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6301U -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6301U
CN210216301U CN201920625256.XU CN201920625256U CN210216301U CN 210216301 U CN210216301 U CN 210216301U CN 201920625256 U CN201920625256 U CN 201920625256U CN 210216301 U CN210216301 U CN 210216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semicircular
stone
foundation bed
pla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52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eng Sun
孙鹏
Haiying Chen
陈海英
Jie Ding
丁洁
Qi Yang
杨琪
Yichen Yang
杨一琛
Tongxu Zhang
张同旭
Donghai Huang
黄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52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6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6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6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其结构包括:抛石基床和半圆形堤坝结构,抛石基床与半圆形堤坝结构下方连接,抛石基床设于滩面上。其中,半圆形堤坝结构包括:半圆形构件、支撑端板、堤身开孔、种植槽、植生袋和压载块。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改进半圆形构件,在半圆形构件顶部增设生态种植槽,实现堤坝继承了现有筑堤技术整治效果佳、防浪能力强、稳定性高等优点的同时,又可以发挥堤身各部分的生态功能,可营造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微型生态系统的生境,生态效益显著;在抛石基床底部与滩面之间增设生态护底结构,护底采用可营造微淤环境的结构,形成生物基质,为底栖生物提供生存和觅食空间,增强了生态功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

Description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水运堤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筑堤技术具有整治效果佳、防冲刷能力强、稳定性高等优点,但是作为传统水工建筑物,其生态功能不明显。因此,目前工程亟需在保证原有整治效果的基础上,对整治建筑物、堤坝等进行生态化改进,增强其生态功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包括:抛石基床和半圆形堤坝结构,所述抛石基床与半圆形堤坝结构下方连接,所述抛石基床设于滩面上;
其中,所述半圆形堤坝结构包括:半圆形构件、支撑端板、堤身开孔、种植槽、植生袋和压载块,所述支撑端板与半圆形构件内部中心连接,所述堤身开孔设于半圆形构件中部,所述种植槽与半圆形构件顶部连接,所述种植槽底部与支撑端板连接,所述植生袋设于种植槽内,所述压载块与植生袋上部连接,所述半圆形构件为透空式结构或沉箱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抛石基床包括:生态护底结构、基床石、护脚石和护肩石,所述基床石与半圆形构件底部连接,所述生态护底结构与基床石下部连接,所述生态护底结构设于滩面上,所述护脚石与基床石两侧连接,所述护肩石与护脚石上部连接,所述护肩石与半圆形构件底部两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改进半圆形构件,在半圆形构件顶部增设生态种植槽,实现堤坝继承了现有筑堤技术整治效果佳、防浪能力强、稳定性高等优点的同时,又可以发挥堤身各部分的生态功能,可营造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微型生态系统的生境,生态效益显著;在抛石基床底部与滩面之间增设生态护底结构,护底采用可营造微淤环境的结构,形成生物基质,为底栖生物提供生存和觅食空间,增强了生态功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抛石基床100、生态护底结构110、基床石120、护脚石130和护肩石140。
半圆形堤坝结构200、半圆形构件210、支撑端板220、堤身开孔230、种植槽240、植生袋250、压载块260和滩面3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包括:抛石基床100和半圆形堤坝结构200,抛石基床100与半圆形堤坝结构200下方连接,抛石基床100设于滩面300上;
其中,半圆形堤坝结构200包括:半圆形构件210、支撑端板220、堤身开孔230、种植槽240、植生袋250和压载块260,支撑端板220与半圆形构件210内部中心连接,堤身开孔230设于半圆形构件210中部,种植槽240与半圆形构件210顶部连接,种植槽240底部与支撑端板220连接,植生袋250设于种植槽240内,压载块260与植生袋250上部连接,半圆形构件210为透空式结构或沉箱式结构。
抛石基床100包括:生态护底结构110、基床石120、护脚石130和护肩石140,基床石120与半圆形构件210底部连接,生态护底结构110与基床石120下部连接,生态护底结构110设于滩面300上,护脚石130与基床石120两侧连接,护肩石140与护脚石130上部连接,护肩石140与半圆形构件210底部两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根据工程建设条件与生态系统特征,确定主体半圆形构件210的半径、直线段长等主要尺寸;半圆形构件210可以是透空式结构,也可为封闭的沉箱结构,并根据结构强度计算配筋。在水位变动区,将传统半圆形构件进行生态化改进,在其顶部增设种植槽240,种植槽240内放置有植生袋250,植生袋250的土壤和草籽包的种类及厚度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制定,植生袋250上部有压载块260保护。该部分生态化改进可为水生植物生长以及小型生物栖息创造新的空间,并为更高级的水生动物提供了饵料来源,半圆形构件210本身为外表面加糙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应根据当地水生生物特征和习性,在构件位于低水位线以下的部分开设若干堤身开孔230,形成丰富的营养盐环境,发挥人工鱼礁功能,为小型游泳动物、附着生物等提供栖息环境。半圆形构件210下部铺设有足够厚度与强度的基床石120,堤外侧另有护脚石130,护脚石130的上部铺设护肩石140,护肩石140与半圆形构件210底部两侧连接,滩面与抛石之间铺有生态护底结构110,并延伸至护脚石130外侧,生态护底结构110采用可营造微淤环境的结构,形成生物基质,为底栖生物提供生存和觅食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改进半圆形构件,在半圆形构件顶部增设生态种植槽,实现堤坝继承了现有筑堤技术整治效果佳、防浪能力强、稳定性高等优点的同时,又可以发挥堤身各部分的生态功能,可营造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微型生态系统的生境,生态效益显著;在抛石基床底部与滩面之间增设生态护底结构,护底采用可营造微淤环境的结构,形成生物基质,为底栖生物提供生存和觅食空间,增强了生态功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Claims (2)

