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1743U - 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81743U
CN210181743U CN201921802811.8U CN201921802811U CN210181743U CN 210181743 U CN210181743 U CN 210181743U CN 201921802811 U CN201921802811 U CN 201921802811U CN 210181743 U CN210181743 U CN 210181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relay switch
video
senso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028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cheng Yang
杨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lue Star Era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Flow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Flow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Flow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028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81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81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81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处理器、视频监控摄像头、图像识别模块、4G/5G通讯模块、监控中心总机、存储器、云端存储、传感器模块、主电源、副电源、继电器开关,以联网的方式将各单点监控的数据信息进行云端上传,从而打通数据孤岛,其次利用传感技术进行环境检测,将传统以时间段的监控方式替换为事件监控,从而大幅度缩短视频长度,减轻取证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存储要求,使得在相同存储条件下可以存储更长时间的监控信息。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以及大数据的迅速发展,物联网与大数据的融合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以视频安全监控而言,分为民用和市政两部分,所谓民用是指以办公楼或小区为单位进行监控,市政部分目前国内普通使用的是公安系统的天眼监控系统。以民用为例,传统的视频监控是结合了摄像头和上位机的方式,直接将监控视频上传至监控室,这类监控视频一般是没有联网共享的,从而形成了监控数据孤岛,而天眼系统又无法监控到楼层内或小区内的视频,因此造成现有监控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1)监控数据形成孤岛,从而使得出现盗窃等紧急事件时,无法直接获取各楼层、小区内的监控图像,从而增大了监控视频调查取证的难度;
(2)现有监控视频采用根据时间段的方式进行监控,一般为24小时监控,或工作日监控,或夜间监控,因此形成的监控视频内容量极大,而传统的监控存储由于内存有限,只能存储一段时间内的监控视频,当存储量溢出时,就会覆盖先前的视频,从而造成监控视频的丢失;
(3)由于采用时间段的方式进行监控,形成的视频时间长,在调查取证时难度较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甄别寻找有用信息,增加了证据提取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以联网的方式将各单点监控的数据信息进行云端上传,从而打通数据孤岛,其次利用传感技术进行环境检测,将传统以时间段的监控方式替换为事件监控,从而大幅度缩短视频长度,减轻取证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存储要求,使得在相同存储条件下可以存储更长时间的监控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处理器、视频监控摄像头、图像识别模块、4G/5G通讯模块、监控中心总机、存储器、云端存储、传感器模块、主电源、副电源、继电器开关;
所述主电源为所述监控中心总机供电,所述副电源通过继电器开关分别连接所述视频监控摄像头和4G/5G通讯模块;
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继电器开关连接,用于检测监测区域是否有人出现并触发所述继电器开关闭合;
所述视频监控摄像头与4G/5G通讯模块连接,所述4G/5G通讯模块与所述监控中心总机连接,用于完成监控视频的数据上传;
所述监控中心总机与存储器连接,用于存储监控视频同时通过以太网上传至所述云端存储;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输入端与视频监控摄像头连接,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器连接,处理器输出控制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开关,用于实现反馈控制。
本方案利用双电源对摄像头等外设设备和监控中心总机分开供电,并采用传感器检测监测区域的环境,使得无事件发生时,副电源与摄像头和4G/5G通讯模块处于断电状态,从而节约能耗,同时降低了视频录制的时常,仅拍摄有效信息,当有事件发生时(主要是指人进入监测环境),通过传感器模块进行人体检测从而触发视频监控摄像头通电,使其处于录制状态,同时通过图像处理模块进行图像识别作为反馈调节,当监控画面中无人时处理器控制继电器开关断电,从而停止录制,有效缩短监控视频时间,同时将监控视频通过监控中心总机进行存储和上传至云端,以便信息共享。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继电器开关的控制线圈连接。即本方案采用多种检测方式进行环境检测,一旦出现声音,或其他物体进入监控区域都触发传感器,不仅仅针对人为进入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传感器采用对穿式安装在监测区域的入口,所述声音传感器安装在监测区域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一个整板下方,整板铺设于监测区域的入口区域。即本方案在监控区域入口处形成一块检测区域,用于检测物体进入。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开关的类型为常断式,初始状态下,继电器开关属于断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双电源分开供电,在无事件发生时关闭外设终端,可以节约用电;
(2)采用事件监控机制,可避免传统监控系统录制大量无用信息造成存储紧张的问题,可节约存储空间;
(3)大幅度缩短了无效视频时常,使得调取监控视频时阅读量降低,能更加快速找到所需的监控信息;
(4)各监控点的数据通过以太网进行上传,形成了监控大数据,解决了传统数据孤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处理器100、视频监控摄像头101、图像识别模块102、4G/5G通讯模块103、监控中心总机104、存储器105、云端存储106、传感器模块107、主电源108、副电源109、继电器开关110。其中处理器100、视频监控摄像头101、图像识别模块102采用整机结构进行封装,在外形上与传统监控摄像头基本一致,除此之外上述各元器件均采用外购方式进行组装,因此可节约设备开模,对于具体实施更为方便快捷。为了使本方案更为详细,各元器件的详细连接如下。主电源108为监控中心总机104供电,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主电源108、副电源109均为市电,采用变压器变压后分别供电,区别在于副电源109通过继电器开关110分别连接视频监控摄像头101和4G/5G通讯模块103,主电源108则直接与监控中心总机104连接,即表示监控中心总机104处于24小时开机状态,而视频监控摄像头101则处于有事件才激活,然而对于一个大型监测区域而言,视频监控摄像头101的数量必然不止一个,本方案后文所指的监测区域均是以视频监控摄像头101的监控区域为单位进行说明,实际上,监控中心总机104所覆盖的不止一个视频监控摄像头101,而不同视频监控摄像头101的监测区域发生事件的时间都是随机性的,因此必须保证监控中心总机104处于24小时供电。