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9955U - 一种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9955U
CN210169955U CN201822252344.8U CN201822252344U CN210169955U CN 210169955 U CN210169955 U CN 210169955U CN 201822252344 U CN201822252344 U CN 201822252344U CN 210169955 U CN210169955 U CN 210169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surface cleaning
cleaning head
section
vacuum clea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523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uning Wang
王旭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 Kening Family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 Kening Family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 Kening Family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 Kening Family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523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9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9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9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包括手持部、表面清洁头和中空杆,所述中空杆第一端部与手持部气流入口相连,第二端部与表面清洁头颈部相连,所述中空杆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可绕第一轴线相对转动,所述表面清洁头颈部可饶第二轴线相对表面清洁头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大致平行。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区段可绕第二区段旋转,尤其适用于打扫一些诸如桌底、床底、柜底、沙发底等低位置区域,用户无需弯腰或俯身即可完成对相应部位的清洁,使清洁过程更加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尘器一般包括吸尘器本体、清洁头、将清洁头与吸尘器本体相连通的吸尘管、以及用于将吸尘器本体和清洁头的电路相连通的导电组件,其中在吸尘器本体的控制下,通过导电组件将电力导向清洁头,使清洁头开始工作。然而,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房屋内的摆设也逐渐增多,房屋的清扫工作变得十分不便,因此,手持式吸尘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现有的手持式吸尘器,一般存在下述缺陷:所述吸尘器的吸尘器杆大多为直杆型,杆体无法实现弯折,无法快速且方便的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除尘,很多用户在使用吸尘器打扫诸如桌底、柜底、沙发底、床底等低位置区域时,吸尘器的直杆造型往往使得吸尘器杆碰触到桌子沿、柜子底沿、沙发沿、床沿等部位,因此在清扫此类区域时,用户不得不趴下或者俯身才能够完成清扫,俯身和趴下的过程容易造成腰部、背部扭伤、劳损等,致使清洁工作十分的劳累。
此外,现有的直杆型吸尘器在存储时,占地空间较大,因所述手持部集成了诸如电机、分离单元、电池等重量较大的部件,直杆型吸尘器在存储过程中,为避免倾倒,需要借助外部构件辅助其完成收纳、存储,成本较高。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可弯折的吸尘器,方便了用户对于低位置区域的清扫。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吸尘器,包括手持部、表面清洁头和中空杆,所述中空杆第一端部与手持部气流入口相连,第二端部与表面清洁头颈部相连,所述中空杆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可绕第一轴线相对转动,所述表面清洁头颈部可绕第二轴线相对表面清洁头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大致平行。
所述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的转动角度为0-180°,所述颈部与表面清洁头的转动角度为0-100°。
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与待清洁表面大致平行。
所述颈部包括与第二端部相连的上枢转接头和与表面清洁头相连的下枢转接头,所述上枢转接头可相对于所述下枢转接头绕第三轴线偏转,所述第三轴线大致垂直于第一轴线。
所述上枢转接头和下枢转接头的偏转角度为±60°。
所述第一轴线至手持部手柄的距离与第一轴线至第二轴线的距离之比为0.6-0.9。
所述第一轴线至手持部手柄的距离为0.3-0.6m,第一轴线至第二轴线的距离为0.5-0.8m。
所述第一区段主体为塑料管,所述第二区段至少部分为金属管,所述第一区段内壁至少部分区域设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通过导电原件与第二区段金属管电连接。
所述表面清洁头包括前导辊、后支撑轮和位于两者之间的刷辊,所述后支撑轮直径大于刷辊直径,所述刷辊直径大于前导辊直径。
