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7278U - 一种智能开关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开关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7278U
CN210167278U CN201920938203.3U CN201920938203U CN210167278U CN 210167278 U CN210167278 U CN 210167278U CN 201920938203 U CN201920938203 U CN 201920938203U CN 210167278 U CN210167278 U CN 210167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ocket
switch panel
circuit board
mai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82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利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ecaesium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ecaes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ecaesi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ecaes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82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7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7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7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包括主电路板、插座连接板和四芯插座,所述插座连接板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插接板,两所述插接板底端分别设有一组针脚,所述主电路板两端开有针脚孔,所述插座连接板与主电路板通过双排针的针脚与双排针插座针脚孔连接,所述插座连接板上设有多个插座连接位,且所述每个插座连接位均包括四个连接点,且每个连接点均与主电路板上向对应的电路电连接,所述四芯插座的四根针脚分别与四个连接点固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四芯插座,以便于用电器接线整理,防止用电器连线错误。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开关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开关面板。
背景技术
开关面板在对开关进行控制之前,需要将相关家电与相对应的开关进行电连接,使得开关面板能对家电的开关信号和背光信号进行控制,如此一来每个家电至少需要4根连接线与开关面板电连接,对于需要控制多个家电的开关面板,其布线方式复杂,不便于工人接线,在接线过程中容易错接,导致开关面板无法有效对家电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智能开关面板,以方便开关面板接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包括主电路板、插座连接板和四芯插座,所述插座连接板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插接板,两所述插接板底端分别设有一组针脚,所述主电路板两端开有针脚孔,所述插座连接板与主电路板通过针脚与针脚孔连接,所述插座连接板上设有多个插座连接位,且所述每个插座连接位均包括四个连接点,且每个连接点均与主电路板上向对应的电路电连接,所述四芯插座的四根针脚分别与四个连接点固接。
进一步的,本智能开关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控制键,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所述正极触点与负极触点之间所述开关控制键上设有与正极触点相对应的开关正极连接点和与负极触点相对应的开关负极连接点,且当开关控制键按下后正极触点与负极触点导通。
进一步的,本智能开关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明暗背光二极管,以及为明暗背光二极管供电的第四电源,所述第四电源与明暗背光二极管之间串联有暗光时限流电阻和亮光时限流电阻。
进一步的,本智能开关面板还包括外部控制电路,其包括控制CPU和第二光耦,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光管正极与第三电源连接,负极与控制CPU的第二针脚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内的光敏元件一端与第四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明暗背光二极管正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暗光时限流电阻与第二光耦内的光敏元件并联。
进一步的,本智能开关面板还包括常亮背光二极管,其正极与第四电源连接,负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光耦、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光管正极连接,负极与所述正极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光敏元件一端与第二电源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控制CPU的第一针脚连接。
进一步的,本智能开关面板还包括保护后壳,所述保护后壳开有容纳孔,所述四芯插座置于通过容纳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主电路板周侧设有多个卡扣,所述保护后壳边缘与所述卡扣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源和第三电源的电压相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采用四芯插座,以便于与水晶头配合使用,使得用电器接线快捷,防止用电器连线错误。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开关面板爆炸示意图;
