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8423U - 轻薄面料服装 - Google Patents

轻薄面料服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8423U
CN210248423U CN201920818639.9U CN201920818639U CN210248423U CN 210248423 U CN210248423 U CN 210248423U CN 201920818639 U CN201920818639 U CN 201920818639U CN 210248423 U CN210248423 U CN 210248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cut
seam allowance
tang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86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明明
库洪友
李华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uans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uans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uans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uans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186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8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8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8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薄面料服装,该轻薄面料服装包括在成衣中具有第一止口结构的第一裁片,所述的第一止口结构包括第一裁片本布、由第一裁片本布边缘反折形成的第一止口、以及用于粘合第一裁片本布与第一止口的双面热熔衬。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裁片的第一止口处采用双面热熔衬将第一止口与第一裁片本布进行粘合,获得的第一止口结构不仅外观质量高,不露明线、不透针痕,而且通过熨烫粘合即能快速完成第一止口结构的制作,加工迅速、免去了人工撬边的成本,基本不会出现次品,成品率高。

Description

轻薄面料服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薄面料服装。
背景技术
雪纺等面料质地轻薄透明,手感柔爽富有弹性,外观清淡雅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垂悬性,穿着舒适、飘逸。因其出色的穿着体验,雪纺面料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是一种裙装设计的重要面料。
随着流行趋势的不断变化与发展,雪纺面料的加工手段也在不断地变化。止口是指服装的沿边,包括门里襟、衣领、袋盖、袖口、下摆、角衩、脚口等部位,止口工艺是服装制作中的关键工艺,其工艺效果直接影响服装的整体造型和成品质量。
为了保持良好的外观,设计师通常会要求雪纺等轻薄面料服装的止口处不能存在明线,因此不能采用针对其他面料的止口工艺将雪纺等轻薄面料服装的裁片边缘直接内折后作明显的缝合线。
目前常规的处理方式是手工撬边,但由于雪纺面料的纱线很薄很细,且面料垂坠性极佳,即使是撬边后,成衣的下摆或脚口处仍然能够看得出较为明显的针痕,这不仅会对成衣的外观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人工撬边速度慢,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明线,导致次品率增大,成衣制作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观质量高、加工迅速、次品率低、成本低的轻薄面料服装。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薄面料服装,包括在成衣中具有第一止口结构的第一裁片,所述的第一止口结构包括第一裁片本布、由第一裁片本布边缘反折形成的第一止口、以及用于粘合第一裁片本布与第一止口的双面热熔衬。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裁片的第一止口处采用双面热熔衬将第一止口与第一裁片本布进行粘合,获得的第一止口结构不仅外观质量高,不露明线、不透针痕,而且通过熨烫粘合即能快速完成第一止口结构的制作,加工迅速、免去了人工撬边的成本,基本不会出现次品,成品率高。
上述的第一止口结构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第一裁片,在这种裁片中,由第一裁片本布边缘反折形成的第一止口透视难以避免,对成衣的外观质量影响也不大,但对于呈长条状的裁片就具有较大影响。长条状的第二裁片由于其宽度较窄,若止口较窄则会导致止口外露,外观质量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轻薄面料服装还包括呈长条状的第二裁片,该第二裁片上设有第二止口结构,所述的第二止口结构包括第二裁片本布、由第二裁片本布其中一侧边缘反折形成的第二止口、以及由第二裁片本布另一侧边缘反折形成的第三止口;
所述的第二止口与第二裁片本布等宽,所述的第三止口较第二止口窄。
