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4350U - 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4350U
CN210174350U CN201920937094.3U CN201920937094U CN210174350U CN 210174350 U CN210174350 U CN 210174350U CN 201920937094 U CN201920937094 U CN 201920937094U CN 210174350 U CN210174350 U CN 210174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ipe
heating device
clos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70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ngwei Wang
王成维
Feng Yang
杨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Zenith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Zenith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Zenith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Zenith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70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4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4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4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涉及层压机加热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层压机用加热设备容易产生积碳,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该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包括加热板以及内部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加热板为板状结构,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密闭的介质容纳腔,所述内部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介质容纳腔中,所述内部加热装置与所述介质容纳腔内壁的空隙中填充有导热油介质,在所述内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时,所述导热油介质能被密封在所述介质容纳腔内且所述内部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能通过所述导热油介质传递至所述加热板外表面。本实用新型用于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维修方便且节能的层压机用加热设备。

Description

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压机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层压机是指把多层物质压合在一起的机械设备,主要用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是把EVA、太阳能电池片、钢化玻璃、背膜(TPT、PET等材料)在高温真空的条件下压成具有一定刚性的整体;其工作时,将铺设好的太阳能组件置于高温密闭的腔体之中,采用加热板作为加热面,在真空的环境当中以大气压强作为外部施加的压力作用在组件上实现层压封装,加热设备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存在着两大主流技术:
一是传统的循环油加热设备,主要是采用循环泵将加热油炉中的导热油介质(通常采用320导热油)导入到加热板中,加热油炉中采用常规的不锈钢电热管对所述导热油介质进行加热,所述导热油介质在所述加热板中循环利用,所述导热油介质在所述加热油炉中始终与外界空气接触,如此长时间的加热很容易由于导热油介质的氧化导致电热管表面积碳严重而造成电热管烧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加热油炉本身的设计容量至少为65L,需要先把加热油炉中的导热油介质加热到设定温度才能循环到加热板中,在对所述加热油炉中的导热油介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部分的能源消耗;另外,设备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当中需要加装截止阀,工序较为复杂,截止阀长时间在高温工作过程中以及由于装配以及本身的质量极易造成漏油现象,导致维修和使用过程十分困难。
二是电热管加热方式,其为在加热板的厚度中心位置上加工出大量的具有一定精度要求的安装孔,采用单头加热形式的硬质不锈钢管材质的加热管作为主要的加热源,将大量的加热管插入到安装孔中,运用精密的配合公差使加热管的热量通过接触传导至加热板,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加热的均匀性,但是由于其加热管以及安装孔的数量庞大,大大增加的安装维修的难度以及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层压机用加热设备容易产生积碳,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包括加热板以及内部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板为板状结构,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密闭的介质容纳腔,所述内部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介质容纳腔中,所述内部加热装置与所述介质容纳腔内壁的空隙中填充有导热油介质,在所述内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时,所述导热油介质能被密封在所述介质容纳腔内且所述内部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能通过所述导热油介质传递至所述加热板外表面。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容纳腔包括至少两个加热管道和密封结构,所述加热管道为贯穿于所述加热板长度方向上的通孔,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加热管道两端的口部,每个所述加热管道内均安装有内部加热装置并填充有导热油介质,每个所述加热管道之间通过连通结构进行连通,任一所述加热管道中的导热油介质均可以通过所述连通结构流向其他所述加热管道内。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加热板上的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加热管道的轴线相互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连通管道和所述加热管道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加热板的上下平面平行。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结构至少设置在所述加热管道的2/1处以及靠近所述加热管道两端的1/8处。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部加热装置为柔性加热丝,所述柔性加热丝两端均各自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固定于所述加热管道的内部,在所述密封结构安装到位后,所述柔性加热丝处于拉直状态。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为内外丝转接头,所述柔性加热丝端部区域的外表面加工有与所述内外丝转接头内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加热管道的内表面加工有与所述内外丝转接头外螺纹相匹配的螺纹。