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1806U - 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1806U
CN210191806U CN201921006650.1U CN201921006650U CN210191806U CN 210191806 U CN210191806 U CN 210191806U CN 201921006650 U CN201921006650 U CN 201921006650U CN 210191806 U CN210191806 U CN 210191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rest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biplate
mecanum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66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aowei Han
韩晓微
Gaofeng Yue
岳高峰
Hongyu Liu
刘宏宇
Minghou Zheng
郑明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0066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1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1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18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的侧面装配有落脚架支架,落脚架支架底端装配有麦克纳姆轮结构,落脚架支架包括落脚架双板,落脚架双板的双板上端分别螺接于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前后侧壁,落脚架双板的双板下端螺接于麦克纳姆轮结构的前后侧壁中部,落脚架双板的双板上端通过弹簧固定装配有连接板,连接板固定装配于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的侧壁上,本装置解决现有中小型无人机存在起落不稳导致侧翻的问题,当无人机俯仰角速度或横滚角速度过大时充分利用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的特性,使无人机随着相应力的变化方向平稳滑动;利用落脚架支架的整体结构可减轻无人机降落过程中急速下降对机体、机翼的冲击。

Description

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小型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飞控技术、定位系统、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无人机迅速受到科研机构以及广大航模爱好者的追捧,各种形态体积、飞行模式的无人机横空出世,同时在农药喷洒、水质采样、航拍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不可磨灭的突破与功绩。
现有技术中,人们在初期开展无人机飞控、GPS等测试时,极易出现由无人机飞行状态不稳定引起的起飞侧翻情况,此时由于高速转动的桨叶直接撞击地面会造成螺旋桨产生不必要的损伤,同时当无人机返航降落时由于操作不当产生的急速下落,虽然可能稳定在地面上但产生的冲击可能会对机体及其配件造成潜在的振荡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包括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所述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的侧面装配有落脚架支架,所述落脚架支架底端装配有麦克纳姆轮结构;
所述落脚架支架包括落脚架双板,所述落脚架双板的双板上端分别螺接于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前后侧壁,所述落脚架双板的双板下端均开设有第一螺丝口,两个所述第一螺丝口螺接于麦克纳姆轮结构的前后侧壁中部,所述落脚架双板的双板上端均固定装配有弹簧的一端,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装配于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四个第二螺丝口,所述连接柱的侧面固定装配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第三螺丝口,所述落脚架双板的双板上端通过螺栓螺接于第三螺丝口内,所述连接体的下表面固定装配有挡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装配于连接体上。
优选的,所述麦克纳姆轮结构包括麦克纳姆轮,所述麦克纳姆轮的前后表面中部均贴合有轮体固定板,所述轮体固定板表面均匀开设有第四螺丝口,所述麦克纳姆轮前后表面均匀固定装配有螺杆,且麦克纳姆轮前后表面的螺杆分别贯穿对应的第四螺丝口螺接有螺母,所述麦克纳姆轮前后表面中部固定装配有螺杆,且麦克纳姆轮前后表面中部的螺杆螺接于第一螺丝口内。
优选的,所述轮体固定板为圆形,所述第四螺丝口的数量有六个,且六个第四螺丝口以轮体固定板轴心为中点呈圆周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设计了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解决现有中小型无人机存在起落不稳导致侧翻的问题,当无人机俯仰角速度或横滚角速度过大时充分利用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的特性,使无人机随着相应力的变化方向平稳滑动;利用落脚架支架的整体结构可减轻无人机降落过程中急速下降对机体、机翼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1连接柱、12第二螺丝口、13连接体、14第三螺丝口、15挡板、2落脚架支架、21弹簧、22落脚架双板、23第一螺丝口、24连接板、3麦克纳姆轮结构、31麦克纳姆轮、32第四螺丝口、33轮体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包括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的侧面装配有落脚架支架2,落脚架支架2底端装配有麦克纳姆轮结构3;
落脚架支架2包括落脚架双板22,落脚架双板22的双板上端分别螺接于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前后侧壁,落脚架双板22的双板下端均开设有第一螺丝口23,两个第一螺丝口23螺接于麦克纳姆轮结构3的前后侧壁中部,落脚架双板22的双板上端均固定装配有弹簧21的一端,两个弹簧21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固定装配于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的侧壁上。
