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1550U - 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1550U
CN210201550U CN201921410530.8U CN201921410530U CN210201550U CN 210201550 U CN210201550 U CN 210201550U CN 201921410530 U CN201921410530 U CN 201921410530U CN 210201550 U CN210201550 U CN 210201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power
output terminal
energy storage
storage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05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iqin Huang
黄辉琴
Bin Xue
薛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oud Valley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oud Valley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oud Valley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oud Valley Technolog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05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1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1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1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通过设置第一密封继电器、第二密封继电器能解决由触点氧化而造成触点黏连问题,因为第一密封继电器、第二密封继电器是把继电器用外壳密封起来,触点接触不到外界的空气,即使继电器带载长时间运行也不会使触点氧化;通过设置第一储能缓冲电容、第二储能缓冲电容,有效解决电源在频繁切换过程中电源出现抖动而造成设备电源的冲击。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
背景技术
双电源切换模块主要用于FTU/DTU的供电电源切换,FTU/DTU的供电电源主要是由电源侧和负荷侧提供电源同时供电,在线路出现故障后,开关会进行分合闸动作,来切除线路中的故障。因此开关两侧电源侧和负荷侧会进行失电或者得电切换,双电源切换模块就是通过电源的切换来保证FTU/DTU接入供电电源正常工作。
(1)传统的双电源切换模块,如图2所示当P点出现故障后,S1处的开关会分闸,切除P点的故障。S2处的开关电源侧失电,L出的联络开关合闸,由CB2变电所供电给S2处的开关及其线路,此时又检测到P点的故障,S2处开关分闸,切除掉P点的故障。所以S2处开关的电源侧经历了失电-得电-失电,负荷侧经历了失电-得电的切换,S2处的FTU的供电电源经双电源切换模块由电源侧切换到负荷侧。
(2)如图2所示当Q点出现故障后,S2处的开关会分闸,切除Q点的故障。S2处的开关负荷侧失电,S2处的FTU的供电电源经双电源切换模块由负荷侧切换到电源侧。
当开关进行多次重合闸的时候,开关两侧的电源就会多次失电-得电的切换,因此双电源切换模块就会进行多次切换供电电源,如果没有在切换模块中加入储能缓冲电容,会给FTU/DTU的电源模块带来冲击和双电源切换模块继电器的触点的损耗;
(3)现有的双电源切换模块都是采用传统的封闭式继电器,该类型继电器的触点虽然有封闭式的外壳保护但是不是密封的,在带载长时间运行和多次分合闸之后生产的电火花加剧触点的氧化,触点氧化后就容易造成黏连使继电器拒动作。
(4)现有的双电源切换模块都是不带缓冲储能电容,在开关进行多次重合闸的时候对电源带来比较大的抖动和冲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通过设置第一密封继电器、第二密封继电器能解决由触点氧化而造成触点黏连问题,因为第一密封继电器、第二密封继电器是把继电器用外壳密封起来,触点接触不到外界的空气,即使继电器带载长时间运行也不会使触点氧化,通过设置第一储能缓冲电容、第二储能缓冲电容,有效解决电源在频繁切换过程中电源出现抖动而造成设备电源的冲击,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包括:
电路板;
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
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一侧;
第一密封继电器,所述第一密封继电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第二密封继电器,所述第二密封继电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继电器的一侧;
第一电源输出端子,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继电器的一侧;
第二电源输出端子,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子的一侧;
第一储能缓冲电容,所述第一储能缓冲电容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子的一侧;
第二储能缓冲电容,所述第二储能缓冲电容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子的另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以及第二接线端子分别接入市电和储备蓄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以及第二接线端子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密封继电器和第一密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密封继电器和第一密封继电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源输出端子和第二电源输出端子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子和第二电源输出端子分别与第二储能缓冲电容和第一储能缓冲电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1、通过设置第一密封继电器、第二密封继电器能解决由触点氧化而造成触点黏连问题,因为第一密封继电器、第二密封继电器是把继电器用外壳密封起来,触点接触不到外界的空气,即使继电器带载长时间运行也不会使触点氧化。
2、通过设置第一储能缓冲电容、第二储能缓冲电容,有效解决电源在频繁切换过程中电源出现抖动而造成设备电源的冲击。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双电源切换模块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接线端子;2、第二接线端子;3、第一密封继电器;4、第二密封继电器;5、第一储能缓冲电容;6、第二储能缓冲电容;7、第一电源输出端子;8、第二电源输出端子;9、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包括:
电路板9;
第一接线端子1,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设置于所述电路板9的一端;
第二接线端子2,所述第二接线端子2设置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的一侧,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以及第二接线端子2分别接入市电和储备蓄电池;
第一密封继电器3,所述第一密封继电器3设置于所述电路板9的一侧;
