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39790U - 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39790U
CN210239790U CN201920996853.3U CN201920996853U CN210239790U CN 210239790 U CN210239790 U CN 210239790U CN 201920996853 U CN201920996853 U CN 201920996853U CN 210239790 U CN210239790 U CN 210239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lter
upper cover
cylinder body
filt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68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aguang Li
李华光
Weishun Sun
孙卫顺
Lulu Xu
徐路路
Wenlong Wang
王文龙
Zhenguo Li
李振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968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39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39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39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其包括上盖和缸体,所述上盖和所述缸体连接;滤芯,其位于所述壳体的腔室内,所述滤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和所述缸体螺纹连接。滤芯的顶部和底部即两端分别与上盖和缸体螺纹连接,实现滤芯两端的固定,当发动机震动时,滤芯两端被固定则不会出现滤芯自身振动幅度增大的问题,油液不会在滤芯振动的时候被甩出,从而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当发动机振动时,油气分离器的振动幅度小,油气分离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点燃式内燃机在运转时,燃烧室中的混合气体在压缩-燃烧-膨胀过程中,混合气体或多或少会通过活塞组与气缸之间的间隙漏入曲轴箱内,这些混合气体将会稀释机油,降低机油的品质,缩短机油的使用寿命。被污染的机油还会造成零部件的润化度不良导致零部件磨损严重,甚至零部件失效。同时混合气体还会使发动机的曲轴箱产生压力。为了防止曲轴箱压力过高,早期内燃机一般都通过机油口使曲轴箱与大气相通进行“呼吸”,但因为点燃式内燃机漏入曲轴箱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未燃烧的CH及其不完全燃烧产物和少量CO、氮氧化物、机油蒸汽等有害物质,排入大气会造成空气污染。
现有的油气分离器中多是将滤芯底座设置在顶盖的下方,而滤芯一端悬空在壳体的空腔内,当发动机运转时持续振动,会导致滤芯悬空的一端也持续振动且振动幅度大,直接导致油液从滤芯中被甩出,造成油气分离效果差。
因此,亟需一种油气分离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能够将滤芯的两端分别固定,使滤芯振动幅度减小,提高油液的分离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
壳体,其包括上盖和缸体,所述上盖和所述缸体连接;
滤芯,其位于所述壳体的腔室内,所述滤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和所述缸体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缸体内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滤芯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所述外螺纹分别与所述上盖的内螺纹和所述缸体的内螺纹孔螺纹配合。
作为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外螺纹中的一个为右旋螺纹,另一个为左旋螺纹。
作为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芯包括过滤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过滤部分别与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连接,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上盖和所述缸体螺纹连接,所述过滤部包括由内向外依次间隔设置的三层过滤层,三层所述过滤层上的过滤孔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作为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缸体内的支撑板与所述下连接部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排油口。
作为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腔室连通的通气孔。
作为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连接部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导流板。
作为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缸体上还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正对所述滤芯。
作为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气限压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所述的油气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滤芯的顶部和底部即两端分别与上盖和缸体螺纹连接,实现滤芯两端的固定,当发动机震动时,滤芯两端被固定则不会出现滤芯自身振动幅度增大的问题,油液不会在滤芯振动的时候被甩出,从而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当发动机振动时,油气分离器的振动幅度小,油气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盖;11、进气口;
