝土结构之间且与混凝土结构平行,所述模板上间隔铰接设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与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横杆铰接;固定组件,其包括多个与所述模板铰接的长方形固定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仅将沿爬架水平移动模板,且在模板移动过程中固定板向下,减少重心偏移,有效提高爬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爬模施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爬模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时一般采用翻模施工及液压爬模浇筑两种方式,爬模浇筑需要依附于爬模装置实现浇筑,爬模装置通过承载体附着或支撑在混凝土结构上,当新浇筑的混凝土脱模后,以液压缸为动力,以导轨为爬升轨道,将爬模装置向上爬升至下一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爬模装置包括可沿混凝土结构向上爬升的爬升架和设于爬升架上的支撑架,模板固定于支撑架,模板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时需推动支撑架来回移动,移动过程中导致支撑架的重心逐渐偏离混凝土结构,重心远离会影响爬升架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爬升装置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爬模施工装置,其仅将模板沿爬架水平移动,而且在模板移动过程中固定板向下,减少重心偏移,有效提高爬架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爬模施工装置,包括:
爬升机构,其包括爬架、用与驱动所述爬架沿混凝土结构爬升的驱动组件,所述爬架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所述爬架的顶部间隔固设有两个滑轨,每个滑轨均垂直于混凝土结构,所述爬架的底部覆设有底板;
支撑架,其包括两个分别固设于所述爬架顶部两相对边上的支撑杆,两个支撑杆所在平面与混凝土结构平行,两个支撑杆之间上下间隔固设有多个第一横杆;
模板,其设于所述支撑架与混凝土结构之间且与混凝土结构平行,所述模板的底端水平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自由端远离混凝土结构设置,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模板上间隔铰接设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与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横杆铰接,其中,所述爬架内铰接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定位板铰接,以驱动所述定位板沿远离或靠近混凝土结构的方向移动;
固定组件,其包括多个与所述模板铰接的长方形固定板,多个固定板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板的自由端间隔设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自由端与两个支撑杆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模板铰接的侧壁上下贯穿设有缺口,其中,当所述固定杆与与其相对应的支撑杆连接时,所述固定板处于水平状态,多个缺口形成人行通道。
优选的是,还包括两组固定组件,两组固定组件与所述模板垂直于混凝土结构的两竖直侧壁一一对应设置,每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模板侧壁顶部和底部的定滑轮,所述固定块上固设有钉杆,所述钉杆与混凝土结构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块上可拆卸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个定滑轮并与所述固定块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模板上固设有爬梯。
优选的是,所述气缸的固定端靠近混凝土结构设置,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定位板的自由端铰接。
优选的是,多个第一横杆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支撑杆垂直。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板自上而下宽度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模板、支撑杆、固定杆,实现了仅将模板沿爬架水平移动,而且在模板移动过程中固定板向下,减少重心偏移,有效提高爬架的稳定性。
第二、设置爬升机构,实现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爬架沿混凝土结构向上爬升,进而实现通过爬架带动所述模板向上移动;设置支撑杆并在支撑杆上设置第一横杆,一方面通过第一横杆实现对所述支撑杆的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当工作人员在固定板上工作时,第一横杆可对工作人员起到安全防护作用;设置模板,通过伸缩杆实现对模板的固定作用,避免模板发生倾斜,通过设置定位板,实现模板朝向或远离混凝土结构移动,通过固定板与模板铰接设置,固定杆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实现在移动模板时,固定板由水平状态变为向下的状态,有效减少移动过程中重心偏移。
第三、爬架上移带动模板上移过程中,钢丝绳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对模板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有效提升了模板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模板朝向背离混凝土结构的方向倾斜;通过将钢丝绳设为与固定块可拆卸连接,在实现模板水平移动时将钢丝绳与固定块分离,可避免模板在水平移动过程中钢丝绳缠结。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爬模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爬模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爬模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爬模施工装置,包括:
爬升机构,其包括爬架201、用与驱动所述爬架201沿混凝土结构101爬升的驱动组件(所述爬升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于混凝土结构101的导轨、设于导轨上的第一滑块、用于驱动第一滑块沿导轨向上移动的液压系统,所述第一滑块与爬架201固接,液压系统通过驱动第一滑块移动,进而驱动爬架201爬升),所述爬架201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所述爬架201的顶部间隔固设有两个滑轨202,每个滑轨202均垂直于混凝土结构101,所述爬架201的底部覆设有底板;
