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5365U - 一种按键结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键结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5365U
CN210245365U CN201921226639.6U CN201921226639U CN210245365U CN 210245365 U CN210245365 U CN 210245365U CN 201921226639 U CN201921226639 U CN 201921226639U CN 210245365 U CN210245365 U CN 210245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frame
control module
power
limi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66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 Huang
黄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Gaochuang Suzho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66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5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5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5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和显示装置,包括:边框、按键组件和按键板;其中,所述按键板上设置有电源控制模组、红外接收模组及电源指示灯;所述边框包括按键通孔;所述按键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按键通孔并凸出所述边框外侧,所述按键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边框的内侧,并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相对;所述按键组件的一端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触,并挤压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按键结构,能够将电源控制模组、红外接收模组和电源指示灯集成在一个按键板上,采用按键组件控制电源控制组件,能够实现在准确的控制显示屏的工作状态的同时,达到显示屏的窄边框和简洁化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按键结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全贴合显示屏是将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以无缝隙的方式黏贴在一起,省掉了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的空气层,使屏幕厚度变得更加薄,让视觉效果完美呈现,减小了进灰几率,画面更加通透,增强显示效果。
但是,目前的全贴合显示屏无法将电源控制模组及红外接收模组集成在一起,进而无法达到全贴合显示屏的窄边框和简洁化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全贴合显示屏无法将电源控制模组及红外接收模组集成在一起,进而无法达到全贴合显示屏的窄边框和简洁化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边框、按键组件和按键板;
其中,所述按键板上设置有电源控制模组、红外接收模组及电源指示灯;所述边框包括按键通孔;所述按键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按键通孔并凸出所述边框外侧,所述按键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边框的内侧,并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相对;所述按键组件的一端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触,并挤压所述电源控制模组。
可选的,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帽、限位结构和弹性件;
其中,所述按键帽穿过在所述按键通孔中,并且所述按键帽的第一端凸出所述边框的外侧,第二端与所述限位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一侧限位于所述限位结构内,另一侧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相对;所述限位结构和与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边框的内侧。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柱和弹性臂;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弹性臂的两端;
所述限位结构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固定柱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柱嵌入在所述限位孔中实现对所述弹性件的限位。
可选的,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包括电源控制按钮,所述红外接收模组包括红外接收器,所述电源控制按钮及所述红外接收器均设置在所述按键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边框所在的平面垂直,其中,所述电源控制按钮朝向所弹性臂设置;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信号接收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且垂直指向所述边框所在的平面。
可选的,所述按键板的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的发光方向与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信号接收方向相同。
可选的,在按键帽无外力作用时,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电源控制按钮之间的距离为0.1mm-0.3mm。
可选的,所述按键帽凸出所述边框的外侧0.8mm-1.2mm。
可选的,还包括:玻璃层;所述玻璃层覆盖在所述按键组件和所述按键板上,与所述边框四周契合。
可选的,所述边框的内侧还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按键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螺纹孔通过螺丝固定,进而固定所述边框与所述按键板;
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按键帽的表面积,且所述按键帽在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按键帽相接触的第一面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面内。
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为长方体,且所述长方体的四周为倒圆角;所述限位结构靠近所述按键帽的一侧卡在所述按键通孔中。
可选的,所述弯折部的个数为两个,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弯折部之间,两个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限位结构相对的一侧具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的倒圆角配合的倒圆角,用于对所述限位结构进行限位。
可选的,所述固定孔的个数为两个,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弯折部一一对应;所述电源控制按钮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孔之间;所述电源指示灯设置在所述固定孔远离所述电源控制按钮的一侧;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电源指示灯远离所述固定孔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弯折部设置在所述边框的第一边的内侧,并且靠近所述边框的第二边的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边框的第二边之间具有预设空间,所述预设空间中设置有所述电源指示灯和所述红外接收器;其中,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包括:边框、按键组件和按键板;其中,所述按键板上设置有电源控制模组、红外接收模组及电源指示灯;所述边框包括按键通孔;所述按键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按键通孔并凸出所述边框外侧,所述按键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边框的内侧,并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相对;所述按键组件的一端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触,并挤压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按键结构,能够将电源控制模组、红外接收模组和电源指示灯集成在一个按键板上,采用按键组件控制电源控制组件,能够实现在准确的控制显示屏的工作状态的同时,达到显示屏的窄边框和简洁化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有玻璃层的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在按压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括:
