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3322U - 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3322U
CN210263322U CN201921014913.3U CN201921014913U CN210263322U CN 210263322 U CN210263322 U CN 210263322U CN 201921014913 U CN201921014913 U CN 201921014913U CN 210263322 U CN210263322 U CN 210263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odorant case
well lid
well
jib
inle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49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伟鸿
林灿杰
林清彪
林灿桂
林清锟
罗晓贤
吴丽妮
林奕霞
黄志荣
林泽元
赵燕銮
李础滨
方玲妮娜
邹慧芬
钟星富
李柏
龚灵明
彭彬
李文杰
房锦丁
林爱真
肖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zh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zh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zh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zh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149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3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3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3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包括设置在雨水井靠近地面进水端的井盖,井盖上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处设置有格栅板,井盖的背面靠近进水孔处转动连接有吊杆,吊杆上螺纹连接有一端开口的防臭箱,防臭箱的开口正对进水孔,防臭箱的开口大于进水孔,防臭箱可朝远离或者靠近进水孔的方向运动,吊杆上设置有驱动防臭箱滑至吊杆远离井盖一端后复位的复位件。通过利用水的重力使防臭箱滑动以使得进水孔露出与雨水井连通,以达到井盖自动泄压的目的。流进雨水井内的雨水不断对防臭箱施加静压力,防臭箱保持在吊杆远离井盖的一端,以便雨水从进水孔处流进雨水井内。

Description

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排除路面的积水,在马路的两侧设置有雨水井进行排水,为了避免行人行走时的安全,会在雨水井上设置雨水井盖。
公开号为CN2043262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包括在井盖的背面安装的两个流量计、两个流速计、控制单元以及远程监控单元,一个流量计和一个流速计作为一组探测单元;每组探测单元均位于井盖上的一个进水孔处,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无线信号发射装置;远程监控单元包括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和监控终端;每个流量计的流量信号输出端均通过防水线与控制器的一个流量信号输入端连接;每个流速计的流速信号输出端均通过防水线与控制器的一个流速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无线信号输出端与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无线信号输入端连接;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射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监控终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安装流量计和流速计可以检测到井盖进水口处的信号并向监控终端发射信号,以供人员了解井盖处的水流量,但是,因为我国夏季降雨强度较大,为了在大暴雨的情况下将地面上的积水及时的排走,工作人员了解了井盖处的水流量之后还是需要将雨水井盖打开进行泄压,以达到及时排水的作用,但是打开雨水井盖泄压是积水发生之后的做法,工作人员需要在积水中寻找到雨水井盖并将雨水井盖打开,打开雨水井盖之后雨水井盖的进水孔暴露在在外,会对行人通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具有可自行打开泄压口进行泄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包括设置在雨水井靠近地面进水端的井盖,所述井盖上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处设置有格栅板,所述井盖的背面靠近进水孔处转动连接有吊杆,所述吊杆上螺纹连接有一端开口的防臭箱,所述防臭箱的开口正对所述进水孔,所述防臭箱的开口大于所述进水孔,所述防臭箱可朝远离或者靠近进水孔的方向运动,所述吊杆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防臭箱滑至吊杆远离井盖一端后复位的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暴雨天气时,大量的雨水快速从进水孔处涌入到防臭箱内,防臭箱的重量不断增加,防臭箱往远离井盖的方向滑动,因防臭箱与吊杆螺纹连接,防臭箱滑动的同时吊杆转动,与防臭箱连通的进水孔因防臭箱滑离了原始的位置,使得进水孔直接与雨水井连通,雨水从进水孔处流到雨水井内。