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38640U - 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38640U CN210238640U CN201921033213.9U CN201921033213U CN210238640U CN 210238640 U CN210238640 U CN 210238640U CN 201921033213 U CN201921033213 U CN 201921033213U CN 210238640 U CN210238640 U CN 2102386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roof
- rod
- sliding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蓄水池本体背向屋顶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屋顶上设有位于蓄水池上方的水平杆,水平杆位于插接槽正上方且朝向屋顶的一侧设有与插接槽相插接适配的插接杆;屋顶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水平杆朝向或背向屋顶运动;驱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以及夹持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丝杆以及圆筒;圆筒竖直设于水平杆朝向屋顶的一侧并位于蓄水池本体的一侧,丝杆的螺纹连接于圆筒的内壁侧,丝杆朝向屋顶延伸并转动装配于屋顶上;夹持机构用于限制圆筒仅产生竖向滑动或解除对圆筒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蓄水池的安装以及拆卸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小学的教学楼,用来洗手、拖地的水均来自自来水,由于使用量大,所以对自来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现有技术中,在屋顶室外的一侧安装有蓄水池,蓄水池上端开口,蓄水池连接有置于建筑物外壁一侧的竖直水管,竖直水管连接有通向教学楼各层的水平水管,水平水管连接有水龙头。雨天时,蓄水池对雨水进行储存,雨水经过竖直水管以及水平水管流动至水龙头处,学生洗手时,打开水龙头即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蓄水池通常由砖块堆砌而成,使得蓄水池固定在屋顶上;此种固定的方式,一方面导致蓄水池要等到砌砖的水泥干了之后才能使用,另一方面,对蓄水池进行拆卸时,需要将砖块破坏;进而,导致蓄水池的安装以及拆卸均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其具有蓄水池的安装以及拆卸均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放置于屋顶上的蓄水池本体,蓄水池本体背向屋顶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屋顶上设有位于蓄水池上方的水平杆,水平杆位于插接槽正上方且朝向屋顶的一侧设有与插接槽相插接适配的插接杆;屋顶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水平杆朝向或背向屋顶运动;
驱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以及夹持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丝杆以及圆筒;圆筒竖直设于水平杆朝向屋顶的一侧并位于蓄水池本体的一侧,丝杆的螺纹连接于圆筒的内壁侧,丝杆朝向屋顶延伸并转动装配于屋顶上;夹持机构用于限制圆筒仅产生竖向滑动或解除对圆筒的限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蓄水池本体进行固定时,首先,夹持机构限制圆筒仅产生竖向滑动;其次,通过生活中的工具转动丝杆,带动圆筒朝向屋顶滑动,进而带动水平杆朝向地面运动,从而带动插接杆朝向插接槽运动并插接在插接槽内,即实现了对蓄水池本体进行固定;当对蓄水池本体进行拆卸时,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工具转动丝杆,带动圆筒背向屋顶滑动,进而带动水平杆背向地面运动,从而带动插接杆背向插接槽运动并从插接槽内抽离出;其次,夹持机构解除对圆筒的限制,转动丝杆,进而带动水平杆从蓄水池本体的上方移动至蓄水池本体的一侧;最终,即可将蓄水池本体从屋顶上移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便于蓄水池的安装以及拆卸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滑槽、滑块以及动力组件;滑槽沿水平方向开设于蓄水池本体朝向丝杆的一侧;两滑块滑动装配于滑槽内并关于滑槽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相对称设置;夹持板竖直并设于滑块朝向滑槽开口的一侧,两夹持板位于圆筒的两侧;动力组件设于蓄水池本体上并用于驱动两滑块相对或相背滑动;动力组件驱动两滑块相对运动,进而带动夹持板对圆筒进行夹持并使圆筒竖向滑动装配于两夹持板的相对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组件驱动两滑块沿滑槽相对或相背运动,进而带动两夹持板相对运动对圆筒进行夹持或带动两夹持板相背运动以解除对圆筒的夹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动力组件包括螺纹杆以及把手;螺纹杆水平置于滑槽内;螺纹杆上相对称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每种旋向的螺纹处与一滑块螺纹连接;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装配于滑槽内壁上,螺纹杆的另一端伸出滑槽后与把手