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0605U - 按键结构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0605U
CN210200605U CN201921125909.4U CN201921125909U CN210200605U CN 210200605 U CN210200605 U CN 210200605U CN 201921125909 U CN201921125909 U CN 201921125909U CN 210200605 U CN210200605 U CN 210200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hole
groove
board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259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o Lu
卢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259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0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0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06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按键结构及设备,按键结构应用于设备的壳体上,包括按键板、按键柱以及弹性件;所述壳体设置有按键槽,所述按键槽底部设置有按键孔,所述按键柱安装固定于所述按键板上,所述按键板适配设置于所述按键槽内,且所述按键柱适配插入所述按键孔后对所述壳体内的主板进行按压;所述按键板朝向所述按键槽底面的板面与所述按键槽底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按键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在按键板与按键槽之间设置弹性件,且将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按键板的两侧,当按压按键板时,两侧的弹性件改善按键板的晃动情况,使壳体的按键结构更加精密。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设备按键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按键结构及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设备的壳体上若需要按压,则至少设置有一个按键,如手表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校时、调节日期,或者切换显示界面、选择功能之需的按键,但是由于现在的按键设置弹性件不均衡,特别是如果按键呈长条形的,容易出现长条形的两端呈现跷跷板的情况,导致按键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及设备,旨在解决壳体上按压时按键晃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按键结构,应用于设备的壳体上,包括按键板、按键柱以及弹性件;
所述壳体设置有按键槽,所述按键槽底部设置有按键孔,所述按键柱安装固定于所述按键板上,所述按键板适配设置于所述按键槽内,且所述按键柱适配插入所述按键孔后对所述壳体内的主板进行按压;
所述按键板朝向所述按键槽底面的板面与所述按键槽底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按键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制所述按键板按压距离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按键板朝向所述按键槽底面的板面上和/或所述按键槽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柱;
所述弹性件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柱穿进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槽底面和/或所述按键板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凹槽,所述第一弹性凹槽用于放置所述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柱包括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其中,所述第一部一端固定于所述按键板朝向所述按键槽底面的板面上,所述第一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部的另一端用于抵顶所述壳体内的主板;
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三部同一轴线设置,且所述第一部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外径,所述第二部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部外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圈;
所述按键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第一阶孔和第二阶孔,所述第一阶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阶孔的内径,所述第二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阶孔的内径,所述第一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阶孔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一阶孔的内径,所述第三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阶孔、所述第二阶孔;
所述防水圈安装于所述第二部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阶孔靠近所述第二阶孔的端面上,用于防止外部水分进入所述壳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卡紧片,所述卡紧片设置于所述第三部上;
当所述按键柱穿进所述按键孔时,所述第三部凸出所述按键孔,凸出所述按键孔的所述第三部的一端穿过所述卡紧片后,并抵顶于所述表盘内的主板,所述卡紧片用于防止所述按键柱脱离所述按键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三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采用弹簧或者弹性柱。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上述的按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及设备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按键板与按键槽之间设置弹性件,且将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按键板的两侧,当按压按键板时,两侧的弹性件改善按键板的晃动情况,使壳体的按键结构更加精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应用于设备的壳体1上,包括按键板2、按键柱3以及弹性件4;壳体1设置有按键槽5,按键槽5底部设置有按键孔6,按键柱3安装固定于按键板2上,按键板2适配设置于按键槽5内,且按键柱3适配插入按键孔6后对壳体1内的主板11进行按压;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与按键槽5底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件4,弹性件4分别位于按键板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结构应用于便携式设备上,如应用于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手机、手表、手提等应用的按键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按键结构应用于手表的表盘上,按键结构包括有按键板2,通过按压按键板2进而对表盘显示界面进行操作或者对手表进行启动关闭等,按键板2外周为呈长条状圆环形的按键板2,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与按键槽5底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件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将按键柱3安装固定于按键板2上且设置于按键板2的中心,沿按键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弹性件4,该弹性件4位于按键柱3的两侧,在手表的表盘侧面设置有按键槽5,且沿按键槽5底面延伸至表盘内的主板上设置有按键孔6,该按键孔6用于适配放置按键柱3,按键槽5用于供按键板2放置,当将按键板2放置于按键槽5内时,此时,弹性件4设置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与按键槽5的底面之间,当需要按压按键板2时,由于在按压按键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平衡的弹性件4,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按压的手感,且可以改善按压时的晃动情况,不会使按键板2偏向任意一侧,增强手表表盘的精密度。