通过利用水的重力使防臭箱滑动以使得进水孔露出与雨水井连通,以达到井盖自动泄压的目的。流进雨水井内的雨水不断对防臭箱施加静压力,防臭箱保持在吊杆远离井盖的一端,以便雨水从进水孔处流进雨水井内。在暴雨停止后,流进雨水井内的水慢慢减少,直至停止,雨水对防臭箱的静压力变小,防臭箱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往井盖的方向运动,直至防臭箱的开口端与井盖的背面贴合。因防臭箱内存储有雨水,所以在未下雨的情况下,防臭箱封堵在进水孔处,使得雨水井内的臭味不易从进水孔处飘出进入雨水井外的空气中,不易造成雨水井外部空气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件包括套接于所述吊杆的复位弹簧,所述防臭箱的侧边凸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吊杆螺纹连接,所述吊杆远离所述井盖的一端凸设有限位块,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凸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在吊杆上滑动的过程中,将伸缩弹簧压缩至极限值,伸缩弹簧被压缩在限位块和凸块之间,在暴雨停止之后,因伸缩弹簧本身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伸缩弹簧的一端借助限位块对凸块施力,同时配合吊杆的反转,防臭箱往井盖的方向移动,防臭箱可以重新封堵住进水孔。限位块在可以实现对防臭箱的限位作用,使得防臭箱不易对吊杆转动过渡的时候,防臭箱不易脱离吊杆,同时,限位块还可以给伸缩弹簧提供施力点,以供伸缩弹簧将防臭箱推向井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内嵌有轴承,所述吊杆插接于所述轴承的内圈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轴承减小了吊杆与井盖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在防臭箱受到净水压力驱动吊杆转动时,吊杆可以转动得更加灵活,便于凸块在吊杆上的滑动位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臭箱内挂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边沿与所述防臭箱的内壁接触,所述防臭箱内靠近开口处设置有溢流孔,所述防臭箱上滑动连接有通闭溢流孔的通闭件,所述溢流孔到所述防臭箱底部的间距小于所述过滤网到所述防臭箱底部之间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网将从进水孔处进入到雨水井内的垃圾拦截在过滤网上,并通过定期打开井盖清理防臭箱内的垃圾,过滤箱内的垃圾不易在防臭箱内堆积过久从而产生臭味,有利于减少雨水井内的臭气产生。同时通闭件封堵在溢流孔上,可以使得防臭箱内的水不易与过滤网上的垃圾接触而产生臭气,使得防臭箱不易产生气味飘入空气中影响空气,造成空气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闭件包括闸板,所述防臭箱上设置有供所述闸板滑动的滑槽,所述闸板上连接有当防臭箱水位上升而带动闸门滑动的浮球,所述闸板上设置有供闸板滑动后复位的回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防臭箱内的水位上升而使得浮球拉动闸板运动进一步使得溢流孔露出,防臭箱内的水便可以从溢流孔处流出到雨水井内,减轻了防臭箱的重量从而减小了防臭箱对井盖的负担,不易造成井盖的损坏,同时,重量减轻的防臭箱有利于伸缩弹簧将防臭箱推回到封堵进水孔的状态。当防臭箱内的水位低于溢流孔时,回位件将闸板复位,以便下一次动作的同时,将溢流孔重新封堵起来,以保持防臭箱的密封性,雨水井内的气体不易从溢流孔处进入到地面上的空气中,造空气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的背面设置有导向杆,所述防臭箱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穿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杆对防臭箱的定位作用以保证防臭箱在运动时的稳定性,使得防臭箱的开口端始终正对进水孔,防臭箱始终保持与雨水井的防臭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井的井壁处设置有沿雨水井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弯钩,所述弯钩上挂接有收集网,所属收集网的边沿与所述防臭箱的侧边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集网进一步对从进水孔和防臭箱之间的间隙处进入雨水井内的垃圾进行收集的作用,使得地面上的垃圾不易落到雨水井的底部,在雨水井内形成气味,同时通过定期清理的收集网上的垃圾,以保持收集网的清洁,收集网上的垃圾不易堆积过久形成臭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孔不少于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及以上的进水孔以增加井盖的泄压能力,有利于在暴雨天气的情况下,路面上的水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被排走,路面上不易形成积水,方便路上行人的行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井盖的一端设置有防脱块,当所述滑块滑至靠近防脱块处时,所述滑块与所述防脱块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脱块与滑块的抵接,以使得在进水孔进水的过程中,减轻了防臭箱和吊杆螺纹连接处的负担,进一步使得防臭箱不易脱离吊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利用水的重力使防臭箱滑动以使得进水孔露出与雨水井连通,以达到井盖自动泄压的目的。流进雨水井内的雨水不断对防臭箱施加静压力,防臭箱保持在吊杆远离井盖的一端,以便雨水从进水孔处流进雨水井内;
