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3890U - 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 - Google Patents

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3890U
CN210243890U CN201920904801.9U CN201920904801U CN210243890U CN 210243890 U CN210243890 U CN 210243890U CN 201920904801 U CN201920904801 U CN 201920904801U CN 210243890 U CN210243890 U CN 210243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focusing lens
mode
deflection angle
return l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48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uemei Ye
叶雪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A SCIENCE FIBEROPTIC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A SCIENCE FIBEROPTIC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A SCIENCE FIBEROPTIC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A SCIENCE FIBEROPTIC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48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3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3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3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中,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在不改变聚焦透镜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相邻的一端的研磨角度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微量调整了聚焦透镜的长度,同时也调整了聚焦透镜的后焦截距大小,并使聚焦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在自由空间进行超精细对准调试,来实现低偏转角和高回损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出光光束偏转角可以很大程度缩小,其回波损耗可以很大程度增加,并且聚焦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在自由空间进行超精细对准调试,可同时提升其聚焦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相互调试精度。

Description

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束传播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光纤无源器件都往迷你型小尺寸发展,虽然物理尺寸变小了,但出现了一些光学参数质量变差的现象。就单模单光纤准直器说,其透镜的直径从1.8mm变为1.0mm,有效通光孔径就从0.8mm变为了0.4mm,所以就必须限制从单模光纤出射出的光束的发散面积;一般常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整形出的准直光束的光斑大小300~500um,如改为使用直径1.0mm迷你透镜,光斑大小会压缩至200~300um;压缩光斑尺寸就是要使其透镜聚焦能力更加加强,平凸透镜Clens的曲率半径更加减小,渐变折射率透镜Glens的聚焦常数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11
更加变大;且为了保证回波损耗,其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的相向调试的端面还是要8度角研磨,造成迷你单模单光纤准直器比一般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光束偏转程度还要大,即光束偏转角参数质量变差,从图1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光束传播的路径,光束从单模单光纤尾纤发射出光束,光束经过常规迷你渐变折射透镜6,从图中可以看出,常规迷你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出光光束有明显向下偏转角,从图中可以看出单模单光纤尾纤与常规迷你渐变折射透镜的间隔的距离为0.2mm左右。
常见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或是迷你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大部分都封装在玻璃管或是金属管里,只露出小部分透镜的头部和单模单光纤尾纤的尾部便于预固化点胶和注胶,其结构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包括单模单光纤尾纤1及常规的迷你渐变折射率透镜6,这种常规的迷你渐变折射率透镜为后焦截距在0.2mm左右的聚焦透镜(比如0.23pitch迷你自聚焦透镜),并在单模单光纤尾纤及常规的迷你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外部设有外封管7,单模单光纤尾纤及常规的迷你渐变折射率透镜之间的间隙达到了0.2mm左右,其中常规迷你渐变折射率透镜中与单模单光纤尾纤的一端为8 度角面,若在中长工作距离时,二者之间的间隙就更大;这样造成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无法进行更加精细调节,比如空间上超精细对准、透镜和和单模单光纤尾纤相向调试端面的超近距离对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制造成本较低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结构如下:
