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3434U -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3434U
CN210263434U CN201920761256.2U CN201920761256U CN210263434U CN 210263434 U CN210263434 U CN 210263434U CN 201920761256 U CN201920761256 U CN 201920761256U CN 210263434 U CN210263434 U CN 210263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groove
splicing
plate
dove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12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新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nglai Zhengtai Woo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nglai Zhengtai Woo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nglai Zhengtai Woo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nglai Zhengtai Woo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12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3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3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3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质板材连接技术。尤其涉及板材插接边结构,其包括板材本体以及至少一条插接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边上相互间隔设有插接槽及插接凸块,所述插接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插接凸块的宽度。所述插接槽为燕尾槽,所述插接凸块为燕尾镶。所述燕尾槽在所述正面侧的宽度大于所述燕尾槽在所述背面侧的宽度;所述燕尾镶在所述正面侧的宽度小于所述燕尾镶在所述背面侧的宽度。还涉及板材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还包括镶片,所述第一板材的插接槽或插接凸块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插接凸块或插接槽相互插接,在所述插接槽与插接凸块的间隙处设有所述镶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板材之间的吊装固定,连接稳固牢靠。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连接方式,特别涉及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
背景技术
木材作为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环保性以及足够的支撑强度,在建立良性循环植树机制的情况下,也成为一种源源不断的建筑材料。事实证明在防火方面,木质梁柱的抗火时间性能也不比钢架结构差。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居住房屋的要求,木建筑结构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作为板材建筑,其墙板或屋面需要大型板材构件,其长度可达到数米,以便于现场快速施工,因此如何使相连接的板材具有较牢固并便于施工的连接结构是促进木质建筑发展的重要一环。
目前在公知技术中,大型板材、木结构墙体连接固定方式有金属连接件、木螺丝连接、榫卯连接等,这些连接、固定方式中,金属和木螺丝连接不便于操作、整体强度低,而且耐久性较差。
榫卯连接的优点是榫卯严密插接,一般属于过盈或过渡配合,连接牢固。但在大尺寸板材或墙体上加工好榫卯,由于板材尺寸较大,安装时需要吊车吊装,因榫卯要求配合紧密,所以大尺寸板材或墙体吊装对接和固定榫卯时操作困难。对于较长长度的板材连接边来说,既要保证榫卯结合严密,又要在数米长度上保证不能有累计误差,这需要当两块板对接时通过外力锤压插接,实际上几乎是不能实现的。即使采用传统的燕尾槽与燕尾镶结构,也存在上述对接困难的问题。
板材连接结构的另一个问题是在某个方向上实现了相互连接的两板相互锁定,而在其它方向上则容易拉脱。如传统燕尾槽与燕尾镶结构在上下方向是锁定的,而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则容易拉脱。如果能在插接后实现三维方向的锁定则是比较理想的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建筑施工的板材插接边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包括板材本体以及至少一条插接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边上相互间隔设有插接槽及插接凸块,当两块所述板材的插接边相互插接时,相互插接的所述插接槽与插接凸块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用于镶嵌镶片的空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于建筑用较大的板材拼装来讲,由于所述插接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插接凸块的宽度,一是对插接边加工精度要求不用很高,二是对于安装对中要求不高,比较适合于采用吊装设备吊装并使板材相互嵌套。当两个板材相互嵌套后,在插接槽及插接凸块之间的缝隙处插入镶片,即可使两个板材严密连接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板材本体包括正面及背面,所述插接槽沿所述正面的平行截面为梯形,所述插接槽的开口侧为所述梯形的短底边,所述插接凸块沿所述正面的平行截面为倒梯形,所述插接凸块的外侧为所述倒梯形的长底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分别将插接槽及插接凸块采用梯形与倒梯形,当两个板材相互嵌套后,在插接槽及插接凸块之间的缝隙处插入镶片,即可使两个板材严密连接固定,并保证在两个板材不发生沿正面移动时,不能直接拉开。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槽包括槽底面,所述插接凸块包括块顶面,所述槽底面和块顶面均为梯形,所述槽底面的梯形长边与所述块顶面的梯形短边在所述板材本体的同一平面上。使插接槽与插接凸块形成双梯形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插接槽与插接凸块均采用双梯形结构时,当两个板材相互嵌套后,在插接槽及插接凸块之间的缝隙处插入镶片,即可使两个板材严密连接固定,并保证在两个板材在各个方向锁定,不能直接拉开。
