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0168U - 电控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电控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0168U
CN210220168U CN201921058898.2U CN201921058898U CN210220168U CN 210220168 U CN210220168 U CN 210220168U CN 201921058898 U CN201921058898 U CN 201921058898U CN 210220168 U CN210220168 U CN 210220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trol
control board
control box
electronic control
electric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588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nming Xiao
萧俊铭
Wenjun Luo
罗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588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0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0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0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内设有滑轨和定位件;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设于所述电控盒内,其中,所述滑轨支撑所述电控板并使所述电控板与所述电控盒的内表面间隔开,且所述定位件定位所述电控板。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组件,滑轨将电控板和电控盒的内表面间隔开,提高了电控组件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电控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控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控盒一般为塑料件,电控板距离电控盒距离较近,一旦电控板发生短路,很容易将电控盒引燃引起火灾,安全性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控组件,该电控组件的安全性能较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具有上述的电控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控组件,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内设有滑轨和定位件;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设于所述电控盒内,其中,所述滑轨支撑所述电控板并使所述电控板与所述电控盒的内表面间隔开,且所述定位件定位所述电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组件,滑轨将电控板和电控盒的内表面间隔开,提高了电控组件的安全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电控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轨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电控板上相对两侧的边沿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滑槽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定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封闭,且所述定位件邻近所述第一滑槽的另一端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盒的内底面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二滑槽可移动地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中所述第二滑槽的两端伸出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盒的内底面还设有朝向所述第二滑槽伸出的凸点,所述定位件适于在所述凸点处定位所述电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且相对排布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均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于所述电控盒的内底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电控盒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电控盒的内底面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组件的内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深度逐渐增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盒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包括第一外层钣金和设于所述第一外层钣金内侧的第一内层塑料;盖板,所述盖板盖在底壳上,所述盖板包括第二外层钣金和设于所述第二外层钣金内侧的第二内层塑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控板与所述电控盒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毫米;所述电控板与所述电控盒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3毫米;所述电控板与所述电控盒的内顶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4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面框;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安装于所述面框前部上侧,所述电控组件为上述的电控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的安全性能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轨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控板与电控盒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室内机1,
电控组件100,
电控盒10,滑轨11,第一滑槽110,第一导轨111,第二导轨112,底壳13,第一外层钣金131,第一内层塑料132,定位件14,第二滑槽15,
电控板20,电路板21,电子元件22,
面框200,换热器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组件100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1,如图6所示,空调器室内机1可以是壁挂式内机,如图1结合图5和图6所示,电控组件100大体可以包括:电控盒10和电控板2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5所示,电控盒10内设有滑轨11和定位件14,电控板20设于电控盒10内,其中,滑轨11支撑电控板20并使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的内表面间隔开,且定位件14定位电控板20。
可以理解的是,电控板20距离电控盒10的内表面较近时,电控板20容易将电控盒10引燃,为了确保安全,电控板20距离电控盒10的内表面具有一定的距离要求。为了满足上述距离要求,本申请通过设置滑轨11将电控板20和电控盒10的内表面间隔开,并通过定位件14将电控板20定位,也即滑轨11既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还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可以减小因电控板20短路等情况将电控盒10引燃的概率,提高了电控组件100的安全性能。
其中,滑轨11支撑电控板20,在安装电控板20时,电控板20可沿滑轨11的延伸方向移动,方便了电控板20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组件100,滑轨11支撑电控板20并将电控板20和电控盒10的内表面间隔开,提高了电控组件100的安全性能。