2、缸体;21、支撑板;211、内螺纹孔;212、第一排油口;22、第二排油口;23、排气口;
31、过滤部;311、第一过滤层;312、第二过滤层;313、第三过滤层;32、上连接部;321、第一外螺纹;33、下连接部;
4、导流板;
5、透明观察窗;
6、进气限压阀;
7、排气限压阀;
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该油气分离器在工作过程中油气分离效率高。如图1所示,具体地,该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和滤芯,其中滤芯设置在壳体内。该壳体包括上盖1和缸体2,上盖1和缸体2连接为一体且形成壳体的内部空腔,从而能够容纳滤芯,油气经过滤芯会被分离;滤芯的顶部和底部即两端分别与上盖1和缸体2螺纹连接,实现滤芯两端的固定,当发动机震动时,滤芯两端被固定则不会出现滤芯自身振动幅度增大的问题,油液不会在滤芯振动的时候被甩出,从而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缸体2内设置有内螺纹孔211,滤芯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外螺纹,两个外螺纹分别与上盖1的内螺纹和缸体2的内螺纹孔211的内螺纹螺纹配合,实现滤芯与上盖1和缸体2分别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缸体2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对应地,上盖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该外螺纹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从而缸体2和上盖1也是通过螺纹连接。为了实现滤芯和上盖1以及缸体2三者的连接与拆卸,作为优选,缸体2的内螺纹为右旋螺纹,上盖1的内螺纹为左旋螺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缸体2的内螺纹也可为左旋螺纹,上盖1的内螺纹也为右旋螺纹。另外,滤芯与上盖1和缸体2的连接旋拧方向不同,还能够使滤芯在振动时与缸体2和上盖1的连接越来越紧,保证三者连接的紧固性。
进一步地,上述滤芯包括过滤部31、上连接部32和下连接部33,过滤部31分别与上连接部32和下连接部33连接,过滤部31包括由内至外依次间隔设置的三层过滤层,三层过滤层依次嵌套,由内向外,分别为第一过滤层311、第二过滤层312和第三过滤层313,其中第一过滤层311的过滤孔孔径小于第二过滤层312的过滤孔的孔径,第二过滤层312的过滤孔的孔径小于第三过滤层313的过滤孔的孔径,以提高油气的高效分离,而第一过滤层311、第二过滤层312和第三过滤层313非接触设置,保证第一过滤层311和第二过滤层312以及第二过滤层312和第三过滤层313之间形成腔室,还能够使油气在相邻两过滤层之间停留一段时间,延长油液与过滤层之间的接触时间,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效率。上连接部32处设置有第一外螺纹321,而在下连接部33处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321和第二外螺纹分别与上盖1的内螺纹和缸体2的内螺纹孔211的内螺纹螺纹配合,能够实现滤芯和壳体之间的螺纹连接。
可选地,缸体2内与滤芯的底部连接位置设置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将缸体2内的空腔分割为第一腔和第二腔,其中滤芯安装在第一腔,支撑板21上设置有内螺纹孔211与下连接部33连接,为了能够使滤芯下方的油液从缸体2内流出,缸体2的支撑板21上还设置有第一排油口212,且第一排油口212位于滤芯的外侧,油液积聚在滤芯底部并通过过滤孔流出其内,而后顺着第一腔底部第一排油口212流入到第二腔,第二腔的底壁上设有连通第二腔和外部的第二排油口22,从而油液继续经第二排油口22流出壳体。
上盖1上设置有进气口11和进气限压阀6,在缸体2上设置有排气限压阀7和排气口23。油气从进气口11进入到壳体内,并经过滤芯过滤,被滤芯分离的气体从排气口23排出,油液从第二排油口22排出。进气限压阀6活动设置于上盖1上,并且进气限压阀6构成腔室的顶壁,进气限压阀6能够与上盖1密封贴合,也能与上盖1分离使空腔打开,当腔室的气压高于第一阀值时,在腔室内外的压差作用下,进气限压阀6与上盖1分离,空腔1内的气体的压力可以被卸载,当空腔内气体压力降低后,进气限压阀6可以在连接进气限压阀6和上盖1内壁的压簧的作用下回位,将空腔密封。排气限压阀7的结构和进气限压阀6的结构相似,并且作用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气体是从滤芯的内侧空腔层层过滤,为此在滤芯的上连接部32设置有与壳体腔室连通的通气孔,保证气体进入到滤芯的中间位置后再实现过滤的目的。为了能够将油气混合物进行导流,实现油气混合物均匀的进入到滤芯内,上连接部32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导流板4,导流板4竖直设置,同时导流板4也起到了初次分离的油气的作用,当油气混合物进入导流板4区域内时,部分油液会粘附在导流板4上,而后再通过重力作用经过通气孔流入到滤芯的空腔内,初次分离的油气通过三级越来越细的过滤层过滤后,气体进入排气口23,机油流入第二排油口22。该种设置方式,使油气分离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在导流板4的上方设置有挡板8,各个导流板4的底部均与挡板8连接,设置挡板8的目的是提高导流板4的安装强度。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用户实时查看油气分离器内部滤芯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在缸体2上还设置有透明观察窗5,透明观察窗5正对滤芯,便于用户查看。当滤芯发生堵塞后,用户能够及时观察到,并及时更换滤芯。
