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9774U - 一种锅的密封圈及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的密封圈及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69774U CN210169774U CN201920002048.4U CN201920002048U CN210169774U CN 210169774 U CN210169774 U CN 210169774U CN 201920002048 U CN201920002048 U CN 201920002048U CN 210169774 U CN210169774 U CN 2101697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sealing
- annular
- surface portion
- main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5000014347 soup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锅的密封圈及锅。包括呈环状的密封圈主体,所述密封圈主体包括套装于锅体锅口处的环槽,环槽的内表面与锅口处的第一弧面部形成第一密封区,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外表面与锅盖的第二弧面部形成第二密封区。通过该密封圈套装在锅上,使得整口汤锅的密封性和保温性得以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锅的密封圈及锅。
背景技术
汤锅是一种用于酒店餐饮以及食品加工行业用的烹饪器具,一般由锅盖和锅体组成,在现有的汤锅中,由于锅盖和锅体都为不锈钢件,因此当锅盖扣在锅体上时,两者之间会存在间隙,使得锅体内的热量能够从中逃散出来,导致汤锅在放置一段时间以后,里面的汤就会变凉,不再热乎,因此使用者往往是对汤锅进行持续加热的,以保证其内汤的热量维持在一定的程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锅的密封圈及锅,其能较好的契合现有汤锅的结构,并保证锅体与锅盖之间的密封性,使锅体内部的热量不易逃散,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锅的密封圈,包括呈环状的密封圈主体,所述密封圈主体包括套装于锅体锅口处的环槽,环槽的内表面与锅口处的第一弧面部形成第一密封区,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外表面与锅盖的第二弧面部形成第二密封区。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主体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竖直密封段和第二竖直密封段,以及连接第一竖直密封段和第二竖直密封段的曲面密封段。
进一步的,所述曲面密封段的壁厚要大于竖直密封段的壁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直密封段的活动端向内侧弯曲形成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的内表面具有与第一弧面部相吻合的第三弧面部。
一种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的锅口处形成第一弧面部,所述锅盖的外周边沿形成第二弧面部,还包括呈环状的密封圈主体,所述密封圈主体包括套装于锅体锅口处的环槽,环槽的内表面与锅口处的第一弧面部形成第一密封区,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外表面与锅盖的第二弧面部形成第二密封区。
进一步的,所述锅盖的第二弧面部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外表面形成紧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锅盖的顶部形成有握把。
进一步的,所述锅盖的底部形成有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的两侧形成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通过将该密封圈主体套在锅体的锅口上,当锅盖扣在锅体上时,锅体与密封圈主体之间,锅盖与密封圈主体之间均会形成紧密的配合,保证气密性,使得锅体内的热量不易逃散出去,使整个汤锅的保温性能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一。
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二。
1-密封圈主体,11-环槽,12-第一竖直密封段,13-曲面密封段,14-第二竖直密封段,15-翻边,16-第三弧面部,2-锅体,21-第一弧面部,22-提手,3-锅盖,31-第二弧面部,32-握把,3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2-3所示,密封圈主体1大致呈环状,其内部形成有一环槽11,通过该环槽1将密封圈主体1套装在锅体2的锅口上,环槽11的内表面会与锅体2的锅口处的第一弧面部21形成贴合,当将锅盖3扣合在锅体2上时,密封圈主体1的外表面会与锅盖3的第二弧面部31形成贴合,同时由于密封圈主体1为橡胶材质,当锅盖3扣合在锅体2上时,其会对密封圈主体1形成挤压,使环槽11的内表面与锅体2锅口处的第一弧面部21贴合的更加紧形成第一密封区,同时锅盖3的第二弧面部31与密封圈主体1的外表面由于相互挤压也会贴合的更加紧,从而形成第二密封区,在第一密封区和第二密封区的共同作用下,保证了整口汤锅的气密性,从而使其保温的性能得到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主体1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竖直密封段12和第二竖直密封段14,以及连接第一竖直密封段12和第二竖直密封段14的曲面密封段13。当锅盖3扣合在锅体2上时,主要是第二竖直密封段14和曲面密封段13被锅盖3的第二弧面部31所挤压,从而形成第一密封区和第二密封区。
进一步的,曲面密封段13的壁厚要大于第一竖直密封段12和第二竖直密封段14,由于密封圈本体1为橡胶材质,为了保证第一竖直密封段12和第二竖直密封段14的挠度,即在密封圈主体1套装在锅体2的锅口上时,可以使第一竖直密封段12和第二竖直密封段14一直贴合在锅体2锅口处的壁上。
进一步的,第一竖直密封段12的活动端朝内侧弯曲形成翻边15,该翻边15具有与第一弧面部21相吻合的第三弧面部16,由于锅盖3经常需要开启,在锅盖3开启时,会给与密封圈主体1一个向上的力,因此为避免密封圈主体1在锅盖3打开时从锅体2上脱离,通过翻边15钩在锅体2的锅口上,可以抑制由锅盖3给予密封圈主体1向上的力,使密封圈主体1能较好的固定在锅口上。
