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4714U - 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4714U
CN210174714U CN201920698372.4U CN201920698372U CN210174714U CN 210174714 U CN210174714 U CN 210174714U CN 201920698372 U CN201920698372 U CN 201920698372U CN 210174714 U CN210174714 U CN 210174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ipe
speed reducing
transmiss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983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uozhong Wang
王国忠
Laiming Yu
俞来明
Jigang Yan
严纪刚
Jinming Shi
石金明
Jiangqiang Lu
陆江强
Feng Tian
田锋
Congcong Wang
王聪聪
Lingling Wang
王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engh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engh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engh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engh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983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4714U/zh
Priority to US16/600,481 priority patent/US11440512B2/en
Priority to JP2019235751A priority patent/JP2020186130A/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4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4714U/zh
Priority to EP20174660.9A priority patent/EP3738842B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9/0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 B60S9/02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 B60S9/04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mechanically
    • B60S9/06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mechanically of screw-and-nut type
    • B60S9/08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mechanically of screw-and-nut type the screw axis being substantially vert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5/00Clutches with wedging balls or rollers or with other wedgeable separate clutch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2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 F16H1/2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1/22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non-parallel a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025/2062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actuator
    • F16H2025/2084Perpendicular arrangement of drive motor to screw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包括主动支腿、从动支腿、传动件、减速电机、齿轮减速结构、第一、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齿轮减速结构传动连接传动件,传动件传动连接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主动支腿和从动支腿所涉及到的支腿结构包括配装管、升降管、着地件及丝杠副。配装管用以配装减速电机、齿轮减速结构和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丝杠副的丝杠与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的输出端连接以实现丝杠自身的回转,丝杠副的螺母连接升降管实现升降管相对配装管进行升降运动。着地件与升降管可拆式连接用以着地支撑。减速电机设有用于齿轮传动过载保护的超越离合器。双联举升装置能同步升降,其结构简单、稳定、易于操作,能实现机械式过载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升、起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拖挂式B型旅居车,除去悬挂等附件空载重量大都为4.5到6.5吨,载货能力大都为1.6到2.4吨,部分拖挂车型满载重量(除去悬挂)可达8.6吨左右。由此,对于辅助支撑的载荷能力的要求,相较于拖挂式A型旅居车而言要大很多。
为此,当车长达到10.5到13米时,拖挂车头距离车轮较远,就必须在车头位置配备左右两处支撑,以保证在旅居车上进行的日常生活、休闲活动中的车身平稳性。
而当皮卡牵引车驶离后,就需要支撑器给拖挂车提供车头一侧的支撑。现有的电动举升装置,多为剪式千斤顶结构,支撑稳定性差,易倾覆,对旅居车刹车系统要求高,多为外加手持式电动部件实现电动化举升,操作困难,不能实现同步举升,且举升高度不够。
