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9619U - 炉头及设有其的燃气灶具 - Google Patents

炉头及设有其的燃气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9619U
CN210179619U CN201920419737.5U CN201920419737U CN210179619U CN 210179619 U CN210179619 U CN 210179619U CN 201920419737 U CN201920419737 U CN 201920419737U CN 210179619 U CN210179619 U CN 210179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gas
air
accommodating cavity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97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宇聪
何庆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WANH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WANH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WANH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WANH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97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9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9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9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头及燃气灶具,包括:外壳,外壳内开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收容腔,外壳上还开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进气口;导气组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腔内并通过开口与分火器连通,导气组件内具有气腔,导气组件上还开设有与气腔均连通的导气口及连通于分火器的出气口;其中,导气组件可在收容腔内运动以使导气口与进气口连通或断开。在不使用燃气灶具时,使导气组件在外壳的收容腔内运动以使导气口与进气口断开,如此当儿童不小心旋拧旋钮时进气管内的燃气也不可进入导气组件的气腔内,从而混合气体不可进气分火器点火,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当需要使用燃气灶具时,使导气组件在外壳的收容腔内运动以使导气口与进气口连通,旋拧旋钮即可。

Description

炉头及设有其的燃气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炉头及设有其的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燃气灶具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具主要包括进气管、炉头、分火器、旋钮及点火装置,工作时旋钮打开,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炉头,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而后混合气体从炉头进入分火器,并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
传统的燃气灶具,主要通过旋钮以控制气体的通断,即旋钮打开即通气体而后点火,因此在儿童不小心旋拧旋钮后会导致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炉头及设有其的燃气灶具,其能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炉头,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开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收容腔,所述外壳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进气口;
导气组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通过所述开口与分火器连通,所述导气组件内具有气腔,所述导气组件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气腔均连通的导气口及连通于所述分火器的出气口;
其中,所述导气组件可在所述收容腔内运动以使所述导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或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组件可沿所述收容腔的纵向处于不同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远离所述分火器设置;
在所述导气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其中一者时所述导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在所述导气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其中另一者时所述导气口与所述进气口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头还包括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导气组件与所述收容腔的底壁之间,所述按压组件在受到所述导气组件的按压力时可使所述导气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组件包括转动件及弹性件,所述转动件可沿所述收容腔的周向转动且相对于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导气组件设置,所述弹性件抵接设于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收容腔的底壁之间;
所述收容腔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远离所述收容腔的底壁的一端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收容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收容腔的纵向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于第一限位部靠近所述收容腔的底壁设置;
所述转动件的周缘设置有可滑动设于所述卡槽内的凸台,所述凸台可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且所述凸台面向所述导气组件的表面形成相对于所述收容腔的纵向及横向均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面;
