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0289U - 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0289U
CN210200289U CN201921455895.2U CN201921455895U CN210200289U CN 210200289 U CN210200289 U CN 210200289U CN 201921455895 U CN201921455895 U CN 201921455895U CN 210200289 U CN210200289 U CN 210200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hift
column
display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58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 Cao
曹毅
Yixing Chen
陈弈星
Qinhang Yu
于钦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inshiyu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inshiy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inshiyu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inshiy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58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0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0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0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包括移动显示电路、移位信号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数据输入电路。移动显示电路根据系统要求可以调整芯片显示的区域;移位信号输入输出电路可以选择移位开始信号进入的列驱动的起始和结束位置,从而控制显示的左移、保持或者右移;数据输入电路根据显示的位置调整数据输入的排列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显示数据的并行高速输入,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芯片显示的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微显示技术不断的发展,微显示芯片也逐步地受到重视,在各种便携式设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AR、VR眼镜、微投影对于微显示芯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可以实现分组并行输入数据的高速传输,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芯片显示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其特征是,包括移动显示电路、移位信号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数据输入电路,其中,移动显示电路在移动显示区域中选择有效显示区域,由移位信号输入输出电路控制移位信号的输入的位置,由数据输入电路调整数据输入的排列方式,将调整的数据按照移位信号输入的位置选择的有效显示区域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有效显示区域由移动显示电路在移动显示区域左移、保持或者右移相应列数形成。
进一步地,所有列移位后,数据输入电路在统一的时钟下输出至移动显示电路上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移位信号输入输出电路根据左移列数、保持或右移列数指令信号选择相应的数据连接方式,根据移动的列数确定移位开始信号输入的起始列和结束列,依次在列驱动单元阵列内的移位寄存器进行移位操作。
进一步地,数据输入电路根据左移、保持或右移指令信号调整每组数据输入的顺序。
进一步地,数据输入的排列方式,采用对应的选择开关接收指令信号,控制对应开关支路的选通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为M*N列。
进一步地,移动显示电路中包含位于中间的M组列驱动单元,M组列驱动单元的左、右侧分别连接1组列驱动单元;其中的M组列驱动单元,每组中有N列移位寄存器,分别对应M*N列有效显示区域。
M、N均为正整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通过移动显示电路调整显示的区域,通过移位信号输入输出电路调整移位开始信号输入的起始列和结束列,通过数据输入电路调整数据的排列方式,从而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提高传输的速度,同时可以根据系统要求调整显示的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显示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位信号输入输出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输入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包括移动显示电路、移位信号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数据输入电路,其中,
所述的移动显示电路,包含由像素阵列构成的移动显示区域,最左侧、第一组、第二~M-1组、以及第M组中左侧(N-1)列构成移动显示区域,同时在移动显示区域可左移、保持或者右移一列进行数据的显示,共有M*N列有效显示区域。移动显示电路还包含位于中间的M组列驱动单元,M组列驱动单元的左、右侧分别连接1组列驱动单元。其中的M组列驱动单元,每组中有N列移位寄存器,分别对应M*N列有效显示区域。移动开始信号D_L从左端进入,在时钟信号CLK1控制下经过列驱动单元里的移位寄存器产生相应列的移位寄存信号,每个列驱动单元输出一组正的信号POS和负的信号NEG用于驱动对应列上的像素单元进行数据显示,所有列移位寄存完成后,在统一的时钟信号CLK2控制下相应的列驱动单元输出正信号POS和反信号NEG到移动显示区域的像素电路上。数据输入采用M条数据线分别一一对应M个列驱动单元并行输入的方式,提高输入的速度。
所述的移位信号输入输出电路根据左移一列、保持、右移一列指令信号选择相应的输入输出连接方式。左移一列对应选择开关SEL0选择相应的支路,保持对应选择开关SEL1选择相应的支路,右移一列对应选择开关SEL2选择相应的支路。
当选择开关SEL0为高、选择开关SEL1、SEL2为低时,移位开始信号D_L输入最左侧列驱动单元中的移位寄存器输入端D_L0,再从其输出端Q_L0连接到第一组列驱动单元中的第一列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D_L1,再从其输出端Q_L1连接到第一组列驱动单元中的第(N-1)列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D_L2,输出端Q_L2连接到第二~M-1组列驱动单元中的第(N-2)*N列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D_L3,输入端Q_L3连接到第M组中的第(N-1)列驱动单元中的列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D_L4。
保持:D_L进入D_L1,选择第一组D_L1对应的列作为开始列,由第一组到第M组构成有效显示区域,总共M*N列;
左移一位:D_L进入D_L0,选择最左侧一组作为起始列,由最左侧、第一组、第二~M-1组、以及第M组中左侧(N-1)列构成有效显示区域,总共M*N列;
右移一位:D_L进入D_L2,选择第一组第二列作为开始列,由第一组右边(N-1)列、第二~M-1组,第M组以及最右侧构成有效显示区域,总共M*N列;
三种方式下,Q_L2连接到D_L3,Q_L3连接到D_L4;其他端口接的连接关系需要根据移动方式进行调整,调整方式见图2、图3。
当选择开关SEL1为高、选择开关SEL0、SEL2为低时,移位开始信号输入D_L1,Q_L1连接到D_L2,Q_L4连接到D_L5,Q_L5输出给Q_L;当SEL2为高SEL0、SEL1为低时,移位开始信号输入D_L2,Q_L4连接到D_L5,Q_L5连接到D_L6,Q_L6输出给Q_L。
所述的数据输入电路根据左移一列、保持、右移一列选择相应的数据连接方式,同时根据移动的方式确定最左侧或者最右侧的数据输入。数据输入电路根据左移、保持或右移指令信号调整每组数据输入的顺序,同时根据移动的方式确定最左侧或者最右侧的数据输入。移动方式指的是根据系统提供的左移、保持或者右移列数的数目信号,控制移动输入的信号来选择开始的列以及数据输入的排列方式。数据输入的排列方式,采用对应的选择开关接收指令信号,控制对应开关支路的选通或关闭。