且在过载后,无法实现机械式过载保护,即使采用常规的热保护、保险丝等时效过热来切断电机动力,也做不到实时、准确的保护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同步升降,具备结构简单稳定,易操作,且能实现机械式过载保护的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包括主动支腿、从动支腿、传动件、减速电机、齿轮减速结构、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所述减速电机、齿轮减速结构、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依次传动连接。所述齿轮减速结构的输出端还用以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而所述传动件则用以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所述主动支腿和从动支腿所涉及到的支腿结构则包括配装管、升降管、着地件及丝杠副。所述配装管用以配装所述减速电机、齿轮减速结构和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所述丝杠副的丝杠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的输出端连接以实现丝杠自身的回转,所述丝杠副的螺母用以连接所述升降管以实现所述升降管相对所述配装管进行升降运动。所述着地件与所述升降管可拆式连接用以着地支撑。所述减速电机设有用于齿轮传动过载保护的超越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利用主动支腿和从动支腿,可实现同步举升,且在超越离合器的作用下能实现机械式过载保护,实现实时、准确的保护工作。
在上述双联举升装置中,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所述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相互套合且以抽拉的方式实现传动件的长度调节。利用套合的管件,能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抽拉,以实现传动件的整体长度的调整,从而适配不同车型宽度。
在上述双联举升装置中,述所述减速电机包括电机及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的减速器,所述超越离合器配设于所述减速器中,超越离合器设置于电机的输出端,从源头对后续的减速结构进行机械式过载保护,进一步保障了实时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的芯轴、套接于芯轴上的离合结构和动力输出齿轮,所述离合结构包括动力输入齿轮、钢珠和压紧弹簧组件。所述压紧弹簧组件包括压紧弹簧和用以将压紧弹簧锁紧在芯轴上的固紧件。所述钢珠置于压紧弹簧和动力输入齿轮之间以在压紧弹簧作用下用以压接动力输入齿轮。
由此,机械式过载保护的超越离合器,整体零部件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要少得多,具备零部件少的特性,且整体结构布设紧凑、合理,加上压紧弹簧直接作用于钢珠,过载保护更加灵敏、可靠,且钢珠直接压接于动力输入齿轮,不仅使得结构更加简洁,而且同样在过载保护时更加灵敏、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弹簧和动力输入齿轮之间还设置套接于芯轴上的钢珠保持件,所述钢珠置于该钢珠保持件中,且钢珠两头分别伸出所述钢珠保持件,有利于固定钢珠,避免钢珠乱窜、无序运行,进一步保障了过载保护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紧件配设为与芯轴螺纹旋合的螺母套,该螺母套的外周部配设限位台阶以限位固定所述压紧弹簧的固紧端,螺母套通过螺纹与芯轴旋合,锁紧可靠,不易松动,且限位台阶可实现对压紧弹簧固紧端的可靠、牢固限位紧固,通过螺母套的旋进,能使得压紧弹簧能被可靠地锁紧在芯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弹簧优选固紧端外径小于压紧端外径的中空锥状体结构,该结构的压紧弹簧具备良好的压紧势能,进一步保障了压紧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入齿轮端部配设与钢珠伸出钢珠保持件的部分相匹配的内凹座槽以适配所述钢珠。进一步保障了过载保护及正常工作的可靠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入齿轮端部还配设与内凹座槽相连通的多个弧状滑槽,多个弧形滑槽以芯轴为中心形成环状阵列排布,使得在过载保护后钢珠能沿着弧状滑槽运行,以便在正常工作时又能顺畅进入与弧状滑槽连通的内凹座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入齿轮的端部配设凹腔,所述凹腔的边部接近所述动力输入齿轮的外边缘部,凹腔的设置,为钢珠、钢珠保持件及压紧弹簧的配装提供了有效的配装空间,有效减少了整个离合结构的轴向长度,使得运用有该离合结构的离合器的轴向长度更加缩短化,体现了结构优化、简洁、紧凑的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入齿轮轴向限位套合在芯轴上,也即是动力输入齿轮的轴向是被限制的,而周向则未被限制,在过载保护时,相对芯轴则可自由转动,在正常工作下,才带动芯轴同步转动而传递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减速结构包括安装在配装管上的配装箱、转动穿装于配装箱上且与减速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套装于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整体结构简洁、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包括穿装于所述配装管上且供所述第二齿轮安装的第二传动轴、安装在第二传动轴一端的第一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伸出所述第二齿轮的另一端用以安装所述传动件,所述第二伞齿轮安装于相应丝杠的顶部以带动所述丝杠实现回转。利用伞齿轮换向,使得丝杠能实现自身的回转,具备结构紧凑、布设合理的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包括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的第三传动轴、安装在第三传动轴上的第三伞齿轮、与第三伞齿轮啮合传动的第四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安装于相应丝杠的顶部以带动所述丝杠实现回转。