边框10、按键组件20和按键板30;
其中,参照图2,所述按键板30上设置有电源控制模组31、红外接收模组32及电源指示灯33;所述边框10包括按键通孔11;所述按键组件20的一端穿过所述按键通孔11并凸出所述边框10外侧,所述按键组件20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边框10的内侧,并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31相对;所述按键组件20的一端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组件2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31接触,并挤压所述电源控制模组3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边框10为按键结构的边框,按键组件20和按键板30相对设置,可以降低边框10的宽度,实现窄边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键板30为PCB(印制电路板),设置在按键板30的模组通过电路连接实现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有多个按键组件,不同按键组件用于控制不同的对象,其他按键组件也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进行设置。
参照图1,所述按键组件20包括:按键帽21、限位结构22和弹性件23;
其中,参照图3,所述按键帽21穿过在所述按键通孔11中,并且所述按键帽21的第一端凸出所述边框10的外侧,第二端与所述限位结构22连接;所述弹性件23一侧限位于所述限位结构22内,另一侧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31相对;所述限位结构22和与所述弹性件23设置在所述边框10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键帽21和限位结构22是相对固定的,其中,二者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二者各自成型后,再进行固定,在此不加以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3包括:固定柱231和弹性臂232;所述固定柱231设置在所述弹性臂232的两端。
其中,固定柱231无弹性,弹性臂232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边框10的材质为金属材料,如铝,弹性臂232的材质为塑胶。
所述限位结构22上设置有限位孔221,所述限位孔221与所述固定柱231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柱231嵌入在所述限位孔221中实现对所述弹性件23的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模组31包括电源控制按钮,所述红外接收模组32包括红外接收器,所述电源控制按钮及所述红外接收器均设置在所述按键板的第一表面,其中,所述电源控制按钮朝向所弹性臂232设置;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信号接收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且垂直指向所述边框所在的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板30的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电源指示灯33,所述电源指示灯33的发光方向与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信号接收方向相同。
其中,将电源控制按钮31、红外接收器32和电源指示灯33集成在同一按键板上,能够减少电源控制按钮31、红外接收器32和电源指示灯33的占用空间,降低边框的宽度,实现按键结构的简洁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按键帽21无外力作用时,所述弹性臂232与所述电源控制按钮之间的距离为0.1mm-0.3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键帽为金属材料,无弹性。
其中,当弹性臂与电源控制按钮之间的距离为0.1mm-0.3mm时,可以使用户按压按键帽的手感达到最佳。
可选的,所述按键帽21凸出所述边框10的外侧0.8mm-1.2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玻璃层40;所述玻璃层40覆盖在所述按键组件20和所述按键板30上,与所述边框10四周契合。
其中,参照图4,玻璃层40包括丝印区域41和显示区域42,丝印区域41设置在显示区域42的四周,并且在丝印区域41上设置有红外接收器窗口411和电源指示灯窗口41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玻璃层40通过边框进行固定,并且在丝印区域设置红外接收器窗口不会阻挡红外接收器接收信号,设置电源指示灯窗口,可以使电源指示灯的光线无阻挡的发射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边框10的内侧还设置有弯折部12;所述弯折部12上设置有螺纹孔121;所述按键板30上设置有固定孔34;所述固定孔34和所述螺纹孔121一一对应;所述固定孔34和所述螺纹孔121通过螺丝固定,进而固定所述边框10与所述按键板3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限位结构22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按键帽21的表面积,且所述按键帽21在所述限位结构22与所述按键帽21相接触的第一面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面内。
其中,参照图1和图3,所述限位结构22为长方体,且所述长方体的四周为倒圆角;所述限位结构22靠近所述按键,21的一侧卡在所述按键通孔11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述弯折部12的个数为两个,所述限位结构22设置在两个所述弯折部12之间,两个所述弯折部12与所述限位结构22相对的一侧具有与所述限位结构22的倒圆角配合的倒圆角122,用于对所述限位结构22进行限位。
其中,参照图2,所述固定孔34的个数为两个,且所述固定孔34与所述弯折部12一一对应;所述电源控制按钮31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孔34之间;所述电源指示灯33设置在所述固定孔34远离所述电源控制按钮31的一侧;所述红外接收器32设置在所述电源指示灯33远离所述固定孔34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按钮31、固定孔34、红外接收器32和电源指示灯33在按键板30上的设置如图2所示,可以使电源控制按钮、红外接收器和电源指示灯集成在一块按键板上,再与边框进行配合安装,以达到减少按键板占用的电源控制按钮、红外接收器和电源指示灯在显示面板中占用的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弯折部12设置在所述边框10的第一边13的内侧,并且靠近所述边框10的第二边14的所述弯折部12与所述边框10的第二边14之间具有预设空间X,所述预设空间X中设置有所述电源指示灯33和所述红外接收器32;其中,所述第一边13和所述第二边14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弯折部12的上述设置一方面可以对限位结构22起到限位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弯折部和边框之间留有预设空间,用于放置电源指示灯和所述红外接收器,以不会影响电源指示灯的发光和红外接收器接收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5,当用户按压按键帽21时,按键帽21、限位结构22和弹性件23向边框10的内侧移动,使弹性臂的中段部位与按键板上的电源控制按钮接触,挤压电源控制按钮,实现控制,当用户按压按键帽21的力消失后,由于弹性臂自身的弹力作用,使按键组件20回复原状。
其中,当弹性臂与电源控制按钮接触时,控制按键结构开或者关,同时控制电源指示灯开或者关。
参照图5(a),按键帽21在外力的作用下,弹性臂232的中段部位挤压电源控制按钮31,并且弹性臂232弯曲,参照图5(b),在按键帽21的外力消失后,弹性臂232在自身及电源控制按钮31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用于电子白板、标牌、会议机等一体机设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包括:边框、按键组件和按键板;其中,所述按键板上设置有电源控制模组、红外接收模组及电源指示灯;所述边框包括按键通孔;所述按键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按键通孔并凸出所述边框外侧,所述按键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边框的内侧,并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相对;所述按键组件的一端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触,并挤压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按键结构,能够将电源控制模组、红外接收模组和电源指示灯集成在一个按键板上,采用按键组件控制电源控制组件,能够实现在准确的控制显示屏的工作状态的同时,达到显示屏的窄边框和简洁化的技术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基板的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按键组件和按键板;