进一步的,所述板材本体包括正面及背面,所述插接槽为燕尾槽,所述插接凸块为燕尾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燕尾结构,在两个板材相互嵌套后只有当板材沿正面平面方向移动时,才可能松开,其它方向能保证不会脱开。
进一步的,所述燕尾槽在所述正面侧的宽度大于所述燕尾槽在所述背面侧的宽度;所述燕尾镶在所述正面侧的宽度小于所述燕尾镶在所述背面侧的宽度。使燕尾槽的两个侧面形成了喇叭口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结构能保证两个相互嵌套的板材之间紧密结合,并且在上下,左右等方向都不能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槽的深度与所述插接凸块的高度相等。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两块板材嵌套后能保证插接凸块不会凸出原板材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凸块的最长边宽度小于所述插接槽的最小边宽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吊装时第二块板能从任何方向直接落入第一块板的插接槽中,只要选择合适的镶片厚度,均能使两块板材的连接边实现完全锁定。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板材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均包括如上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还包括镶片,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正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板材的插接槽或插接凸块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插接凸块或插接槽相互插接,在所述插接槽与插接凸块的间隙处设有所述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使两块板材相互垂直紧密嵌套,便于快速插装;当所述插接槽为如上所述的上下方向为燕尾形,左右两个槽侧为喇叭口形时,能保证两块板材在任意方向不能拉脱,除非先去除镶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结合面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两块板材相互垂直安装时,在交界的内部交线上会出现插接凸块与插接槽的交线,这种交线间隔呈现,形似虚线,影响室内仰视美观效果。设置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后,则在两者交线上形成一条直线,比较美观。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另一种板材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均包括如上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还包括镶片,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正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板材的插接槽或插接凸块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插接凸块或插接槽相互插接,在所述插接槽与插接凸块的间隙处设有所述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使两块板材相互在同一平面紧密嵌套,便于快速插装;当所述插接槽为如上所述的上下方向为燕尾形,左右两个槽侧为喇叭口形时,能保证两块板材在任意方向不能拉脱,除非先去除镶片。
进一步的,所述镶片为平行六面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保证所述插接凸块与所述插接槽间隙的严密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板材的材质为实木板、大芯板、细芯板、竹拼板、密度板、刨花板或层压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不同建筑要求灵活选择材质;可以选用同一种板材,也可以选择材质不同的板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材插接边结构实施例一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材插接边结构实施例二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材插接边结构实施例三结构图;
图4为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材插接组件结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拆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凸台的板材插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板材插接组件结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9为图8拆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板材插接组件结构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拆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镶片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镶片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镶片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模板本体;2、插接凸块;2-1、块顶面;3、插接槽;3-1、槽底面;4、第一板材;5、第二板材; 6、镶片;7、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包括板材本体1以及至少一条插接边,所述插接边上相互间隔设有插接槽3及插接凸块2,所述插接槽3 的宽度大于所述插接凸块2的宽度。即当两块所述板材的插接边对接时,第一板材的插接凸块2插入第二板材的插接槽3,所述插接槽3与插接凸块2 的宽度差能使在插接凸块2与插接槽3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用于镶嵌镶片6的空槽。
当第一板材或第二板材插接后向一侧移动后,可在相互插接的所述插接槽与插接凸块一侧之间形成一个用于镶嵌镶片的空槽;
当相互插接的所述插接槽与插接凸块中心线重合时,可在所述插接凸块两侧各形成一个用于镶嵌镶片的空槽。
