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4377A -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4377A
CN112294377A CN202010697736.4A CN202010697736A CN112294377A CN 112294377 A CN112294377 A CN 112294377A CN 202010697736 A CN202010697736 A CN 202010697736A CN 112294377 A CN112294377 A CN 112294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kin
suture
incision
body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77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丛威
王沁珏
刘翔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4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43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6Suture bridg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所属的技术领域为医疗用品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所述模块A(1)和模块B(2)的底面有粘胶、并通过粘胶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在模块A(1)和模块B(2)上均设有过线通道(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皮肤切口缝合方法,在保护皮肤的同时能无创地闭合皮肤切口,不仅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医生缝合效率,而且消除了患者传统皮肤缝合的痛苦,节省了医疗成本,相对于现有缝合器械,具有多项优势,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本发明实现了无创缝合切口,满足了医生需要,大大降低了缝合难度,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了伤口感染几率;满足患者需要,消除了皮肤缝合痛苦,消除了针孔的蜈蚣疤痕,减少了切口愈合时间,而且解决了切口对合精准度低、拆线麻烦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领域整体发展,手术切口缝合方式也不断革新。传统的针线缝合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技术,其优点是医生可以根据不同长短、形状的手术切口行最适合的缝合打结方式。但是弊端非常明显。第一,针线缝合过程中,针会穿破皮肤,会造成新的皮肤创伤,会留下蜈蚣样疤痕;第二,针线缝合过程中,缝针进入切口一侧皮肤,然后从皮肤里面穿过,最后从对侧皮肤出来,是不可视不可控的缝合过程,不能精准控制缝合深度和进针出针的位置,难以实现皮肤切口的精准对合,精准度低。
第三,皮肤缝合过程复杂,缝合阻力大,缝合难度大,缝合技术要求高,缝合时间长,降低了手术效率。
第四,传统缝合方式,缝线缝针都进入皮肤内部,并且拆线之前会长期存留在皮肤内部,增加了感染几率,增加了患者不适。
第五,传统拆线过程中,需要用无菌镊子将线头提起,用剪刀将线头剪断,然后将缝线从患者体内抽出,整个拆线过程使用工具多,繁琐复杂,技术要求高。患者处于无麻醉状态,拆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而且,缝线体外部分容易将体外细菌和污染物带入体内,增加感染几率。
申请号为CN201510006983.4,发明名称为:皮肤切开缝合器的专利文本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皮肤切口的医疗器材,降低了缝合的技术难度,但是这种皮肤缝合器存在不足。其一,其仍在皮肤上进行缝合,无法避免对皮肤的第二次伤害,无法减少感染几率。会留下蜈蚣样疤痕;其二,难以实现皮肤切口的精准对合,精准度低。其三,缝线缝针都进入皮肤内部,并且拆线之前会长期存留在皮肤内部,增加了感染几率,增加了患者不适。其四,拆线过程繁琐复杂,技术要求高。拆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缝线体外部分容易将体外细菌和污染物带入体内,增加感染几率。
申请号为:CN201520501157.2。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皮肤缝合辅助固定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能在缝合时有利于刀口位置皮肤的临时固定以利于缝合,降低了缝合技术难度,但该专利在使用时仍有诸多问题。
其一,其仍在皮肤上进行缝合,无法避免对皮肤的第二次伤害,无法减少感染几率,会留下蜈蚣样疤痕。其二,缝线缝针都进入皮肤内部,并且拆线之前会长期存留在皮肤内部,增加了感染几率,增加了患者不适。其三,拆线过程繁琐复杂,技术要求高。拆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缝线体外部分容易将体外细菌和污染物带入体内,增加感染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使用范围广的体表缝合辅助单元,以克服现有的医用缝合辅助装置和缝合方法的二次创伤,对合精准度低,缝合效率低,患者痛苦大,拆线留疤和拆线引起切口感染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开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所述模块A和模块B的背面涂覆有粘胶、并通过粘胶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在模块A和模块B上均设有过线通道。