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3904U - 一种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3904U
CN210223904U CN201920625266.3U CN201920625266U CN210223904U CN 210223904 U CN210223904 U CN 210223904U CN 201920625266 U CN201920625266 U CN 201920625266U CN 210223904 U CN210223904 U CN 210223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rotating shaft
contact
cam
arm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52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ufeng Yue
岳秀峰
Feiyong Chen
陈飞勇
Debo Pan
盘德波
Mingxin Sheng
盛名鑫
Yujie Wang
王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ordo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ordo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ordo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ordo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52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3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3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39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继电器,包括线圈机构、磁路机构、转动机构和触点机构;磁路机构包括弹簧和衔铁,转动机构包括推动片、转轴和凸轮,触点机构包括上触点、动触点和下触点。线圈机构设置在整个继电器的中间,磁路机构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一侧,弹簧设置在线圈机构的一侧,衔铁设置在线圈机构上端;推动片的一端抵接衔铁,另一端卡接在转轴上;转轴和凸轮设置在线圈机构的另一侧,凸轮设置在转轴的两端。采用结构自锁形式保持继电器的接通与断开,不受外部强磁的干扰导致动作出错。通过采用结构自锁形式,驱动电源没有极性上的要求,线圈通电衔铁推动凸轮转动致使触点闭合,再次通电衔铁推动凸轮转动致使触点断开,以此循环进行工作,节约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因使用的是永磁铁,当受到外部强磁干扰时容易产生误动作。因使用的是永磁铁,继电器驱动需要两组不同极性电压输出分别控制继电器的动作和释放,无法在常规电磁继电器的基础上直接切换。
随着科技发展,环保意识提高,电器能耗要求逐步提高。为了实现这些要求,电器产品针对继电器的功耗和温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可能降低功率损耗,降低继电器的温升。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实现低功耗低温升难题。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继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节约能耗、不受外部强磁干扰导致的错误动作;采用结构自锁的形式,驱动电源上没有极性的要求,更稳定地驱动其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继电器,包括线圈机构、磁路机构、转动机构和触点机构;所述磁路机构包括弹簧和衔铁,转动机构包括推动片、转轴和凸轮,所述触点机构包括上触点、动触点和下触点。
所述线圈机构设置在整个继电器的中间,所述磁路机构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一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一侧,所述衔铁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上端;所述推动片的一端抵接所述衔铁,另一端卡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和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另一侧,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
通电时,所述线圈机构产生磁场,并作用在所述磁路机构上,带动磁路机构的衔铁向下运动,带动所述转动机构上的所述推动片推动,所述推动片前端会推动转动机构的所述转轴转动45°,进而带动所述凸轮转动45°;从而带动所述动触点向上运动至所述上触点,达到接通开关的状态。
断电时,所述线圈机构的磁场消失使得所述衔铁复位,从而带动所述衔铁上固定连接的所述推动片复位,所述弹簧伸张;因所述转轴与所述推动片没固定连接,所述上触点与所述动触点一直为接触状态。
再次通电时,所述线圈机构、所述磁路机构和所述转动机构重复上述通电时的动作,所述转轴继续转动45°,带动所述凸轮转动45°,使上触点与动触点分离,下触点与动触点接触,达到开关断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衔铁呈“7”字形设置,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呈小于90°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部件为一方形铁块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部件为两个倒梯形状,且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一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基座;所述线圈机构包括线圈引脚、漆包线和骨架;所述线圈引脚设置在所述漆包线的底端,所述骨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路机构上还包括轭铁和铁芯,所述轭铁设置在所述衔铁的上方,所述铁芯设置在所述漆包线内部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叶片上均分成八等份,所述转轴风叶的叶片围绕其中心轴等圆周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叶片均分成四等份,所述凸轮叶片围绕其中心轴等圆周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结构自锁形式保持继电器的接通与断开,不受外部强磁的干扰导致错误的动作。通过采用结构自锁形式,驱动电源没有极性上的要求,线圈通一次电衔铁推动凸轮转动致使触点闭合,再通一次电衔铁推动凸轮转动致使触点断开,以此循环进行工作,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继电器的结构图;
图2为继电器的另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继电器,利用永磁铁的磁性维持衔铁与铁芯的吸合保持着触点的输出,应用在家用电器、汽车领域、工业电器、温度自动报警器等多个领域中。
一种继电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线圈机构10、磁路机构20、转动机构30和触点机构40;所述磁路机构20包括弹簧21和衔铁22,转动机构30包括推动片31、转轴32和凸轮33,所述触点机构40包括上触点41、动触点42和下触点43。
所述线圈机构10设置在整个继电器的中间,所述磁路机构20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10的一侧,所述弹簧21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10的一侧,所述衔铁22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10上端;所述推动片31的一端抵接所述衔铁22,另一端卡接在所述转轴32上;所述转轴32和所述凸轮33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10的另一侧,所述凸轮33设置在所述转轴32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衔铁22呈“7”字形设置,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呈小于90°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部件为一方形铁块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部件为两个倒梯形状,且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一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基座5;所述线圈机构10包括线圈引脚11、漆包线12和骨架13;所述线圈引脚11设置在所述漆包线12的底端,所述骨架13设置在所述基座5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路机构20上还包括轭铁23和铁芯24,所述轭铁23设置在所述衔铁22的上方,所述铁芯24设置在所述漆包线12内部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32叶片上均分成八等份,所述转轴风叶的叶片围绕其中心轴等圆周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33叶片均分成四等份,所述凸轮叶片围绕其中心轴等圆周排列。
