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64746B - 一种拉皮器以及皮肤拉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皮器以及皮肤拉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64746B CN106264746B CN201610649833.XA CN201610649833A CN106264746B CN 106264746 B CN106264746 B CN 106264746B CN 201610649833 A CN201610649833 A CN 201610649833A CN 106264746 B CN106264746 B CN 1062647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skin
- suture
- ratchet
- paw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皮器以及皮肤拉拢装置,该拉皮器包括壳体、棘轮、卡接部件、控制机构和缝合线,棘轮和卡接部件均封装至壳体内,控制机构的一部分封装至壳体内,棘轮和卡接部件均与控制机构相连接,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孔,缝合线的两个线头均从开孔引入至壳体内且均固定连接在棘轮上,棘轮在控制结构的作用下带动缝合线并将缝合线从壳体外收回且卡绕在凹槽内,卡接部件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卡住棘轮。本发明提出的拉皮器,可以实现准确掌握力度的逐渐拉合动作,拉合效果好、效率高,并且拉皮器器件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深层的人体皮肤伤口或皮肤创口的拉皮器以及皮肤拉拢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伤口是人体较为常见的伤口之一,对于发生在人体皮肤的表皮或者浅层真皮的小而浅的伤口,一般采取让其自然愈合或采用创可贴等贴覆使其逐渐愈合的方式;但是,对于发生在人体皮肤的深层真皮的甚至深至皮下组织/软组织的大而深的裂口,这种裂口大多是由于意外刮伤、撕裂、或手术切开产生的深度伤口/创口,通常采取针线直接闭合伤口。但是部分伤口存在皮肤缺损不能直接拉拢闭合创面,这时往往需要使用皮瓣、减张切口来闭合,损伤大、花费高,给患者增加了很大的痛苦。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领域有很多的应用,它将硅胶制作的球囊,通过手术方法埋置于皮下或肌肉组织下面,然后定期注入灭菌生理盐水,使得扩张器表面的皮肤随着球囊的增大而逐渐扩张、伸展,提供额外的皮肤与皮下组织来修复缺损或形成一定的腔隙。皮肤组织自身的扩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如女性妊娠后腹部皮肤组织的松弛就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扩张现象。
所以在创伤骨科领域,对于大的创面我们经常采用一种拉线技术,用缝线做多个位点缝合但不打死结,每天拉紧缝线,通过皮肤的自然扩张、使伤口/创口两侧的皮肤逐渐靠近、贴合最终闭合创面,但是,这种存在如下显著缺陷:1)每天的拉合动作需要医生或护士根据经验的积累掌握拉合力度,虽然人体正常的皮肤状态可以承受1公斤左右的张力,但是,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身体状况的患者极易导致该数据的严重偏离,因此在做拉合动作时,力度不容易掌握,拉合力度太小导致拉合效果较差、愈合时间延长甚至错过最佳愈合时间段,拉合力度太大容易导致皮肤的二次损伤,造成更严重的伤害;2)鉴于伤口外通常需要包覆纱布等医护用品,因此每天做拉合动作时都要掀开纱布再进行拉合操作,当拉合完成后,则需要换药换纱布以营造无菌环境,浪费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并且容易造成患者感染等并发症;3)现有的缝合方式通常需要一根或多根手术用缝合线或皮筋线,并且由于需要考虑到缝合线或皮筋线的承受力,因此每一根线需要打一个结,设置复杂,进而导致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人体皮肤伤口/创口采用的缝合方式,通常存在拉合效果较差、力度不容易掌控、操作复杂、时间和人工成本较高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拉皮器,采用由棘轮、卡接部件以及控制机构等相互配合的结构设置,利用控制机构控制棘轮带动缝合线并将缝合线从壳体外收回且卡绕在壳体内,同时将缝合线卡绕在凹槽内防止缝合线脱离滑出,实现了可以准确掌握力度的逐渐拉合,拉合效果好、效率高,器件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皮肤拉拢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拉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棘轮、卡接部件、控制机构和缝合线,所述棘轮和卡接部件均封装至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机构的一部分封装至所述壳体内,所述棘轮和卡接部件均与控制机构相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缝合线的两个线头均从所述开孔引入至壳体内且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棘轮上,所述棘轮在控制结构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缝合线并将所述缝合线从壳体外收回且卡绕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卡接部件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卡住棘轮。
