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0819U -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0819U
CN210240819U CN201921213175.5U CN201921213175U CN210240819U CN 210240819 U CN210240819 U CN 210240819U CN 201921213175 U CN201921213175 U CN 201921213175U CN 210240819 U CN210240819 U CN 210240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shrouding
plate
reinforced concrete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31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ngyong Zhang
张敬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angdelv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angdelv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angdelv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angdelv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31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0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0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0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由沿管道主体轴向设置的多个管节插接而成;每个管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边机构和第二封边机构,同一管节的第一封边机构和第二封边机构之间连接管状的钢筋网;所述第一封边机构包括沿管节周向设置的第一环状封板,在第一环状封板上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封边机构包括沿管节周向设置的第二环状封板,在第二环状封板上设置与环形凹槽配合的环形凸块,环形凸块能插入与其相邻的环形凹槽内,相邻管节的第一环状封板和第二环状封板的接触面通过密封胶粘连接。本实用新型相邻两管节之间通过软连接代替硬连接,稳定性好,密封效果好。

Description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建设及改造中,用于雨水和污水的排水管道非常重要,排水管道的管材有钢筋混凝土管、内衬PVC钢筋混凝土管、内衬玻璃钢复合管、以及各种塑料管道等,这些管材在实际应用中均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其中钢筋混凝土管成本低,因此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地铁隧道和各种管廊中的应用。
目前的钢筋混凝土管一般是在混凝土中浇注钢筋的管状结构,每相邻的两个钢筋混凝土管之间通过螺栓或法兰等连接件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一方面费时费力,另一方面螺栓或法兰的连接方式均为硬性连接,在钢筋混凝土管现场施工时不可避免的产生晃动,容易造成连接部位的损坏或松动,影响管道连接部位后期的密封效果。目前为了增强相邻两管道之间的密封效果,在相邻两管道之间垫有一圈密封垫,这种方式仍然需要通过螺栓或法兰等硬连接件连接,费时费力,而且密封垫与管道之间无连接,稳定性差,密封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简单方便,软连接代替硬连接,稳定性好且密封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由沿管道主体轴向设置的多个管节插接而成,每个管节均为混凝土管;每个管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边机构和第二封边机构,同一管节的第一封边机构和第二封边机构之间连接管状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被浇筑在管节的混凝土内;所述第一封边机构包括沿管节周向设置的第一环状封板,在第一环状封板上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封边机构包括沿管节周向设置的第二环状封板,在第二环状封板上设置与环形凹槽配合的环形凸块,环形凸块能插入与其相邻的环形凹槽内,实现相邻管节第一环状封板和第二环状封板的接触,相邻管节的第一环状封板和第二环状封板的接触面通过密封胶粘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胶采用硅酮耐候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状封板和第二环状封板为不锈钢、硬塑料、铝合金、玻璃钢中的任一种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凹槽与第一环状封板共中心,所述环形凸块与第二环状封板共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封边机构的第一环状封板,第二封边机构的第二环状封板连接。
作为优选,在第一环状封板和第二环状封板上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钢筋网与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钢筋网与安装板连接后,安装板和钢筋网均被浇筑在管体的混凝土内,从而实现第一环状封板、第二环状封板与混凝土形成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网包括内外设置的内圈筋网和外圈筋网,所述安装板包括设置在第一环状封板上的第一内圈安装板、第一外圈安装板,以及设置在第二环状封板上的第二内圈安装板和第二外圈安装板,第一内圈安装板和第二内圈安装板相对设置,内圈筋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内圈安装板和第二内圈安装板连接,第一外圈安装板和第二外圈安装板相对设置,外圈筋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圈安装板和第二外圈安装板连接。