通电时,所述线圈机构产生磁场,并作用在所述磁路机构上,带动所述磁路机构的衔铁向下运动,即向铁芯处运动。带动所述转动机构上的所述推动片推动,所述推动片前端会推动转动机构的所述转轴转动45°,即转动一个转轴叶片的角度。进而带动所述凸轮转动45°,即带动所述凸轮转动凸轮叶片的一半角度,从而带动所述动触点向上运动直至接触所述上触点,达到接通开关的状态。
断电时,所述线圈机构的磁场消失,使得磁路机构上的所述衔铁复位,所述弹簧伸张,从而带动所述衔铁上固定连接的所述推动片复位。因为所述转轴与所述推动片没固定连接,所以所述上触点与所述动触点一直保持为通电时的接触状态。从上述的通电到断电的过程仅需50ms即可完成,达到很好的省电效果。断电后,继电器保持输出,能继续工作。
再次通电时,所述线圈机构、所述磁路机构和所述转动机构重复上述通电时的动作,所述转轴继续转动45°,即转动一个转轴叶片的角度;从而带动所述凸轮转动45°,即所述凸轮转动1/2个凸轮叶片的角度;使上触点往下运动直至到下触点位置,此时的上触点与动触点分离,达到开关断开状态。此时的再次通电为断开继电器的输出,即继电器停止工作。
采用结构自锁形式保持继电器的接通与断开,不会受到外部强磁干扰导致误动作。通过采用结构自锁形式,驱动电源没有极性上要求,线圈通一次电衔铁推动凸轮转动致使触点闭合,再通一次电衔铁推动凸轮转动致使触点断开,以此循环进行工作。大大节约能耗,降低升温,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继电器,包括线圈机构、磁路机构、转动机构和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机构包括弹簧和衔铁,转动机构包括推动片、转轴和凸轮,所述触点机构包括上触点、动触点和下触点;
所述线圈机构设置在整个继电器的中间,所述磁路机构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一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一侧,所述衔铁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上端;所述推动片的一端抵接所述衔铁,另一端卡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和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另一侧,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
通电时,所述线圈机构产生磁场,并作用在所述磁路机构上,带动磁路机构的衔铁向下运动,带动所述转动机构上的所述推动片推动,所述推动片前端会推动转动机构的所述转轴转动45°,进而带动所述凸轮转动45°;从而带动所述动触点向上运动至所述上触点,达到接通开关的状态;
断电时,所述线圈机构的磁场消失,从而带动所述衔铁上固定连接的所述推动片复位,所述弹簧伸张;因所述转轴与所述推动片没固定连接,所述上触点与所述动触点一直为接触状态;
再次通电时,所述线圈机构、所述磁路机构和所述转动机构重复上述通电时的动作,所述转轴继续转动45°,带动所述凸轮转动45°,使上触点与动触点分离,下触点与动触点接触,达到开关断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呈“7”字形设置,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呈小于90°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部件为一方形铁块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部件为两个倒梯形状,且设置在所述线圈机构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所述线圈机构包括线圈引脚、漆包线和骨架;所述线圈引脚设置在所述漆包线的底端,所述骨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机构上还包括轭铁和铁芯,所述轭铁设置在所述衔铁的上方,所述铁芯设置在漆包线内部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叶片上均分成八等份,所述转轴的风叶的叶片围绕其中心轴等圆周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叶片均分成四等份,所述凸轮的叶片围绕其中心轴等圆周排列。
CN201920625266.3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继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23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5266.3U CN210223904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5266.3U CN210223904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3904U true CN210223904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24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526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23904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39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4735A (zh) * 2019-04-30 2019-08-23 东莞市高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
CN113270298A (zh) * 2021-07-20 2021-08-17 禾美(浙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压接触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4735A (zh) * 2019-04-30 2019-08-23 东莞市高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
CN113270298A (zh) * 2021-07-20 2021-08-17 禾美(浙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压接触器
CN113270298B (zh) * 2021-07-20 2021-09-14 禾美(浙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压接触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23904U (zh) 一种继电器
CN106531563B (zh) 磁保持节能型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04045425U (zh)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磁力自动切换机构
CN103367065A (zh) 一种具有过流和短路保护的限流保险器
CN203406758U (zh) 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CN111969739A (zh) 一种基于轮沿电磁力作用的电动转矩装置
CN204652194U (zh) 电机以及电机组
CN103794331B (zh) 摆动式双保持电磁铁
CN204857593U (zh) 大触头开距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10164735A (zh) 一种继电器
CN201886978U (zh) 对称传动式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03859071U (zh) 一种电机驱动继电器
CN202352588U (zh) 不耗能双稳态继电器
CN203445069U (zh) 拍合式双磁路磁保持继电器
CN208190533U (zh) 一种电磁力驱动的转动机构
CN108321056B (zh) 一种用电磁铁推动的断路器
CN204464657U (zh) 一种新型低功耗智能插座
CN206819948U (zh) 一种行星齿轮继电器
CN212113342U (zh) 一种节能型双稳式永磁保持电磁铁
CN202074103U (zh) 一种双控电磁阀
CN203444898U (zh) 脉冲式单向自保持电磁铁
CN2391288Y (zh) 双稳磁力驱动器
CN108922803A (zh) 一种换相开关结构
CN2731689Y (zh) 磁式微功耗交流接触器
CN204857601U (zh) 磁保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