所述后支撑轮轴线与第二轴线平行且两者距离小于1.5c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吸尘器的中空杆采用了“折叠臂”结构,该结构更符合用户的人体工学设计,尤其是在打扫一些低位置区域,如桌底、柜底、床底等区域时,用户无需弯腰或俯身即可完成对相应部位的清洁,有效地防止了清洁过程中的背部损伤、腰肌劳损等,使整个清洁过程变得更加轻松、省力。
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尘器的过程中,所述第三轴线基本与待清洁表面平行,转向时,操作者的手臂只需在胸前区域的小范围内移动,且仅需移动一个较小的幅度即可实现清洁头的转向,尤其适用于相对狭窄的空间的清洁,增加了操作的舒适性,愉悦了用户体验。此外,当移动幅度较小时,所述清洁头不会脱离正在清洁的表面,从而保证了清洁头与清洁表面之间的负压状态,使得抽吸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空杆能够相对于所述表面清洁头发生偏转,从而更有利于转向,方便了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从平直状态向弯折状态转变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尘器在存储构型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尘器在存储构型状态下,所述颈部与所述表面清洁头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尘器在其中一个状态下,所述颈部与所述表面清洁头部分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示出了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吸尘器进行吸尘操作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尘器处于另外一个状态下,所述颈部部分区域与所述表面清洁头的俯视图。
其中,
1、手持部 2、表面清洁头 21、后支撑轮 22、刷辊 23、前导辊 24、辊间空气通道25、吸尘腔室 26、开口 27、壳体 3、第一区段 4、第二区段 5、上枢转接头 6、下枢转接头7、待清洁表面 8、柔性气体通路 9、第一枢转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吸尘器,包括手持部1、表面清洁头2和中空杆。
所述表面清洁头2具有用于吸附污物的脏空气入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表面清洁头2指的是吸尘器与待清洁表面7接触的部件,其包括壳体27、与地面接触的辊子元件、轮子元件、以及与所述手持部1相连的吸风通道等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改进点并不具体局限于表面清洁头的辊子、轮子元件的及吸风通道等部件的具体结构,因此,所述表面清洁头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科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如辊子的规格、毛刷的排布方式、辊子与动力单元的连接方式等,均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
所述手持部1包括手柄、气流发生单元、气流入口、清洁空气出口、供电单元和分离单元。所述气流发生单元包括抽吸电机和风扇,所述气流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空气流,所述中空杆为所述气流发生单元和所述清洁头提供气体通路,所述空气流自所述脏空气入口进入,并经所述分离单元分离、沉降以去除杂物后,最终从所述清洁空气出口流出。
所述中空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表面清洁头2具有颈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手持部气流入口相连,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表面清洁头2的颈部相连。所述中空杆用于提供允许空气自所述表面清洁头2流动至所述手持部1气流入口的气体通路,而且所述中空杆还具有至少一部分柔性气体通路。
所述中空杆还具有通过第一枢转组件9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区段3和第二区段4,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枢转组件9具有第一轴线,所述第一区段3和第二区段4可绕所述第一轴线相对转动。
所述表面清洁头2具有第二枢转组件,所述颈部通过所述第二枢转组件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表面清洁头2上,从而使得所述中空杆适于在水平状态、倾斜状态以及大致竖直的状态之间切换,以方便清理待清洁表面。具体而言,所述第二枢转组件具有第二轴线B-B,所述颈部可绕第二轴线B-B相对于所述表面清洁头2转动。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B-B大致平行,且所述第二轴线B-B大体与下述后支撑轮21的轮轴大体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吸尘器具有使用构型和存储构型。所述第一区段3绕所述第一轴线能够在向前的方向上折叠约180°。在使用构型中,所述第一区段3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区段4绕所述第一轴线在0°-180°转动。在存储构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区段3相对于所述第二区段4绕所述第一轴线在向前的方向上折叠约165°-18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区段3长度小于第二区段4长度的3/4,所述第一轴线至所述手持部1手柄的距离与第一轴线至第二轴线B-B的距离之比为0.6–0.9,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轴线至所述手持部1手柄的距离为0.3-0.6m,第一轴线至第二轴线B-B的距离为0.5-0.8m。上述所述第一区段3和所述第二区段4的长度比例,第一轴线距所述手持部1手柄的距离以及第一轴线至所述第二轴线B-B的距离,使得在所述存储构型中,所述手持部1能够位于所述表面清洁头2的上方,并邻近所述表面清洁头2的顶部,从而缩小了吸尘器存储构型的尺寸,可实现自由放置和收纳。
