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0013U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0013U
CN210220013U CN201920876647.9U CN201920876647U CN210220013U CN 210220013 U CN210220013 U CN 210220013U CN 201920876647 U CN201920876647 U CN 201920876647U CN 210220013 U CN210220013 U CN 210220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evaporator
shell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66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nhui Liao
廖岸辉
Chao Wen
文超
Heqing Zheng
郑和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66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0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0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0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风道组件;所述机壳包括后壳体与前壳体,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前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两个风道组件,所述两个风道组件与所述前壳体连接;所述后壳体与所述两个风道组件之间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与预设在机壳上的主板芯片连接,所述主板芯片用于分别向所述换热组件器发送控制指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主板芯片与换热组件连接,通过主板芯片来对蒸发器以及电加热器进行单独控制,从而实现对各个出风口温度的智能调控,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业的发展,用户对空调舒适度要求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空调能够输出个性化的温度,以满足不同的用户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虽然存在双风道的设计,但是现有技术的双风道设计仅仅只能实现双出风口出风,现有技术虽然可以通过接收遥控器指令来控制空调室内机的工作状态以及对输出温度进行调控,但是由于现有的双风道设计的空调室内机中的换热组件是整体工作或者整体停机的,遥控器发送的指令也仅仅只能对换热组件进行整体启停操作,因此无法对蒸发器以及电加热进行单独控制,也就无法对各个出风口的温度无法进行单独调控,从而无法向用户提供更具人性化的出风温度,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空调室内机无法对各个出风口的出风温度进行单独调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调室内机,其中,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风道组件;所述机壳包括后壳体与前壳体,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两个风道组件,所述两个风道组件与所述前壳体连接;所述后壳体与所述两个风道组件之间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与预设在所述机壳上的主板芯片连接,所述主板芯片用于向所述换热组件发送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蒸发器以及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上的电加热器,所述蒸发器横跨所述两个风道组件设置。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安装在所述后壳体上,所述电加热器设置有两个,且所述两个电加热器均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出风端,所述两个电加热器分别与所述两个风道组件一一对应,用于分别对进入所述两个风道组件的风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蒸发器顶部的上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底部的接水盘。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两个电加热器分别与所述主板芯片连接,通过所述主板芯片分别对所述蒸发器以及两个电加热器进行单独控制。
优选地,所述两个电加热器均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风轮以及导风叶片机构,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后壳体之间,所述风轮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导风叶片结构设置在所述风道的出风端;所述风道由前风道与后风道形成。
优选地,所述前风道的上端与下端设置有螺钉柱,所述后风道的上端与下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螺钉柱匹配连接的螺钉孔,通过所述螺钉柱与螺钉孔的配合,使得所述前风道与后风道组合形成所述风道。
优选地,所述前风道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第一电机安装槽,所述后风道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第二电机安装槽,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槽与第二电机安装槽配合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的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前风道上端与下端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后风道的上端与下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连接的定位孔,通过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孔的匹配,实现所述前风道