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反转动把手,进而带动螺纹杆的正反转,从而带动两滑块沿滑槽相对或相背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夹持板朝向圆筒的一侧沿竖向开设有滑移槽,圆筒朝向滑移槽的一侧设有与滑移槽竖向滑动适配的滑移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板对圆筒进行夹持后,滑移块置于滑移槽内;圆筒竖向运动室时,滑移块沿滑移槽竖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夹持板呈圆弧状,夹持板的内凹侧朝向圆筒;夹持板对圆筒进行夹持时,夹持板的内凹侧完全贴合于圆筒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夹持板与圆筒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夹持板对圆筒的夹持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插接杆包括插接段以及伸入段;伸入段的一端水平杆上;插接段的一端设于伸入段远离插接段的一端;插接段与插接槽相插接适配且均设置为十字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为插接杆的设定建立基础;另一方面,增大插接杆与插接槽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插接杆与插接槽之间的插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插接槽背向水平杆的一侧开设有空腔;伸入段远离插接段的一侧穿过水平杆连接有输出轴竖直向下的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组件驱动插接段穿过插接槽后进入空腔内,伺服电机工作,驱动伸入段转动,继而带动插接段转动至与插接槽错位;进而提高插接杆与蓄水池本体之间的插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块和滑槽均设置为T形或燕尾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限制滑块沿滑槽滑动时所产生的晃动,进而提高滑块沿滑槽滑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丝杆靠近屋顶的一侧设有转动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个手持部,以便于对丝杆进行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通过插接槽、水平杆、插接杆以及驱动装置的设定,达到了便于蓄水池的安装以及拆卸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面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水池本体;21、插接槽;22、水平杆;23、插接杆;24、驱动装置;31、升降机构;311、丝杆;312、圆筒;313、转动手柄;32、夹持机构;321、夹持板;322、滑槽;323、滑块;324、动力组件;3241、螺纹杆;3242、把手;41、滑移槽;42、滑移块;51、空腔;52、伺服电机;53、插接段;54、伸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蓄水池本体1。蓄水池本体1呈矩形体状,蓄水池本体1放置在屋顶上。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蓄水池的安装以及拆卸,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插接槽21、水平杆22、插接杆23以及驱动装置24。
插接槽21开设在蓄水池本体1上表面的一侧,插接槽21在蓄水池本体1的四条边的中点处均开设有;四个水平杆22分别位于四个插接槽21的上方,水平杆22的一端位于插接槽21的正上方,水平杆22的另一端朝向蓄水池本体1的外壁延伸并超过蓄水池的外壁;插接杆23安装在水平杆22朝向的屋顶的一侧上,插接杆23竖直,插接杆23位于插接槽21的正上方,插接杆23与插接槽21相插接适配;驱动装置24安装在屋顶上,其作用为:驱动水平杆22朝向或背向屋顶运动。驱动装置24包括:升降机构31以及夹持机构32。升降机构31包括:丝杆311、圆筒312以及转动手柄313。
圆筒312(即:圆环体)轴线竖直,圆筒312上端安装在水平杆22朝向屋顶的一侧,圆筒312位于蓄水池外壁的一侧;丝杆311螺纹连接在圆筒312的内壁上,丝杆311的下端转动安装在屋顶上,转动手柄313安装在丝杆311靠近屋顶的一侧,转动手柄313沿水平方向安装,丝杆311与蓄水池本体1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转动手柄313远离丝杆311的一端与丝杆311之间的垂直距离。插接杆23插接于插接槽21内时,圆筒312的上端与丝杆311的上端间隔设置,圆筒312的下端与转动手柄313间隔设置。插接杆23从插接槽21内抽离出时,圆筒312的下端与丝杆311的上端相间隔,圆筒312螺纹连接在丝杆311上。夹持机构32安装在蓄水池本体1的外壁上,其作用为:限制圆筒312仅产生竖向滑动或解除对圆筒312的限制。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夹持机构32包括:夹持板321、滑槽322、滑块323以及动力组件324。
滑槽322沿水平方向开设在蓄水池本体1朝向丝杆311的竖直侧上;两滑块323滑动连接在滑槽322内,滑块323滑动抵接在滑槽322内壁上,两滑块323关于滑槽322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相对称安装;夹持板321竖直设置,夹持板321安装在滑块323背向滑槽322的一侧,两滑块323上的夹持板321位于圆筒312的两侧;动力组件324安装在蓄水池本体1上,其作用为:驱动两滑块323相对或相背滑动;驱动两滑块323相对运动,进而带动夹持板321对圆筒312进行夹持并使圆筒312竖向滑动连接在两夹持板321的相对侧上。