所述卡接部件包括棘爪和拉簧,所述棘爪的尾部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控制机构相互连接,所述棘爪的头部通过拉簧与所述控制机构相互连接,所述棘爪的头部还与所述棘轮相互配合并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卡住棘轮。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转盘和旋钮,所述转盘封装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钮从壳体内伸出至所述壳体外,所述棘轮安装在所述转盘上,所述棘爪的尾部直接或间接与所述转盘相互连接且所述棘爪的头部通过拉簧与所述转盘相互连接;所述缝合线的两个线头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棘轮上,所述旋钮带动所述转盘控制所述棘轮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缝合线并将所述缝合线从壳体外收回且卡绕在所述凹槽内。
当所述棘爪的尾部间接与所述转盘相互连接时,所述卡接部件还包括棘爪轴,所述棘爪的尾部通过棘爪轴与所述转盘相互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棘轮轴和控制杆,所述棘轮轴封装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封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控制杆的另一端从壳体内伸出至所述壳体外,所述棘轮安装在棘轮轴上,所述棘爪的尾部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控制杆封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相互连接且所述棘爪的头部通过拉簧与所述控制杆封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缝合线的两个线头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棘轮上,所述控制杆控制所述棘轮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缝合线并将所述缝合线从壳体外收回且卡绕在所述凹槽内。
当所述棘爪的尾部间接与所述控制杆相互连接时,所述卡接部件还包括棘爪轴,所述棘爪的尾部通过棘爪轴与所述控制杆封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相互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扣合在底座上方,所述控制机构的一部分封装至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控制机构的另一部分伸出至所述上盖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所述上盖和底座的边沿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对称的开槽构成所述开孔。
一种皮肤拉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拉皮器,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勾绕从拉皮器的壳体内引出的缝合线的绕线扣;所述拉皮器直接或间接布置在伤口/创口两侧的皮肤上,从所述拉皮器的壳体内引出的缝合线依次勾绕在各所述绕线扣上。
当所述拉皮器直接布置在伤口/创口两侧的皮肤上时,所述拉皮器通过其底面直接贴合至所述皮肤上;
当所述拉皮器间接布置在伤口/创口两侧的皮肤上时,所述拉皮器的底面通过纱布或胶带或衬垫贴合至所述皮肤上。
所述绕线扣包括绕线扣主体、缝合线拉环、引导段和皮肤接触倒钩,所述引导段固定设置在绕线扣主体的后部或中部,所述缝合线拉环固定设置在绕线扣主体的前部并且缝合线拉环与引导段均在绕线扣主体的同一面设置,所述皮肤接触倒钩固定设置在绕线扣主体的前部两侧并且皮肤接触倒钩面对绕线扣主体的另一面设置;从所述拉皮器的壳体内引出的缝合线依次勾绕在各所述绕线扣的缝合线拉环上。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皮器,采用封装至一个壳体的整体构成的结构件,并设置配合工作的棘轮、卡接部件、控制机构和缝合线,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孔,这种器件结构简单,非常容易操作,制造成本也不高,非常适合于大范围推广使用,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工、时间等使用成本;缝合线的两个线头均从开孔引入至壳体内且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棘轮上,控制机构控制棘轮带动缝合线,并将缝合线从壳体外收回且卡绕在凹槽内,如上所述,棘轮将缝合线卡绕在凹槽内,具体来说即,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棘轮逐渐一点儿一点儿拉紧缝合线,并将其收回且盘至槽内,同时将缝合线卡固在凹槽内,以防止缝合线脱离凹槽、滑出至壳体外导致影响拉合效果或使拉合动作失效。本发明提出的拉皮器,在实际使用时,仅仅将缝合线布置在纱布等医护用品下方,拉皮器的其他部件均布置在纱布外面,因此在逐渐拉合皮肤的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每天次的掀开纱布以及换药,从而可以保持完好的无菌环境,避免人为造成的二次感染;本发明提出的拉皮器的使用可以较易掌握拉合力度,不会造成皮肤的二次损伤、血晕以及疤痕等问题,可以在适合的力度范围内积少成多,每天次甚至可以每天多次逐渐拉合,最终实现最佳的皮肤拉合效果;更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提出的拉皮器可以设置一个或更多个,且无需每一根缝合线打一个结,设置简单,操作简单,此外,本发明的拉皮器采用医用缝合线,不使用皮筋等弹力件,能够实现更优化的拉合力度掌控。