与后风道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主板芯片与换热组件中的蒸发器以及电加热器连接,从而实现通过主板芯片来对换热组件中的蒸发器以及电加热器进行单独控制,从而实现对各个出风口温度的智能调控,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整机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省略前壳体的整机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换热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电加热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上盖板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接水盘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风道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前风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后风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程序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具体如图1和图2中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省略前壳体的整体爆炸示意图。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10内的风道组件20。机壳10包括前壳体110与后壳体120,在前壳体110上设置有出风口111,后壳体120上设置有若干进风口121。进一步地,在后壳体120与风道组件20之间设置有换热组件30,当外界风从后壳体120上的进风口121进入后,经过换热组件30对风进行换热工作,然后将风向风道组件20输送,经过风道组件20将风运送至出风口111输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加智能地对出风口111的出风温度进行调控,本实施例将换热组件30包括蒸发器310以及电加热器320,该蒸发器310以及电加热器320均与设置在机壳10上的主板芯片(图中未画出)连接,通过主板芯片实时接收外界指令来对换热组件30中的蒸发器310以及电加热器320进行单独控制,从而实现智能控制出风口111的出风温度,给用户的使用提供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主板芯片虽然未在图中画出,但是由于主板芯片是用于接收外界指令(例如遥控器或者移动终端发送的指令)的,优选将所述主板芯片设置在前壳体110上,以便更方便接收指令。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加热器320(如图3中所示)设置在所述蒸发器310(如图3中所示)的出风端,蒸发器310是固定在后壳体120上。由于蒸发器310与电加热器320分别与主板芯片连接,因此主板芯片就可以分别对蒸发器310与电加热器320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主控芯片可以采用具有接收信号以及发送信号功能的主控芯片。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风道组件20与换热组件30是安装在由前壳体110与后壳体120组成的机壳10内,并且换热组件30是安装在后壳体120上,风道组件20是前壳体110连接,由此实现整机的装配。因此,当风从进风口121进入后,经过蒸发器310和电加热器320再进入风道组件20中,而此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或者移动终端向蒸发器310以及电加热器320发送不同的控制指令,来控制蒸发器310与电加热器320的工作状态,实现对换热组件30的换热效率的调控,从而对出风口111的出风温度进行智能化控制,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进一步地,随着用户对空调室内机的要求逐渐提供,尤其是对空调控制整个房间内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温度的需求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主流,为了使得空调室内机能够同时向不同区域或者不同用户输出不同的出风温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机壳10内设置两个风道组件20,对应地在前壳体110上设置两个出风口111,每一个风道组件20对应一个出风口111,通过双风道的形式使得空调室内机实现双出风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组件30包括有蒸发器310以及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出风端的两个电加热器320。对应地,机壳10内对称设置有两个风道组件20,即两个风道组件20是相同的,并在所述机壳10内是左右对称的,且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电加热器320分别与两个风道组件20一一对应,即每一个电加热器320分别对应一个风道组件20的进风端,通过两个电加热器320分别对进入两个风道组件20的风进行加热,具体如图1中所示,图1中的箭头表示风的流向。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蒸发器310是横跨两个风道组件20设置,即所述蒸发器310是从左边的风道组件20的进风端延伸至右边的风道组件20的进风端,形成图1中示出的蒸发器310同时覆盖两个风道组件20的进风端的情况,使得两个风道组件20共用一个蒸发器310,提高了蒸发器310的工作效率,而且有效节省了成本。具体地,参见图1,由于后壳体120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口121,蒸发器310又是需要同时覆盖两个风道组件20的进风端,而所述蒸发器310的作用是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121进入的风进行换热,然后将换热后的风向两个风道组件20输送,因此所述蒸发器310的一侧需要与进风口121对应,另一侧需要与两个风道组件20的进风端对应,形成图1中示出的:有进风口121的地方就有蒸发器310,而蒸发器310又位于后壳体120与两个风道组件20之间,且蒸发器310位于两个风道组件20的进风端所在的位置处。举例说明:若所述后壳体120上的进风口121从A点覆盖到B点,则所述蒸发器310就从A点的位置延伸至B点的位置,即所述蒸发器310的一侧与所述进风口121对应。而从A点的位置延伸至B点的位置之间又恰好设置有两个风道组件20的进风端,因此所述蒸发器310的另一侧与所述两个风道组件20的进风端对应,由此形成上述蒸发器310横跨两个风道组件20设置的情况。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蒸发器310是沿着所述后壳体120的形状进行设置,且固定在后壳体120上。从图1中还可看出,所述蒸发器310是设置成弯折形状的,其弯折形状恰好与所述后壳体120的形状匹配,便于安装所述蒸发器310,节省壳体10的内部安装空间。此外,将所述蒸发器310设置成图1中的弯折形状能够使得所述蒸发器310恰好覆盖两个风道组件20的进风端,即只要风从所述两个风道组件20的进风端进入,就必须经过所述蒸发器310的换热作用, 尽可能地保证所有从进风口121进入的风都经过蒸发器310进行换热工作,从而提高蒸发器的工作效率。