很多用户在使用吸尘器打扫诸如桌底、柜底、沙发底、床底等低位置区域时,吸尘器的直杆造型往往使得吸尘器杆碰触到桌子沿、柜子底沿、沙发沿、床沿等部位,因此在清扫此类区域时,用户不得不趴下或者俯身才能够完成清扫,俯身和趴下的过程容易造成腰部、背部扭伤、劳损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区段3和第二区段4可相对转动的设计,以及所述第一区段3和第二区段4的比例,更适合用户的人体工学设计,使用户在时无需弯腰,即可轻松打扫家具底部,让清洁一吸到底。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吸尘器突破了传统的直杆操作方式,能够实现0°-180°的全方位折叠,用户使用该吸尘器进行打扫时无需弯腰,且无需移动家具即可清洁家具、床底等难以触及的空间,方便了用户操作。
所述颈部能够相对于所述表面清洁头2绕所述第二轴线B-B旋转0°-100°。作为优选,所述颈部能够相对于所述表面清洁头2绕所述第二轴线B-B旋转约0-90°,且当所述颈部旋转至其自身轴线大体与所述第二轴线B-B垂直时,所述吸尘器处于存储构型。在存储构型中,所述手持部的重心G位于所述表面清洁头的上方。因所述手持部1包括了手柄、气流发生单元、气流入口、清洁空气出口、供电单元、分离单元等部件,因此,所述手持部1成为所述吸尘器的主要重量部分。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存储构型中,所述手持部1的重心G位于表面清洁头2的上方且靠近所述表面清洁头2的顶部,从而为所述吸尘器的存储构型提供较低的重心位置,提高了所述吸尘器存储的稳定性。
在使用构型中,所述手持部1重心G在被清洁表面7的投影位于表面清洁头2后部。从而使所述吸尘器的重心更接近与用户的身体位置,使清扫工作更加省力。
现有吸尘器的吸尘杆杆体大多采用全塑料结构或全金属结构。对于采用全塑料结构的吸尘杆杆体而言,各种污物、颗粒等从所述表面清洁头吸入,高速流动的颗粒物之间发生摩擦碰撞而产生静电,因塑料结构无法对所述静电实现释放,会对所述颗粒物在吸尘杆内的流动产生较大的影响,降低流动速率,影响吸尘效果。对于全金属结构的吸尘杆而言,其制作成本高,且重量较重,影响用户体验。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区段3的主体为塑料管,所述第二区段4至少部分区域为金属管,所述第一区段3内壁的至少部分区域设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通过导电原件与所述第二区段4的金属管电连接,以实现静电释放,一方面降低了管体内部颗粒物碰撞产生的静电对颗粒物流动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可将操作过程中与第一区段3相互摩擦干涉产生的静电引导至所述第二区段4进行静电释放,降低了对人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了用户体验。所述表面清洁头2还具有前导辊23、后支撑轮21及位于前导辊23和后支撑轮21之间的刷辊22。所述壳体27具有吸尘腔室25,所述吸尘腔室25接纳并引导通过抽吸而吸入的空气穿过所述表面清洁头2。
所述刷辊22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吸尘腔室25内,所述刷辊22的外部设置有刷毛,刷辊22可绕自身轴线D-D旋转,从而刷毛能够在待清洁表面7上搅动以将灰尘和碎屑移动到吸尘腔室25中的吸入气流中,促进表面清洁头2对碎屑的捕获。所述刷辊22的外径指的是包括外部刷毛的最大直径。
所述前导辊23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27的前部,前导辊23的旋转轴线E-E与所述刷辊22的旋转轴线D-D相互平行。所述前导辊23被布置在所述吸尘腔室25开口的前方并与吸尘腔室25的开口26相邻。所述前导辊23的至少上部部分位于通至吸尘腔室25的流动路径的外部,所述前导辊23的底部部分暴露于通至吸尘腔室25的流动路径中。所述前导辊23位于所述刷辊22前方并且与所述刷辊22间隔开,以在所述刷辊22的下部部分与所述前导辊23之间限定出辊间空气通道24,所述辊间空气通道24提供了通往所述吸尘腔室25的开口26的流动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使得碎屑和灰尘能够被吸入气流携带到吸尘腔室25中。如图5所示,其中箭头方向示出了所述表面清洁头2处气体的主要流动路径。
所述前导辊23的外部设置有比所述刷辊22的刷毛更柔软的清洁元件,以使所述前导辊23能够结合碎屑和灰尘,所述前导辊23旋转的过程中,能够裹挟并带动碎屑和灰尘朝向所述吸尘腔室25的开口移动,促进对碎屑和灰尘的捕获,提高所述吸尘器的吸尘能力。其中,所述前导辊23的外径指的是包括设置在前导辊23外部的清洁元件的最大直径。
所述前导辊23的外径小于所述刷辊22的外径,以使所述前导辊23的旋转轴向更加靠近于表面清洁头2的前侧。优选的,所述前导辊23的直径是所述刷辊22外径的0.3-0.8倍,更进一步地,所述前导辊23的直径为3-6cm,所述刷辊22的直径为5-10cm。
所述前导辊23的底部接触表面朝向所述表面清洁头2的前侧向前移动。若所述待清洁表面为竖直表面,则使用所述吸尘器的过程中,所述前导辊23的底部接触表面也靠近竖直表面,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前端部清洁,提高了吸尘器对具有竖直表面的角落的清洁能力。
将所述前导辊23布置在刷辊的前方,以在所述表面清洁头2的前部提供较低的外部轮廓,有利于所述表面清洁头2进入低矮缝隙空间中进行清洁,使得表面清洁头2能够适应于家具和/或橱柜等目标的下方,进一步加强了表面清洁头2的前部边缘清洁能力。
所述前导辊23的下底面位置低于所述刷辊22的下底面位置,当在待清洁表面7上使用时,所述前导辊23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表面清洁头2的壳体27的下侧面的前侧,可以增大抽吸力并将来自待清洁表面7的碎屑和灰尘引导至辊间空气通道24,从而加强了从待清洁表面7移除碎屑和灰尘的能力。