1.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抛石基床(100)和半圆形堤坝结构(200),所述抛石基床(100)与半圆形堤坝结构(200)下方连接,所述抛石基床(100)设于滩面(300)上;
其中,所述半圆形堤坝结构(200)包括:半圆形构件(210)、支撑端板(220)、堤身开孔(230)、种植槽(240)、植生袋(250)和压载块(260),所述支撑端板(220)与半圆形构件(210)内部中心连接,所述堤身开孔(230)设于半圆形构件(210)中部,所述种植槽(240)与半圆形构件(210)顶部连接,所述种植槽(240)底部与支撑端板(220)连接,所述植生袋(250)设于种植槽(240)内,所述压载块(260)与植生袋(250)上部连接,所述半圆形构件(210)为透空式结构或沉箱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石基床(100)包括:生态护底结构(110)、基床石(120)、护脚石(130)和护肩石(140),所述基床石(120)与半圆形构件(210)底部连接,所述生态护底结构(110)与基床石(120)下部连接,所述生态护底结构(110)设于滩面(300)上,所述护脚石(130)与基床石(120)两侧连接,所述护肩石(140)与护脚石(130)上部连接,所述护肩石(140)与半圆形构件(210)底部两侧连接。
CN201920625256.X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 Active CN210216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5256.XU CN210216301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5256.XU CN210216301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6301U true CN210216301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24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5256.XU Active CN210216301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630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6887A (zh) * 2019-04-30 2019-07-16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筑堤方法
CN111677017A (zh) * 2020-06-08 2020-09-18 中国海洋大学 海工基础的硬壳底栖生物防冲刷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227381A (zh) * 2020-10-17 2021-01-15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狭窄基坑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方法
CN113915412A (zh) * 2021-12-13 2022-01-1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洋管线的生物防护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6887A (zh) * 2019-04-30 2019-07-16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筑堤方法
CN111677017A (zh) * 2020-06-08 2020-09-18 中国海洋大学 海工基础的硬壳底栖生物防冲刷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227381A (zh) * 2020-10-17 2021-01-15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狭窄基坑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方法
CN112227381B (zh) * 2020-10-17 2022-03-11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狭窄基坑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方法
CN113915412A (zh) * 2021-12-13 2022-01-1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海洋管线的生物防护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16301U (zh)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堤坝结构
US11952734B2 (en) Ecological revetment for regulating wandering rivers
CN211621457U (zh) 一种抗冲刷的河流生态护岸结构
CN104594287B (zh) 一种生态经济型护岸结构
CN102051867A (zh) 柔性绿色生态河道护岸结构
CN205024644U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
CN207193892U (zh) 一种生态护岸体及采用该护岸体的护岸结构
CN103774627A (zh) 灌区防渗型生态渠道的构建方法
CN105064276A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驳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3416097B2 (ja) 生態安定化ブロック
CN207392127U (zh) 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的护坡挡墙
CN110016887A (zh) 一种营造水生态系统生境的筑堤方法
CN103975808B (zh) 一种适用于稻鳖共作的稻田改造方法
CN205653751U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岸
CN205557445U (zh) 一种挂壁式生态混凝土堤防
CN110627215B (zh) 一种入河坡地沟道退水生态带持续净化利用系统
CN106223274B (zh) 海洋滩涂蓄水塘防冲防漏溢水坝
CN215252656U (zh)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CN216865235U (zh) 一种悬臂式生态挡墙
CN109629510A (zh) 一种生态驳岸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N216664002U (zh) 一种基于生物栖息地的生态护岸
CN209798666U (zh) 一种消落带水土保持结构
CN201033867Y (zh) 生态型混凝土筒体护岸
CN110158540B (zh) 一种山川河道的河床及护岸的施工方法
CN209779617U (zh) 一种高压旋喷桩兼做边坡支护桩的桩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