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8803U - 制动钳导向结构及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制动钳导向结构及制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8803U
CN210178803U CN201920912021.9U CN201920912021U CN210178803U CN 210178803 U CN210178803 U CN 210178803U CN 201920912021 U CN201920912021 U CN 201920912021U CN 210178803 U CN210178803 U CN 210178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ub
brake caliper
brake
guid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20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ijian Liu
刘慧建
Bin Cao
曹斌
Yongkui Feng
冯永奎
Tinghai You
游廷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120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8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8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8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及制动器,制动钳导向结构(2)安装在制动钳(1)上,包括:本体(21)、轴承(22)、弹性缓冲器件(23)和卡簧(24),制动钳(1)上开设有导向孔(11),导向孔(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孔(111)、第二子孔(112)、第三子孔(113)和第四子孔(114);弹性缓冲器件(23)卡设在第二子孔(112)内,轴承(2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三子孔(113)内,卡簧(24)卡设在第四子孔(114)内;本体(21)为杆体,本体(21)依次穿过卡簧(24)、轴承(22)和弹性缓冲器件(23)。该制动钳导向结构(2)可以降低其自身的滑动阻力。

Description

制动钳导向结构及制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及制动器。
背景技术
制动钳,是用于夹住刹车盘,从而增大摩擦力,达到减速效果的汽车部件。制动钳导向结构安装在制动钳的导向孔内,可以在导向孔内运动,起到制动缓冲和降噪的作用。
目前的制动钳导向结构为导向销,导向销的头部嵌有橡胶衬套,橡胶衬套的头部与导向销的头部间设有铜止环,铜止环与导向销相嵌接。
然而,目前的制动钳导向结构虽然利用铜止环,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但同时,由于铜止环的设置,导向结构与制动钳之间的滑动阻力也相对较大,进而使得制动钳的拖滞力偏大,增加了车辆的油耗。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及制动器,通过将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以降低制动钳导向结构的滑动阻力。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安装在制动钳上,所述制动钳导向结构包括:本体、轴承、弹性缓冲器件和卡簧,其中,
所述制动钳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孔、第二子孔、第三子孔和第四子孔,所述第二子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子孔的孔径,所述第三子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子孔的孔径,所述第四子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子孔的孔径;
所述弹性缓冲器件卡设在所述第二子孔内,所述轴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子孔内,所述卡簧卡设在所述第四子孔内,且所述轴承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弹性缓冲器件上,另一端与所述卡簧相接触;
所述本体为杆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卡簧、所述轴承和所述弹性缓冲器件,并位于所述第一子孔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本体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为杆体;
所述第二部为帽体,且位于所述导向孔的外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轴承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多个滚动体;
所述第二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且所述第二筒体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两端对应相连;
所述第一筒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筒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一个所述滚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本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筒体的筒腔,每个所述滚动体与所述本体相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第一通孔环绕开设在所述第一筒体上,且位于同一环上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孔距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轴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子孔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制动钳导向结构还包括:防尘罩;
所述防尘罩固定在所述制动钳上;
所述本体穿过所述防尘罩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
所述导向孔还包括与所述第四子孔连通的第五子孔;
所述防尘罩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五子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导向孔的外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弹性缓冲器件为弹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钳导向结构、制动钳、制动盘、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其中,