作为优选,在第一环状封板或第二环状封板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一圈用于封堵缝隙的内护板和外护板。内护板和外护板使第一环状封板和第二环状封板之间的缝隙形成一个沿管节周向设置的流道,能够进一步预防硅酮耐候胶从缝隙内流出,由于内护板和外护板均为硬性结构,因此正常情况下内护板和外护板不会将缝隙完全封死,可以方便注胶时胶内的气体排出,保证注胶的均匀性,进而保证相邻两管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在外护板上设置注胶口。可以方便注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密封胶即可实现相邻两管节之间的连接,无需其他硬性连接,施工简单方便;
2、通过密封胶的软连接代替硬连接,一方面能够缓冲现场施工时产生的晃动,避免晃动造成连接部位的损坏或松动,另一方面密封胶充满在两管节之间的缝隙内,且密封胶与管节形成一个整体,稳定性好,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节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相邻两管节连接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设内护板和外护板后相邻两管节连接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混凝土,2、第一环状封板,3、环形凹槽,4、第二环状封板,5、环形凸块,6、密封胶,7、内圈筋网,8、外圈筋网,9、第一内圈安装板,10、第一外圈安装板,11、第二内圈安装板,12、第二外圈安装板,13、内护板,14、外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由沿管道主体轴向设置的多个管节插接而成。
每个管节均为混凝土管。每个管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边机构和第二封边机构,同一管节的第一封边机构和第二封边机构之间连接管状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被浇筑在管节的混凝土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节为圆管或方管。
如图1、2、3所示,所述第一封边机构包括沿管节周向设置的第一环状封板2,在第一环状封板2上设置与其共中心的环形凹槽3。所述第二封边机构包括沿管节周向设置的第二环状封板4,在第二环状封板4上设置与环形凹槽3配合的环形凸块5,环形凸块5与第二环状封板4共中心。环形凸块5能插入与其相邻的环形凹槽3内,实现相邻管节第一环状封板2和第二环状封板4的接触。相邻管节的第一环状封板2和第二环状封板4的接触面通过密封胶6粘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胶6采用硅酮耐候胶。所述第一环状封板2和第二环状封板4为不锈钢、硬塑料、铝合金、玻璃钢中的任一种材质。
所述钢筋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封边机构的第一环状封板2,第二封边机构的第二环状封板4连接。在第一环状封板2和第二环状封板4上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钢筋网与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钢筋网与安装板连接后,安装板和钢筋网均被浇筑在管体的混凝土1内,从而实现第一环状封板2、第二环状封板4与混凝土1形成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网包括内外设置的内圈筋网7和外圈筋网8,所述安装板包括设置在第一环状封板2上的第一内圈安装板9、第一外圈安装板10,以及设置在第二环状封板4上的第二内圈安装板11和第二外圈安装板12,第一内圈安装板9和第二内圈安装板11相对设置,内圈筋网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内圈安装板9和第二内圈安装板11连接,第一外圈安装板10和第二外圈安装板12相对设置,外圈筋网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圈安装板10和第二外圈安装板12连接。
施工时,相邻两管节插接后,即环形凸块5插入与其相邻的环形凹槽3内后,第一环状封板2和第二环状封板4之间会存在1-1.5cm的缝隙,缝隙会沿管节周向形成一圈,硅酮耐候胶通过缝隙口注入缝隙内,由于硅酮耐候胶为粘稠度较高的液体,因此正常情况下,硅酮耐候胶会沿缝隙流淌直至充满整个缝隙,在缝隙内注胶不满时不会留至缝隙外部。
如图4、5所示,为了注胶的稳定性,在第一环状封板2或第二环状封板4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一圈用于封堵缝隙的内护板13和外护板14,内护板13和外护板14使第一环状封板2和第二环状封板4之间的缝隙形成一个沿管节周向设置的流道,能够进一步预防硅酮耐候胶从缝隙内流出,由于内护板13和外护板14均为硬性结构,因此正常情况下内护板13和外护板14不会将缝隙完全封死,可以方便注胶时胶内的气体排出,保证注胶的均匀性,进而保证相邻两管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效果,为了方便注胶,在外护板14上设置注胶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密封胶6即可实现相邻两管节之间的连接,无需其他硬性连接,施工简单方便;通过密封胶6的软连接代替硬连接,一方面能够缓冲现场施工时产生的晃动,避免晃动造成连接部位的损坏或松动,另一方面密封胶6充满在两管节之间的缝隙内,且密封胶6与管节形成一个整体,稳定性好,密封效果好。