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限制按键板2按压距离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置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上和/或按键槽5底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用于对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移动时与按键槽5的底面之间的距离进行限位,用于防止按压按键板2时力度太大,而导致弹性件4或者其他零部件的损坏,如贴在主板上的Dome片,其中,限位结构可以设置在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的板面上,也可以设置在按键槽5底面上,又或者同时设置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的板面上和按键槽5底面上。
上述Dome片,即金属弹片导电膜,也称锅仔片导电膜(英文Metal dome array/Dome Array),是一块包含金属弹片(锅仔片)的PET带胶的薄片、按照线路板上对应的PAD(焊盘)位置来安排每一个金属弹片/锅仔片的位置,以及其他元器件来设置对应的避空位及定位孔等。Dome片用在PCB或FPC等线路板上作为开关使用,在使用者与仪器之间起到一个重要的触感型开关的作用。当使用者按压按键板2时,按键柱3远离按键板2的一端触碰Dome片,即可实现开关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柱;弹性件4设置有通孔,限位柱穿进通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限位结构采用限位柱时,可以在弹性件4中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可供限位柱穿过,当将按键板2安装于按键槽5内后,限位柱位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的板面和按键槽5底面之间,其中,可将限位柱安装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的板面上,且上述限位柱的高度小于上述弹性件的初始高度;若使用者按压按键板2上,上述弹性件被压缩,直到限位柱远离按键板2的一端抵顶按键槽5的底面时,表示不可再按压按键板2,防止使用者按压力度过大导致损坏壳体1的零部件或者致使降低表盘1的零部件的配合精度。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限位柱安装于按键槽5的底面上,远离按键槽5底面的限位柱一端穿进弹性件4内,同样,若使用者在按压按键板2时,当穿进弹性件4一端的限位柱抵顶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的板面时,表示不可再按压按键板2,防止使用者按压力度过大导致损坏壳体1的零部件或者致使降低壳体1的零部件的配合精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限位柱可以包括有多个设置于按键槽5底面柱体,如三个限位柱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柱状体,三个限位柱中间的孔可供安装于按键板2上的柱体穿进,设置于按键板2上的柱体与安装于按键槽5底面的柱体可以采用相同的柱体,同样可以实现对按键板2与按键槽5底面的距离进行限位,其中,所有的限位柱均可以避开弹性件4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按键槽5底面和/或按键板2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凹槽51,第一弹性凹槽51用于放置弹性件4。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按键槽5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弹性凹槽51,该第一弹性凹槽51用于放置弹性件4,或者在按键板2上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上设置第一弹性凹槽51,也可以同时在按键板2上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上和按键槽5底面设置第一弹性凹槽51,此时,按键板2上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上设置的第一弹性凹槽51与按键槽5底面上设置的第一弹性凹槽51正对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按键柱3包括第一部31、第二部32、第三部33,其中,第一部31一端固定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上,第一部31的另一端与第二部3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部32的另一端与第三部3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部33的另一端用于抵顶壳体1内的主板11;第一部31、第二部32和第三部33同一轴线设置,且第一部31外径大于第二部32外径,第二部32外径大于第三部33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柱3固定设置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上,沿按键柱3轴线方向依次为第一部31、第二部32和第三部33,其中第三部33穿进按键孔6后抵顶壳体1的主板11,在表盘1的主板11上设置有用于按压的贴片,具体的,第三部33抵顶该贴片,其中,第一部31的外径大于第二部32的外径,第二部32的外径大于第三部33的外径,第三部33包括有抵顶柱,抵顶柱设置于远离第二部32的一端并用于抵顶上述贴片,当按压按键板2时,通过传递力到抵顶柱,进而按压贴片,以实现对壳体1主板11的开关。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水圈7;按键孔6为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第一阶孔61和第二阶孔62,第一阶孔61的内径大于第二阶孔62的内径,第二部32的外径小于第二阶孔62的内径,第一部31的外径大于第二阶孔62的内径且小于第一阶孔61的内径,第三部33依次穿过第一阶孔61、第二阶孔62,防水圈7安装于第二部32上,且设置于第一阶孔61靠近第二阶孔62的端面上,用于防止外部水分进入壳体1。设置防水圈7用于防止外部水分从按键孔6中进入到表盘1内;其中,防水圈7采用硅胶材质,如采用硅胶材料的O型圈,可用于防水以及密封,采用硅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压缩性,而且对于臭氧及氧化物的侵蚀具极佳的抵抗性,以及极佳的电绝缘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卡紧片8,卡紧片8设置于第三部33上;当按键柱3穿进按键孔6时,第三部33凸出按键孔6,凸出按键孔6的第三部33的一端穿过卡紧片8后,并抵顶于表盘1的主板11,卡紧片8用于防止按键柱3脱离按键孔6。卡紧片8可采用卡环(E令片),其侧面呈E型,用于安装于第三部33上,以防止第三部33从按键孔6中退出导致按键板2脱离按键槽5。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柱3的第一部31、第二部32、第三部33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键柱3与按键板2也可以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4采用弹簧或者弹性柱。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上述的按键结构,按键结构应用于设备的壳体1上。