其中,所述导气组件面向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第一倾斜面的按压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组件具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沿所述收容腔的纵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凸台可抵接限位于所述滑动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面向所述转动件的表面形成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抵接配合且倾斜角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转动件的凸台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设置于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且所述导向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组件还包括分体设置的导气件及传递件,所述传递件设置于所述导气件与所述按压组件之间,所述导气件与所述传递件之间界定形成所述气腔,所述导气口形成于所述导气件和/或所述传递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件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炉头还包括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穿设于所述外壳并突伸于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导气件沿所述收容腔的纵向的位置。
一种燃气灶具,包括分火器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炉头,所述炉头的出气口与所述分火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头及燃气灶具,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在不使用燃气灶具时,使导气组件在外壳的收容腔内运动以使导气口与进气口断开,如此当儿童不小心旋拧旋钮时进气管内的燃气也不可进入导气组件的气腔内,从而混合气体不可进气分火器点火,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当需要使用燃气灶具时,使导气组件在外壳的收容腔内运动以使导气口与进气口连通,而后旋拧旋钮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具的炉头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炉头的导气口与进气口断开时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炉头的导气口与进气口连通时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炉头中的凸台的第一倾斜面的受力分解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炉头中的套筒的局部展开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凸台限位于第二限位部时的状态图。
炉头100 收容腔11 进气口12 底座13 套设柱131 套筒14 导气组件20 气腔21导气口22 出气口23 按压部24 第二倾斜面241 滑动部25 导气件26 限位槽261 传递件27密封件30 按压组件40 弹性件41转动件42 凸台421 第一倾斜面422 卡槽50 第一限位部60 第二限位部70 导向面80 限位销90 周向槽1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灶具,包括旋钮、进气管、炉头100、分火器及点火装置,进气管、炉头100及分火器依次连通。打开旋钮,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炉头100内,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燃气和空气在炉头100内混合后进入分火器,并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
参阅图2,炉头100包括外壳10,外壳10内开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收容腔11,外壳10通过开口与分火器连通;外壳10上开设有连通于收容腔11与进气管之间的进气口12,进气管的燃气可从进气口12进入收容腔11内。
参阅图1,具体地,外壳10包括分体设置的底座13及套筒14,套筒14与底座13连接并界定形成上述收容腔11,套筒14的内壁即为收容腔11的侧壁,收容腔11的底壁形成于底座13上,进气口12开设于套筒14上。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也可以一体成型,在此不作限定。
参阅图2,炉头100还包括导气组件20,导气组件20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腔11内并通过开口与分火器连通,导气组件20内具有气腔21,导气组件20上还开设有与气腔21均连通的导气口22及出气口23。导气口22可与外壳10的进气口12连通,出气口23与分火器连通,进气管的气体可从进气口12进入导气口22,并从导气口22进入气腔21充分混合后从出气口23流向分火器。
具体地,导气组件20可在外壳10的收容腔11内运行以使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连通或断开。
通过上述设置,在不使用燃气灶具时,可以使导气组件20在外壳10的收容腔11内运动以使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断开,如此当儿童不小心旋拧旋钮时进气管内的燃气也不可进入导气组件20的气腔21内,从而混合气体不可进气分火器点火,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当需要使用燃气灶具时,使导气组件20在外壳10的收容腔11内运动以使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连通,而后旋拧旋钮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导气组件20在收容腔11内运动,设置收容腔11为圆柱状,上述开口位于其轴向靠近分火器的一端。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收容腔11的形状不受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气组件20可沿收容腔11的轴向处于不同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第二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远离分火器设置,在导气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中一者时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连通,在导气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中另一者时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断开。即为在该实施例中,导气组件20沿收容腔11的轴向运动以使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连通或断开。
更具体地,在导气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连通,在导气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断开,也即为进气口12设置于外壳10较远离分火器的位置。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导气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连通,在导气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断开,也即为进气口12设置于外壳10较靠近分火器的位置。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导气组件20沿收容腔11的周向运动以使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连通或断开,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气组件20包括分体设置的导气件26及传递件27,传递件27设置于导气件26与收容腔11的底壁之间,导气件26与传递件27之间界定形成气腔21,导气口22形成于导气件26和/或传递件27上。如此,便于导气组件20的加工。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气组件20也可以一体成型。
