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9733U - 电容式触控屏 - Google Patents

电容式触控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9733U
CN210199733U CN201921066256.7U CN201921066256U CN210199733U CN 210199733 U CN210199733 U CN 210199733U CN 201921066256 U CN201921066256 U CN 201921066256U CN 210199733 U CN210199733 U CN 210199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ouch screen
capacitive touch
substrate
ultravio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62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ong Zhang
张蓉
Yuheng Zhou
周宇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ngwe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ngwe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ngwei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ngwe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662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9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9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9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包括:盖板;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底部,且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感应层和驱动层,所述感应层和所述驱动层之间通过光学胶层贴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容式触控屏感应层的抗紫外作用避免了紫外光透过所述盖板进入电容式触控屏内部,有效地克服了纳米银线导电膜由于紫外光照射引起的化学稳定性变差和导电性降低的缺陷,解决了目前纳米银线导电膜制备的电容式触控屏不耐紫外光老化的问题,通过所述触控屏的结构设计,有效地实现了所述触控屏内部组件不被紫外光损坏的目的,增加了触控屏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容式触控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屏。
背景技术
触控屏,是一种可接收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显示装置,作为目前最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的输入设备,是一种应用领域极为广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近年来,众面板厂商开始开发研究导电材料ITO的替代品,逐渐出现的有纳米银线、金属网格、石墨烯、碳纳米管和导电高分子等材料。从新材料应用的市场情况来看,应用其生产的导电薄膜在市场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碳纳米管和导电高分子的工业化量产技术尚未成熟,石墨烯的现状仍处于研发阶段,距离量产和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纳米银线和金属网格是目前在新兴触控领域应用的两大主要材料。但是,后者受限于金属线宽印刷制作的工艺水平,在灵敏度和消影效果上远不如前者,与之相比,使用纳米银线制备的导电薄膜具有成本低、易制备、透过率高、弯折性好等优点,有望替代传统的ITO材料,成为触控技术领域应用的最理想材料。
随着电子器件市场的不断发展,行业内对触控屏的综合使用性能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使用纳米银线膜制备的传统电容式触控屏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紫外光会导致纳米银线分解失效,使纳米银线导电膜的稳定性和导电性变差,限制了其使用,尤其限制了大尺寸纳米银线触控屏在户外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电容式触控屏抗光老化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包括:
盖板;
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底部,且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感应层和驱动层,所述感应层和所述驱动层之间通过光学胶层贴合。
其中,所述感应层由第一基材和第一纳米银线薄膜层组成,所述第一纳米银线薄膜层上设置有导电线路,且所述第一基材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底部,所述第一纳米银线薄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光学胶层之间。
其中,所述驱动层由第二基材和第二纳米银线薄膜层组成,所述第二纳米银线薄膜层上设置有导电线路,且所述第二基材设置在所述光学胶层的底部,所述第二纳米银线薄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材的顶部或底部。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为添加有紫外吸收剂和/或紫外反射剂的PET膜。
其中,所述第二基材为通用PET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容式触控屏感应层的抗紫外作用避免了紫外光透过所述盖板进入电容式触控屏内部,有效地克服了纳米银线导电膜由于紫外光照射引起的化学稳定性变差和导电性降低的缺陷,解决了目前纳米银线导电膜制备的电容式触控屏不耐紫外光老化的问题,通过所述触控屏的结构设计,有效地实现了所述触控屏内部组件不被紫外光损坏的目的,增加了触控屏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式触控屏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式触控屏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盖板;20-感应层;21-第一基材;22-第一纳米银线薄膜层;30-光学胶层;40-驱动层;41-第二纳米银线薄膜层;42-第二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电容式触控屏抗光老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控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包括:盖板10;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设置在所述盖板10的底部,且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感应层20和驱动层40,所述感应层20和所述驱动层40之间通过光学胶层30贴合。
其中,所述感应层20由第一基材21和第一纳米银线薄膜层22组成,所述第一纳米银线薄膜层22上设置有导电线路,且所述第一基材21设置在所述盖板10的底部,所述第一纳米银线薄膜层2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21和所述光学胶层30之间。
其中,所述驱动层40由第二基材42和第二纳米银线薄膜层41组成,所述第二纳米银线薄膜层41上设置有导电线路,且所述第二基材42设置在所述光学胶层30的底部,所述第二纳米银线薄膜层41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材42的顶部或底部。
其中,所述第一基材21为添加有紫外吸收剂和/或紫外反射剂的PET膜。
