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0184U - 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0184U
CN210170184U CN201920185722.7U CN201920185722U CN210170184U CN 210170184 U CN210170184 U CN 210170184U CN 201920185722 U CN201920185722 U CN 201920185722U CN 210170184 U CN210170184 U CN 210170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gear
soft tissue
arms
stre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57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njun Hu
胡岩君
Bin Yu
余斌
Qingrong Lin
林庆荣
Nan Jiang
姜楠
Lei Wang
王磊
Bowei Wang
王博炜
Guanqiao Liu
刘冠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rn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1857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0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0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0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包括固定套筒、调节器、两个支撑臂和两个牵张臂,调节器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固定套筒套在第一转轴上,两个支撑臂分别安装在固定套筒的侧面,两个牵张臂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臂上,牵张臂上沿长度方向成型有滑槽,支撑臂上布置有与滑槽对应的滑行部,牵张臂上布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结构,第一齿轮位于两个牵张臂之间。调节器通过第一齿轮同时啮合传动两个牵张臂,转动调节器即可使两个牵张臂同时移动,缓慢牵张皮肤,避免植皮,愈合美观,操作简单方便,可减轻病人痛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和材料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医用缝线相继出现,外科手术技术也日益提高。对于组织缺损较大的伤口,单纯依靠缝线缝合的技术已远远不够。为了进一步有效安全地对较大伤口进行修复闭合,医疗工作者不断在研究各种可行的方案。
皮肤牵张术最早始于1976年,Barrer等首先提出固定桥装置,经过40年研究和改进,临床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皮肤外牵拉装置。近年来较为常用的皮肤外牵拉装置主要分为拉杆式和排钩式,此两种皮肤牵拉装置在临床治疗中均有应用。
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 VSD负压吸引后清创制皮或者皮瓣修复治疗,但皮瓣修复技术面临着患者的二次创伤、移植的成活率、术后功能受损、愈合美观度较差等诸多问题,往往会遗留疤痕、皮瓣臃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缓慢牵张,增加皮肤面积,避免植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包括固定套筒、调节器、两个支撑臂和两个牵张臂,调节器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固定套筒套在第一转轴上,两个支撑臂分别安装在固定套筒的侧面,两个牵张臂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臂上,牵张臂上沿长度方向成型有滑槽,支撑臂上布置有与滑槽对应的滑行部,牵张臂上布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结构,第一齿轮位于两个牵张臂之间。
进一步,滑行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位于滑槽中,第二部位于第一部的端部,第二部的宽度大于滑槽的宽度。
进一步,两个支撑臂的端部安装在固定套筒的侧面,两个支撑臂在固定套筒的侧面相对布置。
进一步,支撑臂上成型有可供半钉打入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牵张臂的端部布置用于固定克氏针的固定部,固定部为勾形结构。
进一步,第一转轴上布置有棘轮,棘轮位于固定套筒中,固定套筒的内壁布置有棘爪。
有益效果:调节器通过第一齿轮同时啮合传动两个牵张臂,转动调节器即可使两个牵张臂同时移动,缓慢牵张皮肤,避免植皮,愈合美观,操作简单方便,可减轻病人痛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牵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牵张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针对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特点,采用独特运用于四肢皮肤以及软组织的结构,其包括固定套筒10、调节器、两个支撑臂11和两个牵张臂14,支撑臂11上成型有可供半钉打入的第一通孔16,牵张臂14的端部布置用于固定克氏针的固定部,固定部为勾形结构。
调节器包括第一转轴12和第一齿轮13,第一转轴12的端部安装有操作旋钮,第一齿轮13安装在第一转轴12上,固定套筒10套在第一转轴12上,第一齿轮13位于固定套筒10外。