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皮肤拉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上述拉皮器以及至少两个用于固定从拉皮器壳体内引出的缝合线的绕线扣。本发明提出的皮肤拉拢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伤口/创口长度、形状等)可选择地设置对应地拉皮器-绕线扣对,使用灵活操作简单,结合特殊结构的拉皮器可以实现优化拉合力度的、逐渐多次拉合的伤口/创口皮肤拉合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拉皮器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拉皮器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绕线扣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
1-缝合线;2-上盖;3-底座;4-旋钮;5-棘爪;6-棘爪轴;7-拉簧;8-转盘;9-棘轮;10-绕线扣;1001-绕线扣主体;1002-缝合线拉环;1003-引导段;1004-皮肤接触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皮器,包括壳体、棘轮、卡接部件、控制机构和缝合线,棘轮和卡接部件均封装至壳体内,控制机构的一部分封装至壳体内,棘轮和卡接部件均与控制机构相连接,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孔,缝合线的两个线头均从开孔引入至壳体内且均固定连接在棘轮上,棘轮在控制结构的作用下带动缝合线并将缝合线从壳体外收回且卡绕在凹槽内,卡接部件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卡住棘轮。
本发明提出的拉皮器器件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合理设置其具体部件组成,只要可以解决并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即可,其具体部件组成不应受到限制。例如,上述控制机构可以是旋钮和转盘相互配合,也可以是控制杆和棘轮轴相互配合;上述卡接部件可以是棘爪和拉簧相互配合,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卡接的部件。
图1和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拉皮器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是图1中拉皮器的壳体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拉皮器包括壳体、棘轮9、棘爪5、拉簧7、控制机构、缝合线1和棘爪轴6,壳体包括上盖2和底座3,上盖2扣合在底座3上方构成壳体整体,棘轮9、棘爪5和拉簧7均封装至壳体内,即均封装至上盖2和底座3构成的壳体内,控制机构包括转盘8和旋钮4,转盘8和旋钮4相互固定连接,转盘8封装设置在壳体内,旋钮4从壳体内伸出至壳体外,即从上盖2伸出至上盖2外,棘轮9安装在转盘8上且棘轮9与棘爪5的头部相互配合,棘爪5、拉簧7和棘爪轴6构成卡接部件,棘爪5的尾部间接与转盘8相互连接且棘爪5的头部通过拉簧7与转盘8相互连接,上述棘爪5的尾部间接与转盘8相互连接是指棘爪5的尾部通过棘爪轴6与转盘8相互连接;底座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上盖2和底座3的边沿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对称的开槽构成开孔,缝合线1的两个线头均从开孔引入至壳体内且固定连接在棘轮9上,控制机构的旋钮4带动转盘8控制棘轮9转动,进而棘轮9带动缝合线1并将缝合线1从壳体外收回且卡绕在凹槽内。
本发明提出的拉皮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具体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出的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优选的拉皮器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转盘8和旋钮4控制棘轮9逐渐一点儿一点儿拉紧缝合线1,并将其收回且盘至凹槽内,同时棘爪5的头部与棘轮9相互配合并当转盘8的反向作用时卡住棘轮9,将缝合线1卡固在凹槽内,以防止缝合线脱离凹槽、滑出至壳体外导致影响拉合效果或使拉合动作失效。本发明提出的拉皮器,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缝合线1布置在纱布等医护用品下方,拉皮器的其他部件均布置在纱布外面,因此在逐渐拉合皮肤的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每天次的掀开纱布以及换药,从而可以保持完好的无菌环境,避免人为造成的二次感染;当使用时可以较易掌握拉合力度,不会造成皮肤的二次损伤、血晕以及疤痕等问题,可以在适合的力度范围内积少成多,每天次甚至可以每天多次逐渐拉合,最终实现最佳的皮肤拉合效果。