两边过线通道能用于缝线穿过,然后通过打结或其他固定方式将切口无创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线通道有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线通道的走形特征为直线、弧线、折线多种走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可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自由排列组合方式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可剪裁为多种形状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体表辅助单元能进行多种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卡线式皮肤闭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的材料特征是均有过线通道的弹性材料或非弹性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的材料特征是包括橡胶、乳胶、尿烷、聚氨酯、硅酮、热塑性弹性体(TPE)、塑料、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的特征是:有透气通道或者透气材料。
进一步的,底面的粘胶是柔性粘附在皮肤上的粘胶,可以随着皮肤的伸缩而伸缩,稳定地粘贴在皮肤上,粘胶的材料特征在于:包含亲水性粘附材料。所述亲水性粘附材料可以包括水胶体、水凝胶、丙烯酸聚合物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线通道能实现单纯缝合法、连续缝合法和8字缝合法缝合法的穿线走行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的模块A或B上带有缝线,而且缝线特征为:所述的缝线一头固定于模块A或B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缝线的走行特征为:单纯缝合法走行、连续缝合法走行、8字缝合法走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分开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所述模块A和模块B的背面涂覆有粘胶、并通过粘胶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在模块A和模块B上均设有过线通道。两边过线通道能用于缝线穿过,然后通过打结或其他固定方式将切口无创闭合。传统缝合、皮钉和皮肤缝合辅助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缝合技术要求高、打结麻烦、拆线繁琐、会造成蜈蚣疤痕、增加病人痛苦、缝合效率低和感染几率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分开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所述模块A和模块B的背面涂覆有粘胶、并通过粘胶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在模块A和模块B上均设有过线通道。两边过线通道能用于缝线穿过,然后通过打结或其他固定方式将切口无创闭合,能对切口产生稳定闭合力。所以既能实现无创闭合切口,降低缝合技术难度,减少缝合时间,提高手术效率,消除患者拆线痛苦,消除蜈蚣疤痕,又能充分稳定闭合切口,使切口两侧皮肤的对合效果持久稳定,也保证了切口不受外力影响,改善周围血液供应,促进切口愈合。
2.分开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所述模块A和模块B的背面涂覆有粘胶、并通过粘胶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在模块A和模块B上均设有过线通道。两边过线通道能用于缝线穿过,然后通过打结或其他固定方式将切口无创闭合。所用粘胶材料属于亲水胶体,是特殊医用黏胶,有固定牢固,防水透气,抗张力强,皮肤低刺激、低致敏等医疗效果。
3. 分开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所述模块A和模块B的背面涂覆有粘胶、并通过粘胶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在模块A和模块B上均设有过线通道。传统缝合、皮钉和皮肤缝合辅助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缝合过程麻烦,缝合阻力大,缝合难度高,操作繁琐,缝合时间长,手术效率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两边过线通道能用于缝线穿过,然后通过打结或其他固定方式将切口无创闭合。将皮下缝合简化为简单穿通道缝合过程,减少缝合阻力,降低缝合难度,操作简单容易,缝合时间短,提高了手术效率。
4.分开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所述模块A和模块B的背面涂覆有粘胶、并通过粘胶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在模块A和模块B上均设有过线通道。传统缝合、皮钉和皮肤缝合辅助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缝合方式,缝线缝针都进入皮肤内部,并且拆线之前会长期存留在皮肤内部,增加了感染几率,增加了患者不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两边过线通道能用于缝线穿过,然后通过打结或其他固定方式将切口无创闭合。模块A和模块B粘贴在体外使用,缝针只穿过模块过线通道,但是不穿入皮肤内部。将皮下缝合升级为无创缝合,没有二次创伤,减少了患者痛苦,消除缝合后的蜈蚣疤痕;避免了传统缝合和皮钉缝合造成的皮肤穿刺,减少了患者不适,减少了感染几率。