如图1所示,当插接槽为矩形腔体时,当第一板材的插接凸块2插入第二板材的插接槽3时,所述空槽为矩形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板材本体包括正面及背面,所述插接槽3沿所述正面的平行截面为梯形,所述插接槽3的开口侧为所述梯形的短底边,所述插接凸块2沿所述正面的平行截面为倒梯形,所述插接凸块2的外侧为所述倒梯形的长底边。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插接槽3包括槽底面3-1,所述插接凸块2包括块顶面2-1,所述槽底面3-1和块顶面2-1均为梯形,所述槽底面3-1的梯形长边与所述块顶面的梯形短边在所述板材本体的同一平面上。从而使插接槽3与插接凸块2形成双梯形结构。
具体实施时,为了能使两块板材的插接边更方便的插接,还可以采用使所述插接凸块2的最长边宽度小于所述插接槽3的最小边宽度的形式,这样吊装时第二块板5能从任何方向直接落入第一块板4的插接槽3中,只要选择合适的镶片6厚度,均能使两块板材的连接边实现完全锁定。
作为上述结构的另外一种表述如下:如图2-图4所示:
所述板材本体1包括正面及背面,所述插接槽3为燕尾槽,所述插接凸块2为燕尾镶。
所述燕尾槽在所述正面侧的宽度大于所述燕尾槽在所述背面侧的宽度;所述燕尾镶在所述正面侧的宽度小于所述燕尾镶在所述背面侧的宽度。
当插接槽为燕尾槽时,当第一板材的插接凸块2插入第二板材的插接槽 3时,所述空槽为平行六面体结构。
所述插接槽3的深度与所述插接凸块2的高度相等。当两块板材嵌套后能保证插接凸块2不会凸出原板材高度,或者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插接边能够对齐。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板材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板材4和第二板材5,所述第一板材4和第二板材5均包括如上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还包括镶片6,所述第一板材4和第二板材5的正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板材4的插接槽3或插接凸块2与所述第二板材5的插接凸块2或插接槽3相互插接,在所述插接槽3与插接凸块2的间隙处设有所述镶片6。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外墙体之间的连接,也可应用于外墙体与内间隔墙之间的连接,还可以用于插接较大型包装箱,安装方便,依靠插接凸块、插接槽以及镶片之间的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即可实现相邻板材间的稳固连接,连接后看不到连接件,拼接时咬合力强,使得木结构房屋的安装更方便、能大大节省人工时间并提高效率、进而减少劳动力成本,它具有施工时免钉、免胶、免龙骨,便于拆修和移用等优点,成型后牢固结实,不亚于榫卯结构。应用前景广阔。
上述组件结构能使两块板材相互垂直紧密嵌套,便于快速插装;当所述插接槽为如上所述的上下方向为燕尾形,左右两个槽侧为喇叭口形时,能保证两块板材在任意方向不能拉脱,除非先去除镶片6。
如图7所示,为带有凸台的板材插接组件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板材4 和第二板材5的结合面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台阶7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7和第二台阶相适配。如果缺少该凸台,当两块板材相互垂直安装时,在交界的内部交线上会出现插接凸块2与插接槽3的交线,这种交线间隔呈现,形似虚线,影响室内仰视美观效果。设置所述第一台阶7和第二台阶后,则在两者交线上形成一条直线,比较美观。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板材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板材4和第二板材5,所述第一板材4和第二板材5均包括如上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还包括镶片6,所述第一板材4和第二板材5的正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板材4的插接槽3或插接凸块2与所述第二板材5的插接凸块 2或插接槽3相互插接,在所述插接槽3与插接凸块4的间隙处设有所述镶片6。
采用上述结构能使两块板材相互在同一平面紧密嵌套,便于快速插装;当所述插接槽3为如上所述的上下方向为燕尾形,左右两个槽侧为喇叭口形时,能保证两块板材在插装后,沿任意方向都不能拉脱,除非先去除镶片6。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板材插接组件结构实施例二示意图;与前述不同的是,前面各图显示了在所述凸块一侧镶入镶片的结构;本实施例是在所述凸块两侧各镶入镶片的结构。这种结构适合于需要插接槽和插接凸块中心线对准的情况,或者说板材本体位置不便移动的场合。
如图12到图14所示,所述镶片6为平行六面体。作为一种特例,镶片平面可以为矩形。
镶片6能保证所述插接凸块2与所述插接槽3间隙的严密锁紧。
所述板材的材质为实木板、大芯板、细芯板、竹拼板、密度板、刨花板或层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板材插接组件组装方法如下:包括第一板材4和第二板材 5,所述第一板材4和第二板材5均包括如上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还包括镶片6,具体步骤如下:
1)将所述第一板材4按设计位置安置,利用吊装设备将第二板材 5吊起并调整插接凸块2使与第一板材4的插接槽3相对应;
2)微调第二板材5位置使所述第一板材4和第二板材5的插接槽 3与插接凸块2相互错位插接到位,在所述插接凸块2与所述插接槽3之间形成空槽;
3)在所述空槽中插入镶片6;
当相互插接的两块板材允许沿板材平面进行位置移动时,可以将第二板材偏移,使相互插接的所述插接凸块与所述插接槽一侧形成插接空槽,插入一个镶片,节省镶片及插入时间;
当相互插接的两块板材平面不允许进行位置移动时,可以使相互插接的所述插接凸块与所述插接槽两侧均形成插接空槽,插入二个镶片,则节省了插接调整时间,并有利于保证两块板材设计位置对准。
采用上述方法,能实现所述第一板材4和第二板材5的正面相互垂直插接或在同一平面相互插接。
对于当所述插接槽3为如上所述的上下方向为燕尾形,左右两个槽侧为喇叭口形时,所述第一板材4和第二板材5的正面相互垂直插接,并且两个板材的正面均朝外或朝里设置;
对于当所述插接槽为如上所述的上下方向为燕尾形,左右两个槽侧为喇叭口形时,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正面相互平行插接,并且两个板材的正面拟一个朝外,另一个朝里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包括板材本体以及至少一条插接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边上相互间隔设有插接槽及插接凸块,当两块所述板材的插接边相互插接时,相插接的所述插接槽与插接凸块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用于镶嵌镶片的空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本体包括正面及背面,所述插接槽沿所述正面的平行截面为梯形,所述插接槽的开口侧为所述梯形的短底边,所述插接凸块沿所述正面的平行截面为倒梯形,所述插接凸块的外侧为所述倒梯形的长底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包括槽底面,所述插接凸块包括块顶面,所述槽底面和块顶面均为梯形,所述槽底面的梯形长边与所述块顶面的梯形短边在所述板材本体的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本体包括正面及背面,所述插接槽为燕尾槽,所述插接凸块为燕尾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在正面侧的宽度大于所述燕尾槽在背面侧的宽度;所述燕尾镶在正面侧的宽度小于所述燕尾镶在背面侧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的深度与所述插接凸块的高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凸块的最长边宽度小于所述插接槽的最小边宽度。