所述后支撑轮21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表面清洁头2的壳体27的后方并与所述刷辊22间隔开,所述后支撑轮21的旋转轴线C-C平行于所述刷辊22的旋转轴线D-D。优选的,所述后支撑轮21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B-B平行,且所述后支撑轮21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B-B之间的距离小于1.5cm,更进一步地,所述后支撑轮21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B-B同轴。当所述后支撑轮21的旋转轴线C-C与所述第二轴线B-B同轴时,也就是说,当所述颈部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后支撑轮的旋转轴线C-C同轴时,所述颈部上受到的力就不会产生绕所述后支撑轮21的旋转轴线C-C的力矩,从而可以避免拉动所述颈部时使所述后支撑轮21抬起而离开待清洁表面,保证了清洁效果。
所述后支撑轮21将所述表面清洁头2支撑在待清洁表面7上,从而有利于表面清洁头2沿着待清洁表面7移动。所述后支撑轮21的外径大于所述刷辊22的外径。优选的,所述后支撑轮21的直径是所述刷辊22直径的1.2-2.5倍,更进一步地,所述后支撑轮21的直径为6-12cm,所述刷辊22的直径为5-10cm。当在待清洁表面上使用时,所述前导辊23与所述后支撑轮21共同提供与待清洁表面7的主要接触,使得所述表面清洁头2整体呈现前低后高的形态。所述表面清洁头2前低后高的姿态对于具有竖直表面的角落以及家具和/或橱柜等具有低矮缝隙的空间均有良好的清洁效果,不留清洁死角,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地面操作性能。
相较于使用普通的表面清洁头从前至后的高度一致的吸尘器而言,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有前低后高形态的表面清洁头2,通过施加推力在向前移动过程中会更加省力,通过施加拉力在向后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防止所述后支撑轮21和所述壳体27底部抬起而离开待清洁表面7,保证了表面清洁头2与待清洁表面7之间的密封效果,提高了吸尘性能。
在存储构型中:若所述手持部1的重心G相对于所述表面清洁头2太过靠前,则所述手持部1对所述中空杆及所述颈部产生一个趋向于前倾的力及力矩,容易导致所述吸尘器前倾而不便于存储;若所述手持部1的重心G相对于所述表面清洁头2太过靠后,则所述手持部1对所述中空杆及所述颈部产生一个趋向于向后倒的力及力矩,容易导致所述吸尘器后仰而不便于存储。因此,优选的,在存储构型中,所述手持部1重心G位于前导辊轴线E-E和后支撑轮轴线C-C之间,且所述手持部1重心G位于刷辊22上方。
在存储构型中,所述第二区段4向后倾斜且与被清洁表面7呈75°-88°夹角。所述第二区段4后倾,能够更加方便、稳定地存储所述吸尘器,且相较于第二区段4与被清洁表面7之间呈垂直状态的存储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区段4后倾能够使得所述手持部1和所述第一区段3的重力作用在所述第一区段3和第二区段4之间柔性气体通路8的分力减小,降低了对柔性气体通路8的拉伸力,有效地保护了所述柔性气体通路8,大幅降低了柔性气体通路8屈曲失效发生的概率。
同时,所述第二区段4略微后倾,还可使所述吸尘器无需依靠外部物品即可实现存放,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处实现所述吸尘器的存储和收纳。
在存储构型中,所述第一区段3相对于所述第二区段4绕所述第一轴线向前弯折,并与所述第二区段4呈170°-185°夹角,从而使得所述手持部1在存储构型中被定位成临近所述表面清洁头2的顶部,使整个吸尘器的重心位置放低,使存储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颈部包括与中空杆第二端部相连的上枢转接头5和与表面清洁头2相连的下枢转接头6。所述上枢转接头5和所述下枢转接头6通过第三枢转组件枢转连接,具体而言,所述第三枢转组件具有第三轴线A-A,所述上枢转接头5相对于所述下枢转接头6可绕第三轴线A-A偏转,从而方便了使用过程中所述表面清洁头2的转向。所述第三轴线A-A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选定所述上枢转接头5相对于所述下枢转接头6不绕所述第三轴线A-A偏转时的角度为0°,则所述偏转角度为-60°-60°。作为优选,所述上枢转接头5相对于所述下枢转接头6的偏转角度为-45°-45°。
在使用构型中,所述第三轴线A-A与待清洁表面7呈-10°-25°夹角,更为优选的,在使用构型中,所述第三轴线A-A与待清洁表面7大致平行,从而使操作者的手臂只需在胸前区域的小范围内移动,且仅需移动一个较小的幅度即可实现清洁头的转向,减小了操作者的动作幅度,尤其适用于相对狭窄的空间的清洁,愉悦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尘器,包括手持部、表面清洁头和中空杆,所述中空杆第一端部与手持部气流入口相连,第二端部与表面清洁头颈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杆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可绕第一轴线相对转动,所述表面清洁头颈部可绕第二轴线相对表面清洁头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大致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的转动角度为0-180°,所述颈部与表面清洁头的转动角度为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与待清洁表面大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包括与第二端部相连的上枢转接头和与表面清洁头相连的下枢转接头,所述上枢转接头可相对于所述下枢转接头绕第三轴线偏转,所述第三轴线大致垂直于第一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枢转接头和下枢转接头的偏转角度为±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至手持部手柄的距离与第一轴线至第二轴线的距离之比为0.6-0.