其中,定位件14可以是螺钉,通过螺钉将电控板20定位于电控盒10内;定位件14还可以是卡勾,卡勾勾住电控板20的边沿将电控板20定位于电控盒10内。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定位件14还可以是插销等。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滑轨11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滑槽110,第一滑槽110沿第一方向延伸,电控板20上相对两侧的边沿嵌入对应的第一滑槽110,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换言之,两个相对的第一滑槽110朝向彼此敞开,电控板20的相对两侧嵌入相对的两个第一滑槽110内,由此,两个第一滑槽110可以限制电控板2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自由度,电控板20的安装稳定。其中第一滑槽110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电控板20可沿第一滑槽110的延伸方向伸入滑槽内,有利于提高电控板20的安装效率。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10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定位件14。通过在第一滑槽11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固定件,可以限制电控板2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自由度,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控板20的稳定性。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结合图2所示,第一滑槽110的一端封闭,且定位件14邻近第一滑槽110的另一端设置。其中,第一滑槽110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电控板20的边沿可以从第一滑槽110的敞开的另一端伸入第一滑槽110内,且由于第一滑槽110的一端封闭,电控板20的边沿抵接于第一滑槽110的封闭端而非抵接于电控盒10的内表面上,由此,可以将电控板20的边沿与电控盒10的内表面间隔开,从而可以提高电控组件100的安全性能。另外,通过将定位件14邻近第一滑槽110的敞开的另一端设置,电控板20的一端抵接于第一滑槽110的封闭端,电控板20的另一端被定位件14定位,这样,电控板2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自由度被限制,可以提高电控板20的安装稳定性。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电控盒10的内底面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15,定位件14与第二滑槽15可移动地配合。这样,在安装电控板20之前,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定位件14,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中,定位件14位于第二滑槽15的外侧,使得定位件14不会对电控板20的安装造成干涉,电控板20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入第一滑槽110内,当电控板20的一端与第一滑槽110的封闭端抵接后,移动定位件14,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中,定位件14的外轮廓与电控板20的外轮廓的至少部分重合,由此,可以限制电控板2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自由度。通过设置第二滑槽15,且定位件14沿第二滑槽15可移动,可以避免定位件14对电控板20的干涉,方便电控板20的安装。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中第二滑槽15的两端伸出对应的第一滑槽110。这样,定位件14沿第二滑槽15的延伸方向移动到第二滑槽15的两端中的任意一端时,定位件14均不会对电控板20的安装造成干涉。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中,第二滑槽15的其中一端伸出对应的第一滑槽110。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控盒10的内底面还设有朝向第二滑槽15伸出的凸点(图中未示出),定位件14适于在所述凸点处定位电控板20。这样,在需要拆卸电控板20时,稍稍用力挤推定位件14,使定位件14从所述凸点处出发并沿第二滑槽15的延伸方向移动,直至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中定位件14位于第二滑槽15的外侧,使得定位件14不会对电控板20的拆卸造成干涉,电控板20沿所述第一方向从第一滑槽110内抽出。在安装电控板20时,当电控板20的一端与第一滑槽110的封闭端抵接,移动定位件14直至定位件14与所述凸点相对,此时,所述凸点将定位件14定位。通过设置所述凸点,所述凸点可以点位定位件14,避免定位件14沿第二滑槽15滑动而无法对电控板20稳定定位。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滑轨11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且相对排布的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上均设有第一滑槽110,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连接于电控盒10的内底面上。通过设置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换言之,相对的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上的第一滑槽110朝向彼此敞开,电控板20的相对两侧嵌入相对的两个第一滑槽110内,也即电控板20夹设于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之间,且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对电控板20提供支撑并限制电控板2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自由度,电控板20的安装稳定。其中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电控板20可沿第一滑槽110的延伸方向伸入滑槽内,有利于提高电控板20的安装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14与电控盒10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在安装电控板20时,可以将定位件14从电控盒10上拆下以避免定位件14对电控板20的安装部造成干涉,在安装完成后,将定位件14安装于电控盒10上,定位件14对电控板20进行定位。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滑槽110与电控盒10的内底面间隔开。由此,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的内底面间隔开,可以提高电控组件100的安全性能。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控组件100的内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深度逐渐增加。换言之,电控盒10的内底面倾斜布置,电控板20具有与电控盒10的内底面相同的延伸方向,也即电控板20同样倾斜布置,由此,可以减小电控盒10的宽度,其中,电控盒10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这样,电控盒10安装于空调器室内机1上时,可以减小流阻,增大进风量。另外,将电控盒10的内底面倾斜布置,也可以方便电控板20的安装。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毫米。也即电控板20的下表面与电控盒10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毫米。举例而言,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可以为5毫米、6毫米、7毫米或8毫米,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为5毫米,这样,既可以减小电控盒10的体积,也可以满足电控组件100的安全要求。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3毫米。也即电控板20的周沿与电控盒10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3毫米。举例而言,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隙可以为3毫米、4毫米、5毫米或6毫米,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隙为3毫米,这样,既可以减小电控盒10的体积,也可以满足电控组件100的安全要求。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的内顶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4毫米。其中,电控板20包括电路板21和电子元件22,需要说明的是,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的内顶面之间的间隙为电控板20上最高的电子元件22与电控盒10的内顶面之间的间隙。举例而言,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的内顶面之间的间隙可以为4毫米、5毫米或6毫米,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的内顶面之间的间隙为4毫米,这样,既可以减小电控盒10的体积,也可以满足电控组件100的安全要求。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电控盒10包括底壳13和盖板(图中未示出),底壳13包括第一外层钣金131和设于第一外层钣金131内侧的第一内层塑料132,所述盖板盖在底壳13上,所述盖板包括第二外层钣金(图中未示出)和设于所述第二外层钣金内侧的第二内层塑料(图中未示出)。这样,即使第一内层塑料132或所述第二内层塑料起火,通过设置第一外层钣金131和所述第二外层钣金,也可以将火苗隔离,减小了火焰蔓延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电控组件100的安全性。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底壳13的内层为塑料材料,外层为非金属的阻燃材料;或所述盖板的内层为塑料材料,外层为非金属的阻燃材料。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控板20放置在电控盒10内,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组合构成电控组件100。电控板20平行于电控盒10的内底面。