将第二止口的宽度设置为与第二裁片本布等宽,则确保第二止口边缘不透,在第二止口的遮挡下,第三止口较窄也不会有影响。
在上述的轻薄面料服装中,所述的第二止口结构还包括用于粘合第二裁片本布、第二止口和第三止口的双面热熔衬。采用双面热熔衬能够进一步提高外观质量,降低次品率。
在上述的轻薄面料服装中,所述的第二止口处于第二裁片本布与第三止口之间,所述的双面热熔衬自第二裁片本布朝向第二止口的一边延伸至第三止口的边缘。如此既确保第三止口边缘不透视,而且只采用一层双面热熔衬即可实现对第二裁片本布、第二止口和第三止口三者的粘合。
在上述的轻薄面料服装中,所述的双面热熔衬包括第一衬布以及附着在第一衬布上的第一胶粒,该第一胶粒的大小为20D。选用颗粒较小的第一胶粒能够防止压烫时胶粒反渗或透胶。
在上述的轻薄面料服装中,所述的第一衬布为弹力面料。具有弹力的双面热熔衬能够避免做成的止口结构僵硬,确保止口位置的垂顺感。
在上述的轻薄面料服装中,所述的第一衬布和第一胶粒的颜色均与第一裁片本布或第二裁片本布的颜色相一致。选用与第一裁片本布或第二裁片本布颜色一致的第一衬布是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胶粒的颜色也设置为一致,则避免将通用的白色胶粒用于深色系服装中导致的白色胶粒渗透而影响外观质量的问题。
在上述的轻薄面料服装中,在成衣的易透视位置,所述的第一裁片反面设有防透视粘衬。
相同地,在上述的轻薄面料服装中,所述的防透视粘衬包括第二衬布以及附着在第二衬布上的第二胶粒,该第二衬布和第二胶粒的颜色均与第一裁片本布的颜色相一致。
相同地,在上述的轻薄面料服装中,所述的第二胶粒的大小为20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信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裁片的第一止口处采用双面热熔衬将第一止口与第一裁片本布进行粘合,获得的第一止口结构不仅外观质量高,不露明线、不透针痕,而且通过熨烫粘合即能快速完成第一止口结构的制作,加工迅速、免去了人工撬边的成本,基本不会出现次品,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轻薄面料服装中第一裁片第一止口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轻薄面料服装中第一裁片易透视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轻薄面料服装中第二裁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轻薄面料服装,包括在成衣中具有第一止口结构11的第一裁片1,该第一止口结构11包括第一裁片本布11a、由第一裁片本布11a边缘反折形成的第一止口11b、以及用于粘合第一裁片本布11a与第一止口11b的双面热熔衬3。
本实施例中,双面热熔衬3包括第一衬布31以及附着在第一衬布31上的第一胶粒32,其中,第一衬布31为弹力面料,具有弹力的双面热熔衬3能够避免做成的止口结构僵硬,确保止口位置的垂顺感;而该第一胶粒32的大小为20D,颗粒较小的第一胶粒32能够防止压烫时胶粒反渗或透胶。
本实施例中,第一衬布31和第一胶粒32的颜色均与第一裁片本布11a的第二裁片本布21a颜色相一致。选用与第一裁片本布11a第二裁片本布21a颜色一致的第一衬布31是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胶粒32的颜色也设置为一致,则避免将通用的白色胶粒用于深色系服装中导致的白色胶粒渗透而影响外观质量的问题。
如图2所示,在成衣的易透视位置,本实施例在第一裁片1反面还设有防透视粘衬4。
相同地,该防透视粘衬4包括第二衬布41以及附着在第二衬布41上的第二胶粒42,该第二衬布41和第二胶粒42的颜色也与第一裁片本布11a的颜色相一致;同时采用的第二胶粒42的大小也为20D。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裁片1的第一止口11b处采用双面热熔衬3将第一止口11b与第一裁片本布11a进行粘合,获得的第一止口结构11不仅外观质量高,不露明线、不透针痕,而且通过熨烫粘合即能快速完成第一止口结构11的制作,加工迅速、免去了人工撬边的成本,基本不会出现次品,成品率高。
上述的第一止口结构11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第一裁片1,在这种裁片中,由第一裁片本布11a边缘反折形成的第一止口11b透视难以避免,对成衣的外观质量影响也不大,但对于呈长条状的裁片就具有较大影响。长条状的第二裁片2由于其宽度较窄,若止口较窄则会导致止口外露,外观质量差。
因此,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轻薄面料服装还包括呈长条状的第二裁片2,该第二裁片2上设有第二止口结构21,该第二止口结构21包括第二裁片本布21a、由第二裁片本布21a其中一侧边缘反折形成的第二止口21b、以及由第二裁片本布21a另一侧边缘反折形成的第三止口21c;其中,第二止口21b与第二裁片本布21a等宽,所述的第三止口21c较第二止口21b窄。
将第二止口21b的宽度设置为与第二裁片本布21a等宽,则确保第二止口21b边缘不透,在第二止口21b的遮挡下,第三止口21c较窄也不会有影响。
本实施例中,第二止口结构21还包括用于粘合第二裁片本布21a、第二止口21b和第三止口21c的双面热熔衬3。采用双面热熔衬3能够进一步提高外观质量,降低次品率。该双面热熔衬3与用于第一止口结构11中的双面热熔衬3相同,在第二止口结构21中,双面热熔衬3的颜色就应当与第二裁片本布的颜色相一致了。
如图3所示,在该第二止口结构21中,第二止口21b处于第二裁片本布21a与第三止口21c之间,双面热熔衬3则自第二裁片本布21a朝向第二止口21b的一边延伸至第三止口21c的边缘。如此既确保第三止口21c边缘不透视,而且只采用一层双面热熔衬3即可实现对第二裁片本布21a、第二止口21b和第三止口21c三者的粘合。