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组件30除了蒸发器310以及两个电加热器320之外,还包括设置在该蒸发器310顶部的上盖板330(如图5所示),以及设置在该蒸发器310底部的用于承接冷凝水的接水盘340(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330以及接水盘340均可采用卡合连接方式与蒸发器310连接的,例如可以在上盖板330以及接水盘340的边缘设置卡合槽,利用卡合槽与蒸发器310的边缘卡合连接。同样地,所述上盖板330与接水盘340还可以分别与机壳10连接,连接方式同样可以采用卡合连接方式,恰好对本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机壳10的顶部与底部进行密封,即充当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顶盖与底板。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组件30还包括设置在蒸发器310左右两侧面上的挡板350,该挡板350用于保护所述蒸发器310的两侧面,避免所述蒸发器310的两个侧面损坏。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电加热器320的首尾两段分别设置有安装结构321,该安装结构321分别与蒸发器310的上盖板330以及接水盘34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两个电加热器320的安装与固定,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321可以为螺孔固定安装结构,并且该电加热器320是与空调室内机内部的电源装置连接。进一步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加热器320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保证电加热器32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使得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能够同时输出不同的出风温度,本实施例中的主板芯片分别与蒸发器310以及两个电加热器320进行连接,主板芯片可以接收遥控器或者移动终端的指令,控制蒸发器310工作,并且向两个电加热器320发送不同的指令来控制两个电加热器320实现不同的工作状态。由于两个电加热器320是执行不同的指令,使得进入两个风道组件20内的风的温度不一样,因此两个出风口121的出风温度也不一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风道组件20也同样设置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机壳10的内部,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两个风道组件20设置成一体式结构,即两个风道组件20为一个整体,具体如图7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风道组件20包括由前风道210和后风道220组成的风道以及设置在该风道内部的风轮230,在前风道210的出风端,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用于对出风口111的风进行导向控制的导风叶片机构240,导风叶片机构240是可以运动的,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来对出风口111的风进行导向控制。优选地,所述导风叶片机构240采用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前壳体110上,且位于前壳体110的出风口处。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风道210的上端与下端设置有螺钉柱211,所述后风道220的上端与下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螺钉柱211匹配连接的螺钉孔221,通过所述螺钉柱211与螺钉孔221的配合,使得所述前风道210与后风道220组合形成所述风道。当然,为了增加前风道210和后风道220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风道组件20的稳定性,本实施例还可在前风道210的中间部位设置螺钉柱211,对应地在后风道220的中间部位设置螺钉孔221与该螺钉柱211配合连接,使得前风道210的后风道220的上端、下端以及中间部位均用过螺钉柱211以及螺钉孔221连接。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前风道210与后风道220之间的连接精度,本实施例在前风道210上端与下端还设置有定位柱212,所述后风道220的上端与下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212配合连接的定位孔222,通过所述定位柱212与定位孔222的匹配,实现所述前风道210与后风道220的定位。
优选地,本实施例在前风道210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风轮电机231(图中未画出,对应图10流程标号)的第一电机安装槽213,所述后风道220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风轮电机231的第二电机安装槽223,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槽213与第二电机安装槽223配合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风轮电机231的容纳腔。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安装槽213和第二电机安装槽223之间的连接可采用卡合连接方式,由于前风道210与后风道220之间是采用螺钉柱211和螺钉孔221来实现连接固定的,因此第一电机安装槽213和第二电机安装槽223之间只需采用常用的卡合连接结构就可形成稳定的容纳腔,该容纳腔中放置用两个风轮电机231,用于分别驱动两个风道组件20中的风轮230转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前风道210和后风道220上还设置有风道型线250,该风道型线250用于增加前风道210和后风道220的强度,使得前风道210和后风道220不易断裂。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换热组件30中的电加热器320设置有两个,对应地将风道组件20也设置有两个,且每一个电加热器320分别对应一个风道组件20,从而实现电加热器320与风道组件20的一一对应,因此,本实施例就可以实现双出风模式。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将主板芯片分别与换热组件30中的蒸发器310以及两个电加热器320连接,从而实现对蒸发器310以及两个电加热器320的单独控制,从而可以控制两个电加热器320接收不同的程序指令,进行不同的工作状态,进而控制两个出风口的出风温度不一样。