如图1-3所示,一种锅,包括锅体2和锅盖3,所述锅体2的锅口处形成第一弧面部21,所述锅盖3的外周边沿形成第二弧面部31还包括呈环状的密封圈主体1,所述密封圈主体1包括套装于锅体2锅口处的环槽11,环槽11的内表面与锅口处的第一弧面部21形成第一密封区,所述密封圈主体1的外表面与锅盖3的第二弧面部31形成第二密封区。通过第一密封区和第二密封区的作用,使得整口汤锅的气密性得以提升,使保温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进一步的,在锅盖3的顶部形成有握把32,方便使用者将锅盖3打开。
进一步的,在锅盖3的底部形成有支撑架33,该支撑架33便于锅盖3置放在水平上,避免锅盖3的底部直接与水平面接触,从而使的锅盖3底部的水珠沾到脏物带入锅体中。
进一步的,在锅体2的两侧形成有提手22,该提手22便于使用者抬放整口锅。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的密封圈,包括呈环状的密封圈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主体(1)包括套装于锅体(2)锅口处的环槽(11),环槽(11)的内表面与锅口处的第一弧面部(21)形成第一密封区,所述密封圈主体(1)的外表面与锅盖(3)的第二弧面部(31)形成第二密封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主体(1)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竖直密封段(12)和第二竖直密封段(14),以及连接第一竖直密封段(12)和第二竖直密封段(14)的曲面密封段(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密封段(13)的壁厚要大于第一竖直密封段(12)和第二竖直密封段(14)的壁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密封段(12)的活动端向内侧弯曲形成翻边(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5)的内表面具有与第一弧面部(21)相吻合的第三弧面部(16)。
6.一种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2)的锅口处形成第一弧面部(21),所述锅盖(3)的外周边沿形成第二弧面部(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环状的密封圈主体(1),所述密封圈主体(1)包括套装于锅体(2)锅口处的环槽(11),环槽(11)内表面与锅口处的第一弧面部(21)形成第一密封区,所述密封圈主体(1)的外表面与锅盖(3)的第二弧面部(31)形成第二密封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的第二弧面部(31)与所述密封圈主体(1)的外表面形成紧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3)的顶部形成有握把(3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3)的底部形成有支撑架(3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的两侧形成有提手(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02048.4U CN210169774U (zh) | 2019-01-02 | 2019-01-02 | 一种锅的密封圈及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02048.4U CN210169774U (zh) | 2019-01-02 | 2019-01-02 | 一种锅的密封圈及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69774U true CN210169774U (zh) | 2020-03-24 |
Family
ID=69828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002048.4U Active CN210169774U (zh) | 2019-01-02 | 2019-01-02 | 一种锅的密封圈及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69774U (zh) |
-
2019
- 2019-01-02 CN CN201920002048.4U patent/CN2101697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43801U (zh) | 密封件、上盖及烹饪器具 | |
CN210169774U (zh) | 一种锅的密封圈及锅 | |
CN209808045U (zh) | 多功能保温锅盖 | |
CN211155262U (zh) | 一种便于沥水的多用锅 | |
CN217137586U (zh) | 一种防漏的密封组合盖结构 | |
CN206576732U (zh) | 真空焖烧锅 | |
CN213664876U (zh) | 一种玻璃盖 | |
CN205410920U (zh) | 锅具半玻璃盖 | |
CN211996852U (zh) | 一种新型食物保鲜盒 | |
CN210114340U (zh) | 壶身及电热水壶 | |
CN211722657U (zh) | 一种带连续弧形焊接面的杯子 | |
CN21378675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8074465U (zh) | 一种带防溢功能的炒锅 | |
CN211092483U (zh) | 一种多功能小火锅餐桌 | |
CN212546569U (zh) | 具有蒸盘的奶锅 | |
CN210696471U (zh) | 一种提锅 | |
CN212438218U (zh) | 一种防溢炖锅 | |
KR200496046Y1 (ko) | 조리용기용 패킹 | |
CN215383377U (zh) | 一种多锅胆烹饪器具 | |
CN210643772U (zh) | 一种油炸锅及与之配合的蒸盘 | |
CN217547789U (zh) | 真空内塞焖烧罐 | |
CN214230874U (zh) | 烹煮器具 | |
CN219680014U (zh) | 一种双层杯盖 | |
CN20984685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0556798U (zh) | 一种防漏自加热型打包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