5.分开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所述模块A和模块B的背面涂覆有粘胶、并通过粘胶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在模块A和模块B上均设有过线通道。现有的皮肤缝合辅助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是:无法充分暴露切口,会遮蔽切口,不仅不利于切口透气和分泌物引流,不利于医生对切口进行术后的换药消毒,清创难度高,感染几率大,而且不利于医生对切口感染和愈合指标的观察监测,不利于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患者治疗方案,不利于患者切口愈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两边过线通道能用于缝线穿过,然后通过打结或其他固定方式将切口无创闭合。将模块A和模块B粘贴在切口两侧的皮肤上时,使两模块的边缘距切口边缘约0.5cm,当模块上的缝线拉紧后,能够充分暴露切口,避免遮蔽切口,不仅有利于切口透气和分泌物引流,有利于医生对切口进行术后的换药消毒,易于清创,减少感染几率,而且有利于医生对切口感染和愈合指标的观察监测,根据情况调整患者治疗方案,加快患者切口愈合。
6.分开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所述模块A和模块B的背面涂覆有粘胶、并通过粘胶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在模块A和模块B上均设有过线通道。传统缝合、皮钉和皮肤缝合辅助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当切口周围受力过大或者过小时,医生无法根据切口周围愈合的情况调整松紧度,无法实现缝合力的可逆调节,无法避免操作不当带来的损失,会增加术后瘢痕,切口愈后不美观,患者依从性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两边过线通道能用于缝线穿过,然后通过打结或其他固定方式将切口无创闭合。能通过用新线按原来缝线路线穿入,然后更换原有缝线,实现随时根据切口愈合情况调整松紧度,实现缝合力的可逆调节,减轻切口周围受力,操作方便,减少操作不当带来的损失。尤其是对于前正中线开胸手术以及关节置换手术,有效避免和减轻术后瘢痕的发生,愈后更美观,患者依从性更高。
7. 分开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所述模块A和模块B的背面涂覆有粘胶、并通过粘胶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在模块A和模块B上均设有过线通道。传统缝合存在的技术问题是:传统拆线过程中,拆线的标准操作注意点繁多,操作流程为:首先消毒灭菌,然后用无菌镊子将线头提起,将无菌剪刀尖端紧贴一侧皮肤插入线头内部,将线头剪断,然后用无菌镊子夹住剪断后的缝线的长头端,将缝线按垂直于切口的方向,拉向缝线的短头侧,最后匀速轻柔地从患者体内抽出,会造成皮肤二次损伤,抽出后需要再次对切口消毒灭菌和换药,给患者产生较大的拆除痛苦和不适感。现有的皮钉缝合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在皮钉拆除过程中,消毒灭菌后,需要用专门的皮钉拆除器拆除皮钉,然后将皮钉从皮肉内拉出,会造成皮肤二次损伤,拉出后需要对切口再次消毒灭菌和换药,给患者产生较大的拆除痛苦和不适感。
8.传统缝合和皮钉共同存在的技术问题是:整个拆线过程使用工具多,繁琐复杂,拆除技术要求高。因为患者处于无麻醉状态,患者拆线痛苦大。而且, 缝线体外部分容易将体外细菌和污染物带入体内,增加感染几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将体内拆线过程变成体外拆线过程,拆除时只需从皮肤上简单撕掉即可,无需使用任何无菌器械,不仅拆除过程简单快捷,技术要求低,而且完美消除了传统缝合和皮钉的拆除风险,因缝线不经过体内,没有二次损失,完全消除了患者拆线痛苦,降低了拆线过程的感染几率。
9.模块A和模块B粘贴在体外使用,两模块上过线通道有一个或多个。皮钉和皮肤缝合辅助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是:闭合切口的方法单一,功能单一,无法进行多种穿线走形方式,无法实现传统缝合的多种缝合方法和缝合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两模块上过线通道有一个或多个,从而实现多种穿线走形方式,实现传统缝合的多种缝合方法和缝合效果,例如可以实现单纯缝合法、连续缝合法、8字缝合法和缝合效果。医生可根据切口需要选择,可以实现单纯缝合法、连续缝合法、8字缝合法、间断水平褥式缝合法和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缝合方法的缝合方法和缝合效果,减少患者手术时间过长带来的风险,方便医生直接拉合使切口关闭。
10.模块A和模块B粘贴在体外使用,两模块上过线通道有一个或多个。传统缝合、皮钉和皮肤缝合辅助装置都存在的技术问题是:伤口闭合的整个过程是不可视不可控的过程,闭合切口两侧皮肤的精准度较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缝针只进入模块不伤及皮肤,将缝针进入切口一侧皮肤,然后从皮肤里面穿过,最后从对侧皮肤出来不可视不可控的缝合过程简化为缝针直接穿过穿线通道的可视可控的简单穿孔缝合过程,精准控制了缝合深度和进针出针的位置,实现皮肤切口的精准对合,精准度高。
11.过线通道的走行特征设置为直线、弧线、折线多种走形。传统缝合、皮钉和皮肤缝合辅助装置都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当遇到弧线、折线等不规则走行伤口时,强行使用传统缝合、皮钉会破坏伤口两侧皮肤的血运,从而不利于伤口愈合,增加伤口感染几率。皮肤缝合辅助装置无法实现皮肤对合的最优方案,最优方案为:切口上每一点的闭合力都与切口切线垂直,从而实现紧密精准闭合,使两侧切口对合后符合原有生理结构,避免切口两侧边缘因存在切口切线方向上的剪切力,避免对合错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设置的过线通道的走行特征为直线、弧线、折线多种走形。即能实现皮肤对合的最优方案,实现紧密精准闭合,能使两侧切口对合后符合原有生理结构,能避免切口两侧边缘因存在切口切线方向上的剪切力,能避免对合错位,有利于切口愈合。
12.分开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可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自由排列组合方式使用。传统缝合、皮钉和皮肤缝合辅助装置都存在的技术问题是:无法适合规则和不规则伤口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可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自由排列组合方式使用。不仅继承了传统针线缝合的优点,适合规则和不规则伤口使用,而且与现有缝合辅助专利结构相比,医生可以根据不同长短、形状的手术切口行最适合选择最适合患者切口的缝合方式和打结方式,有利于医生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自由度高,个体化强。