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至手持部手柄的距离为0.3-0.6m,第一轴线至第二轴线的距离为0.5-0.8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主体为塑料管,所述第二区段至少部分为金属管,所述第一区段内壁至少部分区域设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通过导电原件与第二区段金属管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头包括前导辊、后支撑轮和位于两者之间的刷辊,所述后支撑轮直径大于刷辊直径,所述刷辊直径大于前导辊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轮轴线与第二轴线平行且两者距离小于1.5cm。
CN201822252344.8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吸尘器 Active CN210169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2344.8U CN210169955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2344.8U CN210169955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9955U true CN210169955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2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52344.8U Active CN210169955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995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4483A (zh) * 2020-11-10 2021-03-12 黄淮学院 一种便携式书籍清尘装置
US20220400922A1 (en) * 2021-06-18 2022-12-2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Vacuum cleaning device with foldable wand to provide storage configuration
US11896184B2 (en) 2015-10-22 2024-02-13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Vacuum cleaning device with foldable wand to provide storage configuration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96184B2 (en) 2015-10-22 2024-02-13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Vacuum cleaning device with foldable wand to provide storage configuration
CN112474483A (zh) * 2020-11-10 2021-03-12 黄淮学院 一种便携式书籍清尘装置
US20220400922A1 (en) * 2021-06-18 2022-12-2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Vacuum cleaning device with foldable wand to provide storage configuration
AU2022294097A1 (en) * 2021-06-18 2024-01-2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Vacuum cleaning device with foldable wand to provide storage configur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69955U (zh) 一种吸尘器
CN105147194B (zh) 具有多重布置的侧面滚刷的机器人吸尘器
AU2004243467B2 (en) A cleaning appliance
CN101219037B (zh) 表面处理用具
US20090165242A1 (en) Upright vacuum cleaner having steering unit
GB2453616A (en) Steering joint on vacuum cleaner
KR20010087225A (ko) 전기 청소기
JP5250084B2 (ja) 電気掃除機
JP5686907B2 (ja) 円筒型真空掃除機
EP1838196A1 (en) Cleaner head for a cleaning appliance
CN210300851U (zh) 一种吸尘器
JP5135182B2 (ja) 電気掃除機
JP3285030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09733843U (zh) 一种吸尘器
CN211093758U (zh) 一种自切换风道的推杆式吸尘器
JP2008073401A (ja) 電気掃除機
CN110876579A (zh) 一种吸尘器
JP3232688B2 (ja) 電気掃除機
US20240215784A1 (en) Cleaner
CN109953686B (zh) 一种清洁装置
CN110352027B (zh) 电动吸尘器
KR102643147B1 (ko) 진공 청소기
US5857240A (en) Vacuum cleaner
CN109431375B (zh) 一种超薄地刷及吸尘器
CN103169425A (zh) 具有自动收放支撑装置的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