为了安全,电控板20与电控盒10塑料件有如下的要求:底部距离塑料大于5mm;元器件与塑料件的侧面距离大于3mm,顶部距离大于4mm。
为了满足以上的要求,如图1所示,本申请设置了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上设有第一导槽,第一导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电控板20的相对两侧的边沿嵌入相对的两个第一导槽内,电控板20可沿第一导轨111和第二导轨112移动,另外,电控盒10上还设有第二滑槽15,定位件14为两个扣位,当电控板20滑入第一导槽后,两个扣位沿着第二滑槽15移动固定电控板20,防止电控板20脱出。在拆卸时,两个扣位沿着第二滑槽15移动,将电控板20从第一滑槽110内抽出。
相关技术中的电控组件100是竖着放置在换热器300的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这种放置方案会影响电控组件100的维修,当空调的电控板20有损坏时,需要将竖放的电控板20取出才能维修,而取出电控板20往往要拆卸面框200、所述盖板等板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如图6所示,包括面框200和电控组件100,电控组件100安装于面框200前部上侧,电控组件100为上述的电控组件100。
将电控组件100安装于面框200的前部上侧,且电控盒10与换热器300的外表面相对并间隔布置,由此,可以方便对电控板20进行检修,提高了检修的方便性。
而且,由于电控组件100为上述的电控组件100,上述的电控组件100的安全性能较高,因此,本申请的空调器室内机1也具有了较高的安全性。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具有上述的电控组件100,电控组件100设于面框200的前部上侧,方便了检修,且空调器室内机1的安全性能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的其他组成及结构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获得和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内设有滑轨和定位件;
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设于所述电控盒内,
其中,所述滑轨支撑所述电控板并使所述电控板与所述电控盒的内表面间隔开,且所述定位件定位所述电控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电控板上相对两侧的边沿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定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封闭,且所述定位件邻近所述第一滑槽的另一端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的内底面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二滑槽可移动地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中所述第二滑槽的两端伸出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的内底面还设有朝向所述第二滑槽伸出的凸点,所述定位件适于在所述凸点处定位所述电控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且相对排布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均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于所述电控盒的内底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电控盒可拆卸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电控盒的内底面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的内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深度逐渐增加。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包括第一外层钣金和设于所述第一外层钣金内侧的第一内层塑料;
盖板,所述盖板盖在底壳上,所述盖板包括第二外层钣金和设于所述第二外层钣金内侧的第二内层塑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与所述电控盒的内底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毫米;所述电控板与所述电控盒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3毫米;所述电控板与所述电控盒的内顶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4毫米。
14.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框;
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安装于所述面框前部上侧,所述电控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组件。
CN201921058898.2U 2019-07-08 2019-07-08 电控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0220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8898.2U CN210220168U (zh) 2019-07-08 2019-07-08 电控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8898.2U CN210220168U (zh) 2019-07-08 2019-07-08 电控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0168U true CN210220168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6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58898.2U Active CN210220168U (zh) 2019-07-08 2019-07-08 电控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01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85547B1 (en) Bracket for retaining computer components within a housing
CN210220168U (zh) 电控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10638186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8534330A (zh) 电器盒安装架、电器盒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7217087U (zh) 一种电源模块机壳
CN210441404U (zh) 电控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08536180U (zh) 一种电控模块的散热结构以及空调外机
CN205860270U (zh) 空调室外机的防雪罩及空调室外机
CN21046327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8238152U (zh) 电器盒安装架、电器盒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0842923U (zh) 一种洗碗机底座的电路板盒安装结构及其洗碗机
CN217357510U (zh) 面板和空调器
KR101867771B1 (ko) 분리 하우징 구조의 컴퓨터 책상
JP2012112629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8613261B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646991U (zh) 一种集成吊顶取暖器安装结构
CN206728416U (zh) 一种温控器电源板外壳
CN207692191U (zh) 电控盒及电控设备
CN218633031U (zh) 一种户外电控柜
CN218791153U (zh) 电暖桌的桌板组件以及电暖桌
CN216389777U (zh) 板卡结构
CN217406874U (zh) 一种防水散热的电器钣金机壳
CN111197231A (zh) 一种洗衣机
CN212205311U (zh) 瓶框及冰箱
CN21032804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