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板上还设置有膨胀管道,所述膨胀管道与所述连通管道相连通,所述膨胀管道为贯穿设置于所述加热板长度方向上的孔且所述膨胀管道两端密封,所述膨胀管道侧壁面上设置有排气阀以及液位显示结构。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加热管道的直径相等,所述膨胀管道的直径不大于所述连通管道的直径,且所述膨胀管道的轴线相对于所述连通管道的轴线靠近所述加热板的上表面。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介质容纳腔,每个所述介质容纳腔之间相互独立。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介质容纳腔上设置有放油阀。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油介质为一苄基甲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包括加热板以及内部加热装置,所述加热板上存在密闭的介质容纳腔,所述内部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介质容纳腔中,所述导热油介质填充于所述介质容纳腔和所述内部加热装置之间的空隙中,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导热油介质与外界空气相隔绝,并且所述内部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导热油介质传递至所述加热板的外表面。由于导热油介质与外界空气相隔绝,可以有效避免所述导热油介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防止了所述内部加热装置表面形成积碳,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热油介质在使用过程中与外界空气隔绝,可以避免积碳的产生,提高设备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连通结构以及放油阀,维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密封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排气阀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液位显示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介质容纳腔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板;2、介质容纳腔;21、加热管道;22、密封结构;23、连通管道;24、膨胀管道;241、排气阀;242、液位显示结构;25、放油阀;3、内部加热装置;4、导热油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避免内部加热装置产生积碳,安全系数较高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包括加热板1以及内部加热装置3;其中,
加热板1为板状结构,加热板1上设置有密闭的介质容纳腔2,内部加热装置3安装在介质容纳腔2中,内部加热装置3与介质容纳腔2内壁的空隙中填充有导热油介质4,在内部加热装置3进行加热时,导热油介质4能被密封在介质容纳腔2内且内部加热装置3产生的热量能通过导热油介质4传递至加热板1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包括加热板1以及内部加热装置3,加热板1上存在密闭的介质容纳腔2,内部加热装置3设置在介质容纳腔2中,导热油介质4填充于介质容纳腔2和内部加热装置3之间的空隙中,在使用过程中,导热油介质4与外界空气相隔绝,并且内部加热装置3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油介质4传递至加热板1的外表面。由于导热油介质4与外界空气相隔绝,可以有效避免导热油介质4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防止了内部加热装置3表面形成积碳,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介质容纳腔2包括至少两个加热管道21和密封结构22,加热管道21为贯穿于加热板1长度方向上的通孔,密封结构22设置于加热管道21两端的口部,每个加热管道21内均安装有内部加热装置3并填充有导热油介质4,每个加热管道21之间通过连通结构进行连通,任一加热管道21中的导热油介质4均可以通过连通结构流向其他加热管道21内。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通结构为设置在加热板1上的连通管道23,连通管道23与加热管道21的轴线相互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内,连通管道23和加热管道2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加热板1的上下平面平行。
具体地,由于加热板1在使用状态下为平铺放置,其最大面积的一面水平放置;采用连通管道23将每个加热管道21进行连通,可以使导热油介质4在每个加热管道21之间流通,可以加快热量的传递;连通管道23与加热管道21的轴线相互垂直布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可以使加工更加简单,同时可以时导热油介质4流通更加容易;连通管道23与加热管道21的轴线所在平面与加热板1的上下平面平行,可以防止导热油介质4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流向加热板1的其中一侧,使导热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连通结构至少设置在加热管道21的2/1处以及靠近加热管道21两端的1/8处。
如图1所示,连通管道23优选为设置三条,其中一条位于加热管道21长度的中点处,另外两条相互对称设置在靠近加热管道21端部区域,其距加热管道21的端部长度为加热管道总长度的1/8;在不同位置设置连通管道23可以使加热管道21中的导热油介质4流通更加顺畅,热度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内部加热装置3为柔性加热丝,所述柔性加热丝两端均各自通过密封结构22固定于加热管道21的内部,在密封结构22安装到位后,所述柔性加热丝处于拉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使用密封结构22固定柔性加热丝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将柔性加热丝处于拉直状态可以防止柔性加热丝的弯折或者重叠部位热量过大或者出现短路而发生危险。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密封结构22为内外丝转接头,所述柔性加热丝端部区域的外表面加工有与所述内外丝转接头内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加热管道21的内表面加工有与所述内外丝转接头外螺纹相匹配的螺纹。
具体地,内外丝转接头的内外螺纹旋向相反,装配时可以先将柔性加热丝的一端与所述内外丝转接头螺纹连接,然后将柔性加热丝穿过加热管道21,并将内外丝转接头与加热管道21螺纹连接,此时所述柔性加热丝的另一端位于加热管道21的另一端,将另一个内外丝转接头与所述柔性加热丝的另一端和加热管道21的另一端均螺纹连接,由于内外丝转接头的内外螺纹旋向相反,在其外螺纹拧入加热管道21时,其内螺纹与所述柔性加热丝螺纹配合将所述柔性加热丝拉直。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加热板1上还设置有膨胀管道24,膨胀管道24与连通管道23相连通,膨胀管道24为贯穿设置于加热板1长度方向上的通孔且膨胀管道24两端密封,膨胀管道24上设置有排气阀241以及液位显示结构242。
具体地,如图4~图5所示,膨胀管道24的其中一端设置有排气阀241,另一端设置有液位显示结构242;排气阀可以是泄压阀,与膨胀管道24的一端螺纹密封连接,加热油介质中可能存在水分或杂质等,在加热状态下有可能会转换成水蒸气或者产生气体,排气阀241用于将产生的水蒸气或者气体排出介质容纳腔2外;液位显示结构242为透明材质且其上设置有刻度值,与膨胀管道24的另一端螺纹密封连接,由于加热板1水平放置且加热管道21与膨胀管道24相连通,利用连通器原理,从图5中箭头所指方向看过去,液位显示结构242所显示的液位即为加热管道21的液位。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连通管道23与加热管道21的直径相等,膨胀管道24的直径不大于连通管道23的直径,且膨胀管道24的轴线相对于连通管道23的轴线靠近加热板1的上表面。
