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55739U - 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55739U
CN210255739U CN201921141484.6U CN201921141484U CN210255739U CN 210255739 U CN210255739 U CN 210255739U CN 201921141484 U CN201921141484 U CN 201921141484U CN 210255739 U CN210255739 U CN 210255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fan
shaped
plate body
s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14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olan Xiwei Me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Bola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Bola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Bola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14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55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55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55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包括外扇形罩,内扇形罩,中间连接轴,第一伸缩罩,第二伸缩罩,固定螺杆,操作把手和T型卡柱;所述内扇形罩设在外扇形罩的内侧,且内扇形罩与外扇形罩通过中间部位的两组中间连接轴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罩与第二伸缩罩呈相对状卡装在外扇形罩与内扇形罩的空隙中,且第一伸缩罩与第二伸缩罩的外侧端面上还连接有操作把手。可利用扇形罩两侧的缺口结构同时用来研磨,增加一组研磨机的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可将伸缩罩上操作把手与T型卡柱上的拉钩取下,使伸缩罩向下张开伸到外下扇形板体与内下扇形板体的位置处,将外扇形罩上的缺口罩住。

Description

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研磨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
背景技术
研磨机是用涂上或嵌入磨料的研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的磨床。主要用于研磨工件中的高精度平面、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球面、螺纹面和其他型面,也可以是用来刃磨各种刀具、工具的常用设备。其主要是由基座、砂轮、电动机或其他动力源、托架、防护罩和给水器等所组成。
目前,研磨机的砂轮罩上只设有一个缺口用来研磨使用,其次,研磨机在停止工作时,研磨片裸露在外侧,容易受到损伤,在误开启研磨机时,研磨片还容易伤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以解决砂轮罩上只设有一个缺口用来研磨使用,停止工作时,研磨片裸露在外侧,容易受到损伤,在误开启研磨机时,研磨片还容易伤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包括外扇形罩,外上扇形板体,外下扇形板体,内扇形罩,内上扇形板体,内下扇形板体,中间连接轴,第一伸缩罩,第二伸缩罩,固定螺杆,操作把手和T型卡柱;所述外扇形罩由外上扇形板体与外下扇形板体上下连接而成,所述内扇形罩设在外扇形罩的内侧,且内扇形罩与外扇形罩通过中间部位的两组中间连接轴相连接,所述内扇形罩由内上扇形板体与内下扇形板体上下连接而成,所述第一伸缩罩与第二伸缩罩呈相对状卡装在外扇形罩与内扇形罩的空隙中,且第一伸缩罩与第二伸缩罩的外侧端面上还连接有操作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外上扇形板体的扇形结构大于外下扇形板体的扇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上扇形板体的顶部两端中间分别设有T型卡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罩与第二伸缩罩的中间部位均转动镶嵌在中间连接轴上,且第一伸缩罩与第二伸缩罩的后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杆固定在外扇形罩与内扇形罩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罩与第二伸缩罩向下张开后伸到外下扇形板体与内下扇形板体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罩与第二伸缩罩收缩在外上扇形板体与内上扇形板体位置处时,操作把手与T型卡柱上还悬挂有拉钩。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外扇形罩以及内扇形罩两侧均有缺口结构,因此可利用扇形罩两侧的缺口结构同时用来研磨,增加一组研磨机的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由于伸缩罩的结构,在停止工作时,可将伸缩罩上操作把手与T型卡柱上的拉钩取下,使伸缩罩向下张开伸到外下扇形板体与内下扇形板体的位置处,将外扇形罩上的缺口罩住,从而将研磨片罩在内侧,避免研磨片裸露在外侧受到损伤以及误开启研磨机时,研磨片伤人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伸缩罩向上拉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伸缩罩与第二伸缩罩向上拉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图4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外扇形罩;101、外上扇形板体;102、外下扇形板体;2、内扇形罩;201、内上扇形板体;202、内下扇形板体;3、中间连接轴;4、第一伸缩罩;5、第二伸缩罩;6、固定螺杆;7、操作把手;8、T型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包括外扇形罩1,外上扇形板体101,外下扇形板体102,内扇形罩2,内上扇形板体201,内下扇形板体202,中间连接轴3,第一伸缩罩4,第二伸缩罩5,固定螺杆6,操作把手7和T型卡柱8;所述外扇形罩1由外上扇形板体101与外下扇形板体102上下连接而成,所述内扇形罩2设在外扇形罩1的内侧,且内扇形罩2与外扇形罩1通过中间部位的两组中间连接轴3相连接,所述内扇形罩2由内上扇形板体201与内下扇形板体202上下连接而成,所述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呈相对状卡装在外扇形罩1与内扇形罩2的空隙中,且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的外侧端面上还连接有操作把手7。
其中,所述外上扇形板体101的扇形结构大于外下扇形板体102的扇形结构,在第一伸缩罩4以及第二伸缩罩5向上收缩时,便于第一伸缩罩4以及第二伸缩罩5收缩的部分能够收缩至外上扇形板体101与内上扇形板体201的内侧时进行隐藏,防止在研磨过程中研磨飞屑对第一伸缩罩4以及第二伸缩罩5造成损坏。
其中,所述外上扇形板体101的顶部两端中间分别设有T型卡柱8,在第一伸缩罩4以及第二伸缩罩5向上收缩时,便于通过T型卡柱8将第一伸缩罩4以及第二伸缩罩5的上端卡住,防止第一伸缩罩4以及第二伸缩罩5向下张开。
其中,所述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的中间部位均转动镶嵌在中间连接轴3上,且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的后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杆6固定在外扇形罩1与内扇形罩2上。
其中,所述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向下张开后伸到外下扇形板体102与内下扇形板体202的位置处,可将第一伸缩罩4以及第二伸缩罩5向下张开伸到外下扇形板体102与内下扇形板体202的位置处,将外扇形罩1上的缺口罩住,从而将研磨片罩在内侧,避免研磨片裸露在外侧受到损伤以及误开启研磨机时,研磨片伤人的现象发生。
其中,所述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收缩在外上扇形板体101与内上扇形板体201位置处时,操作把手7与T型卡柱8上还悬挂有拉钩,在第一伸缩罩4以及第二伸缩罩5向上收缩时,便于通过拉钩将T型卡柱8与第一伸缩罩4以及第二伸缩罩5的操作把手7勾住,防止第一伸缩罩4以及第二伸缩罩5向下张开,从而便于进行研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在工作时,根据需要将第一伸缩罩4或者第二伸缩罩5向上收缩拉起,亦或将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同时向上收缩拉起,通过拉钩将T型卡柱8与第一伸缩罩4或第二伸缩罩5的操作把手7勾住,使第一伸缩罩4以及第二伸缩罩5的位置固定,从而方便进行研磨,在停止工作时,可将第一伸缩罩4以及第二伸缩罩5向下张开伸到外下扇形板体102与内下扇形板体202的位置处,将外扇形罩1上的缺口罩住,从而将研磨片罩在内侧,避免研磨片裸露在外侧受到损伤以及误开启研磨机时,研磨片伤人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6)