如图10中所示,图10为本实施例中程序控制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遥控器10向空调室内机的显示接收器20输出指令时,显示接收器20将指令传输至主板芯片30中,由于主板芯片30分别与蒸发器310、第一电加热器320a以及第二电加热器320b分别连接,因此主板芯片30就可以单独控制蒸发器310、第一电加热器320a以及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工作。首先主板芯片30会控制蒸发器310运动,然后主板芯片30再对用户所输出的指令进行解析,获取用户的需求,并根据需求运算输出相同或者不同的控制指令给第一电加热器320a及第二电加热器320b,从而使得第一电加热器320a及第二电加热器320b进行相同或者不同的工作,实现第一出风口121a和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相同或者不同。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第一出风口121a和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相同时,遥控器10发送指令到显示接收器20,并在显示接收器接收后传送到主板芯片30,该指令包括蒸发器310对应的参数、第一电加热器320a对应的参数或者第二电加热器320b对应的参数,蒸发器310在接收到其对应的参数后,根据接收到的参数对进入蒸发器310内的风进行降温处理,而第一电加热器320a和第二电加热器320b在接收到各自对应的参数后,各自根据其对应的参数对从蒸发器310出来的风进行加热处理,通过蒸发器310、第一电加热器320a和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换热工作来对进入两个风道中风的温度进行调节。具体地,主板芯片30在接到上述指令后,向蒸发器310发送启动指令,控制蒸发器310运行,并且主板芯片30输出相同的控制指令给第一电加热器320a及第二电加热器320b,且向第一电加热器320a和第二电加热器320b输出的控制指令中所对应的参数是相同的,从而使得第一电加热器320a及第二电加热器320b实现相同的运行状态,以对从蒸发器310出来的风进行相同的加热处理,然后第一电加热器320a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第一风轮电机231a,第二电加热器320b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第二风轮电机231b,使得第一风轮电机231a和第二风轮电机231b的出风速度相同,进而使得第一出风口121a和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相同。
当用户需要第一出风口121a的出风温度比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低时,遥控器10发送指令到显示接收器20接收后传送到主板芯片30,主板芯片30控制蒸发器310运行,蒸发器310输出冷风,并且主板芯片30还分别输出不相同的控制指令给第一电加热器320a及第二电加热器320b,即主板芯片30向第一电加热器320a和第二电加热器320b输出的控制指令中所对应的参数是不相同的。由于用户的需求是第一出风口121a的出风温度比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低,因此,主板芯片30需要控制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加热温度高于第一电加热器320a的加热温度,从而使得第二电加热器320b混入热量来中和蒸发器310输出的冷风,从而使得从第二电加热器320b输出的温度高于第一电加热器320a输出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风从进风口121进入,然后经过蒸发器310,蒸发器310在接收主板芯片30的控制指令后开始工作,并且由于蒸发器310启动后的工作状态是恒定不变的,因此从蒸发器310排出时的温度是固定的温度。举例说明,用户通过遥控器10发送指令到显示接收器20,显示接收器20在接收后将指令传送到主板芯片30,该指令中包括有用于控制第一电加热器320a以及第二电加热器320b加热至目标温度的对应参数。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21a的出风温度比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低,因此本实施例中用户的指令中第一电加热器320a的目标温度比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目标温度低,比如,第一电加热器320a的目标温度是17摄氏度,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目标温度为24摄氏度。当主板芯片30输出控制指令给蒸发器310后,蒸发器310开始启动,并且以所述第一电加热器320a的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目标温度中更低的温度为蒸发器310的目标温度,即在本举例中,蒸发器310的目标温度为17摄氏度。因此蒸发器310在启动后对从进风口121进入的风进行换热,并排出固定温度为17摄氏度的风。从蒸发器310排出的风经过第一电加热器320a和第二电加热器320b,而由于第一电机热器320a的目标温度就为17摄氏度,因此,第一电加热器320a无需工作,即第一电加热器320a的输出温度就为17摄氏度,并且17摄氏度的风直接从第一出风口121a排出。而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目标温度为24摄氏度,因此第二电加热器320b就需要将从蒸发器310出来风从17摄氏度加热至24摄氏度,再从第二出风口121b排出,使得第一出风口121a的出风温度比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低。