其中,所述按键板上设置有电源控制模组、红外接收模组及电源指示灯;所述边框包括按键通孔;所述按键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按键通孔并凸出所述边框外侧,所述按键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边框的内侧,并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相对;所述按键组件的一端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接触,并挤压所述电源控制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帽、限位结构和弹性件;
其中,所述按键帽穿过在所述按键通孔中,并且所述按键帽的第一端凸出所述边框的外侧,第二端与所述限位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一侧限位于所述限位结构内,另一侧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相对;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边框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柱和弹性臂;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弹性臂的两端;
所述限位结构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固定柱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柱嵌入在所述限位孔中实现对所述弹性件的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模组包括电源控制按钮,所述红外接收模组包括红外接收器,所述电源控制按钮、所述红外接收器及所述电源指示灯均设置在所述按键板的第一表面,其中,所述电源控制按钮朝向所弹性臂设置;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信号接收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且垂直指向所述边框所在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指示灯的发光方向与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信号接收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按键帽无外力作用时,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电源控制按钮之间的距离为0.1mm-0.3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凸出所述边框的外侧0.8mm-1.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玻璃层;所述玻璃层覆盖在所述按键组件和所述按键板上,与所述边框四周契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内侧还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按键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螺纹孔通过螺丝固定,进而固定所述边框与所述按键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按键帽的表面积,且所述按键帽在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按键帽相接触的第一面的正投影落在所述第一面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长方体,且所述长方体的四周为倒圆角;所述限位结构靠近所述按键帽的一侧卡在所述按键通孔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个数为两个,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弯折部之间,两个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限位结构相对的一侧具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的倒圆角配合的倒圆角,用于对所述限位结构进行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个数为两个,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弯折部一一对应;所述电源控制按钮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孔之间;所述电源指示灯设置在所述固定孔远离所述电源控制按钮的一侧;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电源指示灯远离所述固定孔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设置在所述边框的第一边的内侧,并且靠近所述边框的第二边的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边框的第二边之间具有预设空间,所述预设空间中设置有所述电源指示灯和所述红外接收器;其中,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连接。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CN201921226639.6U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按键结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0245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6639.6U CN210245365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按键结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6639.6U CN210245365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按键结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5365U true CN210245365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93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6639.6U Active CN210245365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按键结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5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42551B1 (ko) 키 패드 어셈블리
EP1724800B1 (en) Key pad and keypad assembly
EP1918954B1 (en) Keypad Assembly
CN108040155B (zh) 一种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090284487A1 (en) Touch panel and input device using same
US7538287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410175B1 (ko) 터치 키를 구비한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US20100253649A1 (en) Optical touch module
CN210245365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2309747A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显示装置
JP2007157384A (ja) シートスイッチ
CN109640522B (zh) 电子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036901B1 (ko) 키패드 구조
JP2609142B2 (ja) キーボタン
JP2000322970A (ja) パネルスイッチ
WO2020034142A1 (zh) 键盘按键、键盘及电子设备
JPH04316118A (ja) 発光素子付薄型キーボードと発光素子実装方法
CN111582028A (zh) 一种发光指纹按键
KR101534855B1 (ko) 버튼 입력 장치
KR200426230Y1 (ko) 발광 키패드
KR100790560B1 (ko) 초박막 키 패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874476B1 (ko) 미러층을 구비한 터치패널
US20110193815A1 (en) Touch panel
US20230125225A1 (en) Keyboard
JPH09147663A (ja) タッチパネル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