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56982U - 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56982U CN210256982U CN201921293732.9U CN201921293732U CN210256982U CN 210256982 U CN210256982 U CN 210256982U CN 201921293732 U CN201921293732 U CN 201921293732U CN 210256982 U CN210256982 U CN 2102569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late
- injection molding
- alignment device
- spacing post
- mold labe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胶注塑成型机械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包括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模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表面套接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柱的形状为前粗后细的两个圆柱体组成,在运输臂与贴标吸引块在送标时,限位板贴合在限位柱的较粗端时,贴标吸引块上的贴标卡入凹槽的内部,从而避免了输送过深造成装置损坏和贴标输送不到位的情况,通过设置限位柱与卡槽,在运输臂退出之后,限位柱可完整插入卡槽的内部,使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进行精准贴合,从而确保了限位柱不会影响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的成型形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胶注塑成型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产品外表面如果需要印上标签图案,传统的加工方法有:压敏性粘贴标签、收缩性外套装标签、胶版印刷、丝网印刷、热转印、水转印等等,而这些加工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分二步完成,即先注塑出产品,再通过二次加工才能在产品上获得标签图案,最近有一种全新的技术,采取一步生产就可以完成上述二步的生产工艺这就是“模内贴标”简称IML,模内贴标注塑是指在注塑成型加工塑胶产品时,先由模内贴标机械手将标签贴附于模具内表面,再开始注塑成型加工,利用熔融塑胶原料本身热能使标签内表面与塑胶产品外壁热融粘合,而标签外层印刷表面能完全保持热融粘合前的印刷效果,模内贴标可使注塑加工出来的塑胶产品与标签图案完全融为一体,可达到没有标签的装饰效果,模内贴标的标签图案质量是注塑后再印刷工艺所无法达到的,例如影像照片、轮廓起伏分明的图案、甚至三维全息图案等都可以在模内贴标产品上表现出来,所以模内贴标有许多普通标签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实际模内贴标生产换线时,机械手调试往往非常复杂且耗费很长时间,在实际模内贴标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贴标存在不稳定现象,经常发生贴标不到位造成产品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具有精准送标贴标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包括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模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表面套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贴标吸引块,所述贴标吸引块的表面开设有吸气孔,所述贴标吸引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运输臂,所述运输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卡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第二模板的内壁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气管与外界吸气装置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气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贴标吸引块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形状为前粗后细的两个圆柱体组成。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第一模板左侧表面的上端与下端。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体积与限位柱的体积相同且形状一致,所述凹槽的体积与贴标的体积相同且形状一致。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模板右侧的上端和下端。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板通过通孔与限位柱相套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贴标吸引块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的体积相同且可组成一个完整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板、通孔、限位柱与卡槽,来保证运输臂与贴标吸引块送标时每次都与第一模板中的凹槽同心,不会发生偏差,通过设置限位柱的形状为前粗后细的两个圆柱体组成,在运输臂与贴标吸引块在送标时,限位板贴合在限位柱的较粗端时,贴标吸引块上的贴标卡入凹槽的内部,从而避免了输送过深造成装置损坏和贴标输送不到位的情况,通过设置限位柱与卡槽,在运输臂退出之后,限位柱可完整插入卡槽的内部,使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进行精准贴合,从而确保了限位柱不会影响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的成型形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但机械手送标精准稳定,而且在生产换线时调试机械手也非常方便快捷,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贴标吸引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模板;2、限位柱;3、卡槽;4、第二模板;5、气管;6、连接头;7、运输臂;8、连接管;9、限位板;10、贴标吸引块;11、凹槽;12、通孔;13、吸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包括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4,所述第一模板1的内侧开设有凹槽11,所述第一模板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所述限位柱2的表面套接有限位板9,通过设置限位板9、通孔12与限位柱2,来保证运输臂7与贴标吸引块10送标时每次都与第一模板1中的凹槽11同心,不会发生偏差,所述限位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贴标吸引块10,所述贴标吸引块10的表面开设有吸气孔13,所述贴标吸引块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运输臂7,所述运输臂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上端卡接有连接头6,所述连接头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管5,所述第二模板4的内壁开设有卡槽3,通过设置限位柱2与卡槽3,在运输臂7退出之后,限位柱2可完整插入卡槽3的内部,使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4进行精准贴合,从而确保了限位柱2不会影响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4的成型形状。