13.分开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可剪裁为多种形状使用。传统缝合、皮钉和皮肤缝合辅助装置都存在的技术问题是:无法适合规则和不规则伤口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边缘可根据伤口走行进行剪裁,可完全适应切口长度和走形,从而实现与伤口匹配的有益效果,适用范围广。
14.设置的体表辅助单元能进行多种组合,实现多种穿线走形方式。皮钉和皮肤缝合辅助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是:闭合切口的方法单一,功能单一,无法进行多种穿线走形方式,无法实现传统缝合的多种缝合方法和缝合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设置的体表辅助单元能进行多种组合,实现多种穿线走形方式。能实现单纯缝合法、连续缝合法、8字缝合法、间断水平褥式缝合法、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多种缝合方法的缝合效果。而且能够实现闭合伤口边缘走行为线形、弧形、不规则形等形状的伤口。
15.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的材料特征是均有穿线通道的弹性材料。包括橡胶、乳胶、尿烷、聚氨酯、硅酮、热塑性弹性体(TPE)、塑料、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底面的粘胶是柔性粘附在皮肤上的粘胶,可以随着皮肤的伸缩而伸缩,稳定地粘贴在皮肤上,粘胶的材料特征在于:包含亲水性粘附材料。所述亲水性粘附材料可以包括水胶体、水凝胶、丙烯酸聚合物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传统缝线、皮钉和皮肤缝合辅助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当外力沿切口纵轴作用于切口时,例如膝关节纵轴切口,当关节弯曲时,切口会纵向拉长,传统缝线、皮钉会因为拉伸对皮肤产生更大的剪切力,会切割皮肤,会造成更大的皮肤线孔和皮钉钉孔,从而导致皮肤损伤和患者痛苦,影响术后患者活动和康复锻炼,不利于切口愈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的材料特征是均有穿线通道的弹性材料,底部粘胶的材料特征是亲水性粘附材料,对皮肤无任何损害。本发明的皮肤缝合辅助单元使用过程中,用到多穿线通道单元或单元组合使用时,能对切口产生动态加压的闭合效果。动态加压原理如下:当外力沿切口纵轴作用于切口时,例如膝关节纵轴切口,当关节弯曲时,本皮肤缝合辅助单元能随着皮肤伸缩而伸缩,不会对皮肤造成任何损伤,而缝线因为沿切口纵向牵拉,导致缝线垂直于切口距离变短,能对切口加压,能增加切口的闭合力,实现切口更稳定闭合。
16.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的材料特征是:有透气孔或者透气材料。有利于切口周围皮肤透气,保证透气性,减少患者不适感。
17.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的特征为:模块A或B上带有缝线,而且缝线特征为:缝线一头固定于模块A或B上。传统缝合方式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缝合切口第一步需要要对缝线进行打结固定。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为:缝线一头固定于模块A或B上。省去了第一步打结的步骤,更方便医生使用,操作简单快捷。
18.缝线的走行线特征为:单纯缝合法走行、连续缝合法走行、8字缝合法走行。传统缝合方式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当医生使用单纯缝合法、连续缝合法、8字缝合法时,需要人工操作,手动缝合,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耗费时间长。本发明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为:缝线的走行线特征为:单纯缝合法走行、连续缝合法走行、8字缝合法走行。医生只需拉紧缝线,打结即可。省去了人工操作缝针缝线,手动缝合的繁琐步骤,技术要求低,操作难度小,缝合效率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单通道体表缝合辅助单元俯视结构图。
图1B是本发明单通道体表缝合辅助单元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多通道体表缝合辅助单元间断缝合使用时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多通道体表缝合辅助单元连续缝合使用时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多通道体表缝合辅助单元“8”字缝合使用时的俯视结构图。
图5A是本发明多通道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垂直褥式缝合使用时的俯视结构图。
图5B是本发明多通道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垂直褥式缝合使用时的主视结构图。
图6A是本发明多通道体表缝合辅助单元水平褥式缝合使用时的俯视结构图。
图6B是本发明多通道体表缝合辅助单元水平褥式缝合使用时的主视结构图。
图6C是本发明多通道体表缝合辅助单元水平褥式缝合使用时的左视结构图。
图7A是本发明过线通道的通道走形为直线时使用的俯视结构图。
图7B是本发明过线通道的通道走形为直线使用时的主视结构图。
图8、9是本发明组合使用时,实现间断缝合效果的俯视结构图。
图10、11是本发明组合使用时,实现连续缝合效果的俯视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剪裁和组合使用时,实现适用于折线切口的效果图的俯视结构图。