2.通过过滤网将从进水孔处进入到雨水井内的垃圾拦截在过滤网上,并通过定期打开井盖清理防臭箱内的垃圾,过滤箱内的垃圾不易在防臭箱内堆积过久从而产生臭味,有利于减少雨水井内的臭气产生。同时通闭件封堵在溢流孔上,可以使得防臭箱内的水不易与过滤网上的垃圾接触而产生臭气,使得防臭箱不易产生气味飘入空气中影响空气,造成空气污染;
3.因防臭箱内的水位上升而使得浮球拉动闸板运动进一步使得溢流孔露出,防臭箱内的水便可以从溢流孔处流出到雨水井内,减轻了防臭箱的重量从而减小了防臭箱对井盖的负担,不易造成井盖的损坏,同时,重量减轻的防臭箱有利于伸缩弹簧将防臭箱推回到封堵进水孔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雨水井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防臭箱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1、雨水井;2、井盖;3、进水孔;4、格栅板;5、进水管;6、出水管;7、防臭箱;8、吊杆;9、凸块;10、复位弹簧;11、限位块;12、导向杆;13、滑块;14、防脱块;15、弯钩;16、收集网;17、过滤网;18、挂钩;19、通闭件;191、闸板;192、矩形块;193、连接绳;194、浮球;195、滑槽;20、溢流孔;21、回位件;211、伸缩弹簧;212、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包括安装在雨水井1靠近地面开口端上的井盖2,井盖2上开有进水孔3,进水孔3上安装有的格栅板4,井盖2的背面固定有吊杆8,吊杆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一端开口的防臭箱7,防臭箱7的开口正对进水孔3,吊杆8上设置有驱防臭箱7滑至吊杆8远离井盖2一端复位后的复位件。
参见图2,雨水井1的井壁沿雨水井1的周向间隔固定有四个弯钩15,四个弯钩15之间挂接有收集网16,收集网16为半球形,收集网16的接物口边沿与雨水井1的井壁接触。
雨水井1截面为圆形,雨水井1远离地面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6,进水孔3为矩形,防臭箱7也为矩形,进水孔3沿井盖2的中点对称贯通井盖2形成有两个,防臭箱7的开口大于进水孔3,防臭箱7的开口端与井盖2的背面贴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防臭箱7与井盖2贴合处的密性,在防臭箱7的开口端贴和固定有橡胶圈。
吊杆8安装在防臭箱7的一侧并位于靠近进水孔3边沿处,井盖2内嵌有轴承(未示出),吊杆8的一端伸进轴承的内环并与内环固定连接,防臭箱7靠近吊杆8的一侧并在靠近开口处凸起有圆柄形的凸块9,凸块9套接于吊杆8并与吊杆8螺纹连接。
复位件为套接在吊杆8上的复位弹簧10,吊杆8远离井盖2的端部凸出形成有圆饼形的限位块11,限位块11的直径大于复位弹簧10的截面直径,复位弹簧10的一端与凸块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11抵接。
井盖2上固定有圆柱形的导向杆12,导向杆12与吊杆8放置在防臭箱7对称的两侧,防臭箱7的侧边凸起固定有滑块13,滑块13套接于导向杆12并与导向杆12滑动连接,导向杆12远离井盖2的一端固定有圆柄形的防脱块14,防脱块14的直径大于导向杆12的直径,防脱块14到井盖2的距离小于限位块11到井盖2的距离,当复位弹簧10被压缩至极限状态时,滑块13与防脱块14抵接。
参见图3,防臭箱7内靠近开口处的四面内壁上均固定有一挂钩18,四个挂钩18之间挂接有过滤网17,过滤网17为四分之一圆球状,过滤网17的接物口边沿与防臭箱7的内壁接触。防臭箱7的侧面贯通有溢流孔20,防臭箱7上滑动连接有通闭溢流孔20的通闭件19。
通闭件19为闸板191,防臭箱7的内壁凸起有中空的矩形块192,矩形块192比溢流孔20更靠近防臭箱7的开口端,矩形块192的长度方向与防臭箱7的高度一致,矩形块192面向防臭箱7底部的一端开口并与矩形块192的内部连通形成滑槽195,闸板191的一端从矩形块192开口端伸进滑槽195板191的另一端遮挡在溢流孔20处,闸板191与滑槽195滑动连接。闸板19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193,连接绳193上固定连接有浮球194,浮球194位于过滤网17与防臭箱7底部之间,溢流孔20到防臭箱7底部的间距小于过滤网17到防臭箱7底部之间的间距。
闸板191上固定连接有使闸板191滑动后复位的回位件21。溢流孔20上与矩形块192相对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212,回位件21为与固定块212固定连接的伸缩弹簧211,伸缩弹簧211的一端与固定块2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闸板19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为:
在井盖2的背面安装两个流量计、两个流速计、控制单元以及远程监控单元,流量计、两个流速计、控制单元以及远程监控单元的安装位置与对比文件安装位置一致,此处未做标记。一个流量计和一个流速计作为一组探测单元;每组探测单元均位于井盖2上的一个进水孔3处,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无线信号发射装置;远程监控单元包括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和监控终端;每个流量计的流量信号输出端均通过防水线与控制器的一个流量信号输入端连接;每个流速计的流速信号输出端均通过防水线与控制器的一个流速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无线信号输出端与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无线信号输入端连接;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射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监控终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监控终端监控到检测的四组数据之间的差值较大时,则证明发生了堵塞的现象,则需要立即派人去清理堵塞在进水孔3处的垃圾。
在暴雨天气的情况下,雨水从进水孔3进入到防臭箱7内,防臭箱7内的水位持续升高至溢流孔20高度时,因防臭箱7的重量增加,凸块9往限位块11的方向滑动,因为凸块9与吊杆8螺纹连接,凸块9在滑动的同时带动吊杆8转动,防臭箱7往远离井盖2的方向运动,使得进水孔3与雨水井1连通;同时也因为防臭箱7的往限位块11的方向滑动时挤压复位弹簧10,当滑块13与防脱块14抵接时,防臭箱7停止滑动,复位弹簧10处于被压缩的极限状态。
地面上的雨水流进到雨水井1内,因防臭箱7内的水位不断上升,带动浮球194随着水位的升高而上升,同时,浮球194通过连接绳193拉动闸板191往防臭箱7开口端滑动,当浮球194升至靠近防臭箱7开口处时,闸板191与溢流孔20完全错位,防臭箱7内的部分水从溢流孔20处流进雨水井1内。
通过设置防臭箱7和吊杆8螺纹连接,使得在未下暴雨时,防臭箱7未作出动作,防臭箱7保持封堵在进水孔3处的状态,此时进水孔3与雨水井1未连通,使得雨水井1内的气味不易飘到地面上污染地面上的空气。
通过地面雨水对防臭箱7施加的静水压力以驱动防臭箱7运动,无需工作人员在暴雨中摸索井盖2的位置再将井盖2打开,便可以实现井盖2自动泄压的效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
因从进水孔3与防臭箱7之间具有间距,使得到达防臭箱7处的雨水对防臭箱7具有一定的冲击力,防臭箱7保持在远离井盖2的一端,雨水可以顺利从进水孔3处进入到雨水井1内。
通过设置复位弹簧10借助限位块11在暴雨停止时对凸块9施加推力,同时复位弹簧10获得限位块11对其产生的反向作用力,复位弹簧10将凸块9往井盖2方向推动,以使得防臭箱7可以重新封堵在进水孔3处,雨水井1的气味,如臭气,不易从进水孔3处进入地面上的空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将复位弹簧10绕接在吊杆8上,复位弹簧10沿着吊杆8的长度方向伸缩,复位弹簧10不易发生侧偏,复位弹簧10可以沿着吊杆8的长度方向对防臭箱7施加推力。
同时在进水孔3处设置格栅板4,增加的井盖2的安全性能,以使得在行人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易在进水孔3处踩空,保证行人行走的安全。
通过在防臭箱7内设置浮球194和闸门,在水位上升时,以浮球194带动闸板191运动,从而将溢流孔20打开,以使得防臭箱7内的水从溢流孔20处溢出,有利于减轻防臭箱7的重量对井盖2和吊杆8产生的负担,使得井盖2和吊杆8不易被损坏。
通过在防臭箱7内挂接过滤网17,可以将从进水孔3处随雨水流进雨水井1内的垃圾收集在过滤网17上,垃圾不易与防臭箱7内的水接触,通过定期打开井盖2清理过滤网17上的垃圾以保持防臭箱7的干净,防臭箱7内不易形成气味,影响地面上的空气质量。与挂钩18挂接的过滤网17不易脱落在防臭箱7内,有利于收集从进水孔3处进入的垃圾。
通过设置溢流孔20距防臭箱7的底部与过滤网17的底部之间的间距小,使得防臭箱7内的雨水不易浸泡到过滤网17内的垃圾,防臭箱7不易产生气味。
通过在雨水井1内设置收集网16来收集在暴雨天气下进入到雨水井1内的地面垃圾,垃圾被拦截在收集网16上,不易与雨水井1内的水接触,并通过定时打开井盖2清理收集网16上的垃圾,垃圾不易在雨水井1内形成臭气,有利于保持雨水井1内的干净环境,方便后期工作人员进入雨水井1内进行检修。通过弯钩15对收集网16的限位作用,使得收集网16上堆积垃圾时或收到雨水的冲击时,不易掉落,收集网16保持良好的收集效果。
通过在井盖2上设置轴承以减少吊杆8转动时与井盖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吊杆8转动得更加灵活,有利于带动防臭箱7运动。
通过设置防脱块14与滑块13抵接,以减轻吊杆8与凸块9螺纹连接处的压力,吊杆8不易被损坏,延长了吊杆8的使用寿命。
通过设置伸缩弹簧211在防臭箱7内的水位下降至溢流孔20处时,浮球194对闸板191的拉力减小,伸缩弹簧211拉动闸板191复位重新封堵在溢流孔20处,以保持防臭箱7封堵在进水孔3处时良好的密封性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包括设置在雨水井(1)靠近地面进水端的井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上设置有进水孔(3),所述进水孔(3)处设置有格栅板(4),所述井盖(2)的背面靠近进水孔(3)处转动连接有吊杆(8),所述吊杆(8)上螺纹连接有一端开口的防臭箱(7),所述防臭箱(7)的开口正对所述进水孔(3),所述防臭箱(7)的开口大于所述进水孔(3),所述防臭箱(7)可朝远离或者靠近进水孔(3)的方向运动,所述吊杆(8)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防臭箱(7)滑至吊杆(8)远离井盖(2)一端后复位的复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套接于所述吊杆(8)的复位弹簧(10),所述防臭箱(7)的侧边凸设有凸块(9),所述凸块(9)与所述吊杆(8)螺纹连接,所述吊杆(8)远离所述井盖(2)的一端凸设有限位块(11),所述复位弹簧(10)的一端与所述凸块(