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9028U - 防冻给水管道 - Google Patents

防冻给水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9028U
CN210219028U CN201921109175.0U CN201921109175U CN210219028U CN 210219028 U CN210219028 U CN 210219028U CN 201921109175 U CN201921109175 U CN 201921109175U CN 210219028 U CN210219028 U CN 210219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heating
water supply
zon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91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icheng Zhao
赵子成
Liqun Huang
黄立群
Yang Yu
于洋
Li Yang
杨利
Genrong Ge
葛根荣
Hong Lin
林宏
Qinghua Zeng
曾庆华
Xiaoyuan Li
李晓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to CN2019211091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9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9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9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冻给水管道,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管、加热层、绝缘保温层和电源,加热层与电源相连,加热层为碳纤维网。本实用新型采用碳纤维网替代传统的电阻丝作为加热元件,具有以下优点:1、碳纤维两端加压导电后,电能迅速转化为热能,通过远红外线辐射散发热量,其工作原理是在电的引发激励下,通过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由碳分子间的互相撞击和摩擦从而产生热能,生成大量的红外线辐射,其电能与热能转换率达98%以上,因此可以降低耗电量,降低维持成本。2、碳纤维的重量小,使得管道的整体重量降低,且抗拉强度较高,能够增强管道强度。3、本管道可以敷设在地表,不需要埋在冻土层之下,从而施工和后期维护方便。

Description

防冻给水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冻给水管道。
背景技术
在寒冷甚至严寒的地区,没有防冻措施的给水管道经常会被冻结,为了实现给水管道的保温防冻,通常将管道敷设在冻土层以下或者对给水管进行电加热,我国部分地区的冻土深度可达2-3米,如果将管道敷设在冻土层以下,建设费用较高,施工难度大,以后维护检修不方便。如果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补充流体损失的热量,使其温度保持在正常工作的范围内。然而该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电能,依靠电阻丝而发热,以传导的方式传导热量,缺点是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转化率很低,升温较慢、滞后性明显、人员检修时存在检修时安全触电的隐患,且运营成本和维护管理成本较高,尤其是常年温度较低时,也需要常年需要打开电伴热来保持水温就显得特别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更轻、电耗损失更低、便于施工和后期维护的防冻给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冻给水管道,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管、加热层、绝缘保温层和电源,所述加热层与电源相连,所述加热层为碳纤维网。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网包括多根环形碳纤维丝和多根直线碳纤维丝,所述环形碳纤维丝环绕在内管外,且相邻两环形碳纤维丝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直线碳纤维丝沿着内管的轴向分布,每根直线碳纤维丝与所有的环形碳纤维丝相连,且相邻两根直线碳纤维丝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内管处,所述碳纤维网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连接有蓄电池。
进一步地,还包括管沟,所述内管、加热层和绝缘保温层均设置在管沟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管沟内设置有保护管,连接加热层的线缆设置在保护管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碳纤维网替代传统的电阻丝作为加热元件,具有以下优点:
1、碳纤维两端加压导电后,电能迅速转化为热能,通过远红外线辐射散发热量,其工作原理是在电的引发激励下,通过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由碳分子间的互相撞击和摩擦从而产生热能,生成大量的红外线辐射,其电能与热能转换率达98%以上,因此可以降低耗电量,降低维持成本。
2、碳纤维的重量小,使得管道的整体重量降低,且抗拉强度较高,能够增强管道强度。
3、本管道可以敷设在地表,不需要埋在冻土层之下,从而施工和后期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层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内管;2—加热层;21—环形碳纤维丝;22—直线碳纤维丝;3—绝缘保温层;4—温度传感器;5—控制器;6—电源;7—蓄电池;8—管沟;9—保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防冻给水管道,如图1所示,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管1、加热层2、绝缘保温层3和电源6,所述加热层2与电源6相连,所述加热层2为碳纤维网。
内管1采用绝缘的管道,如涂覆绝缘漆的金属管道,可将加热层2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管内的水中,使水温升高。内管1的内壁光滑,降低对水的阻力。绝缘保温层3起到支撑整个管道、保护加热层2且隔热的作用,防止加热层2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界空气中。绝缘保温层3可以是泡沫层等常见的绝缘且隔热材质。加热层2采用碳纤维网,碳纤维的热膨胀系数小,能适应温度变化,碳纤维网两端加压导电后,电能迅速转化为热能,通过远红外线辐射散发热量,其工作原理是在电的引发激励下,通过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由碳分子间的互相撞击和摩擦从而产生热能,生成大量的红外线辐射,它所发射的远红外大部分波长在8μm至14μm之间,对人友好无安全隐患,其电能与热能转换率达98%以上,大大减少转换及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因此可以降低耗电量,降低维持成本。此外,碳纤维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至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至430Gpa亦高于钢,采用碳纤维网作为加热层2后,可以减小管道的整体重量,提高管道的强度。
碳纤维网可以是有多根碳纤维丝组成的各种形状的网状结构,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碳纤维网包括多根环形碳纤维丝21和多根直线碳纤维丝22,所述环形碳纤维丝21环绕在内管1外,且相邻两环形碳纤维丝21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直线碳纤维丝22沿着内管1的轴向分布,每根直线碳纤维丝22与所有的环形碳纤维丝21相连,且相邻两根直线碳纤维丝22之间的距离相等。环形碳纤维丝21和直线碳纤维丝22均匀分布,保证内管1均匀受热。
碳纤维网的通断电可通过人工手动控制,为了实现碳纤维网的自动通断电,降低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温度传感器4和控制器5,温度传感器4安装在内管1处,所述碳纤维网和温度传感器4均与控制器5电连接。温度传感器4为多个,均匀安装在内管1上,用于检测内管1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器5,当温度降低至一定值时,控制器5控制碳纤维网通电,碳纤维网对内管1进行加热,当内管1的温度升高至设定值时,控制器5控制碳纤维网断电,从而实现即时、自动化地控制。控制器5采用现有一般的控制元件即可。
电源6可采用蓄电池,每个一段时间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或更换新的蓄电池,为了便于后期维护,所述电源6为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连接有蓄电池7。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7中,蓄电池7通过线缆与温度传感器4、控制器5以及碳纤维网相连,用于为这些元件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管沟8,管沟8的横截面呈矩环形,具有矩形的空腔,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顶盖,所述内管1、加热层2和绝缘保温层3均设置在管沟8内部,用于保护管道,同时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效果,施工时,在地面挖敷设管道的布管坑,再将管沟8设置在布管坑中,然后将管道放入管沟8,最后盖上管沟8的顶盖即可。管沟8可以是混凝土,也可以是高分子材料、金属材质等。
所述管沟8内设置有保护管9,连接加热层2的线缆设置在保护管9内,保护管9可采用塑料管,将连接加热层2的线缆布置在保护管9内,可以起到保护线缆的作用,防止线缆被物理破坏或者腐蚀,提高使用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与电阻丝加热的现有技术相比,热利用率更高,能耗更低,重量更轻;与将管道预埋在冻土层之下相比,施工方便快捷,成本低,后期维护方便。