在本举例中,由于蒸发器310是以所述第一电加热器320a的目标温度和所述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目标温度中更低的温度作为蒸发器310的目标温度,就可以使得与蒸发器310具有相同目标温度的第一电加热器320a不需要启动,因此节省了能源,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此外,蒸发器310可以设置恒定不变的目标温度,即只要蒸发器310接收控制指令启动后,就直接换热至恒定的目标温度。同样举例说明,比如,蒸发器的恒定目标温度设置为17摄氏度。同样地,用户通过遥控器10发送的该指令中包括有用于控制第一电加热器320a以及第二电加热器320b加热至目标温度的对应参数。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21a的出风温度比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低,因此本实施例中用户的指令中第一电加热器320a的目标温度比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目标温度低,比如,第一电加热器320a的目标温度是24摄氏度,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目标温度为27摄氏度。当主板芯片30输出控制指令给蒸发器310后,蒸发器310开始工作,直接对从进风口121进入的风进行换热至17摄氏度并排出。当第一电加热器320a和第二电加热器320b接收主板芯片30的控制指令后开始启动,然后分别对从蒸发器310出来的风进行加热。具体地,第二电加热器320b将从蒸发器310出来风从17摄氏度加热至27摄氏度,第一电加热器320a将从蒸发器310出来风从17摄氏度加热至24摄氏度,从而实现从第二电加热器320b输出的温度高于第一电加热器320a输出的温度。然后第一电加热器320a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第一风轮电机231a,第二电加热器320b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第二风轮电机231b,由于控制指令的不相同,使得第一风轮电机231a和第二风轮电机231b的出风速度也不相同,进而使得第一出风口121a的出风温度比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低。
当需要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比第一出风口121a的出风温度低时,遥控器10发送指令到显示接收器20接收后传送到主板芯片30,主板芯片30控制蒸发器310运行,蒸发器310输出冷风,并输出不相同的控制指令给第一电加热器320a及第二电加热器320b。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可以采用上述两个举例来实现,即蒸发器310可以以第一电加热器320a的目标温度和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目标温度中更低的温度作为蒸发器310的目标温度,或者还可以直接设置恒定不变的目标温度,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只需将上述两个距离中的第一电加热器320a及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目标温度互换即可。由于用户的需求是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比第一出风口121a的出风温度低,因此,用户通过遥控器10输入的指令中第一电加热器320a的目标温度高于第二电加热器320b的目标温度,从而使得从第一电加热器320a输出的温度高于第二电加热器320b输出的温度。然后第一电加热器320a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第一风轮电机231a,第二电加热器320b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第二风轮电机231b,由于控制指令的不相同,使得第一风轮电机231a和第二风轮电机231b的出风速度也不相同,进而使得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比第一出风口121a的出风温度低。
当用户需要第一出风口121a保持室温,第二出风口121b输出冷风时(此时第二出风口121b输出冷风的温度要比第一出风口121a的室温更低),遥控器10发送指令到显示接收器20接收后传送到主板芯片30,主板芯片30控制蒸发器310运行,蒸发器310输出冷风,由于用户的需求是第一出风口121a保持室温时,因此,主板芯片30此时只向第一电加热器320a输出控制指令,第一电加热器320a将控制指令传输至第一风轮电机231a,使得第一出风口121a的出风温度达到室温。同时,主板芯片30并不向第二电加热器320b输出控制指令,即第二电加热器320b不运行,第二风轮电机231b也不运行,使得第二出风口121b直接输出从蒸发器310排出的风,出风温度即为从蒸发器310的出风温度。
当用户需要第二出风口121b保持室温,第一出风口121a输出冷风时(此时第一出风口121a输出冷风的温度要比第二出风口121b的室温更低),遥控器10发送指令到显示接收器20接收后传送到主板芯片30,主板芯片30控制蒸发器310运行,蒸发器310输出冷风,由于用户的需求是第二出风口121b保持室温时,因此,主板芯片30此时只向第二电加热器320b输出控制指令,第二电加热器320b将控制指令传输至第二风轮电机231b,使得第二出风口121b的出风温度达到室温。同时,主板芯片30并不向第一电加热器320a输出控制指令,即第一电加热器320a不运行,第一风轮电机231a也不运行,使得第一出风口121a直接输出从蒸发器310排出的风,出风温度即为从蒸发器310的出风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风道组件;所述机壳包括后壳体与前壳体,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前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两个风道组件,所述两个风道组件与所述前壳体连接;所述后壳体与所述两个风道组件之间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与预设在机壳上的主板芯片连接,所述主板芯片用于分别向所述换热组件器发送控制指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主板芯片与换热组件连接,通过主板芯片来对换热组件中的各个部件进行单独控制,从而实现对出风口温度的智能调控,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风道组件;所述机壳包括后壳体与前壳体,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两个风道组件,所述两个风道组件与所述前壳体连接;所述后壳体与所述两个风道组件之间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与预设在所述机壳上的主板芯片连接,所述主板芯片用于向所述换热组件发送