图2为开关面板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板主体;11-开关控制键;111-开关正极连接点;112-开关负极连接点;12-常亮背光二极管;13-明暗背光二极管;2-主电路板;21-保护电阻;22-正极触点;23-负极触点;3-插座连接板;4-插接板;5-四芯插座;6-第一光耦;7-第二光耦;8-控制CPU;81-第一针脚;82-第二针脚;9-控制电路;91-第一电源;92-第二电源;93-第三电源;94-第四电源;95-第一电阻;96-第二电阻;97-第三电阻;98-亮光时限流电阻;99-暗光时限流电阻;10-保护后壳;101-容纳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开关面板,包括开关面板主体1,正面设有至少一个开关控制键11,背面设有主电路板2,所述主电路板2与一块插座连接板3连接,所述插座连接板3上能与至少一个四芯插座5的针脚连接,且四芯插座5数量与开关控制键11数量相同,且每个四芯插座5均与一开关控制键11电连接;智能开关面板与用电器通过外部控制电路9控制连接,所述控制电路9包括控制CPU8、第一光耦6和第二光耦7,当开关控制键11按下时,面板能使得用控制CPU8输出低平电信号;抬起时,控制CPU8输出高电平信号。
所述开关面板的每个开关控制键11内设有亮度可调的明暗发光二极管,所述开关面板上设有常亮发光二极管,所述每个明暗发光二极管和常亮发光二极管均与一限流电阻21串联。
所述主电路板2上包括控制电路9,其包括设置于开关控制键11上的正极触点22和负极触点23,所述主电路板2上设有开关正极连接点111和开关负极连接点112,且当开关控制键11按下时,正极触点22与开关正极连接点111接触,负极触点23与开关负极电连接点接触,使得控制电路9导通。
所述第一光耦6内的发光管正极与一第一电源91连接,负极与所述开关正极连接点111连接,且两者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95;所述第一光耦6内的光敏元件一端与一第二电源92和控制CPU8的第一针脚81连接,另一端接地;当第一电偶内的发光管发光时光敏元件导通,第二电源92接地,所述第二电源92与光敏元件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96;
所述第二光耦7的发光管正极与一第三电源93连接,负极与控制CPU8的第二针脚82连接,且所述第二针脚与第二光耦7的发光管正极之间设有第三电阻,所述第二光耦7的光敏元件一端与第四电源94连接,另一端与明暗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7的光敏元件与明暗发光二极管之间串联有亮光时限流电阻98,且所述光敏元件与一暗光时限流电阻99并联,所述暗光时限流电阻99一端与第四电源94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光敏元件与亮光时限流电阻98之间。
所述明暗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驱动器与亮光时限流电阻98连接,使得当第二电偶的发光管发光时,第四电源94、亮光时限流电阻98和明暗发光二极管连通,二极管电压较高,亮度较大;当发光管熄灭时,第四电源94、暗光时限流电阻99、亮光时限流电阻98和明暗发光二极管连通,二极管电压较低,亮度较小。
所述常亮发光二极管正极能与第四电源94连接,负极接地。
所述主电路板2两端分别开有一组针脚孔,所述插座连接板3两端均向下延伸出插接板4,每块插接板4底端向下延伸出一组针脚,且每组针脚孔中针脚孔的个数与所述每组针脚中的针脚数目相等,所述主电路板2与插座连接板3通过相互插接的针脚和针脚孔连接。
所述插座连接板3上设有多个插座连接位,且每个插座连接位均包括用于与四芯插座5的针脚焊接的连接点,所述连接点分别为正电源连接点、副电源连接点、明暗背光信号连接点和常亮背光信号连接点;所述四芯插座5的四根针脚分别为用于正电源连接脚、负电源连接脚、明暗背光信号连接脚和常亮背光信号连接脚,所述正电源连接脚通过正电源连接点与第一光耦6的发光管负极连接,所述负电源连接脚通过负电源连接点接地,所述明暗背光信号连接脚通过明暗信号连接点与驱动器连接,所述常亮背光信号连接脚通过常亮背光信号连接点与第四电源94连接,且四芯插座5的每根针脚与相对应的连接点焊接。
可选的,所述插座连接板3上连接有四个四芯插座5,所述每个插接板4上的针脚组包括十根针脚,所述四芯插座5的针脚通过插接板4的针脚与主电路板2的相应电路连接,所述插接板4上的多余针脚为空脚。
所述主电路板2上设有多组电路,所述电路的组数与所述开关控制键11的数量相等。
本智能开关面板还包括保护后壳10,所述面板主体1背面于主电路板2周侧设有多个卡扣,所述保护后壳10边缘与卡扣卡接,所述保护后壳10与开有容纳孔101,所述四芯插座5能从容纳孔101穿过保护后壳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开关面板,在安装过程中,将同一用电器的外部控制线路的电源正极线、电源负极线、明暗背光信号线和开关信号线连接至同一四芯水晶头内,使得电源正极线和常亮背光信号线与正电源连接脚连接,电源负极线与负电源连接脚连接,明暗背光信号线与明暗背光信号连接脚连接,开关信号线与开关正极连接点连接,以加快接线速度,且在接线过程中便于线路整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开关面板,在使用过程中,当开关控制键11在抬起状态下,所述控制CPU8的第一针脚81和第二针脚82,两端电压相等,控制CPU8输出高电平,用电器处于关闭状态,同时第二电偶的发光管熄灭,第四电源94、分压电源、亮光时限流电阻98和明暗背光二极管13连通,使得明暗背光二极管13发光较暗;当开关控制键11按下,第一电源91导通,第一光耦6内导通,使得第二电源92接地,控制CPU8发出低电平,控制用电器打开,第三电源93通过控制CPU8接地,第二光耦7导通,第四电源94、亮光时限流电阻98和明暗背光二极管13导通,使得明暗背光二极管13电压较大,发出强光。