该油气分离器安装时先将滤芯与缸体2螺纹连接后,再旋拧上盖1与滤芯螺纹连接,由于上盖1和缸体2也是通过螺纹连接的(螺纹未示出),在旋拧上盖1和滤芯的过程中,即可同时实现上盖1与缸体2以及上盖1与滤芯的连接。当用户需要更换滤芯时,则旋开上盖1后再旋下滤芯即可即可实现拆卸。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所述的油气分离器。该油气分离器的滤芯的顶端和底端均被螺纹固定在壳体的内部,当发动机振动时,油气分离器的振动幅度小,油气分离效果好。滤芯包括三层过滤层,能够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效率。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包括上盖(1)和缸体(2),所述上盖(1)和所述缸体(2)连接;
滤芯,其位于所述壳体的腔室内,所述滤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1)和所述缸体(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缸体(2)内设置有内螺纹孔(211),所述滤芯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所述外螺纹分别与所述上盖(1)的内螺纹和所述缸体(2)的内螺纹孔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螺纹中的一个为右旋螺纹,另一个为左旋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过滤部(31)、上连接部(32)和下连接部(33),所述过滤部(31)分别与所述上连接部(32)和所述下连接部(33)连接,所述上连接部(32)和所述下连接部(33)分别与所述上盖(1)和所述缸体(2)螺纹连接,所述过滤部(31)包括由内向外依次间隔设置的三层过滤层,三层所述过滤层上的过滤孔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2)内的支撑板(21)与所述下连接部(33)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21)上设置有第一排油口(2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32)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腔室连通的通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32)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导流板(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2)上还设置有透明观察窗(5),所述透明观察窗(5)正对所述滤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进气口(11)和进气限压阀(6)。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器。
CN201920996853.3U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 Active CN210239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6853.3U CN210239790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6853.3U CN210239790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39790U true CN210239790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88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6853.3U Active CN210239790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39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33381B2 (ja) 燃料送出システム
US7185643B2 (en) Combined filter and fill tube
CN101539045A (zh) 内燃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KR101014532B1 (ko) 블로우바이 가스의 오일 분리장치
US20060191832A1 (en) Dual media fuel filter and fuel/water separator cartridge filter system
US20140290634A1 (en) Crankcase breather
CN203822511U (zh) 一种燃油滤清器
CN106545443A (zh) 用于分离流体的过滤器元件和过滤器组件
CN210239790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
CN206562949U (zh) 一种tgdi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
CN209444480U (zh) 一种燃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总成及发动机总成
CN201513251U (zh) 迷宫式气门室罩壳
CN113404570B (zh) 一种滚筒式高效柴油机油气分离器
JP2006152890A (ja) オイル分離構造及び内燃機関
CN206309445U (zh) 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
CN104153845A (zh) 油气分离器
CN112796854A (zh)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
CN204003005U (zh) 油气分离器
CN203570389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09308849U (zh) 一种气门室罩盖
CN106703937A (zh) 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
CN102705042B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装置
CN205908336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584848Y (zh) 二级柴油滤清器
CN211008924U (zh) 集成高压泵的燃油滤清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