参阅图1,具体地,导气口22为形成于传递件27面向导气件26的表面上的凹槽,进气口12通过凹槽与气腔21连通。
参阅图1及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气体从进气口12进气外壳10与导气组件20之间的间隙而泄露,炉头100还包括密封件30,密封件30设置于外壳10与导气组件20之间。
具体地,密封件30为密封圈,密封圈套设于导气组件20外并与外壳10的收容腔11的侧壁抵接。
传递件27的外周及导气件26的外周均设置有周向槽110,密封圈设置于周向槽110内,以避免从进气口12进入的气体从导气件26与外壳10之间的间隙、传递件27与外壳10之间的间隙溢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气件26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61,炉头100还包括限位销90,限位销90穿设于外壳10并突伸于限位槽261内以限制导气件26沿收容腔11的轴向的位置。如此,可以避免导气件26从收容腔11内脱出。
参阅图1及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炉头100还包括按压组件40,按压组件40设置于导气组件20的传递件27与收容腔11的底壁之间,当按压组件40受到导气组件20的传递件27的按压力N1时可使导气组件2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参阅图2,导气组件20在初始状态(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断开)时处于第一位置,那么当按压导气组件20时,导气组件20施加按压组件40一按压力N1,此时按压组件40在上述按压力N1的作用下会促使导气组件20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参阅图3,此时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连通),而后再次按压导气组件20时,按压组件40会促使导气组件20从第二位置切换为第一位置,如此重复。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压组件40包括弹性件41及转动件42,转动件42靠近导气组件20设置,弹性件41抵接设于转动件42与收容腔11的底壁之间,转动件42可沿收容腔11的周向转动。
参阅图1,进一步,转动件42靠近导气组件20的周缘设置有凸台421,凸台421面向导气组件20的表面形成相对于收容腔11的径向及轴向均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面422。传递件27面向转动件42的一端具有用于按压第一倾斜面422的按压部24,传递件27通过按压部24按压转动件42的第一倾斜面422以促使转动件42沿收容腔11的周向转动。
当按压部24施加于第一倾斜面422沿收容腔11的轴向上的按压力N1时,该按压力N1被分解于平行于第一倾斜面422的平行分力N3以及促使转动件42沿收容腔11的周向转动的转动分力N2(参阅图4),转动件42在该转动分力N2的作用下沿收容腔11的周向转动(可逆时针转动,也可顺时针转动)。
参阅图5,更进一步,收容腔11的侧壁开设有卡槽50,卡槽50远离收容腔11的底壁的一端形成第一限位部60,收容腔1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部70,第一限位部60与第二限位部70沿收容腔11的轴向错位设置,且第二限位部70相对于第一限位部60靠近收容腔11的底壁设置。
上述凸台421可在卡槽50内滑动,并限位于第一限位部60或第二限位部70,当凸台421限位于第一限位部60时,导气组件20处于第一位置,当凸台421限位于第二限位部70时,导气组件20处于第二位置。
工作原理如下:
传递件27在初始状态(导气口22与进气口12断开)时处于第一位置,也即为凸台421此时限位于第一限位部60。
当按压导气件26时,传递件27的按压部24施加按压力N1于转动件42的第一倾斜面422(参阅图5),转动件42的凸台421在卡槽50内向下滑动并按压弹性件41使其收缩,在到达卡槽50的底部时转动件42在转动分力N2的作用下沿收容腔11的周向转动后其凸台421限位于第二限位部70(参阅图6),此时导气组件20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当再次按压导气件26时,转动件42的凸台421向下运动脱离第二限位部70的限制,且在脱离第二限位部70限位的终端位置时转动件42在转动分力N2的作用下沿收容腔11的周向再次向相同的方向转动,转动后其凸台421从卡槽50的底部进入卡槽50,且在弹性件41的回复力作用下凸台421顺着卡槽50向上滑动后限位于第一限位部60,此时导气组件20从第二位置切换为第一位置。当再次按压导气组件20时,凸台421又重复上述动作从第一限位部60限位于第二限位部70,导气组件20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依次循环。
参阅图6,具体地,按压部24面向转动件42的表面形成第二倾斜面241,第二倾斜面241与第一倾斜面422相互抵接配合且倾斜程度相同。如此,便于按压部24按压第一倾斜面422,且便于导向转动件42的转动。更具体地,按压部24为三角结构,第二倾斜面241形成于三角结构的其中一个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卡槽50包括至少两个,如此第一限位部60也包括至少两个,同时第二限位部70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限位部60与至少第二限位部70沿收容腔11的周向交错设置。
相应地,凸台421包括至少两个且与卡槽50的数量相等,相邻凸台421之间间隔设置,且每个凸台421面向导气组件20的表面形成第一倾斜面422。
在一个实施例中,收容腔1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导向面80,导向面80设置于卡槽50与第二限位部70之间,导向面80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倾斜面422相同,以便于凸台421从卡槽50滑向卡槽5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气组件20具有滑动部25,滑动部25设置于传递件27的周缘,滑动部25沿收容腔11的轴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卡槽50内。如此,可以避免传递件27沿收容腔11的周向转动,导致其按压部24按压不到第一倾斜面422的情况发生;且当导气组件24具有滑动部25时,凸台421通过滑动部25限位于第一限位部70。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41为弹簧。底座13上设置有套设柱131,弹簧抵接于收容腔11的底壁的一端套设于套设柱131外后与收容腔11的底壁抵接。更具体地,转动件42面向弹簧的一端具有容置腔,弹簧部分容置于该容置腔内。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燃气灶具所包括的炉头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炉头(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开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收容腔(11),所述外壳(1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11)连通的进气口(12);
导气组件(2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11)内并通过所述开口与分火器连通,所述导气组件(20)内具有气腔(21),所述导气组件(2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气腔(21)均连通的导气口(22)及连通于所述分火器的出气口(23);
其中,所述导气组件(20)可在所述收容腔(11)内运动以使所述导气口(22)与所述进气口(12)连通或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组件(20)可沿所述收容腔(11)的纵向处于不同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远离所述分火器设置;