所述制动钳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制动钳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导向孔内;
所述制动钳设置在所述制动盘上,所述制动钳上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制动盘的一侧,且与所述制动盘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摩擦片;所述制动钳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位于所述制动盘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在制动钳上开设导向孔,其中导向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孔、第二子孔、第三子孔和第四子孔,第二子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子孔的孔径,第三子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子孔的孔径,第四子孔的孔径大于第三子孔的孔径,使得弹性缓冲器件可以被限定在第二子孔内,轴承可以被可移动地限定在第三子孔内,卡簧可以被限定在第四子孔内;由于本体为杆体,本体的一端可依次穿过卡簧、轴承和弹性缓冲器件,并位于第一子孔中;本体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在导向孔内移动,使得弹性缓冲器件被压缩或者恢复。由于轴承的设置,使得导向结构与导向孔的内壁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可以降低其自身的滑动阻力,进而降低制动钳的拖滞力,降低车辆的油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中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中轴承杠杆原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在组装时的第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在组装时的第二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在组装时的第三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在组装时的第四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制动钳,
11-导向孔,111-第一子孔,112-第二子孔,113-第三子孔,114-第四子孔,115-第五子孔,
12-活塞,
2-制动钳导向结构,
21-本体,211-第一部,212-第二部,
22-轴承,221-第一筒体,2211-第一通孔,222-第二筒体,2221-第二通孔,223-滚动体,
23-弹性缓冲器件,
24-卡簧,
25-防尘罩,
3-制动盘,
4-第一摩擦片,
5-第二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汽车领域中,制动钳存在于盘式制动器上。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制动盘随着车轮转动,制动钳是固定不动的;当汽车刹车时,制动钳夹住制动盘完成制动作用。而制动钳导向结构安装在制动钳的导向孔内,可以在导向孔内运动,起到制动缓冲和降噪的作用。
由于目前的制动钳导向结构存在滑动阻力相对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及制动器,通过将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以实现降低其自身的滑动阻力的目的。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2,安装在制动钳1上,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制动钳导向结构2包括:本体21、轴承22、弹性缓冲器件23和卡簧24。
其中,制动钳1上开设有导向孔11,导向孔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孔111、第二子孔112、第三子孔113和第四子孔114,第二子孔112的孔径大于第一子孔111的孔径,第三子孔113的孔径大于第二子孔112的孔径,第四子孔114的孔径大于第三子孔113的孔径,以便于与制动钳导向结构2中的各个部件相互配合。
弹性缓冲器件23卡设在第二子孔112内,如图1所示,使得弹性缓冲器件23被限定在第二子孔112中,而不能进入到第一子孔111中,但是由于第三子孔113的孔径大于第二子孔112的孔径,因而可以有部分弹性缓冲器件23位于第三子孔113内;轴承2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三子孔113内,使得轴承22被限定在第三子孔113中;卡簧24卡设在第四子孔114内,使得卡簧24被限定在第四子孔114内;且轴承22的一端抵靠在弹性缓冲器件23上,另一端与卡簧24相接触,使得卡簧24可以实现对轴承22的限定,防止轴承22脱离出第三子孔113。
本体21为杆体,如图1或图2所示,本体21的一端依次穿过卡簧24、轴承22和弹性缓冲器件23,并位于第一子孔111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钳导向结构的工作原理为:
当汽车制动促动时,本体21随着制动钳1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本体21与轴承22之间相对滚动,如图4所示,由受力分析可知,当本体21运动时,轴承22会随着本体21一起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且移动距离为本体21移动距离的一半,也就是说,当本体21的移动距离为a时,轴承22的移动距离为0.5a,使得弹性缓冲器件23被压缩,轴承22的另一端与卡簧24脱离解除;
当汽车制动促动解除时,在弹性缓冲器件23的弹性作用下,轴承22带动本体21一起回到初始位置,也就是说,此时的轴承22的另一端再次与卡簧24相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若本体21的最大需求移动量为b,则图中B设计值应为0.5b。当制动器内的摩擦片磨损,本体21的移动量超过最大需求移动量b时,本体21可以与轴承22之前发生滑动,实现自调。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钳导向结构2,由于轴承22的设置,使得制动钳导向结构2与导向孔11的内壁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可以降低其自身的滑动阻力,进而降低制动钳1的拖滞力,降低车辆的油耗。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钳导向结构2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对于本体21而言,在结构设置上,可选的,本体21包括相连的第一部211和第二部212。