优选地,夹持板321呈圆弧状,夹持板321的内凹侧朝向圆筒312。夹持板321对圆筒312进行夹持时,夹持板321的内凹侧完全贴合于圆筒312外壁上,夹持板321所对应的圆心与圆筒312的轴线重合。
优选地,滑块323和滑槽322均设置为T形或燕尾形。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动力组件324包括:螺纹杆3241以及把手3242。螺纹杆3241水平置于滑槽322内;螺纹杆3241上相对称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即:左螺纹和右螺纹,螺纹杆3241的左螺纹处与一滑块323螺纹连接,螺纹杆3241的右螺纹处与另一滑块323螺纹连接,螺纹杆324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滑槽322竖直的内壁上,螺纹杆3241的另一端伸出滑槽322后与把手3242相连。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圆筒312仅沿夹持板321竖向滑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滑移槽41以及滑移块42。滑移槽41竖向开设在夹持板321朝向圆筒312的竖直侧上;滑移块42安装在圆筒312朝向滑移槽41一侧的下端,滑移块42与滑移槽41竖向滑动适配,滑移块42正对滑移槽41,滑移槽41呈矩形体状。
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插接杆23与插接槽21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空腔51以及伺服电机52。插接杆23包括:插接段53以及伸入段54;伸入段54的一端安装在水平杆22下表面上;插接段53的安装在伸入段54背向水平杆22的一端。插接段53与插接槽21相插接适配且均设置为十字状。
空腔51开在蓄水池本体1上,空腔51与插接槽21朝向地面的一侧完全连通,空腔51呈圆柱体状;伺服电机52安装在水平杆22背向地面的一侧,伺服电机52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水平杆22后与伸入段54远离插接段53的一端相连。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对蓄水池本体1进行安装时:
第一:夹持组件工作,对圆筒312进行夹持;
转动把手3242,把手3242的转动带动螺纹杆3241的转动,螺纹杆3241的转动带动两滑块323沿滑槽322相对运动,进而带动两夹持板321朝向圆筒312运动并对圆筒312进行夹持,并使得滑移块42置于滑移槽41内;
第二:转动转动手柄313,带动丝杆311的转动,丝杆311的转动带动圆筒312沿夹持板321朝向地面滑动,滑移块42沿滑移槽41向下运动,直至插接杆23上的插接段53穿过插接槽21后伸入空腔51内;
第三:伺服电机52工作,驱动伸入段54转动,进而驱动插接段53在空腔51内转动,直至插接段53与插接槽21相错位;最终实现将蓄水池本体1固定在屋顶上。
将蓄水池本体1从屋顶上拆下时:
第一:伺服电机52工作,驱动伸入段54转动,进而驱动插接段53在空腔51内转动,直至插接段53位于插接槽21正下方;
第二:转动转动手柄313,带动丝杆311的转动,丝杆311的转动带动圆筒312沿夹持板321背向地面滑动,滑移块42沿滑移槽41向上运动,直至插接杆23上的插接段53依次从空腔51和插接槽21内抽离出;
第三:转动把手3242,把手3242的转动带动螺纹杆3241的转动,螺纹杆3241的转动带动两滑块323沿滑槽322相背运动,进而带动两夹持板321背向圆筒312运动以解除对圆筒312的夹持,并使得滑移块42从滑移槽41内抽离出;
第四:转动转动手柄313带动水平杆22从蓄水池本体1的上方转动至蓄水池本体1侧壁的一侧。即可将蓄水池本体1从屋顶上移开。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放置于屋顶上的蓄水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蓄水池本体(1)背向屋顶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21);屋顶上设有位于蓄水池上方的水平杆(22),水平杆(22)位于插接槽(21)正上方且朝向屋顶的一侧设有与插接槽(21)相插接适配的插接杆(23);屋顶上设有驱动装置(24),驱动装置(24)用于驱动水平杆(22)朝向或背向屋顶运动;
驱动装置(24)包括升降机构(31)以及夹持机构(32),升降机构(31)包括丝杆(311)以及圆筒(312);圆筒(312)竖直设于水平杆(22)朝向屋顶的一侧并位于蓄水池本体(1)的一侧,丝杆(311)的螺纹连接于圆筒(312)的内壁侧,丝杆(311)朝向屋顶延伸并转动装配于屋顶上;夹持机构(32)用于限制圆筒(312)仅产生竖向滑动或解除对圆筒(312)的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机构(32)包括夹持板(321)、滑槽(322)、滑块(323)以及动力组件(324);滑槽(322)沿水平方向开设于蓄水池本体(1)朝向丝杆(311)的一侧;两滑块(323)滑动装配于滑槽(322)内并关于滑槽(322)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相对称设置;夹持板(321)竖直并设于滑块(323)朝向滑槽(322)开口的一侧,两夹持板(321)位于圆筒(312)的两侧;动力组件(324)设于蓄水池本体(1)上并用于驱动两滑块(323)相对或相背滑动;动力组件(324)驱动两滑块(323)相对运动,进而带动夹持板(321)对圆筒(312)进行夹持并使圆筒(312)竖向滑动装配于两夹持板(321)的相对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324)包括螺纹杆(3241)以及把手(3242);螺纹杆(3241)水平置于滑槽(322)内;螺纹杆(3241)上相对称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