所述第一电源91电压为5V,第二、三电源电压为3.3V,第四电源94电压为12V,所述驱动器为LED驱动器,所述控制CPU8为恩智浦NXP i.MX8ARM926EJ-S处理器,两所述光耦型号为EL3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板(2)、插座连接板(3)和四芯插座(5),所述插座连接板(3)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插接板(4),两所述插接板(4)底端分别设有一组针脚,所述主电路板(2)两端开有针脚孔,所述插座连接板(3)与主电路板(2)通过针脚与针脚孔连接,所述插座连接板(3)上设有多个插座连接位,且所述每个插座连接位均包括四个连接点,且每个连接点均与主电路板(2)上向对应的电路电连接,所述四芯插座(5)的四根针脚分别与四个连接点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控制键(11),所述主电路板(2)上设有正极触点(22)和负极触点(23),所述正极触点(22)与负极触点(23)之间,所述开关控制键(11)上设有与正极触点(22)相对应的开关正极连接点(111)和与负极触点(23)相对应的开关负极连接点(112),且当开关控制键(11)按下后正极触点(22)与负极触点(23)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明暗背光二极管(13),以及为明暗背光二极管(13)供电的第四电源(94),所述第四电源(94)与明暗背光二极管(13)之间串联有暗光时限流电阻(99)和亮光时限流电阻(9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控制电路(9),其包括控制CPU(8)和第二光耦(7),所述第二光耦(7)的发光管正极与第三电源(93)连接,负极与控制CPU(8)的第二针脚(82)连接,所述第二光耦(7)内的光敏元件一端与第四电源(94)连接,另一端与明暗背光二极管(13)正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光时限流电阻(99)与第二光耦(7)内的光敏元件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常亮背光二极管(12),其正极与第四电源(94)连接,负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9)还包括第一光耦(6)、第一电源(91)和第二电源(92),所述第一电源(91)与所述第一光耦(6)的发光管正极连接,负极与所述正极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光耦(6)的光敏元件一端与第二电源(92)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源(92)与所述控制CPU(8)的第一针脚(8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后壳(10),所述保护后壳(10)开有容纳孔(101),所述四芯插座(5)置于通过容纳孔(10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主电路板(2)周侧设有多个卡扣,所述保护后壳(10)边缘与所述卡扣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92)和第三电源(93)的电压相等。
CN201920938203.3U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智能开关面板 Active CN210167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8203.3U CN210167278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智能开关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8203.3U CN210167278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智能开关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7278U true CN210167278U (zh) 2020-03-20

Family

ID=70171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8203.3U Active CN210167278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智能开关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7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7137B (zh) 可见光通信用照明器具和使用该器具的可见光通信系统
CN212519502U (zh) 遥控器控制电路、线路板及遥控器
CN204374343U (zh) 串口线检测装置
CN210167278U (zh) 一种智能开关面板
CN210721443U (zh) 数据接口切换电路及装置
US20230269856A1 (en) Dimmer switch configured to be controlled by remote controller
CN207947928U (zh) 一种彩灯控制系统
CN209876620U (zh) 一种发光灯条及油烟机
CN210266769U (zh) 一种g9灯
CN212519507U (zh) 过温保护电路、led驱动电源、驱动板卡及显示设备
KR200447910Y1 (ko) 조인트 커넥터
CN211826405U (zh) 一种电源输入输出状态显示电路
CN212875465U (zh) 一种双输出供电电源
CN218546951U (zh) 推制开关检测电路及其电子设备
CN216561469U (zh) 一种嵌入式系统板
CN201212661Y (zh) 一种恒流型led灯分线器
CN209858960U (zh) 32路econ信号采集模块
CN210466368U (zh) 一种ddr4 so-dimm测试诊断卡
CN216057557U (zh) 一种用于移动照明的月光档控制电路
CN218976393U (zh) 一种无人机电池充电装置
CN212034396U (zh) 一种用于照明产品的空载误触发开关保护电路
CN220510964U (zh) 多端口电源输入电路和用电设备
CN216813872U (zh) 一种具有红外遥控功能的灯带
CN219204745U (zh) 指示灯控制电路及提示装置
CN218845876U (zh) 一种led灯丝以及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7

Address after: 310012 room 618, building 6, No. 560, Xixi Road, Gudang street,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tecaesium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Six Buildings, Two Floors, 560 Xixi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TES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