其中,所述第二基材42为通用PET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容式触控屏包括:盖板10、感应层20、光学胶层30和驱动层40,所述感应层20包括第一基材21和第一纳米银线薄膜层22,所述驱动层40包括第二基材42和第二纳米银线薄膜层41;其中,所述盖板10位于顶层,所述感应层20设置在所述盖板10的底部,所述驱动层40设置在所述感应层20的底部,且所述感应层20和所述驱动层40之间设置有所述光学胶层30,所述第一基材21为添加有紫外吸收剂和/或紫外反射剂的PET膜,所述第一纳米银线薄膜层22位于所述第一基材2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基材42为通用PET膜,所述第二纳米银线薄膜层41位于所述第二基材42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将感应层20中的导电层设置在基材的下表面,有效地阻隔紫外线进入触控屏内部,保护纳米银线免受损伤的作用。该电容式触控屏还包括其他基本部件,如偏光片、彩色滤光片、液晶层、TFT阵列等,上述部件按照传统结构装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改进之处在于感应层20的基材为添加有紫外吸收剂和/或紫外反射剂的PET膜,对于设置在其表面的纳米银线薄膜层的印刷、涂布不受特别限制,上述材料来源广泛,容易获得;而且在原本触控屏的生产工艺上不需要额外处理,仅在使用光学胶贴合感应层20与驱动层40的过程中将感应层20的导电面放置在靠近光学胶层30的一面,保证感应层20的基材能起到阻隔紫外线透过盖板10进入触控屏内部的作用,避免了纳米银线因光老化而分解失效,导电性变差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式触控屏的结构相对传统的电容式触控屏的结构而言,不会影响触控屏的触控和显示功能。
为了更好的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屏与传统结构触控屏在抗光老化性能方面的差异,采用氙灯光源模拟日光可见光和日光紫外波段加速实验的研究,进行相同试验条件的抗光老化实验对比。具体实施方式为:
步骤一,按行业内熟知的电容式触控屏中触控面板的加工方法(裁膜备料,激光蚀刻,丝印银浆,对位贴合)分别制备两套15.6寸纳米银线电容式触控屏,分别编号A和B,A是感应层20的导电层位于基材的下表面远离盖板10的一侧,即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触控屏的结构,B是感应层20的导电层位于基材的上表面靠近盖板10的一侧。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A和B分别放置在氙灯光源下照射,间隔120h,240h和500h时取出进行测试表征。
步骤三,取出经步骤二处理过后的样品,测量其导电性和透过率。氙灯光源照射120h后,样品A导电线路的阻值不变,透过率也未发生变化,样品B导电线路的阻值升高约1–2倍,透过率降低约5%;照射240h后,样品A导电线路的阻值升高<5%,透过率降低<0.5%,样品B导电线路的阻值升高至∞(发生了断线,导致不导电),透过率降低13-15%,表观有明显的发黄现象,由于样品B照射该时长已失去导电功能,终止试验;样品A继续在氙灯光源下照射,500h后,样品A导电线路的阻值升高7-8%,透过率降低<0.8%。综合上述测试结果可知,经氙灯光源模拟日光可见光和日光紫外波段加速实验的研究后,A样品的导电性和透过率远优于B样品,表明将有抗紫外作用的基材设置在感应层20导电薄膜层的上方,具有明显的抗光老化效果和阻隔紫外光线透过盖板10进入触控屏内部的作用,使纳米银线导电膜层不被紫外光损坏,大大提高了触控屏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电容式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
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底部,且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感应层和驱动层,所述感应层和所述驱动层之间通过光学胶层贴合;
所述感应层由第一基材和第一纳米银线薄膜层组成,所述第一纳米银线薄膜层上设置有导电线路,且所述第一基材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底部,所述第一纳米银线薄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光学胶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层由第二基材和第二纳米银线薄膜层组成,所述第二纳米银线薄膜层上设置有导电线路,且所述第二基材设置在所述光学胶层的底部,所述第二纳米银线薄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材的顶部或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为添加有紫外吸收剂和/或紫外反射剂的PET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材为通用PET膜。
CN201921066256.7U 2019-07-09 2019-07-09 电容式触控屏 Active CN210199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6256.7U CN210199733U (zh) 2019-07-09 2019-07-09 电容式触控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6256.7U CN210199733U (zh) 2019-07-09 2019-07-09 电容式触控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9733U true CN210199733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0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6256.7U Active CN210199733U (zh) 2019-07-09 2019-07-09 电容式触控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97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0757A (zh) * 2022-08-30 2022-11-15 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紫外光阻隔基膜、包含该基膜的双面纳米银线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0757A (zh) * 2022-08-30 2022-11-15 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紫外光阻隔基膜、包含该基膜的双面纳米银线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7863B2 (en) Silver nanostructure-based optical stacks and touch sensors with UV protection
US9141217B2 (en) Polarizer modu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screen using the same
JP2015521299A (ja) 3dタッチ液晶レンズ格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3dタッチ表示装置
KR20140141469A (ko) 터치 스크린 전도성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3786704U (zh) 偏光片模块和触摸显示模组
CN210199733U (zh) 电容式触控屏
CN104122706A (zh) 彩色滤光片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04256699U (zh) 触控面板
CN104238855B (zh) 触控显示屏
CN203338316U (zh) 滤光片组件及使用该滤光片组件的触摸显示屏
CN205353980U (zh) Ogs触控显示屏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CN103345336B (zh) 偏光-滤光模块及触摸显示屏
CN204087178U (zh) 触控显示屏
CN103336623A (zh) 滤光片组件及使用该滤光片组件的触摸显示屏
CN204537088U (zh) 触控装置
CN203350829U (zh) 偏光-滤光模块及触摸显示屏
CN103365475B (zh) 滤光片组件及使用该滤光片组件的触摸显示屏
CN203338313U (zh) 滤光片组件及使用该滤光片组件的触摸显示屏
KR20130008745A (ko) 터치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KR20130008743A (ko) 터치 패널
JP3191207U (ja) 偏光板モジュール及び偏光板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CN203054452U (zh) 触摸屏的ito薄膜曝光用的定位组件
CN203232407U (zh) 一种基于黄光制程的电容式触摸屏
CN103345333A (zh) 滤光片组件及使用该滤光片组件的触摸显示屏
CN103345330A (zh) 滤光片组件及使用该滤光片组件的触摸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