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1273U -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1273U
CN210261273U CN201920908529.1U CN201920908529U CN210261273U CN 210261273 U CN210261273 U CN 210261273U CN 201920908529 U CN201920908529 U CN 201920908529U CN 210261273 U CN210261273 U CN 210261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chemical
circulating
tank
backwash
backwa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85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Chua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Chua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Chua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Chua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85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1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1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12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处理废水的池体、连接于池体左侧的进水管和连接于池体右侧的出水管,所述池体内部设置有竖向分布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池体隔成左侧的曝气池以及右侧的生化池,所述出水管的水平位置高于隔板的顶端。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生物滤池,一方面通过单独设置曝气池,提高废水中的充氧效率,防止对生物填料造成直接冲刷,避免出现曝气不均和沟流情况的发生,从而保持装置长期稳定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回流口在池体内部形成循环水流,提高生化池内的水力环境的均匀性,提高传质效率,提高生化床层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循环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所周知,生物膜法是一种经济的污水处理方法,而曝气生物滤池属于其中一种,该工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后,由于其处理高效、节省占地等优点备受重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中。
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在反应器内设置粒状填料形成填料床层,利用填料床层及其表面所附着的生物膜进行水质净化,集过滤截留、生物氧化和生物吸附三大功能于一体,能快速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有机物去除。但曝气生物滤池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也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填料容积利用率低、曝气不均、充氧能力不足、填料板结等问题,影响了水处理工艺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充氧能力且能保持长期稳定运行的循环生物滤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包括用于处理废水的池体、连接于池体左侧的进水管和连接于池体右侧的出水管;所述池体内部设置有竖向分布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池体隔成左侧的曝气池以及右侧的生化池;所述出水管的水平位置高于隔板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右端伸入曝气池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还包括回流口,所述回流口设置在曝气池与生化池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还包括空气释放器,所述空气释放器连接于进气管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生化池内设置垫层以及位于垫层上方的生物填料层;所述垫层由一定级配的相对均匀的石块和瓷球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生物填料层内填充有可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微生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还包括用于清洗生物填料层的反洗组件;所述反洗组件包括设置在垫层内部的反洗进气管和反洗进水管以及连接至生化池右侧的反洗出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反洗出水管设置在生物填料层与隔板的顶端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反洗进气管和反洗进水管相邻设置。
所述反洗组件还包括连接于反洗进气管上的反洗曝气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生物滤池,一方面通过单独设置曝气池,提高废水中的充氧效率,防止对生物填料造成直接冲刷,避免出现曝气不均和沟流情况的发生,从而保持装置长期稳定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回流口在池体内部形成循环水流,提高生化池内的水力环境的均匀性,提高传质效率,提高生化床层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循环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池体、2-进水管、3-出水管、4-进气管、5-空气释放器、6-回流口、11-隔板、12-曝气池、13-生化池、131-垫层、132-生物填料层、71-反洗进气管、72-反洗进水管、73-反洗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包括用于处理废水的池体1、连接于池体1左侧的进水管2和连接于池体1右侧的出水管3,待处理废水自进水管2进入池体1,经过生化处理后自出水管3排放或回收利用;
所述池体1内部设置有竖向分布的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池体1隔成左侧的曝气池12以及右侧的生化池13;通过将曝气池12与生化池13间隔开设置,能够提高废水中的充氧效率,防止对生化池13内的微生物造成直接冲刷,避免出现曝气不均和沟流情况的发生,从而保持装置长期稳定运行;所述进水管2右端伸入曝气池12内部;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还包括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右端伸入曝气池12内部,用于提供富氧空气或氧气;所述出水管3左端伸入生化池13内部,且出水管3的水平位置高于隔板11的顶端。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还包括回流口6,所述回流口6设置在曝气池12与生化池13的底部,用于连通曝气池12与生化池13;自隔板11顶端进入生化池13内的废水经过生化处理后,可通过回流口6流动至曝气池12,在池体1内部形成循环水流,提高生化池13内的水力环境的均匀性,提高传质效率,提高生化床层的利用率;
废水经进水管2进入曝气池12与由进气管4进入的富氧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形成气水混合液,由于气水混合液的密度远小于混合前废水的密度,气水混合液在气体的带动下向上提升,部分气体逸出后经隔板11顶端进入生化池13,经过微生物的生化处理后的水,可通过回流口6流动至所述曝气池12,并在气体的带动下形成一个循环流,使得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反复的充氧-生化反应过程中逐步降解以达到排放或回收利用的标准,自出水管3流出池体1;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还包括空气释放器5,所述空气释放器5连接于进气管4上部,能够使得富氧空气或氧气快速地分散入废水中,形成气-水混合物;
所述生化池13内设置垫层131以及位于垫层131上方的生物填料层132;所述垫层131由一定级配的相对均匀的石块和瓷球组成,对生物填料层132进行支撑;所述生物填料层132内填充有可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微生物;废水自隔板11自上而下流过生物填料层132,与生物填料层132充分接触,水中的污染物被生物降解。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还包括用于清洗生物填料层132的反洗组件,用于将生物填料层132内过多的杂质冲洗出去,以恢复生物填料层132内微生物的活性;所述反洗组件包括设置在垫层131内部的反洗进气管71和反洗进水管72以及连接至生化池13右侧的反洗出水管73;所述反洗出水管73设置在生物填料层132与隔板11的顶端之间,可以防止反洗过后的水从出水管3流出而污染出水管3;使用一段时间后,开启反洗组件对生物填料层132进行反洗。