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固定于无人机机体底部,当无人机降落过程中急速下降时,麦克纳姆轮结构3与地面接触,利用麦克纳姆轮31全向移动的特性,使无人机随着相应力的变化方向平稳滑动,同时麦克纳姆轮结构3把受到的力传递给落脚架支架2上,通过两片前后分布的落脚架双板22把力传递至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上,落脚架双板22的材质为钢制,在传递过程中落脚架双板22被挤压发生轻微形变,起到对力的缓冲作用,再通过弹簧21对力进一步缓冲,使得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受到的瞬间冲击力减弱,减小对机体、机翼的冲击。
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包括连接柱11,连接柱11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四个第二螺丝口12,连接柱11的侧面固定装配有连接体13,连接体13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第三螺丝口14,落脚架双板22的双板上端通过螺栓螺接于第三螺丝口14内,连接体13的下表面固定装配有挡板15,连接板24固定装配于连接体13上。
连接柱11通过四个第二螺丝口12与无人机机体底部螺杆螺接固定,并通过螺距进行加固,连接柱11为一钢制圆柱体结构,连接体13为弧边方体,其弧面一侧焊接在连接柱11侧壁上,其方面一侧对应分布两个第三螺丝口14,挡板15与落脚架双板22上端贴合,用于对落脚架双板22受到挤压时进行限位阻挡,使得落脚架双板22被挤压发生轻微形变。
麦克纳姆轮结构3包括麦克纳姆轮31,麦克纳姆轮31的前后表面中部均贴合有轮体固定板33,轮体固定板33表面均匀开设有第四螺丝口32,麦克纳姆轮31前后表面均匀固定装配有螺杆,且麦克纳姆轮31前后表面的螺杆分别贯穿对应的第四螺丝口32螺接有螺母,麦克纳姆轮31前后表面中部固定装配有螺杆,且麦克纳姆轮31前后表面中部的螺杆螺接于第一螺丝口23内。
麦克纳姆轮31是一种全方位轮,这种全方位移动方式是基于一个有许多位于机轮周边的轮轴的中心轮的原理上,这些成角度的周边轮轴把一部分的机轮转向力转化到一个机轮法向力上面,本无人机落地是在地面上实现全向移动,避免由于操作原因导致的侧翻损伤旋翼等部件。
轮体固定板33为圆形,第四螺丝口32的数量有六个,且六个第四螺丝口32以轮体固定板33轴心为中点呈圆周均匀分布,轮体固定板33上均匀圆周分布的第四螺丝口32螺接于麦克纳姆轮31前后表面中心部位,起到分担轮体压力的作用,同时也为落脚架双板22的固定提供受力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所述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的侧面装配有落脚架支架(2),所述落脚架支架(2)底端装配有麦克纳姆轮结构(3);
所述落脚架支架(2)包括落脚架双板(22),所述落脚架双板(22)的双板上端分别螺接于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前后侧壁,所述落脚架双板(22)的双板下端均开设有第一螺丝口(23),两个所述第一螺丝口(23)螺接于麦克纳姆轮结构(3)的前后侧壁中部,所述落脚架双板(22)的双板上端均固定装配有弹簧(21)的一端,两个所述弹簧(21)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连接板(24),所述连接板(24)固定装配于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落脚架连接座(1)包括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四个第二螺丝口(12),所述连接柱(11)的侧面固定装配有连接体(13),所述连接体(13)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第三螺丝口(14),所述落脚架双板(22)的双板上端通过螺栓螺接于第三螺丝口(14)内,所述连接体(13)的下表面固定装配有挡板(15),所述连接板(24)固定装配于连接体(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纳姆轮结构(3)包括麦克纳姆轮(31),所述麦克纳姆轮(31)的前后表面中部均贴合有轮体固定板(33),所述轮体固定板(33)表面均匀开设有第四螺丝口(32),所述麦克纳姆轮(31)前后表面均匀固定装配有螺杆,且麦克纳姆轮(31)前后表面的螺杆分别贯穿对应的第四螺丝口(32)螺接有螺母,所述麦克纳姆轮(31)前后表面中部固定装配有螺杆,且麦克纳姆轮(31)前后表面中部的螺杆螺接于第一螺丝口(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固定板(33)为圆形,所述第四螺丝口(32)的数量有六个,且六个第四螺丝口(32)以轮体固定板(33)轴心为中点呈圆周均匀分布。
CN201921006650.1U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91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6650.1U CN210191806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6650.1U CN210191806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1806U true CN210191806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665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91806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1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6238B (zh) 一种农用无人直升机
CN107364572B (zh) 固定翼矢量无人机
CN202783777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N202896880U (zh) 一种球形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
CN106218881A (zh) 立式布局燃油动力四旋翼飞行平台
CN203593169U (zh) 航拍无人机
CN210191806U (zh) 一种中小型无人机用落脚架
CN104407621B (zh) 电动陆空两用飞行器
CN203698533U (zh) 具有框架式结构的双轮平衡车
CN210149097U (zh) 一种陆空跨域的抢险无人机
CN208216968U (zh) 一种电动无人直升机
CN205010465U (zh) 无人飞行器
US20200039597A1 (en) Smart mobile vehicle
CN201524421U (zh) 一种航模
CN206654201U (zh) 一种带阻尼减震的多旋翼无人机电机座
CN113335493B (zh) 一种六杆张拉整体框架及抗冲击无人机
CN205854496U (zh) 一种主动力可以倾转的无人机机翼
CN205931255U (zh) 一种基于arm的球形无人机
CN211468765U (zh) 一种四轴植保无人机的抗震机架
CN205998123U (zh) 一种立式布局燃油动力四旋翼飞行平台
CN213566443U (zh) 一种直升机机轮着陆缓冲装置
CN205168691U (zh) 可实现转弯平衡的独轮车装置
CN203637595U (zh) 一种电动沙滩车
CN211055359U (zh) 一种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尾部结构和多旋翼无人机
CN210707692U (zh) 一种六轮越障信息采集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