图13 是本发明组合使用时,实现适用于弧形切口的效果图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1-模块A,2-模块B,3-缝线,4-过线通道,5-线结,6-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中,如图1A、1B所示,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包括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所述模块A(1)和模块B(2)的底面涂覆有粘胶、并通过粘胶粘贴在患者皮肤上,在模块A(1)和模块B(2)上均设有过线通道(4)。
实施例二中,如图 2、3、4、5A、5B、6A、6B、6C所示,实线是穿线通道外的线,虚线是穿线通道内的线,所述的过线通道(4)有一个或多个,两边过线通道内有缝线(3)穿过,可通过线结(5)固定。从而实现多种穿线走形方式,实现传统缝合的多种缝合方法和缝合效果,例如可以实现单纯缝合法、连续缝合法、8字缝合法、间断水平褥式缝合法、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缝合方法和缝合效果。
实施例三中,所述的过线通道的走形特征为直线、弧线和折线多种走形,适用于直线、弧线和折线切口。例如,如图7A、7B所示,实线是穿线通道外的线,虚线是穿线通道内的线,所述的过线通道(4)有一个或多个,两边过线通道内有缝线(3)穿过,可通过线结(5)固定。当切口为直线时,选择使用过线通道的走行特征为直线的缝合辅助单元,能实现皮肤对合的最优方案,实现紧密精准闭合,能使两侧切口对合后符合原有生理结构,能避免切口两侧边缘因存在切口切线方向上的剪切力,能避免对合错位,有利于切口愈合。
实施例四中,所述的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的功能性特征是可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自由排列组合方式使用。例如,如图8、9、10、11、13所示,所述的过线通道(4)有一个或多个,两边过线通道内有缝线(3)穿过,可通过线结5固定。当切口走形为直线、折线或者弧形时,设置的模块A和模块B可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自由排列组合方式使用。不仅继承了传统针线缝合的优点,适合规则和不规则伤口使用,而且与现有缝合辅助专利结构相比,医生可以根据不同长短、形状的手术切口行最适合选择最适合患者切口的缝合方式和打结方式,有利于医生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自由度高,个体化强。
本实施例五中,所述的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的功能性特征是边缘可剪裁为多种形状使用。例如,如图12所示,模块边缘可根据伤口走行进行剪裁,可完全适应切口长度和走形,从而实现与伤口匹配的有益效果,适用范围广。
实施例一、二、三、四、五中,所述的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的材料特征是均有穿线通道的弹性材料或非弹性材料。
本发明的皮肤缝合辅助单元使用过程中,用到多穿线通道单元或单元组合使用时,能对切口产生动态加压的闭合效果。动态加压原理如下:当外力沿切口纵轴作用于切口时,例如膝关节纵轴切口,当关节弯曲时,本皮肤缝合辅助单元能随着皮肤伸缩而伸缩,不会对皮肤造成任何损伤,而缝线因为沿切口纵向牵拉,导致缝线垂直于切口距离变短,能对切口加压,能增加切口的闭合力,实现切口更稳定闭合。
实施例一、二、三、四、五中,所述的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的材料特征是包括橡胶、乳胶、尿烷、聚氨酯、硅酮、热塑性弹性体(TPE)、塑料、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一、二、三、四、五中,所述的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底面的粘胶是柔性粘附在皮肤上的粘胶,可以随着皮肤的伸缩而伸缩,稳定地粘贴在皮肤上,粘胶的材料特征在于:包含亲水性粘附材料。所述亲水性粘附材料可以包括水胶体、水凝胶、丙烯酸聚合物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底部粘胶的材料特征是亲水性粘附材料,对皮肤无任何损害。
实施例一、二、三、四、五中,所述的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线通道内设有单纯缝合法、连续缝合法、8字缝合法、间断水平褥式缝合法或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所用到的穿线方式的缝线。医生可根据切口需要选择,从单纯缝合法、连续缝合法、8字缝合法、间断水平褥式缝合法和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中选择最有利于患者切口精确对合的缝合方式,医生不需要缝合,也不需要手动卡线,减少缝合步骤,降低缝合难度,缩短缝合,减少患者缝合时间长导致的出血量增加、愈后不良风险,减少患者缝合过程的痛苦,使患者切口愈合更快,愈合疤痕越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2)

1.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开设置的模块A(1)和模块B(2),所述模块A(1)和模块B(2)的底面有粘胶,在模块A(1)和模块B(2)上均设有过线通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线通道(4)的数量特征是有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线通道(4)的走形特征为直线、弧线、折线多种走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A(1)和模块B(2)通过一对一或者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自由排列组合方式进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A(1)和模块B(2)采用可剪裁的材料