该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包括单模单光纤尾纤及后焦截距在0.005~0.019mm之间的聚焦透镜,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相邻,且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之间的调试间隔距离控制在 0.08mm以下。
较佳地,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的直径为Φ1.0mm,且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中与所述的聚焦透镜相邻的一端的研磨角度为8度,同时,所述的聚焦透镜中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相邻的一端的研磨角度也为8度。
更佳地,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由一根单模光纤和一支直径为Φ1.0mm的单模光纤毛细管组成,所述的单模光纤位于所述的单模光纤毛细管内部。
更佳地,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的长度为3mm。
更佳地,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相邻的一端镀有相应工作波长的增透膜层。
较佳地,所述的聚焦透镜由径向渐变折射率透镜、平凸透镜Clens、球透镜、非球面透镜中的任一聚焦透镜构成。
较佳地,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之间通过透明连接件连接。
更佳地,所述的透明连接件为紫外胶水,所述的紫外胶水覆盖整个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自聚焦透镜的连接区域的间隙口,进入间隙口的紫外胶水不可超过所述的聚焦透镜的有效通光孔径。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的连接区域还固定有环氧树脂胶,所述的环氧树脂胶位于所述的紫外胶水的外层,且所述的环氧树脂胶的覆盖厚度为0.2mm,宽度至少为0.35mm。
较佳地,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还包括第一单孔外封管及第二单孔外封管,所述的第一单孔外封管包裹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外层,所述的第二单孔外封管包裹与所述的聚焦透镜外层,所述的第一单孔外封管与第二单孔外封管相邻,且所述的第一单孔外封管及第二单孔外封管分别设有一小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在不改变聚焦透镜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相邻的一端的研磨角度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微量调整了聚焦透镜的长度,同时也调整了聚焦透镜的后焦截距大小,并使其聚焦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在自由空间进行超精细对准调试,来实现低偏转角和高回损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出光光束偏转角可以很大程度缩小,其回波损耗可以很大程度增加,并且聚焦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在自由空间进行超精细对准调试,可同时提升其聚焦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相互调试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迷你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光束路径传播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迷你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光束路径传播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聚焦透镜为自聚焦透镜时其周节定义和其周节影响的自聚焦透镜长度和后焦截距示意图。
图7为自聚焦透镜不同周节下的对比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聚焦透镜有效通光孔径定义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单模单光纤尾纤
2 后焦截距在0.005~0.019mm的聚焦透镜
3 环氧树脂胶
4 第一单孔外封管
5 第二单孔外封管
6 常规的迷你渐变折射率透镜
7 外封管
8 平台
9 通光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该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结构及光束传播途径可参阅图 3~图8所示。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光束路径传播图,从图3可以明显看出其光束的传播路径优于现有技术中的光束的传播路径,光束偏转程度明显好转,更加平行,其中,聚焦透镜的后焦截距被控制在0.005~0.019 之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果该单模单光准直器是短工作距离的准直器,其单模单光纤尾纤1与聚焦透镜之间的间隙就在后焦截距处(即其间隔就是其后焦截距);如果是长工作距离的准直器,其间隙要适当大于后焦截距,但需被控制在0.08mm以下。无论是短工作距离的单模单光准直器或长工作距离的单模单光准直器,其中的聚焦透镜均为后焦截距在 0.005~0.019mm的聚焦透镜2。在该实施例中,后焦截距在0.005~0.019mm的聚焦透镜2可由0.248pitch迷你自聚焦透镜构成。
如果采用自聚焦透镜构成该后焦截距在0.005~0.019mm的聚焦透镜2,可将自聚焦透镜的周节在0.247~0.25Pitch之间选择,使其能取得较好的偏转角。该自聚焦透镜可以为径向渐变折射率透镜Glens构成,其透镜中光束是沿正弦轨迹传播,完成一个正弦波周期的长度即称为一个周节Pitch(Pitch是周节的英文翻译),通过调节自聚焦透镜的周节来调节自聚焦透镜的长度,即调节了自聚焦透镜的后焦截距大小。