Claims (6)

1.防冻给水管道,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管(1)、加热层(2)、绝缘保温层(3)和电源(6),所述加热层(2)与电源(6)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2)为碳纤维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给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网包括多根环形碳纤维丝(21)和多根直线碳纤维丝(22),所述环形碳纤维丝(21)环绕在内管(1)外,且相邻两环形碳纤维丝(21)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直线碳纤维丝(22)沿着内管(1)的轴向分布,每根直线碳纤维丝(22)与所有的环形碳纤维丝(21)相连,且相邻两根直线碳纤维丝(22)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给水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4)和控制器(5),温度传感器(4)安装在内管(1)处,所述碳纤维网和温度传感器(4)均与控制器(5)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给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6)为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连接有蓄电池(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给水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沟(8),所述内管(1)、加热层(2)和绝缘保温层(3)均设置在管沟(8)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冻给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沟(8)内设置有保护管(9),连接加热层(2)的线缆设置在保护管(9)内。
CN201921109175.0U 2019-07-15 2019-07-15 防冻给水管道 Active CN210219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9175.0U CN210219028U (zh) 2019-07-15 2019-07-15 防冻给水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9175.0U CN210219028U (zh) 2019-07-15 2019-07-15 防冻给水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9028U true CN210219028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16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9175.0U Active CN210219028U (zh) 2019-07-15 2019-07-15 防冻给水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902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281A (zh) * 2022-01-27 2022-05-13 江苏格陵兰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循环管道上的防冻模块
CN114484152A (zh) * 2022-01-13 2022-05-13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管道保温施工工艺
CN114738587A (zh) * 2022-05-06 2022-07-12 桂林善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绿色光伏供能的主动水管防冻保温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152A (zh) * 2022-01-13 2022-05-13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管道保温施工工艺
CN114484281A (zh) * 2022-01-27 2022-05-13 江苏格陵兰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循环管道上的防冻模块
CN114738587A (zh) * 2022-05-06 2022-07-12 桂林善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绿色光伏供能的主动水管防冻保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19028U (zh) 防冻给水管道
CN202125080U (zh) 混凝土散热装置
CN104358962B (zh) 冻土埋管的太阳能光电转换蓄热/蓄电伴热系统
CN110344797A (zh) 一种井下高温可控的电加热装置和方法
CN205876355U (zh) 电伴热带均化传热式隧道保温防冻均热板
KR20170135005A (ko) 태양광발전 발열시스템 및 그 태양광발전 발열시스템 구현방법
CN205783271U (zh) 一种电地暖
CN215446622U (zh) 正温度电磁感应变流光电互补加热装置
CN208253032U (zh) 油田采油注液管道风光储互补防冻加温装置
KR101835489B1 (ko) 태양광발전 발열시스템 및 그 태양광발전 발열시스템 구현방법
CN210264656U (zh) 一种井下高温可控的电加热装置
CN203249313U (zh) 方便维修的电热地暖
CN205987431U (zh) 一种碳纤维柔性发热线和碳纤维除雪装置
CN204005031U (zh) 一种石墨保温结构
CN113329534A (zh) 一种路桥融雪化冰的碳纤维发热线
CN20826925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模块地暖
CN217785283U (zh) 一种集成化拼接式低温辐射电采暖模块
CN201416176Y (zh) 混凝土冬季施工保温装置
CN104837228A (zh) 超长碳纤维发热电缆
CN101270903A (zh) 一种太阳热能和自然冷能的集能-蓄能-输能系统
CN207099361U (zh) 新型碳纤维专用地暖线
CN215857530U (zh) 一种石墨烯抗冰拔智能温控结构
CN102777963A (zh) 一种碳纤维地热的施工方法
CN204460416U (zh) 光电超导采暖系统
CN202010639U (zh) 涂布机固化隧道的节能高效电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