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1730U - 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1730U
CN210241730U CN201921284214.0U CN201921284214U CN210241730U CN 210241730 U CN210241730 U CN 210241730U CN 201921284214 U CN201921284214 U CN 201921284214U CN 210241730 U CN210241730 U CN 210241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andle
fixedly connected
electric heater
curb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42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jie Wu
吴克捷
Ruixin He
何锐鑫
Yuhong Liang
梁裕鸿
Jianxiong He
何剑雄
Guanhui Liang
梁冠辉
Xiaohui Du
杜晓晖
Peide Lin
林培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Switch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Switch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Switch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Switch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842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1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1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1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外侧板设有长方孔,外侧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底板,顶板下侧面固定连接有内板,外侧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上端与顶板的下侧面固定连接,第一侧板与底板和内板固定连接,外侧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与顶板固定连接,第二侧板与底板和内板固定连接,第一侧板位于长方孔左侧,第二侧板位于长方孔右侧,外侧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提手柱,提手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的第一孔和第二侧板的第二孔固定连接,提手柱下部的位置比长方孔上侧边的位置低。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它的结构牢固,且在使用时较为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蓄热电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固体蓄热电暖器采用电发热元件加热高比热容、高比重的蓄热砖,再用耐高温、低导热的保温材料将贮存的热量保存住,按照取暖人的意愿调节释放速度,慢慢地将贮存的热量释放出来,此类电暖器有很好的节能效果,一般重量都很重,有的甚至有150千克以上,难于搬动,所以要设置提手用于搬动此类固体蓄热电暖器,市面上的成品提手配件没有尺寸和承重合适的,有些固体蓄热电暖器干脆不设置提手,有些则简单的开个钣金孔,搬动时手指会很痛,而且这种方式,结构上也不牢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它的结构牢固,且在使用时较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侧板及顶板,所述外侧板上端与所述顶板的边缘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外侧板设有长方孔,所述外侧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垂直于所述外侧板,所述顶板下侧面固定连接有内板,所述内板垂直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内板设为一体,所述外侧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垂直于所述外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端与所述顶板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和内板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垂直于所述外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端与所述顶板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和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长方孔左侧,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长方孔右侧,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孔,所述外侧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提手柱,所述提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固定连接,所述提手柱下部的位置比所述长方孔上侧边的位置低。
优选地,所述提手柱中轴线的位置与所述长方孔上侧边的位置等高。
优选地,所述提手柱设为中空管状。
优选地,所述长方孔下侧左右两角处设有圆角。
优选地,所述提手柱左端凸出第一侧板左侧面3毫米至5毫米,所述提手柱右端凸出第二侧板右侧面3毫米至5毫米。
优选地,所述提手柱下侧外壁到所述顶板的距离设为54毫米至60毫米。
优选地,所述提手柱与所述内板之间的间隙设为19毫米至25毫米,所述提手柱与所述底板之间的间隙设为28毫米至31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外侧板的内侧面焊接有提手柱,提手柱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的第一孔和第二侧板的第二孔焊接, 提手柱下部的位置比所述长方孔上侧边的位置低,通过这样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有结构牢固的效果,且实际使用时,由于人的手与提手柱的接触面积较大,而且为圆弧接触,所以人手感受较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去掉表达内部构造的线条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左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1-提手柱;2-第一侧板;201-第一孔;3-第二侧板;301-第二孔;4-底板;5-内板;6-外侧板;601-长方孔;7-顶板;8-人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侧板6及顶板7,外侧板6是固体蓄热电暖器的侧外壳,顶板7是固体蓄热电暖器的上侧外壳,外侧板6上端与顶板7的边缘焊接。