支撑架,其包括两个分别固设于所述爬架201顶部两相对边上的支撑杆301(所述支撑杆301垂直于所述爬架201的顶部),两个支撑杆301所在平面与混凝土结构101平行,两个支撑杆301之间上下间隔固设有多个第一横杆;
模板401,其设于所述支撑架与混凝土结构101之间且与混凝土结构101平行,所述模板401的底端水平设有定位板408,所述定位板408的自由端远离混凝土结构101设置,所述定位板408与所述滑轨202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408的下表面间隔设有两个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与两个滑轨202一一对应滑动连接),所述模板401上间隔铰接设有多个伸缩杆402(多个伸缩杆402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伸缩杆402的自由端与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横杆铰接,其中,所述爬架201内铰接设有气缸203,所述气缸203的输出轴与所述定位板408铰接,以驱动所述定位板408沿远离或靠近混凝土结构101的方向移动;
固定组件,其包括多个与所述模板401铰接的长方形固定板403,多个固定板403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板403的自由端间隔设有两个固定杆407,两个固定杆407的自由端与两个支撑杆301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403与所述模板401铰接的侧壁上下贯穿设有缺口409,其中,当所述固定杆407与与其相对应的支撑杆301连接时,所述固定板403处于水平状态,多个缺口409形成人行通道。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在浇筑混凝土结构101时所述固定杆407与所述支撑杆301连接,使所述固定板403处于水平状态,在拆卸固定杆407与支撑杆301时,工作人员由上至下一层依次拆卸固定杆407,最后工作人员进入爬架201内,模板401移动至待浇筑混凝土结构101时,通过缺口409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固定杆407,使用过程中,将模板401移动至待浇筑混凝土结构101,工作人员依次将固定杆407与支撑杆301固定,工作人员可通过缺口409上下移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工作人员依次将固定杆407与支撑杆301分离,然后水平移动模板401,再向上移动模板401,然后水平移动模板401至待浇筑混凝土结构101。采用该技术方案,本实用信心不仅实现了仅将模板401沿爬架201水平移动,而且在模板401移动过程中固定板403向下,减少了重心偏移,有效提高了爬架201的稳定性;设置爬升机构,实现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爬架201沿混凝土结构101向上爬升,进而实现通过爬架201带动所述模板401向上移动;设置支撑杆301并在支撑杆301上设置第一横杆,一方面通过第一横杆实现对所述支撑杆301的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当工作人员在固定板403上工作时,第一横杆可对工作人员起到安全防护作用;设置模板401,通过伸缩杆402实现对模板401的固定作用,避免模板401发生倾斜,通过设置定位板408,实现模板401朝向或远离混凝土结构101移动,通过固定板403与模板401铰接设置,固定杆407与支撑杆301可拆卸连接,实现在移动模板401时,固定板403由水平状态变为向下的状态,有效减少移动过程中重心偏移。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两组固定组件,两组固定组件与所述模板401垂直于混凝土结构101的两竖直侧壁一一对应设置,每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406、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模板401侧壁顶部和底部(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一个定滑轮404)的定滑轮404,所述固定块406上固设有钉杆,所述钉杆与混凝土结构10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钉杆在外力作用下可插入或拔出混凝土结构101,从而将固定块406与混凝土结构101固定或分离),所述固定块406上可拆卸连接有钢丝绳405(所述钢丝绳405与固定块406可拆卸连接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具体可为:所述固定块406上固设有固定环,所述钢丝绳405的端部穿过所述固定环并通过钢丝绳405绳卡固定),所述钢丝绳40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个定滑轮404并与所述固定块406可拆卸连接,一层混凝土结构101浇筑完成后水平移动模板401,并将固定块406固定于混凝土结构101的顶部,然后将钢丝绳405的两端均与所述固定块406连接,然后向上移动爬架201至待浇筑层,然后将钢丝绳405与固定块406分离,再将模板401移动至待浇筑位置。采用该技术方案,爬架201上移带动模板401上移过程中,钢丝绳405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对模板401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有效提升了模板401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模板401朝向背离混凝土结构101方向倾斜;通过将钢丝绳405设为与固定块406可拆卸连接,在实现模板401水平移动时将钢丝绳405与固定块406分离,可避免模板401在水平移动过程中钢丝绳405缠结。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模板401上固设有爬梯,以使工作人员可通过爬梯和缺口409上下移动。采用该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气缸203的固定端靠近混凝土结构101设置,所述气缸203的输出轴与所述定位板408的自由端铰接。采用该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推动定位板408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且气缸203靠近混凝土结构101设置,提高爬架201的稳定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横杆沿所述支撑杆30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采用该技术方案,提高了两个支撑杆301的稳定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支撑杆301垂直。采用该技术方案,提高了两个支撑杆301的稳定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板403自上而下宽度依次增大。采用该技术方案,便于固定杆407与支撑杆301的分离或者连接。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爬模施工装置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爬模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爬升机构,其包括爬架、用与驱动所述爬架沿混凝土结构爬升的驱动组件,所述爬架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所述爬架的顶部间隔固设有两个滑轨,每个滑轨均垂直于混凝土结构,所述爬架的底部覆设有底板;