其中,第一部211为杆体,如图2所示;
第二部212为帽体,且位于导向孔11的外部,使得部分本体21可以置于导向孔11的外部。
对于轴承22而言,可选的,轴承22包括第一筒体221、第二筒体222和多个滚动体223,如图3所示。
其中,第二筒体222位于第一筒体221内,且第二筒体222的两端与第一筒体221的两端对应相连。
第一筒体22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211,第二筒体222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211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2221,一个滚动体223可转动地设置在一个第一通孔2211和与其对应的第二通孔2221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滚动体223为球体,且第一通孔2211和第二通孔2221的孔径均小于滚动体223的最大球径,使得滚动体223可以被限定在第一通孔2211和第二通孔2221之间,而不脱离第一通孔2211或第二通孔2221。
进一步地,本体21的一端穿过第二筒体222的筒腔,每个滚动体223可以通过其第二通孔2221与本体21相接触,还可以通过第一通孔2211与导向孔11的内壁相接触,使得本体21与导向孔11的内壁之间可以实现滚动摩擦。
同时,多个第一通孔2211环绕开设在第一筒体221上,且位于同一环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一通孔2211之间的孔距相同,使得轴承22与本体21之间受力均匀。
为了实现轴承2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三子孔113内,在结构设置上,轴承22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三子孔113的长度,也就是说,第一筒体221和第二筒体222的长度小于第三子孔113的长度。
对于弹性缓冲器件23而言,弹性缓冲器件23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其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中空的弹性塑胶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缓冲器件23优选为弹簧。
对于卡簧24而言,卡簧24起到了阻止轴承22脱离第三子孔113的作用,实现了对轴承22的限位。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钳导向结构2还包括:防尘罩25,如图1或图2所示。
其中,防尘罩25固定在制动钳1上;本体21穿过防尘罩25的内部,利用防尘罩25实现对本体21的防尘作用。
为了实现将防尘罩25固定在制动钳1上,导向孔11还包括与第四子孔114连通的第五子孔115;防尘罩25的一端卡设在第五子孔115内,另一端位于导向孔11的外部,如图1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实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钳导向结构2的组装:
步骤一:将弹性缓冲器件23放入到导向孔11中,使得弹性缓冲器件23位于第二子孔112和部分第三子孔113中,如图5所示;
步骤二:将轴承22放入到导向孔11中,使得轴承22位于第三子孔113中,如图6所示;
步骤三:下压轴承22,将卡簧24卡入到第四子孔114内,此时,轴承22的一端抵靠在弹性缓冲器件23上,另一端与卡簧24相接触,如图7所示;
步骤四:将防尘罩25卡入到第五子孔115中,如图8所示;
步骤五:装入本体21,将本体21的一端依次穿过防尘罩25、卡簧24、轴承22和弹性缓冲器件23,并位于第一子孔111中,如图1所示,完成组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制动钳导向结构2、制动钳1、制动盘3、第一摩擦片4和第二摩擦片5,如图9制动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所示。
其中,制动钳1上开设有导向孔11,制动钳导向结构2设置在导向孔11内;
制动钳1设置在制动盘3上,制动钳1上设置有活塞12,活塞12位于制动盘3的一侧,且与制动盘3之间设置有第一摩擦片4;制动钳1上还设置有第二摩擦片5,第二摩擦片5位于制动盘3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为:
当汽车制动促动时,液压从制动钳1的进油口进入制动钳1,在液压的作用下,活塞12推动第一摩擦片4向制动盘3方向移动;在液压的作用下,制动钳1以本体21为导向相对活塞12反向运动,拉动第二摩擦片5向制动盘3方向移动,活塞12与制动钳1的相向运动最终使第二摩擦片5夹紧制动盘3。
当汽车促动解除时,制动钳1内液压释放,在弹性缓冲器件23的回位作用下,制动钳1以本体21为导向与活塞12相对运动,最终释放第二摩擦片5脱离制动盘3。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动钳导向结构,安装在制动钳(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钳导向结构(2)包括:本体(21)、轴承(22)、弹性缓冲器件(23)和卡簧(24),其中,
所述制动钳(1)上开设有导向孔(11),所述导向孔(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孔(111)、第二子孔(112)、第三子孔(113)和第四子孔(114),所述第二子孔(112)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子孔(111)的孔径,所述第三子孔(113)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子孔(112)的孔径,所述第四子孔(114)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子孔(113)的孔径;
所述弹性缓冲器件(23)卡设在所述第二子孔(112)内,所述轴承(2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子孔(113)内,所述卡簧(24)卡设在所述第四子孔(114)内,且所述轴承(22)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弹性缓冲器件(23)上,另一端与所述卡簧(24)相接触;
所述本体(21)为杆体,所述本体(21)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卡簧(24)、所述轴承(22)和所述弹性缓冲器件(23),并位于所述第一子孔(1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包括相连的第一部(211)和第二部(212);
所述第一部(211)为杆体;
所述第二部(212)为帽体,且位于所述导向孔(1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2)包括第一筒体(221)、第二筒体(222)和多个滚动体(223);
所述第二筒体(222)位于所述第一筒体(221)内,且所述第二筒体(222)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筒体(221)的两端对应相连;