该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中,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包括单模单光纤尾纤1及后焦截距控制在0.005~0.019mm范围内的聚焦透镜,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1与聚焦透镜相邻,且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之间的调试间隔距离控制在0.08mm以下。根据工作距离的不同,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之间的间隔也会不同。如果工作距离这个参数要求要变大,其间隔也要相应调大。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1的直径为Φ1.0mm,且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1中与聚焦透镜相邻的一端的研磨角度为8度,同时,所述的聚焦透镜中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相邻的一端的研磨角度也为8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1由一根单模光纤和一支直径为Φ1.0mm的单模光纤毛细管组成,所述的单模光纤位于所述的单模光纤毛细管内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1的长度为3mm。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1与聚焦透镜相邻的一端镀有相应工作波长的增透膜层。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聚焦透镜可以采用径向渐变折射率透镜,也可以使用平凸透镜 Clens、球透镜、非球面透镜等聚焦透镜构成。
在第一种所述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1与聚焦透镜之间通过透明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的透明连接件为紫外胶水,所述的紫外胶水覆盖整个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1与聚焦透镜的连接区域的间隙口,进入间隙口的紫外胶水不可超过所述的自聚焦透镜的有效通光孔径9(假设自聚焦透镜的有效通光孔径9为以自聚焦透镜中心为圆心,直径0.4mm的孔径,那么紫外胶水就不可超过所述的自聚焦透镜的有效通光孔径0.4mm之内)。所述的在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1与聚焦透镜的连接区域还固定有环氧树脂胶3,所述的环氧树脂胶3位于所述的紫外胶水的外层,且所述的环氧树脂胶3的覆盖厚度为0.2mm,宽度至少为0.35mm。
其结构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这种实施例中,该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为一种开放式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
在这种实施例中,它的光学元件固定方式不通过外封管,而是直接固定在其光学元件Φ1.0mm的单模单光纤尾纤1和直径为Φ1.0mm的聚焦透镜的间隙口,进入间隙口的紫外胶水不可超过所述的自聚焦透镜的有效通光孔径0.4mm之内,通光孔径9的示意图可参阅图8 所示,其中,图8左侧的是自聚焦透镜的侧视图,右侧的是自然焦透镜的立体示意图,右侧图中的自聚焦透镜中内部圆圈范围内即为该自聚焦透镜的有效通光孔径9,从左侧图中可看出,在该实施例中,自聚焦透镜上还设有一个小平台8(在该实施例中,该平台长约0.3mm),由于单模单光纤尾纤1和聚焦透镜之间间隙较小容易碰撞,而通过该平台8可预防单模单光纤尾纤1和聚焦透镜之间的碰撞,也尽量避免毛细管效应,防止胶水进入通光孔径9的通光面上。
其连接过程为:在单模单光纤尾纤1和聚焦透镜的间隙处先用紫外胶水预先固定;再用环氧树脂胶3永久固定,环氧树脂胶3至少宽度为0.35mm,厚度为0.2mm。
在第二种所述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除了具备上述实施例中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所具备的特征外,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还包括第一单孔外封管4及第二单孔外封管5,所述的第一单孔外封管4包裹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1外层,所述的第二单孔外封管5包裹与所述的聚焦透镜外层,所述的第一单孔外封管4与第二单孔外封管5相邻,且所述的第一单孔外封管4及第二单孔外封管5分别设有一孔径为1.2mm的小孔,所述的第一单孔外封管4及第二单孔外封管5的结构可参阅图5所示,所述的小孔用于注胶,起到固定外封管与透镜和尾纤之间的位置的作用。
该实施例中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结构如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可以用于对出光光束偏转度要求特别严苛的光路系统中、光纤无源、或是有源器件中。可广泛使用于光网络系统、多通道光信号监控、光交换连接系统、光纤调试与测量系统等领域;在保持迷你封装条件下,且不改变其聚焦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的相向调试的端面8度角研磨的情况下,通过设计特殊后焦截距的聚焦透镜,并改变预固化点胶和注胶位置来大大降低出光光束的偏转程度和提高回波损耗,并且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在自由空间进行超精细对准调试,可同时提升其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相互调试精度。