第二密封继电器4,所述第二密封继电器4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继电器3的一侧,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以及第二接线端子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密封继电器4和第一密封继电器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密封继电器4、第一密封继电器3能解决由触点氧化而造成触点黏连问题,因为小密封继电器是把继电器用外壳密封起来,触点接触不到外界的空气,即使继电器带载长时间运行也不会使触点氧化;
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继电器4的一侧;
第二电源输出端子8,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子8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继电器4和第一密封继电器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和第二电源输出端子8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储能缓冲电容5,所述第一储能缓冲电容5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子8的一侧;
第二储能缓冲电容6,所述第二储能缓冲电容6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和第二电源输出端子8分别与第二储能缓冲电容6和第一储能缓冲电容5连接,第一储能缓冲电容5、第二储能缓冲电容6有效解决电源在频繁切换过程中电源出现抖动而造成设备电源的冲击。
使用时,将第一接线端子1以及第二接线端子2分别与市电和储备蓄电池的火线和零线接入,以实现接入双电源,第一接线端子1以及第二接线端子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密封继电器4和第一密封继电器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密封继电器4、第一密封继电器3能解决由触点氧化而造成触点黏连问题,因为小密封继电器是把继电器用外壳密封起来,触点接触不到外界的空气,即使继电器带载长时间运行也不会使触点氧化,经过第二密封继电器4和第一密封继电器3闭锁切换电路,切换后第二密封继电器4和第一密封继电器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和第二电源输出端子8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和第二电源输出端子8分别与第二储能缓冲电容6和第一储能缓冲电容5连接,第一储能缓冲电容5、第二储能缓冲电容6有效解决电源在频繁切换过程中电源出现抖动而造成设备电源的冲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9);
第一接线端子(1),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设置于所述电路板(9)的一端;
第二接线端子(2),所述第二接线端子(2)设置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的一侧;
第一密封继电器(3),所述第一密封继电器(3)设置于所述电路板(9)的一侧;
第二密封继电器(4),所述第二密封继电器(4)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继电器(3)的一侧;
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继电器(4)的一侧;
第二电源输出端子(8),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子(8)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的一侧;
第一储能缓冲电容(5),所述第一储能缓冲电容(5)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子(8)的一侧;
第二储能缓冲电容(6),所述第二储能缓冲电容(6)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以及第二接线端子(2)分别接入市电和储备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以及第二接线端子(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密封继电器(4)和第一密封继电器(3)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继电器(4)和第一密封继电器(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和第二电源输出端子(8)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子(7)和第二电源输出端子(8)分别与第二储能缓冲电容(6)和第一储能缓冲电容(5)连接。
CN201921410530.8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 Active CN210201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0530.8U CN210201550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0530.8U CN210201550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1550U true CN210201550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5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0530.8U Active CN210201550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15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8282A (zh) 一种双路切换控制电源电路及高压变频器
CN202975135U (zh) 低待机功耗过零检测电路
CN210116467U (zh) 一种房车备用锂电池供电电源
CN209963748U (zh) 光伏并网逆变器
CN210201550U (zh) 一种双电源切换模块
CN202159120U (zh) 动力蓄电池高压继电器故障诊断电路
CN101923973A (zh) 自动转换开关
CN103700543A (zh) 一种长延时时间小型密封释放延时继电器
CN101673640B (zh) 一种双稳态接触器驱动电路
CN213367437U (zh) 电池包及动力电池
CN213782887U (zh) 一种具有自动保护功能的储能变流器
CN111668841B (zh) 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预充电电阻和阻尼电阻一体化装置
CN204189695U (zh) 隔离开关熔断器组
CN214956720U (zh) 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
CN205140896U (zh) 断路器电极的连接结构和断路器
CN2437069Y (zh) 具有防误动作的高压电动机低电压保护装置
CN111446644B (zh) 具有防止电池组和ups正负极反接保护的电池开关箱
CN208401621U (zh) 一种带ups充放电的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箱
CN211016979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
CN219144092U (zh) 一种便于取电的断路器
CN215870820U (zh) 一种防水直流屏的电路保护装置
CN213846313U (zh) 低压系统联络开关二次控制回路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CN215300275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断路器的配电管理系统
CN218583557U (zh) 一种冰箱保护电路
CN204613629U (zh) 一种功率继电器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