所述第一筒体(22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211),所述第二筒体(22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211)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2221),一个所述滚动体(223)可转动地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通孔(2211)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22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钳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筒体(222)的筒腔,每个所述滚动体(223)与所述本体(21)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钳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通孔(2211)环绕开设在所述第一筒体(221)上,且位于同一环上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2211)之间的孔距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子孔(113)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钳导向结构(2)还包括:防尘罩(25);
所述防尘罩(25)固定在所述制动钳(1)上;
所述本体(21)穿过所述防尘罩(25)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钳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孔(11)还包括与所述第四子孔(114)连通的第五子孔(115);
所述防尘罩(25)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五子孔(115)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导向孔(11)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器件(23)为弹簧。
10.一种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钳导向结构(2)、制动钳(1)、制动盘(3)、第一摩擦片(4)和第二摩擦片(5),其中,
所述制动钳(1)上开设有所述导向孔(11),所述制动钳导向结构(2)设置在所述导向孔(11)内;
所述制动钳(1)设置在所述制动盘(3)上,所述制动钳(1)上设置有活塞(12),所述活塞(12)位于所述制动盘(3)的一侧,且与所述制动盘(3)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摩擦片(4);所述制动钳(1)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二摩擦片(5),所述第二摩擦片(5)位于所述制动盘(3)的另一侧。
CN201920912021.9U 2019-06-17 2019-06-17 制动钳导向结构及制动器 Active CN210178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2021.9U CN210178803U (zh) 2019-06-17 2019-06-17 制动钳导向结构及制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2021.9U CN210178803U (zh) 2019-06-17 2019-06-17 制动钳导向结构及制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8803U true CN210178803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7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2021.9U Active CN210178803U (zh) 2019-06-17 2019-06-17 制动钳导向结构及制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8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2684B2 (en) Caliper brake device for railway vehicle
US20140231189A1 (en) Electric caliper brake
CN102483112B (zh) 铁道车辆用气压式盘式制动装置
US20110284332A1 (en) Sleeve for disk brake caliper and disk brake fitted with such a sleeve
CN107269740A (zh) 一种使摩擦片主动回位的弹簧片装置
US8807297B2 (en) Mechanical disk brake caliper assembly
KR101922476B1 (ko) 주차기능을 갖는 전자식 캘리퍼 브레이크
CN210178803U (zh) 制动钳导向结构及制动器
JPH07280005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パッド戻し機構
KR102515672B1 (ko) 전동식 디스크 브레이크
KR20130052901A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용 패드 리턴 장치
KR20180059082A (ko) 모노블럭 캘리퍼 브레이크
JP4259440B2 (ja) 鉄道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06122314B (zh) 用于车辆的卡钳机构
KR20180017133A (ko) 상용차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KR100710480B1 (ko) 차량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KR100771038B1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219035393U (zh) 一种低拖滞固定制动钳总成
KR101405201B1 (ko) 차량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KR100771004B1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JP4206275B2 (ja) 鉄道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216691951U (zh) 低拖滞制动钳
CN210734116U (zh) 一种适用于商用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制动器
KR101316170B1 (ko) 차량의 디스크브레이크용 브레이크패드 커버심
KR101896501B1 (ko) 전자식 캘리퍼 브레이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