同样利用伞齿轮进行换向,实现丝杠的自身回转,具备结构紧凑、布设合理的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着地件、升降管和配装管均为中空管件且依次内外套合,可实现整体收缩和拉伸,且拉伸便捷,还具备优良的拉伸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装管中设置安装座以供相应丝杠转动穿装,安装座是设置在配装管上的,丝杠又穿装于安装座,相当于丝杠是穿装于配装管,以实现对第二伞齿轮、第四伞齿轮及相应丝杠的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着地件和升降管通过定位拉销和配设在各自上的销孔实现可拆式连接。通过定位拉销的拉拔便可实现拆装,方便、快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露端可拆式配装有手摇柄,通过手摇柄的设置,也可以实现同步举升,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双联举升装置的电动和手动的集合优选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着地件底端设有径向外扩的支撑底座,所述着地件与支撑底座为可拆式连接。支撑底座径向外扩,接地面积大,支撑更加可靠,且可实现便捷的拆装,以适需求而选择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更详细地并且通过非限制性的示例方式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透彻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各个附图所示的特征和结构并不一定代表相应的部件和元件的实际形状和尺寸,而是仅仅是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收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顶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的主动支腿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的从动支腿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的超越离合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未显示所述动力输出齿轮)。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的超越离合器的动力输入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的超越离合器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动支腿,2从动支腿,3传动件,4减速电机,5齿轮减速结构,6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7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8配装管,9升降管,10着地件,11丝杠副, 12丝杠,13螺母,14第一管件,15第二管件,16电机,17减速器,18配装箱、19第一传动轴,20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第二传动轴,23第一伞齿轮,24第二伞齿轮,25 第三传动轴,26第三伞齿轮,27第四伞齿轮,28安装座,29销孔,30定位拉销,31手摇柄,32支撑底座,33连接板体。
101芯轴,102动力输出齿轮,103动力输入齿轮,104钢珠,105压紧弹簧,106固紧件,107钢珠保持件,108内凹座槽,109弧状滑槽,110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的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应当理解,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未按比例绘制。还应当理解,相同的附图标记贯穿附图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或精神可以对所描述的各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变型,得到形式不同的其它实施例,显然,这些实施例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参考的附图是为了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需要,附图所体现的每个部件的形状、尺寸以及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仅仅用于示意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包括主动支腿1、从动支腿2、传动件3、减速电机4、齿轮减速结构5、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6和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7。
其中所述减速电机4、齿轮减速结构5、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6依次传动连接。
所述齿轮减速结构5的输出端还用以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3,而所述传动件3则用以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7。
所述减速电机4包括电机16及与电机16输出端传动连接的减速器17。
所述主动支腿1和从动支腿2所涉及到的支腿结构则包括配装管8、升降管9、着地件 10及丝杠副11。
所述配装管8用以配装所述减速电机4、齿轮减速结构5和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6。
所述丝杠副11的丝杠12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6的输出端连接以实现丝杠12 自身的回转。所述丝杠副11的螺母13用以连接所述升降管9以实现所述升降管9相对所述配装管8进行升降运动。
所述着地件10与所述升降管9可拆式连接用以着地支撑。
所述减速电机4的减速器17中设有用于齿轮传动过载保护的超越离合器。
所述齿轮减速结构5包括安装在配装管8上的配装箱18、转动穿装于配装箱18上且与减速电机4的减速器1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19、套装于第一传动轴19上的第一齿轮20、与第一齿轮20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装箱18、第一传动轴19呈竖立设置,由此,使得整个齿轮减速结构5呈竖立设置。