具体的,所述气管5与外界吸气装置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吸气孔13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贴标吸引块10的表面,通过设置吸气孔13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贴标吸引块10的表面,在贴标的运输过程中,保证了贴标的稳定性,避免了贴标的滑动与掉落。
具体的,所述限位柱2的形状为前粗后细的两个圆柱体组成,通过设置限位柱2的形状为前粗后细的两个圆柱体组成,在运输臂7与贴标吸引块10在送标时,限位板9贴合在限位柱2的较粗端时,贴标吸引块10上的贴标卡入凹槽11的内部,从而避免了输送过深造成装置损坏和贴标输送不到位的情况。
具体的,所述限位柱2的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第一模板1左侧表面的上端与下端。
具体的,所述卡槽3的体积与限位柱2的体积相同且形状一致,所述凹槽11的体积与贴标的体积相同且形状一致。
具体的,所述卡槽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模板4右侧的上端和下端。
具体的,所述限位板9的表面开设有通孔12,所述限位板9通过通孔12与限位柱2相套接。
具体的,所述限位板9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贴标吸引块1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4的体积相同且可组成一个完整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通过开启外界吸气装置,使贴标吸引块10在吸气孔13的作用下吸引贴标,然后运输臂7进行移动,使其带动贴标吸引块10至第一模板1的正左方,然后进行右移,使限位板9上的通孔12对准限位柱2,从而保证贴标的精准度,且由于限位柱2的形状为前粗后细的两个圆柱体组成,在运输臂7与贴标吸引块10送标时,限位板9贴合在限位柱2较粗端的表面时,贴标吸引块10上的贴标卡入凹槽11的内部,从而避免了输送过程中造成装置损坏和贴标输送不到位的情况,然后关闭吸气装置,即可使贴标滞留在凹槽11的内部,然后运输臂7进行左移,使限位板9与限位柱2进行分离,然后退出即可,然后开启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4外侧的推动装置即可使限位柱2完整插入卡槽3的内部,使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4进行精准贴合,从而确保了限位柱2不会影响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4的成型形状,最后第一模板1对带动贴标在高温的作用下使贴标与注塑料融为一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包括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的内侧开设有凹槽(11),所述第一模板(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所述限位柱(2)的表面套接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贴标吸引块(10),所述贴标吸引块(10)的表面开设有吸气孔(13),所述贴标吸引块(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运输臂(7),所述运输臂(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上端卡接有连接头(6),所述连接头(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管(5),所述第二模板(4)的内壁开设有卡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5)与外界吸气装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孔(13)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贴标吸引块(10)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的形状为前粗后细的两个圆柱体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的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第一模板(1)左侧表面的上端与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的体积与限位柱(2)的体积相同且形状一致,所述凹槽(11)的体积与贴标的体积相同且形状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模板(4)右侧的上端和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9)的表面开设有通孔(12),所述限位板(9)通过通孔(12)与限位柱(2)相套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9)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贴标吸引块(1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4)的体积相同且可组成一个完整模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93732.9U CN210256982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93732.9U CN210256982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56982U true CN210256982U (zh) | 2020-04-07 |
Family
ID=70017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93732.9U Active CN210256982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56982U (zh) |
-
2019
- 2019-08-12 CN CN201921293732.9U patent/CN2102569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08128B (zh) | Ibf产品的制作工艺 | |
CN210256982U (zh) | 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 | |
CN207448993U (zh) | 一种双面模内贴标模具 | |
CN205291463U (zh) | 一种改善产品变形的3d打印双通道随形水路的后模镶件 | |
CN107310105A (zh) | 一种实现奶粉盖模内贴标的延迟顶出模具结构 | |
CN207866120U (zh) | 一种数码电子雷管延期点火元件注塑模 | |
CN213766950U (zh) | 一种用于模内贴膜的注塑模具 | |
CN203157058U (zh) | 一种高精度模具 | |
CN205631245U (zh) | 一种铜螺母镶嵌专用模具 | |
CN207465725U (zh) | 一种模内贴标注塑机械手辅助对位装置 | |
CN205767420U (zh) | 一种吹塑装置 | |
CN212331646U (zh) | 一种双面imr的注塑模具结构 | |
CN210453545U (zh) | 外观面产品模内日期标识模具结构 | |
CN104924533B (zh) | 一种用于注塑产品的模内贴标装置 | |
CN208020350U (zh) | 一种速装压痕模及由其制作的压痕版 | |
CN218535424U (zh) | 一种容易脱模的塑料模具 | |
CN218256337U (zh) | 一种膜片加静电取料模组及膜片注塑压合机 | |
CN101474848A (zh) | 一种注塑产品模内印刷成型设备 | |
CN204820171U (zh) | 用于注塑产品的模内贴标装置 | |
CN201124554Y (zh) | 模内转印注塑成型装置 | |
CN209955095U (zh) | 一种用于膜内贴式产品的模具 | |
CN214123315U (zh) | 一种具有变色效果的模内标签 | |
CN218314991U (zh) | 一种自动脱模的精密塑胶模具 | |
CN215511999U (zh) | 一种imd贴膜高精度成型装置 | |
CN202781636U (zh) | 一种母模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