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A(1)和模块B(2)采用弹性材料或非弹性材料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A(1)和模块B(2)采用的材料包括橡胶、乳胶、尿烷、聚氨酯、硅酮、热塑性弹性体、塑料、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线式皮肤闭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A(1)和模块B(2)的特征是:设有透气孔或者采用透气材料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A(1)和模块B(2)的底面粘胶柔性粘附在皮肤上,其可随着皮肤的伸缩而伸缩,所述粘胶的材料包含亲水性粘附材料,该亲水性粘附材料包括水胶体、水凝胶、丙烯酸聚合物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线通道(4)内穿有缝线(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A(1)或模块B(2)上带有缝线(3),而且缝线特征为:所述的缝线一头固定于模块A(1)或模块B(2)或过线通道(4)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线通道(4)内有缝线(3),缝线(3)的穿线走形方式采用“单纯缝合法或连续缝合法或8字缝合法”的穿线走行方式。
CN202010697736.4A 2019-07-25 2020-07-20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Pending CN1122943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1828 2019-07-25
CN2019211818286 2019-07-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4377A true CN112294377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374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27108.6U Active CN212490020U (zh) 2019-07-25 2020-07-20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CN202010697736.4A Pending CN112294377A (zh) 2019-07-25 2020-07-20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27108.6U Active CN212490020U (zh) 2019-07-25 2020-07-20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24900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2041A (zh) * 2021-06-02 2021-09-03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一种防感染的创伤遮挡用仿人体皮肤无痛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2041A (zh) * 2021-06-02 2021-09-03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一种防感染的创伤遮挡用仿人体皮肤无痛贴
CN113332041B (zh) * 2021-06-02 2022-02-15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一种防感染的创伤遮挡用仿人体皮肤无痛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0020U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5861B (zh) 一种环形皮肤牵张器
CN113081120A (zh) 一种无创皮肤伤口闭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90020U (zh)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CN212490019U (zh) 一种卡线式皮肤闭合辅助单元
CN104127212A (zh) 一种伤口缝合器
CN215688175U (zh) 一种无创皮肤伤口闭合装置
CN2885137Y (zh) 可调式免缝缝合器
CN112515718A (zh)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CN212490021U (zh) 一种体表缝合辅助单元
CN201642161U (zh) 术后皮肤创口缝合器
CN212326484U (zh) 一种医用缝合拉扣
JP2006280861A (ja) 弾性シリコンを用いた成形手術法
CN211270937U (zh) 一种免穿刺皮肤的表皮切口缝合器
CN112006759A (zh) 血管鞘管固定件、导管无菌罩及其组件
CN216167634U (zh) 一种伤口愈合贴
CN101785687A (zh) 术后皮肤创口缝合器
US20220125429A1 (en) Surgical aid device for sutureless closure of skin wound in superficial fascia of skin
CN2457970Y (zh) 闭合皮肤创口的抗菌拉链
CN216317769U (zh) 一种无创皮肤缝合装置
CN217645275U (zh) 一种可逆调节皮肤牵张闭合器
CN203970449U (zh) 一种无创可调皮肤氧疗缝合器
CN215899777U (zh) 一种无针皮肤闭合器
CN217447878U (zh) 一种手术缝合辅助缝合器
CN210697988U (zh) 一种用于外固定架的针道护理结构
CN213527145U (zh) 一种用于创面愈合的磁力装置及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