在所述导气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其中一者时所述导气口(22)与所述进气口(12)连通,在所述导气组件(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其中另一者时所述导气口(22)与所述进气口(12)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100)还包括按压组件(40),所述按压组件(40)设置于所述导气组件(20)与所述收容腔(11)的底壁之间,所述按压组件(40)在受到所述导气组件(20)的按压力(N1)时可使所述导气组件(20)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40)包括转动件(42)及弹性件(41),所述转动件(42)可沿所述收容腔(11)的周向转动且相对于所述弹性件(41)靠近所述导气组件(20)设置,所述弹性件(41)抵接设于所述转动件(42)与所述收容腔(11)的底壁之间;
所述收容腔(11)的侧壁开设有卡槽(50),所述卡槽(50)远离所述收容腔(11)的底壁的一端形成第一限位部(60),所述收容腔(1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部(70),所述第一限位部(6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70)沿所述收容腔(11)的纵向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二限位部(70)相对于第一限位部(60)靠近所述收容腔(11)的底壁设置;
所述转动件(42)的周缘设置有可滑动设于所述卡槽(50)内的凸台(421),所述凸台(421)可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60)或所述第二限位部(70),且所述凸台(421)面向所述导气组件(20)的表面形成相对于所述收容腔(11)的纵向及横向均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面(422);
其中,所述导气组件(20)面向所述转动件(4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按压所述第一倾斜面(422)的按压部(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组件(20)具有滑动部(25),所述滑动部(25)沿所述收容腔(11)的纵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卡槽(50)内,所述凸台(421)可抵接限位于所述滑动部(2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24)面向所述转动件(42)的表面形成第二倾斜面(241),所述第二倾斜面(241)与所述第一倾斜面(422)相抵接配合且倾斜角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1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转动件(42)的凸台(421)的导向面(80),所述导向面(80)设置于所述卡槽(5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70)之间,且所述导向面(80)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倾斜面(422)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炉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组件(20)还包括分体设置的导气件(26)及传递件(27),所述传递件(27)设置于所述导气件(26)与所述按压组件(40)之间,所述导气件(26)与所述传递件(27)之间界定形成所述气腔(21),所述导气口(22)形成于所述导气件(26)和/或所述传递件(27)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炉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件(26)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61),所述炉头(100)还包括限位销(90),所述限位销(90)穿设于所述外壳(10)并突伸于所述限位槽(261)内以限制所述导气件(26)沿所述收容腔(11)的纵向的位置。
10.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火器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炉头(100),所述炉头(100)的出气口(23)与所述分火器连通。
CN201920419737.5U 2019-03-29 2019-03-29 炉头及设有其的燃气灶具 Active CN210179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9737.5U CN210179619U (zh) 2019-03-29 2019-03-29 炉头及设有其的燃气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9737.5U CN210179619U (zh) 2019-03-29 2019-03-29 炉头及设有其的燃气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9619U true CN210179619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9737.5U Active CN210179619U (zh) 2019-03-29 2019-03-29 炉头及设有其的燃气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9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6215B2 (en) Diffusion cap burner for gas cooking appliance
KR100896881B1 (ko) 플러그 밸브 조립체
KR20170127019A (ko) 보텀 컵 커버 및 버너 및 가스기기
AU2013221125B2 (en) Dual venturi for combustor
EP3433696B1 (en) Gas knob skirt retainer
AU2013221124B2 (en) Dual venturi for combustion apparatus
CN212318857U (zh) 阀芯、旋塞阀和燃气具
MXPA04007182A (es) Dispositivo universal integrado para controlar anillos de quemador de gas de una superficie de coccion que incluye grifo de gas y un elemento catenario.
CN210179619U (zh) 炉头及设有其的燃气灶具
KR20100030893A (ko) 원터치 자동점화장치를 구비한 업소용 가스렌지
KR100691563B1 (ko) 음식점용 가스렌지
US9958157B2 (en) Burner having fuel control part
CN109973995B (zh) 预混燃烧器和预混燃气灶
TWM578770U (zh) Gas burner with combustion angle adjustment function (1)
US3200807A (en) Gas supply arrangement for range
CN212318947U (zh) 阻尼开关、旋塞阀和燃气具
KR200473068Y1 (ko) 업소용 렌지에 설치되는 가스밸브장치
KR101118262B1 (ko) 가스레인지용 믹싱밸브
EP3473928A1 (en) Radial flame plate and gas burner using same
CN218347958U (zh) 燃气灶以及用于燃气灶的旋塞阀组件
CN114562582A (zh) 一种控制阀组件及其烹饪电器
US20180347728A1 (en) Gas Valve with Two Nozzles
CN209147138U (zh) 一种燃气打火杆和燃气打火装置
KR101601029B1 (ko) 공기 및 가스 연료 혼합기
CN217463312U (zh) 燃气旋塞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