如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包括一支研磨角度为8度角、直径为Φ1.0mm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一支后焦截距被控制在0.005~0.019mm范围内的聚焦透镜(比如后焦截距可取为0.013mm),使其取得较小的偏转角、一支直径为Φ1.4mm,长2.4mm的第一单孔外封管、一支直径为Φ1.4mm,长3mm的第二单孔外封管。其中,第一单孔外封管及第二单孔外封管的结构可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偏转角较小,回损较高、尺寸紧凑,封装精准,可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领域中。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偏转角较小,回损较高、尺寸紧凑,封装精准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Φ1.0mm单模单光纤尾纤由一单模光纤和一支Φ1.0mm的单模光纤毛细管组成,其结构可参阅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Φ1.0mm的单模单光纤尾纤长度3mm。并在单模单光纤尾纤端面上进行8度研磨抛光,并镀相应工作波长的增透膜层。
聚焦透镜可为自聚焦透镜Glens或是其他有径向渐变聚焦功能透镜,也可以是平凸透镜 Clens等一些聚焦透镜。
现有技术中用玻璃管或是金属管封装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调试间隙一般控制在0.2mm左右,控制在这个大小其用意是防止其间隙过窄造成注入胶水溢胶至通光面上和避免调试不便,该间隙用于现市场需求的迷你型小尺寸对应用的透镜就会造成其光学参数质量变差。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光束路径传播图,选择自聚焦透镜Glens作为后焦截距在0.005~0.019mm之间的聚焦透镜为例进行说明,该直径为Φ1.0mm的自聚焦透镜的周节进行了特殊设计,其周节控制在0.247~0.25Pitch之间,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自聚焦透镜Glens的周节长度接近极限0.25Pitch,从而可将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自聚焦透镜之间的后焦截距减小至0.005~0.019mm范围内(不同工作距离的光纤准直器,其需调试的间隙距离大小不同;当工作距离比较短,其调试间隙大小就是后焦截距,当工作距离要求较长,其调试间隙要大于后焦截距;一般随着调试间隙变大,准直工作距离也会随之变大;随着间隙变大,出光光束偏转角一般也会出现变大情况),继而减小整体光束的偏转程度。
通过以下计算我们可以证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可行的,计算如下(在下列的计算中,以自聚焦透镜Glens作为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中后焦截距在 0.005~0.019mm之间的聚焦透镜为例进行计算,且下面提到的径向渐变折射率透镜指的就是自聚焦透镜Glens):
针对用自聚焦透镜Glens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出光光束偏转角光学计算公式如下:
已知条件:
径向渐变折射率透镜中心折射率:No(在工作波长λ处);径向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自聚焦常数: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71
(在工作波长λ处,自聚焦透镜具备聚焦功能。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72
是用来表示自聚焦透镜的自聚焦能力的强弱,数值越大,自聚焦能力越强,自聚焦透镜的长度z也越短。);ro:入射参数,入射光线离光轴高度(入射光线为入射自聚焦透镜前的光线);θo:入射参数,入射光线与光轴的交角;前后焦截距:b(b是前后焦截距大小,工作距离是短工作距离的话,比如1mm,渐变折射率透镜Glens和单模单光纤尾纤相对端面之间的间隙大小就是前后焦截距大小)。如下解出出射参数之一:θ1,出射光线与光轴的交角(出射光线为出射出自聚焦透镜后的光线,下列式1给出出射光线与光轴的交角公式)。周节Pitch:自聚焦透镜是径向渐变折射率透镜 Glens,其透镜中光束是沿正弦轨迹传播,当光束完成一个正弦波周期的长度即称为一个周节 Pitch,Pitch是周节的英文翻译。图6中绘制了不同的透镜长度与周节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从上至下依次绘制了长度为1Pitch、0.75Pitch、0.5Pitch及0.25Pitch的透镜与其传递的正弦波周期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完成了1个正弦周期的传递的长度为1Pitch,完成3/4 正弦波周期的长度为0.75Pitch,完成1/2正弦波周期的长度为0.5Pitch,完成1/4正弦波周期的长度为0.25Pitch(在本技术方案中续将自聚焦透镜的长度控制在0.247至0.25Pitch之间,即1/4正弦波周期的长度不到,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和自聚焦透镜之间会有微小间距)。
图7中分别绘制了二不同周节自聚焦透镜,其中,图7中上半部分绘制了周节为0.248Pitch 的自聚焦透镜,而图7中下半部分绘制了周节为0.23Pitch的自聚焦透镜,明显可以看出周节为0.248Pitch的自聚焦透镜的长度长,后焦截距小,周节为0.23Pitch的自聚焦透镜的长度短,后焦截距大。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8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82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83
其中,式1为出射光线与光轴的交角公式,式2为径向渐变折射率透镜长度公式,式3 为径向渐变折射率透镜前后焦截距公式,自聚焦透镜的周节其实也是自聚焦透镜长度一种表示手法。如上述提到的与周节相关的公式——式1及式2可知:径向渐变折射率透镜长度公式可知自聚焦透镜的周节大了,自聚焦透镜长度就长了。由式3可知调整了自聚焦透镜的周节也就是调整了自聚焦透镜的长度,也就是调整了自聚焦透镜的后焦截距大小。
假设:λ=1.55um;No=1.5901(由于一般使用的自聚焦透镜Glens径向折射率是抛物线分布,且具有弱聚条件: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84
其中,A×r2<<1。
所以在近轴条件下,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可以假定认为n(r)≈n(0);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85