除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外,如上所述,控制机构也可以是控制杆和棘轮轴相互配合,此时可以将棘轮轴封装设置在壳体内,控制杆的一端封装在壳体内且控制杆的另一端从壳体内伸出至壳体外,将棘轮安装在棘轮轴上,棘爪的尾部直接或间接与控制杆封装在壳体内的一端相互连接(间接与控制杆封装在壳体内的一端相互连接具体可以是:棘爪的尾部通过棘爪轴与控制杆封装在壳体内的一端相互连接,也就是说,此时卡接部件还包括棘爪轴)且棘爪的头部通过拉簧与控制杆封装在壳体内的一端相互连接;缝合线的两个线头均固定连接在棘轮上,通过控制杆控制棘轮的转动,进而带动缝合线并将缝合线从壳体外收回且卡绕在凹槽内。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皮肤拉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拉皮器,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勾绕从拉皮器的壳体内引出的缝合线1的绕线扣10。拉皮器直接或间接布置在伤口/创口两侧的皮肤上,从拉皮器的壳体内引出的缝合线1依次勾绕在绕线扣10上。当拉皮器直接布置在伤口/创口两侧的皮肤上时,拉皮器通过其底面直接贴合至皮肤上;当拉皮器间接布置在伤口/创口两侧的皮肤上时,拉皮器的底面通过纱布或胶带或衬垫等医护用品贴合至皮肤上。本发明提出的皮肤拉拢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伤口/创口长度、形状等)可选择地设置对应地拉皮器-绕线扣对,使用灵活操作简单,结合特殊结构的拉皮器可以实现优化拉合力度的、逐渐多次拉合的伤口/创口皮肤拉合操作。
本发明提出的皮肤拉拢装置的绕线扣10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绕线扣10包括绕线扣主体1001、缝合线拉环1002、引导段1003以及皮肤接触倒钩1004,其中,缝合线拉环1002、引导段1003和皮肤接触倒钩1004均分别固定设置在绕线扣主体1001上,当实际应用时,绕线扣主体1001的一面紧贴在伤口/创口两侧的皮肤上;引导段1003设置于在绕线扣主体1001的后部,并且设置在绕线扣主体1001的背向皮肤的一面,以起到引导作用,优选地,引导段1003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各引导段1003间隔一段距离布置在绕线扣主体1001的后部以及中部,以强化引导作用;缝合线拉环1002和皮肤接触倒钩1004设置于绕线扣主体1001的前部,缝合线拉环1002设置在绕线扣主体1001的背向皮肤的一面,当实际应用时缝合线拉环1002用于缠绕缝合线1,皮肤接触倒钩1004可以设置两个且设置在绕线扣主体1001的两侧且面对绕线扣主体1001的贴合皮肤的一面设置,当实际应用时皮肤接触倒钩1004用于倒钩入伤口/创口两侧的皮肤内或纱布或胶带或衬垫等医护用品上以固定该绕线扣10。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创造,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创造。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创造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总之,一切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专利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拉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棘轮、卡接部件、控制机构和缝合线,所述棘轮和卡接部件均封装至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机构的一部分封装至所述壳体内,所述棘轮和卡接部件均与控制机构相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缝合线的两个线头均从所述开孔引入至壳体内且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棘轮上,所述缝合线用于布置在纱布下方且拉皮器的其他部件均用于布置在纱布外面以便在逐渐拉合皮肤的操作过程中无需掀开纱布,所述棘轮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缝合线并将所述缝合线从壳体外收回且卡绕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卡接部件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卡住棘轮,所述缝合线采用无弹力件的医用缝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件包括棘爪和拉簧,所述棘爪的尾部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控制机构相互连接,所述棘爪的头部通过拉簧与所述控制机构相互连接,所述棘爪的头部还与所述棘轮相互配合并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卡住棘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转盘和旋钮,所述转盘封装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旋钮从壳体内伸出至所述壳体外,所述棘轮安装在所述转盘上,所述棘爪的尾部直接或间接与所述转盘相互连接且所述棘爪的头部通过拉簧与所述转盘相互连接;所述缝合线的两个线头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棘轮上,所述旋钮带动所述转盘控制所述棘轮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缝合线并将所述缝合线从壳体外收回且卡绕在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皮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棘爪的尾部间接与所述转盘相互连接时,所述卡接部件还包括棘爪轴,所述棘爪的尾部通过棘爪轴与所述转盘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棘轮轴和控制杆,所述棘轮轴封装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封