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9)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由沿管道主体轴向设置的多个管节插接而成,每个管节均为混凝土管;其特征在于:每个管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边机构和第二封边机构,同一管节的第一封边机构和第二封边机构之间连接管状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被浇筑在管节的混凝土(1)内;所述第一封边机构包括沿管节周向设置的第一环状封板(2),在第一环状封板(2)上设置环形凹槽(3),所述第二封边机构包括沿管节周向设置的第二环状封板(4),在第二环状封板(4)上设置与环形凹槽(3)配合的环形凸块(5),环形凸块(5)能插入与其相邻的环形凹槽(3)内,实现相邻管节第一环状封板(2)和第二环状封板(4)的接触,相邻管节的第一环状封板(2)和第二环状封板(4)的接触面通过密封胶(6)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6)采用硅酮耐候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封板(2)和第二环状封板(4)为不锈钢、硬塑料、铝合金、玻璃钢中的任一种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3)与第一环状封板(2)共中心,所述环形凸块(5)与第二环状封板(4)共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封边机构的第一环状封板(2),第二封边机构的第二环状封板(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环状封板(2)和第二环状封板(4)上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钢筋网与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包括内外设置的内圈筋网(7)和外圈筋网(8),所述安装板包括设置在第一环状封板(2)上的第一内圈安装板(9)、第一外圈安装板(10),以及设置在第二环状封板(4)上的第二内圈安装板(11)和第二外圈安装板(12),第一内圈安装板(9)和第二内圈安装板(11)相对设置,内圈筋网(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内圈安装板(9)和第二内圈安装板(11)连接,第一外圈安装板(10)和第二外圈安装板(12)相对设置,外圈筋网(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圈安装板(10)和第二外圈安装板(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环状封板(2)或第二环状封板(4)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一圈用于封堵缝隙的内护板(13)和外护板(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其特征在于:在外护板(14)上设置注胶口。
CN201921213175.5U 2019-07-30 2019-07-30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 Active CN210240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3175.5U CN210240819U (zh) 2019-07-30 2019-07-30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3175.5U CN210240819U (zh) 2019-07-30 2019-07-30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0819U true CN210240819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93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3175.5U Active CN210240819U (zh) 2019-07-30 2019-07-30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0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6838B (zh) 管廊预制件及预制式综合管廊
CN107313455B (zh) 现浇与预制结合的单仓综合管廊节点及施工方法
WO2001084037A1 (fr) Materiau de reparation de canalisation, structure de reparation, et procede de reparation
US7238256B2 (en) Pipe construction system
CN210240819U (zh)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道
CN109681234A (zh) 一种地铁盾构管片
CN203514482U (zh) 新型密封塑胶检查井
CN209637770U (zh) 一种地铁盾构管片
CN207277370U (zh) 现浇与预制结合的单仓综合管廊节点
CN108571012B (zh) 管廊施工缝集成安装模具施工工艺
CN105971016A (zh) 综合管廊节间连接结构
CN202416361U (zh) 用于提高接口密封性的检查井及其连接的支管
CN212131589U (zh) 用于管道顶进的止水装置
CN109290311A (zh) 新型混凝土泵泵管清洗装置及方法
CN110939462B (zh) 约束混凝土拱架精准灌注装置与高效施工方法
CN21187355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灌浆套筒
CN209354782U (zh) 一种f型钢承口钢筋混凝土内衬玻璃钢复合顶管
CN204510223U (zh) 可抽真空的双向注浆管
CN209622218U (zh) 双承插口钢筋混凝土顶管
CN112064528A (zh) 一种预制箱涵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08565880U (zh) 一种市政管道连接处防漏水嵌合结构
CN207846470U (zh) 预制整体箱涵
CN105908778A (zh) 波纹状螺旋管结构综合管廊
CN105971013A (zh) 拼装式综合管廊
CN218952020U (zh) 一种装配式涵洞连接用防移位防渗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