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气体质量小于液体,会漂浮在液面上方,膨胀管道24的轴线相对于连通管道23的轴线靠近加热板1的上表面,可以起到引流作用将气体引向膨胀管道24,并通过膨胀管道24上的排气阀241排出。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加热板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介质容纳腔2,每个介质容纳腔2之间相互独立;和/或,每个介质容纳腔2上设置有放油阀25。
具体地,加热板1上优选设置有两个介质容纳腔2,且每个介质容纳腔2上均设置有一个放油阀25,放油阀25可以设置在其中一根加热管道21的壁面上,并位于加热板1的底面。由于两个介质容纳腔2之间相互独立,因此在其中一个介质容纳腔2出现故障,仅需从此介质容纳腔的放油阀25将其中的导热油介质4放出进行维修即可,不影响其他介质容纳腔2以及内部加热装置3的工作,维修便捷。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导热油介质4为一苄基甲苯。一苄基甲苯具有燃点高、膨胀系数小、导热速率快等优点,提高了设备的安全系数。或者导热油介质4可以选择其他具有燃点高、膨胀系数小、导热速率快等特性的介质。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板以及内部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板为板状结构,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密闭的介质容纳腔,所述内部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介质容纳腔中,所述内部加热装置与所述介质容纳腔内壁的空隙中填充有导热油介质,在所述内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时,所述导热油介质能被密封在所述介质容纳腔内且所述内部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能通过所述导热油介质传递至所述加热板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容纳腔包括至少两个加热管道和密封结构,所述加热管道为贯穿于所述加热板长度方向上的通孔,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加热管道两端的口部,每个所述加热管道内均安装有内部加热装置并填充有导热油介质,每个所述加热管道之间通过连通结构进行连通,任一所述加热管道中的导热油介质均可以通过所述连通结构流向其他所述加热管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加热板上的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加热管道的轴线相互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连通管道和所述加热管道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加热板的上下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结构至少设置在所述加热管道的2/1处以及靠近所述加热管道两端的1/8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加热装置为柔性加热丝,所述柔性加热丝两端均各自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固定于所述加热管道的内部,在所述密封结构安装到位后,所述柔性加热丝处于拉直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为内外丝转接头,所述柔性加热丝端部区域的外表面加工有与所述内外丝转接头内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加热管道的内表面加工有与所述内外丝转接头外螺纹相匹配的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上还设置有膨胀管道,所述膨胀管道与所述连通管道相连通,所述膨胀管道为贯穿设置于所述加热板长度方向上的孔且所述膨胀管道两端密封,所述膨胀管道上设置有排气阀以及液位显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道与所述加热管道的直径相等,所述膨胀管道的直径不大于所述连通管道的直径,且所述膨胀管道的轴线相对于所述连通管道的轴线靠近所述加热板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介质容纳腔,每个所述介质容纳腔之间相互独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介质容纳腔上设置有放油阀。
CN201920937094.3U 2019-06-20 2019-06-20 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Active CN210174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7094.3U CN210174350U (zh) 2019-06-20 2019-06-20 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7094.3U CN210174350U (zh) 2019-06-20 2019-06-20 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4350U true CN210174350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8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7094.3U Active CN210174350U (zh) 2019-06-20 2019-06-20 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43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4494A (zh) * 2019-06-20 2019-08-23 秦皇岛中晟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4494A (zh) * 2019-06-20 2019-08-23 秦皇岛中晟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2755B (zh) 一种用于主动冷却实验的辐射加热系统
CN210174350U (zh) 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CN202492573U (zh) 多工艺腔双面镀膜pecvd装置
CN202576548U (zh) 一种具有真空夹层炉壁的真空电弧镀膜机
CN107058977A (zh) 一种pecvd镀膜方法及装置
CN101533917B (zh) 一种加热与制冷流动液体的装置
CN108072171A (zh) 气体管路的加热装置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CN211544625U (zh) 一种节能油罐局部加热装置
CN110154494A (zh) 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CN106568211A (zh) 储水式太阳能集热管和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12451626U (zh) 稳流ald加热炉
CN207798309U (zh) 一种压力变送器
CN108322985B (zh) 一种等离子发生器
CN205002425U (zh) 组合式太阳能热水器
CN114460986B (zh) 一种控制原子蒸气压的装置
CN217303664U (zh) 一种化工用节能热交换装置
CN220818687U (zh) 烘箱废气用热交换机构
CN112781237B (zh) 发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CN214320763U (zh) 一种施胶机用施胶梁热平衡机构
CN216650029U (zh) 一种矢量控制的陶瓷加热仓
CN210103858U (zh) 一种高散热便捷式烧嘴罩冷却系统
CN216351132U (zh) 一种多温度测试装置
CN217997322U (zh) 一种pecvd设备的分段监测控温的辅助加热装置
CN102945796A (zh) 弥漫式恒压气体携带杂质源扩散工艺管
CN216260652U (zh) 一种高温有机气体裂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