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蒸发器以及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上的电加热器,所述蒸发器横跨所述两个风道组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安装在所述后壳体上,所述电加热器设置有两个,且所述两个电加热器均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出风端,所述两个电加热器分别与所述两个风道组件一一对应,用于分别对进入所述两个风道组件的风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蒸发器顶部的上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底部的接水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两个电加热器分别与所述主板芯片连接,通过所述主板芯片分别对所述蒸发器以及两个电加热器进行单独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加热器均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 风道、风轮以及导风叶片机构,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后壳体之间,所述风轮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导风叶片结构设置在所述风道的出风端;所述风道由前风道与后风道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道的上端与下端设置有螺钉柱,所述后风道的上端与下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螺钉柱匹配连接的螺钉孔,通过所述螺钉柱与螺钉孔的配合,使得所述前风道与后风道组合形成所述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道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第一电机安装槽,所述后风道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第二电机安装槽,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槽与第二电机安装槽配合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的容纳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道上端与下端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后风道的上端与下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连接的定位孔,通过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孔的匹配,实现所述前风道与后风道的定位。
CN201920876647.9U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0220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6647.9U CN210220013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6647.9U CN210220013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0013U true CN210220013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1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6647.9U Active CN210220013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0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4742B (zh) 一种分区送风空调器电加热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EP3892927A1 (en) Air duct device and air handling apparatus
CN111706919A (zh) 双贯流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6667913U (zh) 一种新风一体机
CN21022001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031378U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192014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532539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213780765U (zh) 一种智能温控环境控制器
CN109386869B (zh) 多风道供风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取暖器
CN212253007U (zh) 一种空调外机和空调器
CN21339557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0601943U (zh) 一种风机组件及空调
CN110444834B (zh) 一种车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5597114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2032828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209960643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297094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844897U (zh) 风管机出风组件和风管机
CN219437431U (zh) 一种散热式机柜
CN217817055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设备
CN217154402U (zh) 一种混水泵站及辐射空调系统
CN216844903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3272974U (zh) 空调热水器一体机
CN21182277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