为了实现对与继电器开关110的控制,即在事件发生时激活视频监控摄像头101进行录制监控视频,本方案将传感器模块107与继电器开关110连接,用于检测监测区域是否有人出现并触发继电器开关110闭合;其中传感器模块107包括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继电器开关110的控制线圈连接,也就是说本方案中是通过检测声音、物体、外来事物的进入来作为事件触发的条件,而其余情况下均视为无事件发生,其中红外传感器采用对穿式安装在监测区域的入口,声音传感器安装在监测区域中心。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一个整板下方,整板铺设于监测区域的入口区域,其结构原理类似于地秤的方式。为了完成数据的上传和存储,本方案将视频监控摄像头101与4G/5G通讯模块103连接,4G/5G通讯模块103与监控中心总机104连接,用于完成监控视频的数据上传;监控中心总机104与存储器105连接,用于存储监控视频同时通过以太网上传至云端存储106,图像识别模块102输入端与视频监控摄像头101连接,其输出端连接处理器100连接,处理器100输出控制端连接继电器开关110,用于实现反馈控制,也就是说在事件触发后,在后续的录制过程中,如果出现录制画面无动态画面时,即通过处理器控制继电器开关110端口,即作为一种反馈调节,但为了保证动作的可靠性,处理器100预设有时间阈值,即静态画面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才关闭供电,避免短暂的静态画面即关闭供电造成重要信息遗失的问题。上述继电器开关110的类型为常断式,初始状态下,继电器开关110属于断开状态。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100)、视频监控摄像头(101)、图像识别模块(102)、4G/5G通讯模块(103)、监控中心总机(104)、存储器(105)、云端存储(106)、传感器模块(107)、主电源(108)、副电源(109)、继电器开关(110);
所述主电源(108)为所述监控中心总机(104)供电,所述副电源(109)通过继电器开关(110)分别连接所述视频监控摄像头(101)和4G/5G通讯模块(103);
所述传感器模块(107)与所述继电器开关(110)连接,用于检测监测区域是否有人出现并触发所述继电器开关(110)闭合;
所述视频监控摄像头(101)与4G/5G通讯模块(103)连接,所述4G/5G通讯模块(103)与所述监控中心总机(104)连接,用于完成监控视频的数据上传;
所述监控中心总机(104)与存储器(105)连接,用于存储监控视频同时通过以太网上传至所述云端存储(106);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102)输入端与视频监控摄像头(101)连接,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器(100)连接,处理器(100)输出控制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开关(110),用于实现反馈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107)包括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继电器开关(110)的控制线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采用对穿式安装在监测区域的入口,所述声音传感器安装在监测区域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一个整板下方,整板铺设于监测区域的入口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开关(110)的类型为常断式,初始状态下,继电器开关(110)属于断开状态。
CN201921802811.8U 2019-10-25 2019-10-25 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 Active CN210181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2811.8U CN210181743U (zh) 2019-10-25 2019-10-25 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2811.8U CN210181743U (zh) 2019-10-25 2019-10-25 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81743U true CN210181743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43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02811.8U Active CN210181743U (zh) 2019-10-25 2019-10-25 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817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4499B2 (en) * 2019-11-11 2023-01-17 Lg Electronics Inc. Robo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54499B2 (en) * 2019-11-11 2023-01-17 Lg Electronics Inc. Robo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63162U (zh)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CN204615930U (zh) 一种电池供电低功耗的网络摄像机
WO2018028129A1 (zh) 安防监控设备、安防监控系统及安防监控方法
CN204314970U (zh) 一种非接触式3d指纹门禁系统
CN210573837U (zh)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CN210181743U (zh) 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监控系统
CN113411504B (zh) 一种野外红外相机的智能拍摄方法及系统
TWM538179U (zh) 一種低耗電且快速反應的監視裝置
CN107613251A (zh) 监控系统、太阳能违法抓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88504U (zh) 带自动摄像和照明的防盗门
CN107403534A (zh) 一种室内安全系统
CN212909803U (zh) 一种低功耗无线监控系统
CN206907113U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智能锁系统
CN202957894U (zh) 一种隐蔽式自感应监控摄录仪
CN216819908U (zh) 一种太阳能低功耗摄像头
CN203659153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网络监控系统
CN112484863B (zh) 客流分析设备
CN207677901U (zh) 一种智能监控摄像头
CN110139009A (zh) 一种免布线的刑事侦察蹲守监控预警摄像机
CN108566535A (zh) 智能移动相机以及智能移动监控系统
WO2019154242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59527A (zh) 一种便携式网络摄像机
CN111417071A (zh) 一种基于光伏储能的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CN116405749B (zh) 低功耗持续录像的门锁监控装置、门锁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02127477U (zh) 无线机动全天候自动录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2

Address after: No. 1, 18th Floor, Building T2, No. 666 Jitai Road, Chengdu High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Blue Star Era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703A, 7th Floor, Building 6, No. 599 Century City South Road, Chengdu High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SHUALIULI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