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6包括穿装于所述配装管8上且供所述第二齿轮21安装的第二传动轴22、安装在第二传动轴22一端的第一伞齿轮23、与第一伞齿轮23啮合传动的第二伞齿轮24,所述第二传动轴22伸出所述第二齿轮21的另一端用以安装所述传动件3,所述第二伞齿轮24安装于相应丝杠12的顶部以带动所述丝杠12实现回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轴22呈水平状态设置,第一伞齿轮23呈竖立设置,而第二伞齿轮24呈水平状态设置,由此供第二伞齿轮24配装的丝杠12则呈竖立状态设置,以实现自身的回转,从而带动与其螺纹旋配合的螺母13以实现上下方向的直线运动。
所述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7包括与所述传动件3连接的第三传动轴25、安装在第三传动轴25上的第三伞齿轮26、与第三伞齿轮26啮合传动的第四伞齿轮27,所述第四伞齿轮27安装于相应丝杠12的顶部以带动所述丝杠12实现回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6和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7呈左右对称设置,主动支腿1和从动支腿2也呈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传动件3包括第一管件14和第二管件15,所述第一管件14和第二管件15相互套合且以抽拉的方式实现传动件3的长度调节。也就是说,两管件的套合端采用内外套合的方式后,可便捷的实现相对抽拉,以改变传动件3的长度,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双联举升装置能适应多类型宽度的车型,提升了双联举升装置的通用性能。且在本实施例中,两管件套合后,其中一根管件基本大部分套合在另一管件内,也就是说套合长度长,加上不同车型的宽度相差不是很大,所以,即使两管件的套合处未设置限位结构,因抽拉出的长度不是很长,所以两管件不会被完全抽拉而分离。
所述着地件10、升降管9和配装管8均为中空管件且依次内外套合,全部为管件,第一套合便捷,第二,随着丝杠12的回转,可使得升降管9顺畅实现升降运动。
所述配装管8中设置安装座28以供相应丝杠12转动穿装,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座28被固定连接在配装管8的内壁上,由此,通过丝杠12穿装于所述安装座28中后,也就是相当于对所述丝杠12及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6实现了支撑,保障了丝杠12与第二伞齿轮24之间的传动连接。
所述着地件10和升降管9通过定位拉销30和配设在各自上的销孔29实现可拆式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轴19的外露端可拆式配装有手摇柄31。
所述着地件10底端设有径向外扩的支撑底座32,所述着地件10与支撑底座32为可拆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式连接的方式也优选采用销孔和定位拉销的结构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双联举升装置,其主动支腿1、从动支腿2通过设置在最外层的配装管8 上连接板体33而连接到车体上,从而实现整个双联举升装置连接到车体上。
在实际使用时,优选采用12伏电机16提供动力,经减速器17(包括减速箱体和设置在其内的各个减速齿轮)、齿轮减速结构5减速,传动给主动支腿1,支腿内部第二传动轴22将旋转运动经传动件3传动到从动支腿2,实现同步转动。各支腿内部经各自换向齿轮减速结构(即伞齿副)改变转动方向,最终传动给相应丝杆,丝杆副将旋转运动转变为升降管9等组件的升降运动,从而实现双联举升装置的同步升降运动。在旅居车不能提供电力时,可经由手摇柄31来手动操作实现装置的升降运动。
在图5~7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与电机16输出端传动连接的芯轴101、套接于芯轴101上的离合结构和动力输出齿轮102,所述离合结构包括动力输入齿轮103、钢珠104和压紧弹簧组件。
所述压紧弹簧组件包括压紧弹簧105和用以将压紧弹簧105锁紧在芯轴101上的固紧件106。
所述钢珠104置于压紧弹簧105和动力输入齿轮103之间以在压紧弹簧105作用下用以压接动力输入齿轮103。
所述压紧弹簧105和动力输入齿轮103之间还设置套接于芯轴101上的钢珠保持件107,所述钢珠104置于该钢珠保持件107中,且钢珠104两头分别伸出所述钢珠保持件 107。
所述固紧件106配设为与芯轴101螺纹旋合的螺母套,该螺母套的外周部配设限位台阶以限位固定所述压紧弹簧105的固紧端。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3用以承接所述电机16输出端的传动,也即是动力输入齿轮103用以配装在电机16的输出端,从而传递电机16输出端的转动。而所述动力输出齿轮102则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用以带动减速器17的其他减速齿轮传动。
所述压紧弹簧105为固紧端外径小于压紧端外径的中空锥状体结构。
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3端部配设与钢珠104伸出钢珠保持件107的部分相匹配的内凹座槽108以适配所述钢珠104。
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3端部还配设与内凹座槽108相连通的多个弧状滑槽109,多个弧状滑槽109以芯轴101为中心形成环状阵列排布。在本实施例中,所示内凹座槽108优选配设6个,所述弧状滑槽109优选配设6个,其中多个可以理解为2个或者2个以上。
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3的端部配设凹腔110,所述凹腔110的边部接近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3的外边缘部。
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3轴向限位套合在芯轴101上。
下面对如何实现机械过载保护进行详细描述。
正常传动时,动力输入齿轮与芯轴相当于固定连接。
正常传动时,压紧弹簧通过固紧件旋紧的预压压力,压住了所有钢珠,使得钢珠可以在钢珠定位件的反作用力下,把推力作用在了动力输入齿轮的内凹座槽上,进而让动力输入齿轮和芯轴实现同步转动,即此时两者相当于固定连接,可以把转动传递下去,即可以传递能量。
过载后,跟动力输出齿轮传动的轮体(未显示),这时就需要非常大的转矩才能最终顶起过大的负载,但转矩过大后,钢球需要更大的压紧弹簧压紧力,而压紧弹簧的压紧力是一开始就调好的,已经无法提供过载预压力,压紧弹簧此时会发生弹性变形,被顶起来,没有了压紧弹簧原先固定位置的压紧状态后,钢珠就逃出了动力输入齿轮的内凹座槽,进入弧状滑槽,此时钢珠对动力输入齿轮里面的内凹座槽的推力也消失了,动力输入齿轮不再和芯轴时固定连接状态,而是在芯轴上自由转动了,导致转动无法传递下去,即无法传递能量。
当动力输入齿轮滑过本实施例中的六分之一圈(根据内凹座槽数量而定,在本实施例中,内凹座槽为六个,弧状滑槽为六个)以后,钢珠又会落入下一个内凹座槽中,如果此时过载状态消除,压紧弹簧的预压力将会是足够的,钢珠将不会逃出内凹座槽,使得动力输入齿轮又与芯轴相对固定套接,可以把转动传递下去。