每种旋向的螺纹处与一滑块(323)螺纹连接;螺纹杆(3241)的一端转动装配于滑槽(322)内壁上,螺纹杆(3241)的另一端伸出滑槽(322)后与把手(324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板(321)朝向圆筒(312)的一侧沿竖向开设有滑移槽(41),圆筒(312)朝向滑移槽(41)的一侧设有与滑移槽(41)竖向滑动适配的滑移块(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板(321)呈圆弧状,夹持板(321)的内凹侧朝向圆筒(312);夹持板(321)对圆筒(312)进行夹持时,夹持板(321)的内凹侧完全贴合于圆筒(312)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插接杆(23)包括插接段(53)以及伸入段(54);伸入段(54)的一端水平杆(22)上;插接段(53)的一端设于伸入段(54)远离插接段(53)的一端;插接段(53)与插接槽(21)相插接适配且均设置为十字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插接槽(21)背向水平杆(22)的一侧开设有空腔(51);伸入段(54)远离插接段(53)的一侧穿过水平杆(22)连接有输出轴竖直向下的伺服电机(5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块(323)和滑槽(322)均设置为T形或燕尾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杆(311)靠近屋顶的一侧设有转动手柄(3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33213.9U CN210238640U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33213.9U CN210238640U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38640U true CN210238640U (zh) | 2020-04-03 |
Family
ID=69989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33213.9U Active CN210238640U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38640U (zh) |
-
2019
- 2019-07-04 CN CN201921033213.9U patent/CN21023864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38640U (zh) | 教学楼用雨水收集装置 | |
CN216284416U (zh) | 一种建筑监理用的工程取样装置 | |
CN210369347U (zh) | 一种快速插接式装配式钢结构 | |
CN213683328U (zh) | 复杂混凝土飞檐钢结构造型拆除装置 | |
CN113029663A (zh) | 一种岩土工程采样装置 | |
CN221664281U (zh) | 一种混凝土浇筑管移动浇筑机 | |
CN220522067U (zh) | 一种墙板预制构件可调节固定装置 | |
CN210031707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漏水闸门 | |
CN216840760U (zh) | 混凝土裂缝灌浆装置 | |
CN220203628U (zh) | 一种土木工事用桩 | |
CN220395241U (zh) | 一种灌浆孔预留定位装置 | |
CN220868807U (zh) | 一种现浇混凝土加固柱模板的卡具装置 | |
CN221078101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取样装置 | |
CN221480484U (zh) | 一种市政工程铺砖用的通用式夹取装置 | |
CN219526146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载机 | |
CN219671570U (zh) | 一种地下室排水明沟结构 | |
CN221194279U (zh) | 一种建筑工程专业用模板加固装置 | |
CN221030242U (zh) | 一种建筑工程边坡加固装置 | |
CN219691139U (zh) | 一种简易砌块灰缝控制装置 | |
CN212112985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教学实训模型 | |
CN212399427U (zh) | 一种自动插管机构 | |
CN214144782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抹平装置 | |
CN221565274U (zh) | 一种建筑工程装配式楼板管线排布装置 | |
CN220079917U (zh) | 一种水利沟渠预制结构 | |
CN219509165U (zh) | 一种用于墙体阳角的铝合金模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8000 710, block a, Huafeng Internet Creative Park, 107 Gonghe Industrial Road, Gongle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ngzhong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AFP Internet plus Creative Park A 330,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33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ingzhong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