8.一种板材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均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还包括镶片,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正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板材的插接槽或插接凸块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插接凸块或插接槽相互插接,在所述插接槽与插接凸块的间隙处设有所述镶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结合面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板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镶片为平行六面体。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板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的材质为实木板、大芯板、细芯板、竹拼板、密度板、刨花板或层压板。
12.一种板材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均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板材插接边结构,还包括镶片,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正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板材的插接槽或插接凸块与所述第二板材的插接凸块或插接槽相互插接,在所述插接槽与插接凸块的间隙处设有所述镶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镶片为平行六面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的材质为实木板、大芯板、细芯板、竹拼板、密度板、刨花板或层压板。
CN201920761256.2U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 Active CN210263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1256.2U CN210263434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1256.2U CN210263434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3434U true CN210263434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38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1256.2U Active CN210263434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34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6094A (zh) * 2019-05-24 2019-07-26 蓬莱正泰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以及组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6094A (zh) * 2019-05-24 2019-07-26 蓬莱正泰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以及组装方法
CN110056094B (zh) * 2019-05-24 2024-03-12 蓬莱正泰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以及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6094B (zh)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以及组装方法
JP3059769U (ja) 間仕切り壁材
CN110469049B (zh) 一种建筑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CN113605572B (zh) 一种带有肋板的隔墙
CN210263434U (zh)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
CN210134537U (zh) 一种建筑板材三面连接结构
CN215519142U (zh) 一种搭接装配式节能建筑
CN204715569U (zh) 一种墙体插固件、卡固件和墙体连接结构
CN212358728U (zh) 一种干式连接预制内隔墙板
CN110029742B (zh) 一种建筑板材三面连接结构
CN211850553U (zh) 一种可拆卸组合式装饰墙板
CN214498159U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阳角收口结构
CN210621961U (zh) 一种双燕尾插接榫及墙体插接结构
CN211873658U (zh) 墙板拼接结构
CN111456361B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
CN211572361U (zh) 一种便于拼装的集成墙板
CN113550515A (zh) 一种具有插装墙顶收口结构的装配式墙面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12064947A (zh) 一种装配式模块化墙板的安装结构
CN219671634U (zh) 一种可拆装性垂直榫卯结构
CN218667950U (zh) 一种蜂窝板连接结构
CN212405875U (zh) 一种装配式模块化墙板的安装结构
CN214195349U (zh) 一种整体厨房墙板的快速安装结构
CN217840550U (zh) 一种建筑结构用组装型钢构件墙板
CN217871175U (zh) 一种易组装自带美缝轻质墙板
CN216156880U (zh) 一种快速安装墙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