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按键结构包括按键板2、按键柱3以及弹性件4;壳体1设置有按键槽5,按键槽5底部设置有按键孔6,按键柱3安装固定于按键板2上,按键板2适配设置于按键槽5内,且按键柱3适配插入按键孔6后对壳体1内的主板11进行按压;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与按键槽5底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件4,弹性件4分别位于按键板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设备包括便携式设备,如应用于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手机、手表、手提等应用的按键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按键结构应用于手表的表盘上,按键结构包括有按键板2,通过按压按键板2进而对表盘显示界面进行操作或者对手表进行启动关闭等,按键板2外周为呈长条状圆环形的按键板2,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与按键槽5底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件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将按键柱3安装固定于按键板2上且设置于按键板2的中心,沿按键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弹性件4,该弹性件4位于按键柱3的两侧,在手表的表盘侧面设置有按键槽5,且沿按键槽5底面延伸至表盘内的主板上设置有按键孔6,该按键孔6用于适配放置按键柱3,按键槽5用于供按键板2放置,当将按键板2放置于按键槽5内时,此时,弹性件4设置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与按键槽5的底面之间,当需要按压按键板2时,由于在按压按键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平衡的弹性件4,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按压的手感,且可以改善按压时的晃动情况,使按键板2偏向任意一侧,增强手表表盘的精密度。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限制按键板2按压距离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置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上和/或按键槽5底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用于对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移动时与按键槽5的底面之间的距离进行限位,用于防止按压按键板2时力度太大,而导致弹性件4或者其他零部件的损坏,如贴在主板上的Dome片,其中,限位结构可以设置在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的板面上,也可以设置在按键槽5底面上,又或者同时设置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的板面上和按键槽5底面上。
上述Dome片,即金属弹片导电膜,也称锅仔片导电膜(英文Metal dome array/Dome Array),是一块包含金属弹片(锅仔片)的PET带胶的薄片、按照线路板上对应的PAD(焊盘)位置来安排每一个金属弹片/锅仔片的位置,以及其他元器件来设置对应的避空位及定位孔等。Dome片用在PCB或FPC等线路板上作为开关使用,在使用者与仪器之间起到一个重要的触感型开关的作用。当使用者按压按键板2时,按键柱3远离按键板2的一端触碰Dome片,即可实现开关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柱;弹性件4设置有通孔,限位柱穿进通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限位结构采用限位柱时,可以在弹性件4中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可供限位柱穿过,当将按键板2安装于按键槽5内后,限位柱位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的板面和按键槽5底面之间,其中,可将限位柱安装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的板面上,且上述限位柱的高度小于上述弹性件的初始高度;若使用者按压按键板2上,上述弹性件被压缩,直到限位柱远离按键板2的一端抵顶按键槽5的底面时,表示不可再按压按键板2,防止使用者按压力度过大导致损坏壳体1的零部件或者致使降低表盘1的零部件的配合精度。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限位柱安装于按键槽5的底面上,远离按键槽5底面的限位柱一端穿进弹性件4内,同样,若使用者在按压按键板2时,当穿进弹性件4一端的限位柱抵顶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的板面时,表示不可再按压按键板2,防止使用者按压力度过大导致损坏壳体1的零部件或者致使降低壳体1的零部件的配合精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限位柱可以包括有多个设置于按键槽5底面柱体,如三个限位柱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柱状体,三个限位柱中间的孔可供安装于按键板2上的柱体穿进,设置于按键板2上的柱体与安装于按键槽5底面的柱体可以采用相同的柱体,同样可以实现对按键板2与按键槽5底面的距离进行限位,其中,所有的限位柱均可以避开弹性件4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按键槽5底面和/或按键板2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凹槽51,第一弹性凹槽51用于放置弹性件4。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按键槽5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弹性凹槽51,该第一弹性凹槽51用于放置弹性件4,或者在按键板2上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上设置第一弹性凹槽51,也可以同时在按键板2上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上和按键槽5底面设置第一弹性凹槽51,此时,按键板2上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上设置的第一弹性凹槽51与按键槽5底面上设置的第一弹性凹槽51正对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按键柱3包括第一部31、第二部32、第三部33,其中,第一部31一端固定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上,第一部31的另一端与第二部3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部32的另一端与第三部3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部33的另一端用于抵顶壳体1内的主板11;第一部31、第二部32和第三部33同一轴线设置,且第一部31外径大于第二部32外径,第二部32外径大于第三部33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柱3固定设置于按键板2朝向按键槽5底面的板面上,沿按键柱3轴线方向依次为第一部31、第二部32和第三部33,其中第三部33穿进按键孔6后抵顶壳体1的主板11,在表盘1的主板11上设置有用于按压的贴片,具体的,第三部33抵顶该贴片,其中第一部31的外径大于第二部32的外径,第二部32的外径大于第三部33的外径,第三部33包括有抵顶柱,抵顶柱设置于远离第二部32的一端并用于抵顶上述贴片,当按压按键板2时,通过传递力到抵顶柱,进而按压贴片,以实现对壳体1主板11的开关。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水圈7;按键孔6为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第一阶孔61和第二阶孔62,第一阶孔61的内径大于第二阶孔62的内径,第二部32的外径小于第二阶孔62的内径,第一部31的外径大于第二阶孔62的内径且小于第一阶孔61的内径,第三部33依次穿过第一阶孔61、第二阶孔62,防水圈7安装于第二部32上,且设置于第一阶孔61靠近第二阶孔62的端面上,用于防止外部水分进入壳体1。设置防水圈7用于防止外部水分从按键孔6中进入到表盘1内;其中,防水圈7采用硅胶材质,如采用硅胶材料的O型圈,可用于防水以及密封,采用硅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压缩性,而且对于臭氧及氧化物的侵蚀具极佳的抵抗性,以及极佳的电绝缘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卡紧片8,卡紧片8设置于第三部33上;当按键柱3穿进按键孔6时,第三部33凸出按键孔6,凸出按键孔6的第三部33的一端穿过卡紧片8后,并抵顶于表盘1的主板11,卡紧片8用于防止按键柱3脱离按键孔6。卡紧片8可采用卡环(E令片),其侧面呈E型,用于安装于第三部33上,以防止第三部33从按键孔6中退出导致按键板2脱离按键槽5。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柱3的第一部31、第二部32、第三部33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键柱3与按键板2也可以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4采用弹簧或者弹性柱。