周节(Pitch) 从0.23变为0.248;z相应从2.4237mm变为2.6134mm(z为中心长度);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86
从0.992115 变为0.999921,增加量不大,小数点第三位稍有增加;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87
从0.125333变为0.012566,缩小了一个数量级;b从0.1332mm变为0.01325mm,也缩小了一个数量级(对应短工作距离比如1mm),所以ro也从0.008752mm变为0.00087mm,相应地缩小了一个数量级(光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88
单模单光纤尾纤8度角面出射后,与光轴夹角3.7237度,光纤折射率按1.46计算,经过b后进入自聚焦透镜Glens时离光轴高度定义为ro);θo=-0.01149弧度(由于自聚焦透镜Glens 的一端面研磨8度,而非0度,可以假设近似认为入射自聚焦透镜Glens第一个折射角与光轴的夹角作为初始入射角计算。)
由此可见,适当微量调整了自聚焦透镜Glens的周节Pitch,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出光光束偏转角可以很大程度缩小。
为了更清晰的进行说明,下面分别计算出0.23和0.248Pitch不同周节Glens的出射光线与光轴交角对比(将自聚焦透镜Glens的长度、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91
ro和No代入上述的出射光线与光轴的交角公式,其中,角度单位为弧度):
θ1(0.23Pitch)=-0.008752×0.596211×1.5901×0.992115+(-0.01149)×0.125333=-0.009672865 (式5);
θ1(0.248Pitch)=-0.00087×0.596211×1.5901×0.999921+(-0.01149)×0.012566=-0.000969811 (式6);
其中,上述式5和式6分别为0.23Pitch和0.248Pitch周节时计算出的出射光线与光轴交角。
如图4所示,在Φ1.0单模单光纤尾纤和Φ1.0聚焦透镜之间预固定的是一种紫外胶水。紫外胶水需覆盖整个一圈的间隙口,进入间隙的紫外胶水不可超过所述的聚焦透镜的有效通光孔径0.4mm之内。紫外胶水外部再用一种环氧树脂胶进行永久固定,环氧树脂胶厚度0.2mm,宽度至少0.35mm或是覆盖整个开放区域。
如图4或是图5所示,在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92
单模单光纤尾纤和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93
聚焦透镜之间永久固定是一种环氧树脂胶。环氧树脂胶厚度0.2mm,宽度至少0.35mm或是覆盖整个开放区域。
可在固定好的Φ1.0mm单模单光纤尾纤和Φ1.0mm聚焦透镜之外套有一特殊设计Φ1.4*2.4mm第一单孔外封管和一特殊设计Φ1.4×3mm第二单孔外封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套有或是再套有其他尺寸玻璃管或金属管来再强化该准直器可靠性能,或是不套任何外封管来压缩整体外观的物理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偏转角较小、回损较高、可达至65dB以上;其光学元件Φ1.0单模单光纤尾纤和Φ1.0聚焦透镜在空间自由对准,而非常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在玻璃管或是金属外封管里一维方向对准,使其封装更精准,封装误差可达至计0.005mm以下,间接提升了整体的光束质量;通过一特殊设计Φ1.4×2.4mm单孔外封管和一特殊设计Φ1.4×3mm单孔外封管来强化该准直器可靠性能,单孔用于灌注一种环氧树脂胶,小孔孔径1.2mm,即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偏转角较小,回损较高、尺寸紧凑,可不套任何外封管来压缩整体外观的物理尺寸,封装精准可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领域中。
在一组实验数据中,可明显的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较现有技术中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区别,其可应用于1550nm波长准直工作距离10mm单模(单模光纤为SMF-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094
Ultra光纤)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实现数据对比表如下: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7404750000101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与现有技术中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区别。本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偏转角较小,回损较高、尺寸紧凑,封装精准可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领域中。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通过适当微量调整了聚焦透镜的后焦截距,(如果是自聚焦透镜的话,将自聚焦透镜的周节控制在0.247~ 0.25Pitch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的出光光束偏转角可以很大程度缩小,并其聚焦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在自由空间进行超精细对准调试,可同时提升其聚焦透镜和单模单光纤尾纤相互调试精度。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10)