调节器设计为单向转动,因此第一转轴12上布置有棘轮,棘轮位于固定套筒10中,固定套筒10的内壁布置有棘爪。固定套筒10的内腔直径大于固定套筒10两端供第一转轴12插入和穿过的端口的直径,因此,棘轮可在固定套筒 10中转动。
两个支撑臂11分别安装在固定套筒10的侧面,具体的,两个支撑臂11 的端部安装在固定套筒10的侧面,两个支撑臂11在固定套筒10的侧面相对布置。两个牵张臂14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臂11上,牵张臂14与支撑臂11垂直相交,牵张臂14可安装在对应支撑臂11的上侧,也可安装在对应支撑臂11的下侧。
牵张臂14上沿长度方向成型有滑槽15,支撑臂11上布置有与滑槽15对应的滑行部,滑行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位于滑槽15中,第二部位于第一部的端部,第二部的宽度大于滑槽15的宽度,通过第二部可防止牵张臂 14与对应的滑行部脱离。
牵张臂14上布置有与第一齿轮13啮合的齿条结构,第一齿轮13位于两个牵张臂14之间。转动调节器即可使两个牵张臂14相向移动,实现牵张。
皮缘穿入克氏针后,将半钉穿过第一通孔16打入邻近的长骨中,固定牵张装置,将牵张臂14的固定部与皮缘的克氏针固定。通过转动调节器,使得第一齿轮13带动两个牵张臂14相向移动,通过每日多次调整,达到缓慢牵张皮肤的目的。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筒(10)、调节器、两个支撑臂(11)和两个牵张臂(14),调节器包括第一转轴(12)和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安装在第一转轴(12)上,固定套筒(10)套在第一转轴(12)上,两个支撑臂(11)分别安装在固定套筒(10)的侧面,两个牵张臂(14)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臂(11)上,牵张臂(14)上沿长度方向成型有滑槽(15),支撑臂(11)上布置有与滑槽(15)对应的滑行部,牵张臂(14)上布置有与第一齿轮(13)啮合的齿条结构,第一齿轮(13)位于两个牵张臂(1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行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位于滑槽(15)中,第二部位于第一部的端部,第二部的宽度大于滑槽(15)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臂(11)的端部安装在固定套筒(10)的侧面,两个支撑臂(11)在固定套筒(10)的侧面相对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臂(11)上成型有可供半钉打入的第一通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张臂(14)的端部布置用于固定克氏针的固定部,固定部为勾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轴(12)上布置有棘轮,棘轮位于固定套筒(10)中,固定套筒(10)的内壁布置有棘爪。
CN201920185722.7U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 Active CN210170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5722.7U CN210170184U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5722.7U CN210170184U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0184U true CN210170184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29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5722.7U Active CN210170184U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0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4199090A1 (zh) 髓内导向装置
CN201070372Y (zh) 下颌骨内置型双向式牵张器
CN210170184U (zh) 一种皮肤软组织牵张装置
CN213525315U (zh) 一种电控蜗轮喂丝皮肤牵张器
CN104042261A (zh) 气管自动撑开器
CN106264746B (zh) 一种拉皮器以及皮肤拉拢装置
CN203609457U (zh) 一种骨科手术专用牵引器
CN203988168U (zh) 气管手术撑开器
CN209136847U (zh) 一种在桡骨远端复杂骨折复位手术中使用的牵开装置
CN111658042B (zh) 一种皮肤减张器
CN110584726B (zh) 一种乳腺外科术中多功能皮瓣牵拉器
CN216628732U (zh) 一种皮肤牵张器
CN208693345U (zh) 一种硬脊膜牵开辅助装置
CN109431562B (zh) 一种医疗用多点交叉缝合的伤口缝合装置
CN206080720U (zh) 一种皮肤软组织牵拉装置
CN201782786U (zh) 一种新型骨科手术拉钩
CN2879985Y (zh) 带有摄像头的冷光源拉钩
CN203524757U (zh) 一种能够在体内自动伸缩的脊柱固定和矫形装置
CN221129938U (zh) 一种手术拉钩
CN110522517A (zh) 一种用于单孔腹腔镜环境下的微创手术机械臂
CN216702585U (zh) 一种神经牵拉外架
CN201356586Y (zh) 骨科用手术拉钩
CN221654404U (zh) 一种骨膜动态牵张装置
CN210330632U (zh) 手部屈肌腱牵引器
CN216124547U (zh) 一种腹腔镜下使用的胆总管切开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