本申请的按键结构及设备,通过在按键板2与按键槽5之间设置弹性件4,且将弹性件4分别设置于按键板2的两侧,当按压按键板2时,两侧的弹性件4改善按键板2的晃动情况,使壳体1的按键结构更加精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应用于设备的壳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板、按键柱以及弹性件;
所述壳体设置有按键槽,所述按键槽底部设置有按键孔,所述按键柱安装固定于所述按键板上,所述按键板适配设置于所述按键槽内,且所述按键柱适配插入所述按键孔后对所述壳体内的主板进行按压;
所述按键板朝向所述按键槽底面的板面与所述按键槽底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按键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制所述按键板按压距离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按键板朝向所述按键槽底面的板面上和/或所述按键槽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柱;
所述弹性件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柱穿进所述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槽底面和/或所述按键板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凹槽,所述第一弹性凹槽用于放置所述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柱包括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其中,所述第一部一端固定于所述按键板朝向所述按键槽底面的板面上,所述第一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部的另一端用于抵顶所述壳体内的主板;
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三部同一轴线设置,且所述第一部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外径,所述第二部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部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圈;
所述按键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第一阶孔和第二阶孔,所述第一阶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阶孔的内径,所述第二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阶孔的内径,所述第一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阶孔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一阶孔的内径,所述第三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阶孔、所述第二阶孔;
所述防水圈安装于所述第二部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阶孔靠近所述第二阶孔的端面上,用于防止外部水分进入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紧片,所述卡紧片设置于所述第三部上;
当所述按键柱穿进所述按键孔时,所述第三部凸出所述按键孔,凸出所述按键孔的所述第三部的一端穿过所述卡紧片后,并抵顶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所述卡紧片用于防止所述按键柱脱离所述按键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三部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采用弹簧或者弹性柱。
10.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CN201921125909.4U 2019-07-17 2019-07-17 按键结构及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00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5909.4U CN210200605U (zh) 2019-07-17 2019-07-17 按键结构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5909.4U CN210200605U (zh) 2019-07-17 2019-07-17 按键结构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0605U true CN210200605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6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2590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00605U (zh) 2019-07-17 2019-07-17 按键结构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0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6713B2 (en) Waterproof butt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1507273B1 (en) Keypad assembly
US2012006771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waterproof button
US8542482B2 (en) Ke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key assembly
US8283587B2 (en) Button structur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050025329A (ko) 스위치 통합 케이싱 및 이 케이싱을 가진 전자기기
US20040240162A1 (en) Housing of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side key assembly
CN108605062A (zh) 按键模块和移动终端
CN214477088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200605U (zh) 按键结构及设备
JP5489213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9249339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07015183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eypad
WO2017173730A1 (zh) 一种侧键和终端
JPH11329149A (ja) 携帯電子機器の構造
US7183634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tact switch
JP2000156135A (ja) キートップ構造
KR200180269Y1 (ko) 셀룰라폰의 키패드
CN214254196U (zh) 按键模组和终端
KR200364952Y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키패드 조립체
CN218631748U (zh) 按键防水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4281468U (zh) 一种安防摄像机
KR0182042B1 (ko) 방수되는 키패드
CN219534356U (zh) 按键组件以及控制器
CN220065505U (zh) 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