1.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扇形罩(1),外上扇形板体(101),外下扇形板体(102),内扇形罩(2),内上扇形板体(201),内下扇形板体(202),中间连接轴(3),第一伸缩罩(4),第二伸缩罩(5),固定螺杆(6),操作把手(7)和T型卡柱(8);所述外扇形罩(1)由外上扇形板体(101)与外下扇形板体(102)上下连接而成,所述内扇形罩(2)设在外扇形罩(1)的内侧,且内扇形罩(2)与外扇形罩(1)通过中间部位的两组中间连接轴(3)相连接,所述内扇形罩(2)由内上扇形板体(201)与内下扇形板体(202)上下连接而成,所述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呈相对状卡装在外扇形罩(1)与内扇形罩(2)的空隙中,且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的外侧端面上还连接有操作把手(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上扇形板体(101)的扇形结构大于外下扇形板体(102)的扇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上扇形板体(101)的顶部两端中间分别设有T型卡柱(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的中间部位均转动镶嵌在中间连接轴(3)上,且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的后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杆(6)固定在外扇形罩(1)与内扇形罩(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向下张开后伸到外下扇形板体(102)与内下扇形板体(202)的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罩(4)与第二伸缩罩(5)收缩在外上扇形板体(101)与内上扇形板体(201)位置处时,操作把手(7)与T型卡柱(8)上还悬挂有拉钩。
CN201921141484.6U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 Active CN210255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1484.6U CN210255739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1484.6U CN210255739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55739U true CN210255739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3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1484.6U Active CN210255739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557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4649A (zh) * 2021-09-24 2021-10-29 南通国电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水阀防锈处理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4649A (zh) * 2021-09-24 2021-10-29 南通国电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水阀防锈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55739U (zh) 一种研磨机的扇形板结构
CN213917472U (zh) 一种透明导电玻璃加工用磨边装置
CN210210002U (zh) 一种环保砂轮修整装置
CN209754730U (zh) 一种便携式铣刀研磨机
CN207616259U (zh) 一种手持式刀片夹持器
CN202411996U (zh) 平面陶瓷靶材磨边机
CN203330808U (zh) 管件接头两端端面打磨机
CN217044904U (zh) 一种齿轮加工磨棱设备
CN211491052U (zh) 油封加工用抛光研磨机夹具
CN211305729U (zh) 一种具有刀具夹持稳定性好的数控刀具磨床
CN208179131U (zh) 一种新型的机床刀具用磨刀设备
CN210209748U (zh) 一种用于工件飞边毛刺的处理装置
CN210818972U (zh) 一种立式砂轮机
CN205765298U (zh) 用于磨床上的锥形芯棒工装
CN218137126U (zh) 一种铝合金表面打磨装置
CN216462197U (zh) 一种锯片加工用磨齿机砂轮角度调节装置
CN206010643U (zh) 一种数控磨床自动碰面对刀磨削装置
CN212145858U (zh) 一种带有工具进给推动功能的工具磨床
CN218397529U (zh) 一种易于定位的砂轮加工用切割装置
CN213765231U (zh) 一种辊环磨床
CN210360775U (zh) 一种汽车油缸支座内表面加工的手持式打磨装置
CN218796232U (zh) 一种研磨质量高的研磨机
CN217194481U (zh) 一种磨床加工用多位调节设备
CN216731068U (zh) 一种缸体加工用具有清洁功能的加工装置
CN218834762U (zh) 一种抗菌型粉末涂料研磨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588, Wufang Road, Jiangling street,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215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Bolan Xiwei Me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1188 pangjin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jiang Bolan Electron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