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控制杆的另一端从壳体内伸出至所述壳体外,所述棘轮安装在棘轮轴上,所述棘爪的尾部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控制杆封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相互连接且所述棘爪的头部通过拉簧与所述控制杆封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缝合线的两个线头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棘轮上,所述控制杆控制所述棘轮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缝合线并将所述缝合线从壳体外收回且卡绕在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皮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棘爪的尾部间接与所述控制杆相互连接时,所述卡接部件还包括棘爪轴,所述棘爪的尾部通过棘爪轴与所述控制杆封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拉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扣合在底座上方,所述控制机构的一部分封装至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控制机构的另一部分伸出至所述上盖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所述上盖和底座的边沿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对称的开槽构成所述开孔。
8.一种皮肤拉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拉皮器,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勾绕从拉皮器的壳体内引出的缝合线的绕线扣;所述拉皮器直接或间接布置在伤口/创口两侧的皮肤上,从所述拉皮器的壳体内引出的缝合线依次勾绕在各所述绕线扣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肤拉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拉皮器直接布置在伤口/创口两侧的皮肤上时,所述拉皮器通过其底面直接贴合至所述皮肤上;
当所述拉皮器间接布置在伤口/创口两侧的皮肤上时,所述拉皮器的底面通过纱布或胶带或衬垫贴合至所述皮肤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皮肤拉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扣包括绕线扣主体、缝合线拉环、引导段和皮肤接触倒钩,所述引导段固定设置在绕线扣主体的后部或中部,所述缝合线拉环固定设置在绕线扣主体的前部并且缝合线拉环与引导段均在绕线扣主体的同一面设置,所述皮肤接触倒钩固定设置在绕线扣主体的前部两侧并且皮肤接触倒钩面对绕线扣主体的另一面设置;从所述拉皮器的壳体内引出的缝合线依次勾绕在各所述绕线扣的缝合线拉环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49833.XA CN106264746B (zh) | 2016-08-10 | 2016-08-10 | 一种拉皮器以及皮肤拉拢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49833.XA CN106264746B (zh) | 2016-08-10 | 2016-08-10 | 一种拉皮器以及皮肤拉拢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64746A CN106264746A (zh) | 2017-01-04 |
CN106264746B true CN106264746B (zh) | 2019-11-29 |
Family
ID=57667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49833.XA Active CN106264746B (zh) | 2016-08-10 | 2016-08-10 | 一种拉皮器以及皮肤拉拢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647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69793B (zh) * | 2019-05-17 | 2020-05-22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卵巢牵引悬挂器 |
CN110585564B (zh) * | 2019-09-29 | 2022-04-01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旋钮式引流管口紧线器 |
CN116919691A (zh) * | 2023-06-28 | 2023-10-24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一种创面可视化防护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12893B (en) * | 1978-01-12 | 1982-03-10 | Ti Raleigh Ind Ltd | Control means for elongate members |
JP3065655B2 (ja) * | 1990-11-13 | 2000-07-17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装置 |
CN1045530C (zh) * | 1993-02-23 | 1999-10-13 | 王诚 | 负压自动取皮机 |