DATAR、DATAi<j>、DATAL为移动显示电路的数据接口;外部接收的数据为IN_DA<j>,IN_DAL<j>,IN_DAR<j>,外部接收的数据根据移动方式调整后输出到DATAR、DATAi<j>、DATAL上。DATAi<j>表示第j组列驱动电路第i列的数据接口,IN_DA<j>表示数据为保持模式下第j组的输入数据,1≤j≤M,1≤i≤N,其中IN_DAL<1>,IN_DAR<M>为0,表示对应列上相应的像素电路不被选中,IN_DAL<j>即为左边的数据输入IN_DA<j-1>,IN_DAR<j>即为右边的数据输入IN_DA<j+1>。DATAL表示最左侧列的数据接口,DATAR表示最右侧列的数据接口。
左移一列时,选择开关SEL<0>为高时选通、选择开关SEL<1>、SEL<2>为低时断开,IN_DA<1>连接到DATAL、DATA1<1>、…、DATA N-1<1>;IN_DA<2>连接到DATA N<1>、DATA1<2>、DATA2<2>、…、DATA N-1<2>…;
保持时,选择开关SEL<1>为高时选通、选择开关SEL<0>、SEL<2>为低时断开,IN_DA<1>连接到DATA1<1>、…、DATA N<1>;IN_DA<2>连接到DATA1<2>、DATA2<2>、…、DATA N<2>…;
右移一列时,选择开关SEL<1>为高时选通、选择开关SEL<0>、SEL<2>为低时断开,IN_DA<1>连接到DATA2<1>、…、DATA N<1>、DATA1<2>;IN_DA<2>连接到DATA2<2>、DATA2<2>、…、DATA N<2>、DATA 1<3>…。
左移、保持以及右移指令信号由系统产生,对应产生相应的选择开关SEL<0>、SEL<1>、SEL<2>信号来控制本专利的电路进行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其特征是,包括移动显示电路、移位信号输入输出电路以及数据输入电路,其中,移动显示电路在移动显示区域中选择有效显示区域,由移位信号输入输出电路控制移位信号的输入的位置,由数据输入电路调整数据输入的排列方式,将调整的数据按照移位信号输入的位置选择的有效显示区域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有效显示区域由移动显示电路在移动显示区域左移、保持或者右移相应列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所有列移位后,数据输入电路在统一的时钟下输出至移动显示电路上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其特征是,移位信号输入输出电路根据左移列数、保持或右移列数指令信号选择相应的数据连接方式,根据移动的列数确定移位开始信号输入的起始列和结束列,依次在列驱动单元阵列内的移位寄存器进行移位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数据输入电路根据左移、保持或右移指令信号调整每组数据输入的顺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数据输入的排列方式,采用对应的选择开关接收指令信号,控制对应开关支路的选通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有效显示区域为M*N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其特征是,移动显示电路中包含位于中间的M组列驱动单元,M组列驱动单元的左、右侧分别连接1组列驱动单元;其中的M组列驱动单元,每组中有N列移位寄存器,分别对应M*N列有效显示区域。
CN201921455895.2U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 Active CN210200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5895.2U CN210200289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5895.2U CN210200289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0289U true CN210200289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6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5895.2U Active CN210200289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02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3211A (zh) * 2021-09-28 2021-12-2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和显示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3211A (zh) * 2021-09-28 2021-12-2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和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7787B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6782278B (zh) 移位寄存器、栅线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6531110B (zh)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1151918B2 (en) Shift register, gate line driving metho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1447157B (zh) 对显示数据进行显示的驱动器及使用该驱动器的显示设备
CN100397444C (zh) 具备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的图像显示装置
US10482835B2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gate driving metho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20170047001A1 (en) Source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 for compensating for display fan-out and display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202008813U (zh)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栅极驱动器、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210200289U (zh) 一种可移动显示列驱动电路
CN102543028A (zh) 一种闸极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液晶显示系统
CN11099287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100308115B1 (ko) 액정표시소자의 게이트 구동회로
JP4968778B2 (ja) 表示制御用半導体集積回路
CN101281739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952408A (zh) 源极驱动模块以及液晶面板
CN112242127B (zh) 驱动装置的输出电路
CN103632645B (zh) 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方法
CN100371983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JP2004109595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10428768B (zh) 显示装置与多工器
KR20050003753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20100003517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회전 구동방법
CN104882091A (zh) 一种硅基微显示器片上灰度级扩展电路及实现方法
US20100182310A1 (en) Display-driver data line driv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