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1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内嵌有轴承,所述吊杆(8)插接于所述轴承的内圈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臭箱(7)内挂接有过滤网(17),所述过滤网(17)的边沿与所述防臭箱(7)的内壁接触,所述防臭箱(7)内靠近开口处设置有溢流孔(20),所述防臭箱(7)上滑动连接有通闭溢流孔(20)的通闭件(19),所述溢流孔(20)到所述防臭箱(7)底部的间距小于所述过滤网(17)到所述防臭箱(7)底部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闭件(19)包括闸板(191),所述防臭箱(7)上设置有供所述闸板(191)滑动的滑槽(195),所述闸板(191)上连接有当防臭箱(7)水位上升而带动闸门滑动的浮球(194),所述闸板(191)上设置有供闸板(191)滑动后复位的回位件(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的背面设置有导向杆(12),所述防臭箱(7)上设置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穿设于所述导向杆(12),所述导向杆(12)与所述滑块(13)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1)的井壁处设置有沿雨水井(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弯钩(15),所述弯钩(15)上挂接有收集网(16),所属收集网(16)的边沿与所述防臭箱(7)的侧边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3)不少于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2)远离所述井盖(2)的一端设置有防脱块(14),当所述滑块(13)滑至靠近防脱块(14)处时,所述滑块(13)与所述防脱块(14)抵接。
CN201921014913.3U 2019-06-28 2019-06-28 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 Active CN210263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4913.3U CN210263322U (zh) 2019-06-28 2019-06-28 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4913.3U CN210263322U (zh) 2019-06-28 2019-06-28 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3322U true CN210263322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6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4913.3U Active CN210263322U (zh) 2019-06-28 2019-06-28 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33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79132U (zh) 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
CN20758263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防臭装置
CN105332416B (zh) 一种自动翻转式雨水口截污装置
CN111608229B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212506628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装置
CN206941988U (zh) 钢结构房屋落水系统
CN207392409U (zh) 一种多功能型截流井系统
CN110439087B (zh) 一种基于v形过滤结构的智能平箅式雨水井
CN204225213U (zh) 楼宇雨污分流装置
CN209924022U (zh) 基于bim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10263322U (zh) 市政道路雨水井检查装置
CN114214891A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111561253B (zh) 一种基于浮力原理的地铁站口防水结构
CN112323719A (zh) 一种地铁口用疏水装置
CN113047398A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112012306A (zh) 居民小区的污水截流井及其使用方法
CN105318046B (zh) 一种单向阀及具有自动调节阀口大小的排泥阀装置
CN208329406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屋檐集水结构
CN208056242U (zh) 一种防堵塞排污管道组件
CN215594305U (zh) 一种防堵塞排水管道
CN212336238U (zh) 居民小区的污水截流井
CN210797260U (zh) 一种桥梁排水结构
CN207063105U (zh) 一种雨水检查井
CN204919660U (zh) 雨水收集装置
CN209585444U (zh) 一种防堵雨水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