1.一种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包括单模单光纤尾纤及后焦截距在0.005~0.019mm之间的聚焦透镜,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相邻,且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之间的调试间隔距离在0.08m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的直径为Φ1.0mm,且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中与所述的聚焦透镜相邻的一端的研磨角度为8度,同时,所述的聚焦透镜中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相邻的一端的研磨角度也为8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由一根单模光纤和一支直径为Φ1.0mm的单模光纤毛细管组成,所述的单模光纤位于所述的单模光纤毛细管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的长度为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相邻的一端镀有相应工作波长的增透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焦透镜由径向渐变折射率透镜、平凸透镜Clens、球透镜、非球面透镜中的任一聚焦透镜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之间通过透明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连接件为紫外胶水,所述的紫外胶水覆盖整个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的连接区域的间隙口,进入间隙口的紫外胶水不可超过所述的聚焦透镜的有效通光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与聚焦透镜的连接区域还固定有环氧树脂胶,所述的环氧树脂胶位于所述的紫外胶水的外层,且所述的环氧树脂胶的覆盖厚度为0.2mm,宽度至少为0.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还包括第一单孔外封管及第二单孔外封管,所述的第一单孔外封管包裹于所述的单模单光纤尾纤外层,所述的第二单孔外封管包裹与所述的聚焦透镜外层,所述的第一单孔外封管与第二单孔外封管相邻,且所述的第一单孔外封管及第二单孔外封管分别设有一小孔。
CN201920904801.9U 2019-06-17 2019-06-17 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 Active CN210243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4801.9U CN210243890U (zh) 2019-06-17 2019-06-17 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4801.9U CN210243890U (zh) 2019-06-17 2019-06-17 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3890U true CN210243890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86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4801.9U Active CN210243890U (zh) 2019-06-17 2019-06-17 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3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30586A1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伝送モジュール
US10048456B2 (en) Packaging device of single optical multiplexed parallel optical receiver coupling system component and the system thereof
US9383530B2 (en) Connecto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014645A1 (en) Single lens, multi-fiber optical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W201237488A (en) Lens array and optical module comprising same
US6744566B2 (en) Symmetric, bi-aspheric lens for use in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ve optical fiber components
JPWO2013183272A1 (ja) 光レセプタク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光モジュール
CN102183824A (zh) 携带准直透镜的二维光纤阵列
GB2162335A (en) Fibre optic coupler
CN101256623A (zh) 指纹辨识系统
US20160231518A1 (en) Optical coupling and assembly
CN210243890U (zh) 紧凑型开放式低偏转角高回损的单模单光纤准直器
CN102334052A (zh) 在光纤旋转接头中使用的低损耗准直器
US7965943B2 (en) Multi-channel optical rotary transmission device with high return loss
CN112955799B (zh) 感光模块
US20030138214A1 (en) Optical collimator with molding lens
CN212808694U (zh) 紧凑型同轴度高的在线式三端口光纤波分复用器
JP4854251B2 (ja) 光アイソレータ
KR102303086B1 (ko) 필름을 이용해 결함의 발생을 방지한 파장 분할 다중화용 광소자
JPH0685314A (ja) 光結合装置、光結合アレイ及び光電センサ
CN104317003A (zh) 一种同轴光准直器及其制作方法
JP2004061671A (ja) 光デバイス
CN104656197A (zh) 一种微新型光纤准直器
US20150331196A1 (en) Smart ar coated grin lens design collimator
US6469835B1 (en) Optical collimator with long working dist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