支撑架,其包括两个分别固设于所述爬架顶部两相对边上的支撑杆,两个支撑杆所在平面与混凝土结构平行,两个支撑杆之间上下间隔固设有多个第一横杆;
模板,其设于所述支撑架与混凝土结构之间且与混凝土结构平行,所述模板的底端水平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自由端远离混凝土结构设置,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模板上间隔铰接设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与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横杆铰接,其中,所述爬架内铰接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定位板铰接,以驱动所述定位板沿远离或靠近混凝土结构的方向移动;
固定组件,其包括多个与所述模板铰接的长方形固定板,多个固定板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板的自由端间隔设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自由端与两个支撑杆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模板铰接的侧壁上下贯穿设有缺口,其中,当所述固定杆与其相对应的支撑杆连接时,所述固定板处于水平状态,多个缺口形成人行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固定组件,两组固定组件与所述模板垂直于混凝土结构的两竖直侧壁一一对应设置,每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模板侧壁顶部和底部的定滑轮,所述固定块上固设有钉杆,所述钉杆与混凝土结构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块上可拆卸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个定滑轮并与所述固定块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上固设有爬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固定端靠近混凝土结构设置,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定位板的自由端铰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横杆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支撑杆垂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模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自上而下宽度依次增大。
CN201920908259.4U 2019-06-17 2019-06-17 爬模施工装置 Active CN210263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8259.4U CN210263904U (zh) 2019-06-17 2019-06-17 爬模施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8259.4U CN210263904U (zh) 2019-06-17 2019-06-17 爬模施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3904U true CN210263904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2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8259.4U Active CN210263904U (zh) 2019-06-17 2019-06-17 爬模施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3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031781A (ja) 片持ち張り出し作業車の撤去工法
CN112412051B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快速扎捆装置
CN113266145A (zh) 一种自动爬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10263904U (zh) 爬模施工装置
CN213953047U (zh) 一种用于砌墙的辅助定位装置
CN100451274C (zh) 用于模板以允许连续浇铸的提升组件
CN214090818U (zh) 家装找平装置
CN213226735U (zh) 轻质内墙板立模生产线的布料振捣刮平设备
CN101457587A (zh) 模板互升式爬模装置及方法
CN216340744U (zh) 一种可升降门式脚手架
CN212076261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吊装装置
CN112982936B (zh) 一种设有移动式爬升工作台的爬模结构
CN220223389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装置
CN219280534U (zh) 混凝土声屏障单元板横移装置
CN215368585U (zh) 一种脚手架
CN114575277B (zh) 一种既有铁路声屏障安装系统
CN214531893U (zh) 一种采用升降式操作平台的爬模机构
CN216105701U (zh) 一种工程加固施工用吊装装置
CN217759993U (zh) 一种自动爬模系统
CN218841513U (zh) 一种辅助固定的厂房施工吊装装置
CN220848650U (zh) 一种建设外防护架拆除装置
CN218624216U (zh) 一种竖井门槽施工装置
CN217427480U (zh) 一种移动式隧道机电安装装置
CN220889365U (zh)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支架
CN219840662U (zh) 一种衬砌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