Claims (10)

1.一种轻薄面料服装,包括在成衣中具有第一止口结构(11)的第一裁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止口结构(11)包括第一裁片本布(11a)、由第一裁片本布(11a)边缘反折形成的第一止口(11b)、以及用于粘合第一裁片本布(11a)与第一止口(11b)的双面热熔衬(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面料服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长条状的第二裁片(2),该第二裁片(2)上设有第二止口结构(21),所述的第二止口结构(21)包括第二裁片本布(21a)、由第二裁片本布(21a)其中一侧边缘反折形成的第二止口(21b)、以及由第二裁片本布(21a)另一侧边缘反折形成的第三止口(21c);
所述的第二止口(21b)与第二裁片本布(21a)等宽,所述的第三止口(21c)较第二止口(21b)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薄面料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止口结构(21)还包括用于粘合第二裁片本布(21a)、第二止口(21b)和第三止口(21c)的双面热熔衬(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薄面料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止口(21b)处于第二裁片本布(21a)与第三止口(21c)之间,所述的双面热熔衬(3)自第二裁片本布(21a)朝向第二止口(21b)的一边延伸至第三止口(21c)的边缘。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轻薄面料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热熔衬(3)包括第一衬布(31)以及附着在第一衬布(31)上的第一胶粒(32),该第一胶粒(32)的大小为20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薄面料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衬布(31)为弹力面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薄面料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衬布(31)和第一胶粒(32)的颜色均与第一裁片本布(11a)或第二裁片本布(21a)的颜色相一致。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轻薄面料服装,其特征在于,在成衣的易透视位置,所述的第一裁片(1)反面设有防透视粘衬(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薄面料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透视粘衬(4)包括第二衬布(41)以及附着在第二衬布(41)上的第二胶粒(42),该第二衬布(41)和第二胶粒(42)的颜色均与第一裁片本布(11a)的颜色相一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薄面料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胶粒(42)的大小为20D。
CN201920818639.9U 2019-05-31 2019-05-31 轻薄面料服装 Active CN210248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8639.9U CN210248423U (zh) 2019-05-31 2019-05-31 轻薄面料服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8639.9U CN210248423U (zh) 2019-05-31 2019-05-31 轻薄面料服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8423U true CN210248423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0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8639.9U Active CN210248423U (zh) 2019-05-31 2019-05-31 轻薄面料服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84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3053A (zh) * 2020-11-03 2021-01-26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京剧脸谱纹样的盘扣扣花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3053A (zh) * 2020-11-03 2021-01-26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京剧脸谱纹样的盘扣扣花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3295B (zh) 改良的衣衫及其裁剪
CN210248423U (zh) 轻薄面料服装
CN114223984A (zh) 一种保暖型羽绒服的加工工艺
CN201805940U (zh) 一种局部设有透气网的服装
CN103829433A (zh) 成衣及其成衣制作方法
CN210076600U (zh) 一种t恤衫
CA2747449A1 (en) Printed emblem for securing to a first fabric
CN211558919U (zh) 一种定制的透气礼宾服
CN113558320A (zh) 复合成衣的制作工艺及复合成衣
CN208286403U (zh) 运动便西
CN218571418U (zh) 一种衬衫门襟和衬衫
CN208783787U (zh) 一种可以两面穿的双面内裤
CN216906877U (zh) 一种无缝婴儿服
CN214594229U (zh) 一种可两面穿式裤子
CN210248432U (zh) 具有皮肤保护结构的表面装饰性服装
CN219396315U (zh) 一种翻折袖口西装
CN210382712U (zh) 收褶无袖女上衣
CN205695812U (zh) 一种长袖连衣裙
CN115104790A (zh) 双层固定式两面穿衬衫
CN218650369U (zh) 一种单层正反两穿的卫衣
CN213549781U (zh) 一种新型防病毒、防水隔离衣
JP3190402U (ja) シャツ
CN201509618U (zh) 一种由不同面料拼接的服装
CN220777429U (zh) 一种用于防止衬衫边缘跑纱、穿纱的门襟结构
CN215958417U (zh) 一种高铁礼仪用礼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