由此,实现机械过载保护,且实效性、灵敏度都非常高,非常精准,可以得到有效过载保护。

Claims (19)

1.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支腿(1)、从动支腿(2)、传动件(3)、减速电机(4)、齿轮减速结构(5)、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6)、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7);
所述减速电机(4)、齿轮减速结构(5)、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6)依次传动连接;
所述齿轮减速结构(5)的输出端还用以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件(3),而所述传动件(3)则用以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7);
所述主动支腿(1)和从动支腿(2)所涉及到的支腿结构则包括配装管(8)、升降管(9)、着地件(10)及丝杠副(11);
所述配装管(8)用以配装所述减速电机(4)、齿轮减速结构(5)和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6);
所述丝杠副(11)的丝杠(12)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6)的输出端连接以实现丝杠(12)自身的回转,所述丝杠副(11)的螺母(13)用以连接所述升降管(9)以实现所述升降管(9)相对所述配装管(8)进行升降运动;
所述着地件(10)与所述升降管(9)可拆式连接用以着地支撑;
所述减速电机(4)设有用于齿轮传动过载保护的超越离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3)包括第一管件(14)和第二管件(15),所述第一管件(14)和第二管件(15)相互套合且以抽拉的方式实现传动件(3)的长度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4)包括电机(16)及与电机(16)输出端传动连接的减速器(17),所述超越离合器配设于所述减速器(17)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与电机(16)输出端传动连接的芯轴(101)、套接于芯轴(101)上的离合结构和动力输出齿轮(102),所述离合结构包括动力输入齿轮(103)、钢珠(104)和压紧弹簧组件;
所述压紧弹簧组件包括压紧弹簧(105)和用以将压紧弹簧(105)锁紧在芯轴(101)上的固紧件(106);
所述钢珠(104)置于压紧弹簧(105)和动力输入齿轮(103)之间以在压紧弹簧(105) 作用下用以压接动力输入齿轮(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弹簧(105)和动力输入齿轮(103)之间还设置套接于芯轴(101)上的钢珠保持件(107),所述钢珠(104)置于该钢珠保持件(107)中,且钢珠(104)两头分别伸出所述钢珠保持件(10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紧件(106)配设为与芯轴(101)螺纹旋合的螺母套,该螺母套的外周部配设限位台阶以限位固定所述压紧弹簧(105)的固紧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弹簧(105)为固紧端外径小于压紧端外径的中空锥状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3)端部配设与钢珠(104)伸出钢珠保持件(107)的部分相匹配的内凹座槽(108)以适配所述钢珠(1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3)端部还配设与内凹座槽(108)相连通的多个弧状滑槽(109),多个弧状滑槽(109)以芯轴(101)为中心形成环状阵列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3)的端部配设凹腔(110),所述凹腔(110)的边部接近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3)的外边缘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齿轮(103)轴向限位套合在芯轴(10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减速结构(5)包括安装在配装管(8)上的配装箱(18)、转动穿装于配装箱(18)上且与减速电机(4)输出端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19)、套装于第一传动轴(19)上的第一齿轮(20)、与第一齿轮(20)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2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减速结构(6)包括穿装于所述配装管(8)上且供所述第二齿轮(21)安装的第二传动轴(22)、安装在第二传动轴(22)一端的第一伞齿轮(23)、与第一伞齿轮(23)啮合传动的第二伞齿轮(24),所述第二传动轴(22)伸出所述第二齿轮(21)的另一端用以安装所述传动件(3),所述第二伞齿轮(24)安装于相应丝杠(12)的顶部以带动所述丝杠(12)实现回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减速结构(7)包括与所述传动件(3)连接的第三传动轴(25)、安装在第三传动轴(25)上的第三伞齿轮(26)、与第三伞齿轮(26)啮合传动的第四伞齿轮(27),所述第四伞齿轮(27)安装于相应丝杠(12)的顶部以带动所述丝杠(12)实现回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地件(10)、升降管(9)和配装管(8)均为中空管件且依次内外套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装管(8)中设置安装座(28)以供相应丝杠(12)转动穿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地件(10)和升降管(9)通过定位拉销(30)和配设在各自上的销孔(29)实现可拆式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9)的外露端可拆式配装有手摇柄(31)。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地件(10)底端设有径向外扩的支撑底座(32),所述着地件(10)与支撑底座(32)为可拆式连接。