FR2701917B1 (fr) * | 1993-02-26 | 1995-07-07 | Sachs Ind Sa | Dispositif a deux organes de commande pour derailleur de cycle. |
DE10013262A1 (de) * | 2000-03-17 | 2001-09-20 | Sram De Gmbh | Einwegkraftübertragung |
US7455681B2 (en) * | 2004-09-13 | 2008-11-25 | Wound Care Technologies, Llc | Wound closure product |
WO2008033766A2 (en) * | 2006-09-14 | 2008-03-20 | Merit Medical Systems, Inc. | Self-suturing anchor device |
US10166021B2 (en) * | 2010-07-19 | 2019-01-01 | Wound Care Technologies, Inc. | Wound closure system |
DE102011114374A1 (de) * | 2011-09-23 | 2013-03-28 | Karl Storz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r Hautdehnung |
US9713501B2 (en) * | 2013-07-09 | 2017-07-25 | Wake Forest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 Orbicular tissue expander |
CN203486643U (zh) * | 2013-07-31 | 2014-03-19 | 郭和嵘 | 卷收式皮肤胶贴用品结构 |
US10624627B2 (en) * | 2014-09-05 | 2020-04-21 | University Hospitals Cleveland Medical Center | Implantable fascial approximator |
CN206198049U (zh) * | 2016-08-10 | 2017-05-31 | 陈华 | 一种拉皮器以及皮肤拉拢装置 |
-
2016
- 2016-08-10 CN CN201610649833.XA patent/CN10626474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64746A (zh) | 2017-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01739B (zh) | 用于皮肤绷紧的装置 | |
US20090062848A1 (en) | Closure medical device | |
CN106264746B (zh) | 一种拉皮器以及皮肤拉拢装置 | |
CN104507428B (zh) | 径向拉紧的伤口或皮肤处理装置和方法 | |
CN103415272A (zh) | 伤口或皮肤处理装置和方法 | |
JP2001526929A (ja) | 生体吸収性の縫合糸固定具 | |
Matarasso et al. | Barbed sutures in body surgery | |
CN206198049U (zh) | 一种拉皮器以及皮肤拉拢装置 | |
CN213525315U (zh) | 一种电控蜗轮喂丝皮肤牵张器 | |
US8541641B2 (en) | Aid for prevention of wound dehiscence | |
CN205359540U (zh) | 夹形皮肤牵张装置 | |
CN112043337B (zh) | 一种电控蜗轮喂丝皮肤牵张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556041U (zh) | 导管固定器 | |
CN101785687A (zh) | 术后皮肤创口缝合器 | |
CN201160867Y (zh) | 一次性无菌手术缝合装置 | |
US10806492B2 (en) | Nail plate growth guide surgical implantation kit | |
CN208725774U (zh) | 一种肢端皮肤牵拉器 | |
CN112370096A (zh) | 一种卡线式皮肤闭合辅助单元 | |
CN112294377A (zh) |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 |
Sasidaran et al. | Scalp Wound Closure with K wires: An alternative easier method to scalp wound closure | |
CN213249386U (zh) |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 |
CN203970449U (zh) | 一种无创可调皮肤氧疗缝合器 | |
CN207186006U (zh) | 颅骨术后缺损保护装置 | |
CN2635027Y (zh) | 一种外科手术免缝合愈合带 | |
Muller | Endoscopic forehead lift: the subperiosteal pulling stitc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29 Address after: 100853 Fux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 28 Applicant after: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Address before: 100853 Fux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 28 Applicant before: Chen Hua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