所述反洗进气管71和反洗进水管72相邻设置,反洗水和反洗气体充分混合呈气水混合液,自下向上流过生物填料层132对其进行充分的冲洗,然后经反洗出水管73流出;所述反洗组件还包括连接于反洗进气管71上的反洗曝气装置,通过反洗曝气装置,反洗气体能够快速均匀地与反洗水进行混合,其中,反洗方式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气、水同时冲洗,然后水单独冲洗;另一种可以先气冲洗,然后再水冲洗;也可以先气冲洗,然后气水同时冲洗,最后水冲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前,先在池体1内注满低浓度废水或者加入营养盐的清水,打开进气管4进行闷曝对生物填料层132内的微生物进行培养驯化。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进水管2、进气管4,从进水管2进入的废水与由所述进气管4进入的富氧空气或氧气充分混合,部分氧气溶解于水中并形成气水混合液,气水混合液在气体的带动下向上提升,部分气体逸出后经隔板11顶端进入生化池13,经过微生物的生化处理后的水,可通过所述回流口6流动至所述曝气池12,并在气体的带动下形成一个循环流,使得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反复的充氧-生化反应过程中逐步降解以达到排放或回收利用的标准,自出水管3流出所述池体1。
运行一段时间后,生物填料层132表面杂质增多,床层阻力增大,处理效率下降;并且,微生物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继续繁殖,若微生物过多,则会影响生物填料层132的平衡性;此时,需要停止废水处理,对生物填料层132进行反冲洗,以将多余的微生物及杂质冲洗出去,以恢复微生物活性。反冲洗过程中,打开反洗进气管71和反洗进水管72,反洗空气和反洗水相混合形成气水混合液,气水混合液在空气作用下向上提升,对生物填料层132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后的水从反洗出水管73中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生物滤池,一方面通过单独设置曝气池,提高废水中的充氧效率,防止对生物填料造成直接冲刷,避免出现曝气不均和沟流情况的发生,从而保持装置长期稳定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回流口在池体内部形成循环水流,提高生化池内的水力环境的均匀性,提高传质效率,提高生化床层的利用率。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处理废水的池体(1)、连接于池体(1)左侧的进水管(2)和连接于池体(1)右侧的出水管(3);所述池体(1)内部设置有竖向分布的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池体(1)隔成左侧的曝气池(12)以及右侧的生化池(13);所述出水管(3)的水平位置高于隔板(11)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其特征是,还包括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右端伸入曝气池(1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其特征是,还包括回流口(6),所述回流口(6)设置在曝气池(12)与生化池(13)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其特征是,还包括空气释放器(5),所述空气释放器(5)连接于进气管(4)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其特征是,所述生化池(13)内设置垫层(131)以及位于垫层(131)上方的生物填料层(132);所述垫层(131)由一定级配的相对均匀的石块和瓷球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其特征是,所述生物填料层(132)内填充有可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微生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清洗生物填料层(132)的反洗组件;所述反洗组件包括设置在垫层(131)内部的反洗进气管(71)和反洗进水管(72)以及连接至生化池(13)右侧的反洗出水管(7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其特征是,所述反洗出水管(73)设置在生物填料层(132)与隔板(11)的顶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其特征是,所述反洗进气管(71)和反洗进水管(72)相邻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其特征是,所述反洗组件还包括连接于反洗进气管(71)上的反洗曝气装置。
CN201920908529.1U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61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8529.1U CN210261273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8529.1U CN210261273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1273U true CN210261273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2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852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61273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1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8932B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反硝化生物滤池装置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00357194C (zh) 单级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
CN102259980A (zh) 曝气生物滤池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CN105036332B (zh)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661385U (zh) 多介质可再生生物滤床
CN114380454A (zh) 一种基于mabr和mbr的tmbr污水处理工艺
CN101434435A (zh) 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与装置
CN211338974U (zh) 一种本土微生物活化修复黑臭水体的装置
CN21055963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CN210012649U (zh) 一种分段填料式好氧生物反应池
CN209276218U (zh) 循环流固定床好氧生物滤池
CN208649040U (zh) 一种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专有处理装置
CN210261273U (zh)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
CN204022546U (zh) 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CN216639051U (zh) 短程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集成设备
CN207632598U (zh) 活性污泥废水处理设备
CN105693036A (zh) 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CN212127901U (zh) 序批式复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
CN208632219U (zh) 一种气泡切割生物接触氧化强化扬水曝气水质改善装置及生物接触氧化装置
CN207158890U (zh) 一种内循环微正压固定床生物反应器
CN201272715Y (zh) 一体化膜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N217556010U (zh) 一种生活污水厌氧降流式重力滤池一体化设备
CN205635253U (zh) 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CN205061694U (zh) 一种曝气好氧兼氧生物膜硝化反应装置
CN110156161A (zh) 一种微重床生化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