CN201920698372.4U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 Active CN210174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8372.4U CN210174714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
US16/600,481 US11440512B2 (en) 2019-05-16 2019-10-12 Double-lifting device for towing type traveling vehicle
JP2019235751A JP2020186130A (ja) 2019-05-16 2019-12-26 トレーラー式rv用のダブルリフト装置
EP20174660.9A EP3738842B1 (en) 2019-05-16 2020-05-14 Double-lifting device for towing type traveling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8372.4U CN210174714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4714U true CN210174714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3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98372.4U Active CN210174714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40512B2 (zh)
EP (1) EP3738842B1 (zh)
JP (1) JP2020186130A (zh)
CN (1) CN2101747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5796A (zh) * 2023-07-21 2023-08-18 泰兴市康森爱特传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台传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39685B2 (en) * 2019-08-05 2021-06-22 Cmech (Guangzhou) Ltd. Transmission assembly, power unit and lifting cabin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47737B1 (fr) * 1989-05-30 1991-09-06 Fruehauf France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e bequille de semi-remorque
US6237953B1 (en) * 1999-04-02 2001-05-29 Dennis E. Farmer Automatic jack and wheel change system
US7240921B2 (en) * 2004-09-01 2007-07-10 Baxter Properties, L.L.C. Landing gear assembly for a trailer
US20080315570A1 (en) * 2007-06-19 2008-12-25 Baxter Properties, Llc Reduced Cost Master/Slave Trailer Landing Gear Apparatus
US20100213429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Frank Drake Jack assembly with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DE102012108451A1 (de) * 2012-09-11 2014-03-13 Bpw Bergische Achsen Kg Stützvorrichtung für ein Nutzfahrzeu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5796A (zh) * 2023-07-21 2023-08-18 泰兴市康森爱特传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台传动装置
CN116605796B (zh) * 2023-07-21 2023-10-10 泰兴市康森爱特传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台传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40512B2 (en) 2022-09-13
EP3738842B1 (en) 2022-01-26
US20200361426A1 (en) 2020-11-19
JP2020186130A (ja) 2020-11-19
EP3738842A1 (en) 2020-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74714U (zh) 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
CA2145606C (en) Landing gear for semitrailers
US9950562B2 (en) Wheel drive transmission unit
US9598057B2 (en) Dual-speed auto-shift landing gear
US8622425B2 (en) Height-adjustable support for semitrailers
US11338777B2 (en) Two speed trailer jack
CN102756613A (zh) 车轮安装组件
WO2017004457A1 (en) Trailer landing gear apparatus
US11479216B2 (en) Leveraged trailer lift
US11691857B2 (en) Two speed trailer jack
US11390502B2 (en) Two speed trailer jack
CN211398443U (zh) 重型车辆的电驱动总成
US20230078769A1 (en) Two speed trailer jack
CN212137458U (zh) 电动推杆
CN214256024U (zh) 一种传动效率高的快速释放推杆
CN220974149U (zh) 一种工程车辆新型驻车制动机构
CN210062788U (zh) 一种用于拖挂式旅居车的双联举升装置
WO2024107603A1 (en) Two speed trailer jack
CN2339428Y (zh) 内藏式双速支承装置
CN113708555A (zh) 电动推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