如图2所示,外侧板6设有长方孔601,如图1和图4所示,外侧板6内侧面焊接有底板4,底板4垂直于外侧板6,顶板7下侧面焊接有内板5,内板5垂直于顶板7,底板4与内板5设为一体,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如图1所示,外侧板6内侧面焊接有第一侧板2,第一侧板2垂直于外侧板6,第一侧板2上端与顶板7的下侧面焊接,第一侧板2与底板4和内板5焊接,外侧板6内侧面焊接有第二侧板3,第二侧板3垂直于外侧板6,第二侧板3上端与顶板7的下侧面焊接,第二侧板3与底板4和内板5焊接,第一侧板2位于长方孔601左侧,第二侧板3位于长方孔601右侧,如图3所示,第一侧板2上设有第一孔201,如图4所示,第二侧板3上设有第二孔301,如图4所示,外侧板6内侧面焊接有提手柱1,具体来说,提手柱1的外壁焊接在外侧板6的内侧面,如图1所示,提手柱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孔201和第二孔301焊接,如图2所示,提手柱1下部的位置比长方孔601上侧边的位置低。上述可知,提手柱1是穿过并焊接在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这样设置,提手柱1即使受到很大的载荷也不会脱落,使得本实用新型有结构牢固的效果,且实际使用时,由于人的手与提手柱1的接触面积较大,而且为圆弧接触,所以人手感受较为舒适。
进一步地,提手柱1中轴线的位置与长方孔601上侧边的位置等高,通过这样设置,如图4所示,人手8的手指与提手柱1的接触面积大,而且还能提供足够位置让提手柱1焊接在外侧板6内侧面上,兼顾了牢固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提手柱1设为中空管状,提手柱1采用钢管制作,减轻了重量。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长方孔601下侧左右两角处设有圆角,圆角有利于在使用时减少长方孔601的应力集中,减少变形现象。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提手柱1左端凸出第一侧板2左侧面3毫米至5毫米,提手柱1右端凸出第二侧板3右侧面3毫米至5毫米,这样设置使提手柱1与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焊接时给焊缝留足够的位置,便于焊接。
进一步地,提手柱1下侧外壁到顶板7的距离设为54毫米至60毫米,如图4所示,设置这样的尺寸,可以使普遍人的人手8的大拇指压在顶板7上,使搬动过程中抓得更牢。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提手柱1与内板5之间的间隙设为19毫米至25毫米,提手柱1与底板4之间的间隙设为28毫米至31毫米,这样设置,使人手8的四个手指握持提手柱1时有足够的空间又不影响结构强度。

Claims (7)

1.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包括外侧板(6)及顶板(7),所述外侧板(6)上端与所述顶板(7)的边缘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6)设有长方孔(601),所述外侧板(6)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底板(4),所述底板(4)垂直于所述外侧板(6),所述顶板(7)下侧面固定连接有内板(5),所述内板(5)垂直于所述顶板(7),所述底板(4)与所述内板(5)设为一体,所述外侧板(6)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2)垂直于所述外侧板(6),所述第一侧板(2)上端与所述顶板(7)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与所述底板(4)和内板(5)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板(6)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3),所述第二侧板(3)垂直于所述外侧板(6),所述第二侧板(3)上端与所述顶板(7)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3)与所述底板(4)和内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位于所述长方孔(601)左侧,所述第二侧板(3)位于所述长方孔(601)右侧,所述第一侧板(2)上设有第一孔(201),所述第二侧板(3)上设有第二孔(301),所述外侧板(6)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提手柱(1),所述提手柱(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孔(201)和第二孔(301)固定连接,所述提手柱(1)下部的位置比所述长方孔(601)上侧边的位置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柱(1)中轴线的位置与所述长方孔(601)上侧边的位置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柱(1)设为中空管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孔(601)下侧左右两角处设有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柱(1)左端凸出第一侧板(2)左侧面3毫米至5毫米,所述提手柱(1)右端凸出第二侧板(3)右侧面3毫米至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柱(1)下侧外壁到所述顶板(7)的距离设为54毫米至6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柱(1)与所述内板(5)之间的间隙设为19毫米至25毫米,所述提手柱(1)与所述底板(4)之间的间隙设为28毫米至31毫米。
CN201921284214.0U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 Active CN210241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4214.0U CN210241730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4214.0U CN210241730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1730U true CN210241730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63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4214.0U Active CN210241730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1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41730U (zh) 一种用于固体蓄热电暖器的提手结构
CN206382694U (zh) 一种改进的点焊机
CN202010851U (zh) 一种单面双层点焊结构
CN208603545U (zh) 电梯绳头组合件
CN208563080U (zh) 一种变截面热轧u型肋及钢箱梁
CN208925966U (zh) 一种边角增强型烤盘
CN207855393U (zh) 一种节能金属椅
CN206317898U (zh) 车辆门槛加强装置以及车辆门槛
CN102189346B (zh) 适用于钣金薄板的无痕焊接机及无痕焊接方法
CN208725175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连体餐桌
CN207616533U (zh) 一种模具用存放装置
CN206354902U (zh) 壳体及烹饪器具
CN204357834U (zh) 高强度气缸散热装置
CN216256653U (zh) 一种微蒸烤一体机的内胆及微蒸烤一体机
CN111214046A (zh) 一种便于拆卸攀登的货物放置架
CN206446030U (zh) 一种板材注塑机机身结构
CN211266513U (zh) 一种自驾野营大容量储能电源
CN214927749U (zh) 一种锅具制作用易于压合的复合板
CN212186018U (zh)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陶瓷碗
CN210018529U (zh) 一种新型置物架层板
CN210848948U (zh) 一种新型焊接试板刚性固定装置
CN213857514U (zh) 一种电池连接片用焊接装置
CN210971936U (zh) 一种甲醇方形柜
CN207768141U (zh) 一种火锅用锅具
CN113729485A (zh) 一种微蒸烤一体机的内胆、微蒸烤一体机及焊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